学术投稿

大剂量苄星青霉素注射方法的研究

杨晗;曾丹;张春秀

关键词:苄星青霉素, 注射方法, 利多卡因, 疼痛
摘要:目的 探讨提高大剂量苄星青霉素一次性注射成功率及减轻患者疼痛的方法 .方法 将400例需肌内注射大剂量苄星青霉素的门诊患者,采用传统方法 (溶媒为0.9%氯化钠溶液5mL)和改良方法 (溶媒为利多卡因注射液5mL)分侧注射,就一次性注射成功率、患者疼痛感及硬结产生情况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改良注射法组一次性注射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组(X2=37.88,P<0.05),注射的疼痛程度、硬结数明显低于传统组(X2=4.89,P<0.05;X2=7.81,P<0.05).结论 改良法注射效果优于传统法,且可减少硬结产生;大剂量苄星青霉素分侧注射法,可达到其他方法 注射普通剂量相同的效果.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与防范措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医疗活动的制度化、法制化,人们的法律意识也日益增强,自从2002年9月国务院颁布实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来,患者对医院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涉及自身利益的医疗护理过程也备加关注,牵涉到护理人员的投诉和诉讼案件也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作为一名护士,在新形势下如何主动适应改革的形势,满足患者的要求,防范和减少护理纠纷,保护患者和护士双方的合法权益,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

    作者:王彩军;白文波;李雁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护理程序在术后疼痛护理中的运用

    疼痛是一种令人苦恼和痛苦的感觉,这种感觉大多是由局部特定的神经末梢刺激所引起.疼痛是临床护理中常见、主要的征象和症状[1].术后患者麻醉作用消失后,患者往往因切口疼痛而感觉不舒适,切口疼痛在术后24 h内剧烈,2d~3d后逐渐减轻.剧烈疼痛可影响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和休息,还可导致活动、咳嗽、深呼吸障碍.故需关心患者,观察患者疼痛的时间、部位、性质和规律,并给予相应的处理和护理.应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正确的疼痛评估、诊断,制定恰当的计划并施以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其减轻痛苦.

    作者:刘俊;邱娅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抓住重点推进基层医院文化建设

    医院文化是将医院内重要的人才资源凝聚在一起的纽带,是医院活力的源泉.基层医院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医院文化建设相对滞后,致使医院内部管理涣散,职工缺乏正确的价值观,缺乏提高医疗质量及管理水平的源动力.面对当前卫生资源投入向基层医院倾斜的大好局面,基层医院应充分利用这一契机,推进医院文化建设,提升医疗质量及管理水平.由于不同的医院所处区域不同、历史背景不同、规模不同,基层医院文化建设一定要注意突出重点,以点带面,不能贪多求全.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谈谈医院文化建设.

    作者:肖杰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浅谈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安全舒适的美学效应

    安全是患者基本的一种需要,舒适是患者得以治疗的基本条件,安全舒适的满足是美感产生的基础.脑梗死患者,由于梗死部位的不同,患者常会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安全的治疗措施,舒适的身心,可以使患者精神振奋,心情舒畅,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和熏陶,积极地配合医务人员的诊疗护理工作,加速疾病的转归.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护理人员一定要确保患者的安全,为治疗创造舒适的条件.

    作者:惠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沙培林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的护理

    恶性胸腔积液是肺癌、乳腺癌、食管癌、胃癌等晚期癌症常见的并发症.大量胸腔积液压迫可引起呼吸循环功能不全或衰竭,可导致肺不张和肺部感染,并使纵隔移位,回心血量减少,从而影响心肺功能甚至危及生命[1].我院56例临床病例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通过引流出胸腔积液,注入沙培林联合顺铂灌注化疗,取得了较好疗效,大程度缓解了胸腔积液所致的各种压迫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了生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吴银华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镇痛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 观察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应用自控硬膜外镇痛泵镇痛的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对302例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毕应用一次性镇痛泵持续给药镇痛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镇痛优良率100%,患者满意率100%.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应用自控硬膜外镇痛效果良好、安全、副作用少,而且对减轻膀胱痉挛、收缩,伤口渗血起到良好效果.

    作者:黄冬坚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36例妊高征患者,对其实施健康宣教、心理及药物等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经过治疗和护理干预,患者了解了妊高征有关知识,消除了因疾病及环境改变引起的焦虑、抑郁心理,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结论 对妊高征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是提高围生期保健和产科护理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段莉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围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围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10例膀胱肿瘤的患者行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予以对症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 10例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无1例并发症发生,患者病情稳定,均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 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是一种较理想的膀胱替代术式,而耐心的心理疏导和精心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季永萍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伴多器官损害的护理

    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的主要诱因是急性呼吸道感染,主要导致肺、心功能衰竭,常常还可累及脑、肝、肾、胃等重要器官,这种多器官受损或衰竭临床上并不少见.本文主要讨论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并发多器官损害的诱因、预防及护理.

    作者:张晓庆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医学生临床实习中哲学辩证思维的培养

    目的 使医学生将哲学辩证思维运用于临床实习.方法 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医学生进行哲学辩证思维培养.结果 充分调动了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临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 用哲学辩证思维指导医学生进行临床实习,有助于他们以后的临床工作.

    作者:郝丽霞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浅静脉逆向穿刺输液法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浅静脉逆向穿刺输液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四肢浅静脉,采用与静脉回流相反的方向进行静脉穿刺输液,并观察输液滴速、肢端静脉回流,患者的主诉及一针见血的成功率.结果 静脉逆向穿刺输液法输液滴速及肢端静脉回流无不良影响,穿刺时针头见回血明显且便于固定,患者自觉舒适度增加.结论 浅静脉逆向输液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泽如;王桂文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带T管出院患者的健康教育

    胆管手术放置T管引流,术后发现胆管残余结石者,可带管出院,待术后6周时回院经T管造影检查,符合拔管指征后,可以拔除T管.因此,对带T管出院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增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为下一步治疗做好准备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勤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护理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腹腔镜应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越来越广泛.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方式的开展,使小切口完成妇科恶性肿瘤的手术成为可能.我院自2007年6月-2008年6月共实施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7例,这种手术只需在腹壁上切一个0.5 cm~1 cm的穿刺孔,可达到与开腹同样的治疗效果,且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但是对术者及护理配合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将手术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杨柳;刘源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记录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记录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制定护理记录质量标准,将护理记录实际情况与护理记录标准对比,找出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改进目标,采取整改措施,并评价效果.结果 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后,护理人员对护理记录的重要性和法律意识明显增强,提高了护理记录质量.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可提高护理记录质量,是护理质量管理的一个永恒目标.

    作者:李荣霞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后腹腔镜下肾上腺手术术中的配合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肾上腺手术的术中护理配合技巧.方法 回顾36例肾上腺疾病患者采用侧卧位后腹腔镜手术术中的护理配合情况.结果 手术顺利,未发生由于器械故障或手术配合不良致手术时间延长或改变术式,无并发症及手术意外发生.结论 护士对患者的了解,术前充分的准备,术中熟练的配合技巧,术后注重器械的处理及保养工作是手术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

    作者:仇成华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常见的危重症,尽快施以有效的止血措施是治疗本病的关键[1].目前内镜下止血被广泛应用于临床.2006年4月-2008年12月,我科应用胃镜下局部喷洒凝血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60例,取得了较好的止血效果.现就治疗及护理措施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胡燕燕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人性化护理在骨科中的应用

    为了提高骨科病房护理质量,我科实施了人性化护理管理.在入院时、围术期、功能锻炼、家属沟通和语言艺术等方面上开展了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对护理人员进行了人性化管理,创造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作者:吴达燕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磁共振增强扫描患者的心理护理

    磁共振(MRI)扫描是一种高级的、多方位的、薄层的、无创性、无辐射的影像学检查[1].对病变内不同组织成分的信号显示,是MRI检查区别于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重要的特征,也关系到MRI定性诊断的准确性[2].但由于扫描时间长、噪声较大,检查室密闭,患者所置检查空间窄小,给相当多的患者在心理上造成一定的恐惧感,再加之患者如需增强扫描,无疑会使其心理复杂化.所以应及时地给予心理护理,来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患者处于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检查.

    作者:牛彦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与应对措施

    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以下简称去污区)是用于回收可以重复使用的器械与物品,进行分类、清洗消毒的区域,含回收、器械清洗消毒和污染物品处理等不同分区.由于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工作人员在执业过程中极易受到各种职业危害因素的伤害.下面浅析其职业危害因素及应对措施.

    作者:吴爱美;章丽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睾丸炎的护理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及青少年,近几年成人病例有增多趋势.腮腺炎病毒除侵犯腮腺外,尚能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胰腺炎、卵巢炎、睾丸炎等.2003年1月-2008年9月我科收治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患者48例,现将其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施菊梅 刊期: 2010年第09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