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丹峰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护理学已发展成为一门为人类健康服务的独立的应用科学.护理的对象从患病的人扩展到健康的人,从个体扩展到群体,护理的任务从疾病的护理扩展到从健康到疾病的全过程的护理.对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已成为落实整体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多元化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因素,痔疮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针对上述情况,我科自2006年开始对住院痔疮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应用护理程序进行评估、计划、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桂玲 刊期: 2010年第09期
在肿瘤化疗过程中,当抽取瓶装药液或打开冷冻粉剂安瓿时,均可出现肉眼看不见的药液或粉末逸出,形成含有毒性微粒的气溶胶和气雾,通过皮肤和呼吸道进入人体,并污染环境[1].若长时间接触化疗药物会对身体可产生毒性反应,如对造血系统、生殖系统、消化道上皮细胞等组织器官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不但可引起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口腔溃疡,脱发,还可能会产生致癌、致畸、致突变等远期影响[2].
作者:刘玉娥;张丽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 对我院11例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患者进行围术期的护理与健康宣教,提高手术满意率.结果 在手术配合和患者对手术效果的满意度方面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 做好围术期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步骤.
作者:文燕华;韩惠嫦;李燕文 刊期: 2010年第09期
近年来随着艾滋病病毒(HIV)在我国感染范围的不断扩大,HIV孕产妇也明显增多.对HIV孕妇择期剖宫产可以减少母婴传播.向HIV孕产妇提供生理心理关怀和护理,同时尽可能地减少母婴传播的机会,提高下一代人口素质,也是妇产科护理人员的职责内容.我院近年来对HIV感染孕妇行剖宫产术,配合必需的护理措施,以大限度地减少产时、产后母婴传播的机会,效果良好.现将我院近3年来对8例HIV剖宫产产妇(其中确诊者3例,初诊者5例)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树华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36例妊高征患者,对其实施健康宣教、心理及药物等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经过治疗和护理干预,患者了解了妊高征有关知识,消除了因疾病及环境改变引起的焦虑、抑郁心理,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结论 对妊高征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是提高围生期保健和产科护理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段莉 刊期: 2010年第09期
胆管手术放置T管引流,术后发现胆管残余结石者,可带管出院,待术后6周时回院经T管造影检查,符合拔管指征后,可以拔除T管.因此,对带T管出院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增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为下一步治疗做好准备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勤 刊期: 2010年第09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腹腔镜应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越来越广泛.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方式的开展,使小切口完成妇科恶性肿瘤的手术成为可能.我院自2007年6月-2008年6月共实施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7例,这种手术只需在腹壁上切一个0.5 cm~1 cm的穿刺孔,可达到与开腹同样的治疗效果,且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但是对术者及护理配合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将手术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杨柳;刘源 刊期: 2010年第09期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及青少年,近几年成人病例有增多趋势.腮腺炎病毒除侵犯腮腺外,尚能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胰腺炎、卵巢炎、睾丸炎等.2003年1月-2008年9月我科收治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患者48例,现将其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施菊梅 刊期: 2010年第09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医疗活动的制度化、法制化,人们的法律意识也日益增强,自从2002年9月国务院颁布实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来,患者对医院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涉及自身利益的医疗护理过程也备加关注,牵涉到护理人员的投诉和诉讼案件也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作为一名护士,在新形势下如何主动适应改革的形势,满足患者的要求,防范和减少护理纠纷,保护患者和护士双方的合法权益,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
作者:王彩军;白文波;李雁 刊期: 2010年第09期
静脉药物配制中心(PIVAS)是在符合国际标准条件下,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药物配制环境,由受过培训的药学技术人员、护士按照操作程序进行静脉用药、全肠外营养药物、细胞毒性药物的配制工作,为临床治疗与合理用药服务.为了规范静脉药物的配制程序,减少用药错误,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减轻临床护士的工作压力,我院于2006年3月正式成立了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并实行全院住院患者静脉输液及化疗药物集中于静脉药物配制中心配制.3年来,在药师、护士的共同努力及密切配合下,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工作进展顺利.现将我院配制中心的工作现状与管理介绍如下.
作者:何艳明 刊期: 2010年第09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临床常见,急性发作期导致患者重要脏器循环降低,其中冠脉循环降低35%,脑循环降低14%,肾循环降低18例[1].室上速常突然开始与终止,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症状包括心悸、焦虑不安、晕眩、晕厥、心绞痛,甚至发生心力衰竭与休克.因此,及时有效地终止室上速的发作,临床意义重大.现对我院心血管内科自2001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106例室上速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旨在提高护理人员对室上速的认识、处理和护理水平.
作者:辜玉英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情观察及临床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总结我院2002年-2006年期间的7月-9月8例患儿的护理体会.包括:一般护理、对症护理、并发症护理、心理护理等.结果 其中1例发生并发症,7例均抢救成功.结论 认真细致的观察,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得力,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儿康复.
作者:滕春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留置胃管在临床工作中被广泛应用.传统的胃管置入法常使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等不良反应,甚至出现剧烈咳嗽,将胃管由口腔咳出,导致胃管捕入失败.而反复插管容易产生黏膜损伤,给再次操作带来一定困难,并延长操作时间,增加护理工作量,也加重患者对插胃管的恐惧感.我科采用口含麻醉药后插管并与传统的插胃管法相比较,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武林玲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记录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制定护理记录质量标准,将护理记录实际情况与护理记录标准对比,找出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改进目标,采取整改措施,并评价效果.结果 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后,护理人员对护理记录的重要性和法律意识明显增强,提高了护理记录质量.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可提高护理记录质量,是护理质量管理的一个永恒目标.
作者:李荣霞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 .方法 对100例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资料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全组病例通过心理护理均达到消除心理障碍,以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的目标.结论 对手术惠者实施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使患者消除心理障碍,以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提高医疗与护理质量.
作者:欧阳慧 刊期: 2010年第09期
保障患者安全和避免不良事件是当今卫生领域面临的富挑战性的任务之一.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诊断并担负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保障患者在手术室中的安全也许比其他任何地方都重要.如何改进手术室护理管理落实患者安全目标,更加有效地防止差错事故,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认真地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是非常重要的.现将我们管理中的做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郭玲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护患沟通中患方愤怒情绪的护理应对措施.方法 分析2008年7例因护患沟通不良而导致患方出现愤怒情绪的护理应对措施.结果 冷静对待、主动倾听、消除误会、迅速控制局面、适时转移冲突现场、保证自身安全是主要的应对策略.结论 良好的应对措施既能使患者及其家属迅速摆脱愤怒的情绪,也能保证护士自身的安全.
作者:齐海青;曲丽莉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断指再植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总结30例断指再植患者的护理方法 .结果 本组28例断指再植成活,2例未成活.结论 做好断指再植的病情观察与护理,对患者断指成活与功能恢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友玉 刊期: 2010年第09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因冠状动脉壁形成粥样的斑块,导致管腔狭窄,而引发心肌缺血、缺氧给人体带来严重危害,它是一种身心疾病,不仅需要药物治疗,而且需要精心护理和健康教育.因此,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控制疾病的发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兰小云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围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10例膀胱肿瘤的患者行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予以对症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 10例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无1例并发症发生,患者病情稳定,均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 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是一种较理想的膀胱替代术式,而耐心的心理疏导和精心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季永萍 刊期: 2010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