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沙培林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的护理

吴银华

关键词:沙培林, 联合顺铂, 胸腔灌注治疗, 癌性胸腔积液, 中心静脉导管, 恶性胸腔积液, 纵隔移位, 压迫症状, 心肺功能, 危及生命, 晚期癌症, 生存质量, 临床病例, 护理体会, 呼吸循环, 灌注化疗, 功能不全, 肺部感染, 食管癌, 乳腺癌
摘要:恶性胸腔积液是肺癌、乳腺癌、食管癌、胃癌等晚期癌症常见的并发症.大量胸腔积液压迫可引起呼吸循环功能不全或衰竭,可导致肺不张和肺部感染,并使纵隔移位,回心血量减少,从而影响心肺功能甚至危及生命[1].我院56例临床病例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通过引流出胸腔积液,注入沙培林联合顺铂灌注化疗,取得了较好疗效,大程度缓解了胸腔积液所致的各种压迫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了生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睾丸炎的护理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及青少年,近几年成人病例有增多趋势.腮腺炎病毒除侵犯腮腺外,尚能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胰腺炎、卵巢炎、睾丸炎等.2003年1月-2008年9月我科收治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患者48例,现将其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施菊梅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护理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腹腔镜应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越来越广泛.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方式的开展,使小切口完成妇科恶性肿瘤的手术成为可能.我院自2007年6月-2008年6月共实施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7例,这种手术只需在腹壁上切一个0.5 cm~1 cm的穿刺孔,可达到与开腹同样的治疗效果,且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但是对术者及护理配合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将手术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杨柳;刘源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处理

    如何加强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严把供应关,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一次性医疗用品,确保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同时还要严把终末处置关,对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疗用品进行无害化处理,保护环境,防止疾病的传播,这是每一家医院和每一位医护人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

    作者:路玉珍;程玉华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人性化护理在骨科中的应用

    为了提高骨科病房护理质量,我科实施了人性化护理管理.在入院时、围术期、功能锻炼、家属沟通和语言艺术等方面上开展了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对护理人员进行了人性化管理,创造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作者:吴达燕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大剂量苄星青霉素注射方法的研究

    目的 探讨提高大剂量苄星青霉素一次性注射成功率及减轻患者疼痛的方法 .方法 将400例需肌内注射大剂量苄星青霉素的门诊患者,采用传统方法 (溶媒为0.9%氯化钠溶液5mL)和改良方法 (溶媒为利多卡因注射液5mL)分侧注射,就一次性注射成功率、患者疼痛感及硬结产生情况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改良注射法组一次性注射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组(X2=37.88,P<0.05),注射的疼痛程度、硬结数明显低于传统组(X2=4.89,P<0.05;X2=7.81,P<0.05).结论 改良法注射效果优于传统法,且可减少硬结产生;大剂量苄星青霉素分侧注射法,可达到其他方法 注射普通剂量相同的效果.

    作者:杨晗;曾丹;张春秀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股骨颈骨折术后功能锻炼

    股骨是人体长、粗大的骨骼,外形有些像手杖,手杖柄即所谓的股骨颈,股骨颈顶端是个白玉磨成的光滑的圆球,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股骨头,股骨头嵌入髋臼内,形成髋关节,髋关节可使股骨向前后、内外各个方向活动.人类的站立、下蹲、行走、奔跑、跳跃等各种动作,都离不开股骨头和髋臼的完美配合.

    作者:田粉娥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手术患者心理护理方法的探讨

    目的 探讨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 .方法 对100例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资料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全组病例通过心理护理均达到消除心理障碍,以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的目标.结论 对手术惠者实施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使患者消除心理障碍,以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提高医疗与护理质量.

    作者:欧阳慧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31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排除手术者技术因素,术后20例并发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出血患者中:8例由于膀胱痉挛引起出血,6例由于腹压增高导致出血,4例因体位改变导致出血,其余2例由于感染诱发出血,经积极有效的治疗处理均治愈.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应充分做好术前准备,保持有效牵拉,控制膀胱痉挛及感染,避免增加腹压等能有效减少术后出血,促进康复.

    作者:林茂珍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落实患者安全目标注意细节管理

    保障患者安全和避免不良事件是当今卫生领域面临的富挑战性的任务之一.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诊断并担负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保障患者在手术室中的安全也许比其他任何地方都重要.如何改进手术室护理管理落实患者安全目标,更加有效地防止差错事故,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认真地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是非常重要的.现将我们管理中的做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郭玲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后腹腔镜下肾上腺手术术中的配合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肾上腺手术的术中护理配合技巧.方法 回顾36例肾上腺疾病患者采用侧卧位后腹腔镜手术术中的护理配合情况.结果 手术顺利,未发生由于器械故障或手术配合不良致手术时间延长或改变术式,无并发症及手术意外发生.结论 护士对患者的了解,术前充分的准备,术中熟练的配合技巧,术后注重器械的处理及保养工作是手术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

    作者:仇成华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经尿道气压弹道碎石的护理

    目的 探讨经尿道气压弹道碎石术后的护理.方法 ①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②加强管道护理;③加强生活护理;④好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 输尿管结石265例术后恢复好,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可靠、有效、出血少、损伤小、康复快.

    作者:陶俊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运用Lewin变革理论改革护理学基础课程

    <护理学基础>是高等护理教育课程体系中为学生提供从事护理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情感的主干课程[1].对这门课程进行改革,在教学过程中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将对高等护理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产生良好的导向和示范作用.本文将以Lewin的变革理论为指导,以现代医学模式为依据,对<护理学基础>课程进行改革的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祝丹峰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沙培林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的护理

    恶性胸腔积液是肺癌、乳腺癌、食管癌、胃癌等晚期癌症常见的并发症.大量胸腔积液压迫可引起呼吸循环功能不全或衰竭,可导致肺不张和肺部感染,并使纵隔移位,回心血量减少,从而影响心肺功能甚至危及生命[1].我院56例临床病例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通过引流出胸腔积液,注入沙培林联合顺铂灌注化疗,取得了较好疗效,大程度缓解了胸腔积液所致的各种压迫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了生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吴银华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消毒供应室质量监控及管理

    以WS301<消毒技术规范>为准则,加强消毒供应室的科学管理,控制医院感染.我科在院感染管理办、护理部的指导下,制定统一工作质量标准,按标准定期对消毒供应室工作环节进行质量考评.内容包括: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各级工作人员职责并保障贯彻执行;做好再生器械、回收物品的分类处理,处理过程中加强自身防护,再生器械严格按洗涤操作规程清洗、包装、消毒、灭菌.

    作者:张见美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护理程序在术后疼痛护理中的运用

    疼痛是一种令人苦恼和痛苦的感觉,这种感觉大多是由局部特定的神经末梢刺激所引起.疼痛是临床护理中常见、主要的征象和症状[1].术后患者麻醉作用消失后,患者往往因切口疼痛而感觉不舒适,切口疼痛在术后24 h内剧烈,2d~3d后逐渐减轻.剧烈疼痛可影响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和休息,还可导致活动、咳嗽、深呼吸障碍.故需关心患者,观察患者疼痛的时间、部位、性质和规律,并给予相应的处理和护理.应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正确的疼痛评估、诊断,制定恰当的计划并施以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其减轻痛苦.

    作者:刘俊;邱娅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门诊口腔科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口腔诊疗操作项目越来越多,服务范围越来越广,感染问题也日趋突出,因此,过去不被人们重视的口腔科已成为医院的高危科室.自2000年至今我院开始对口腔科进行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及全面管理,建立医院感染监控体系,强化医院感染意识,做好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通过规范化管理,医院感染率达到卫生部标准.

    作者:黄美琴;许笑华;陈淑良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产程干预在自然分娩过程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实施适时、恰当的产程干预,达到预防难产,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的效果.方法 对我科2008年1月-2009年6月400例要求自然分娩的孕妇进行产程综合干预,包括潜伏期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产程休息;活跃期人工破膜、体位干预、扩张宫颈等.结果 400例孕妇中平安自然分娩率达到93%,平均总产程7 h 15nin.结论 通过实施产程干预,明显缩短了产程,大大降低了手术产率.

    作者:梁巧玲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浅静脉逆向穿刺输液法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浅静脉逆向穿刺输液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四肢浅静脉,采用与静脉回流相反的方向进行静脉穿刺输液,并观察输液滴速、肢端静脉回流,患者的主诉及一针见血的成功率.结果 静脉逆向穿刺输液法输液滴速及肢端静脉回流无不良影响,穿刺时针头见回血明显且便于固定,患者自觉舒适度增加.结论 浅静脉逆向输液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泽如;王桂文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浅谈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安全舒适的美学效应

    安全是患者基本的一种需要,舒适是患者得以治疗的基本条件,安全舒适的满足是美感产生的基础.脑梗死患者,由于梗死部位的不同,患者常会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安全的治疗措施,舒适的身心,可以使患者精神振奋,心情舒畅,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和熏陶,积极地配合医务人员的诊疗护理工作,加速疾病的转归.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护理人员一定要确保患者的安全,为治疗创造舒适的条件.

    作者:惠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救治与护理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临床常见,急性发作期导致患者重要脏器循环降低,其中冠脉循环降低35%,脑循环降低14%,肾循环降低18例[1].室上速常突然开始与终止,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症状包括心悸、焦虑不安、晕眩、晕厥、心绞痛,甚至发生心力衰竭与休克.因此,及时有效地终止室上速的发作,临床意义重大.现对我院心血管内科自2001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106例室上速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旨在提高护理人员对室上速的认识、处理和护理水平.

    作者:辜玉英 刊期: 2010年第09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