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医院药学服务模式的提出,医务人员面临着新形势下的巨大挑战.本文结合门诊药房工作的具体实践及工作中的一些体会,从窗口药学服务的常见问题、常见问题的应对措施等方面探讨如何做好药房窗口药学服务与用药指导,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促进药学事业发展.
作者:叶雪君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总结胸腹部多发伤治疗经验.方法 针对不同的受伤部位,施行相应的外科手术,术后辅予机械通气.结果 18例中存活15例,死亡3例.结论 治疗及时,合理应用呼吸机及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补充营养,积极防治并发症是成功救治胸腹部多发伤并ARDS的关键措施.
作者:付涛;付敏;付华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阐述CNV的治疗方法进展.方法 通过查阅目前有关CNV治疗的文献,并对文献进行综合阐述.结果 CNV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一种病理现象,新生血管化的角膜常导致视力严重下降,亦是角膜移植术后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对CNV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在对CNV的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结论 通过对CNV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能更明确治疗CNV的研究方向.
作者:温跃辉;李瑞庄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比较改良阴式子宫次全切除术与开腹子宫次全切除术治疗良性子宫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176例良性子宫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改良阴式次全子宫切除术组(A组)89例,开腹子宫次全切除术组(B组)87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及术后相关情况,并在随访期间对心理和性生活情况进行调查比较.结果 阴式手术组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镇痛泵使用率、术后疼痛指教、早下床活动时间、术后3 d平均高体温、术后胃肠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日及住院费用等方面均较开腹手术组为佳,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随访期间进行心理和性生活调查,结果显示阴式手术组较开腹手术组较好,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阴式手术组较开腹手术组术后病情恢复较快,心理及性生活质量较好,可作为子宫次全切除术治疗良性子宫病变的常规进路,应当推广应用.
作者:蓝柳冰;李利平;侯涛;余艳;洪平香 刊期: 2009年第13期
医德医风建设是学院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学教育中占重要地位,它是一个连续的教育过程,我们要通过入校后的专业思想教育、社会实践、基础课、专业课、职业道德课以及实习阶段,将医德医风教育渗透到其中.只有加强医学生的医德医风建设,才能把医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高素质的医务工作者,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作者:郑韵芳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氯胺酮-丙泊酚复合全麻在大面积烧伤早期切痂植皮手术的麻醉效果、副作用的发生率、术后的恢复情况,并同期与传统的氯胺酮复合羟丁酸钠麻醉相比较,是否更具优越性.方法 40例切痴植皮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氯胺酮-丙泊酚复合全麻组(Ⅰ组n=20)和氯胺酮-羟丁酸钠全麻组(Ⅱ组n=20).全部病例静注芬太尼2μg/kg、丙泊酚2~3mg/kg、阿曲库铵0.3~0.5mg/kg做诱导插管,然后Ⅰ组微泵持续注射丙泊酚4~mg/kg·h,45min间断静注阿曲库铵0.25~0.5mg/kg及氯胺酮1~2mg/kg维持.Ⅱ组微泵持续注射氯胺酮1~2 mg/kg·h,45 min间断静注阿曲库铵0.25~0.5 mg/kg及羟丁酸钠80~100 mg/kg.分别记录2组病例在用药期间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麻醉效果、停药后苏醒时间、苏醒后再入睡、副作用发生率等.结果 Ⅰ组病例麻醉效果良好,循环稳定;而Ⅱ组术中血压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术中肢体有不自主的躁动现象,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Ⅱ组比Ⅰ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 氯胺酮-丙泊酚复合全麻用于大面积烧伤早期切痂植皮手术,麻醉效果确切,可控性强,苏醒迅速而平稳,不良反应少,优于氯胺酮羟丁酸钠麻醉.
作者:张坤全;陈永回;欧阳文博;冯肇洪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分娩镇痛在产科中的应用.方法 将962例分娩患者分为分娩镇痛组420例和对照组542例,观察2组患者的总产程、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 分娩镇痛组的总产程(6.82±1.7)h,剖宫产率6%,新生儿窒息率0.95%;对照组的总产程(12.1±1.4)h,剖宫产率14%,新生儿窒息率2.4%.2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分娩镇痛可以明显缩短产程并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淑梅;张美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王老的专家门诊,1年来就有小刘和小张跟随学习,近日又来了两名帅小伙——小邹和小邵来实习.他们经常在一起研究和探讨.
作者:袁景贤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术中动态测定红细胞压积指导合理输血的可行性.方法 使用北京赛普瑞特血液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STS6100V3.0输血指征动态仪,对大手术患者术前、术中红细胞压积进行动态测定,并根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采取限制性输血.结果 与同期实施手术量、输血量输血人次相比较,节约用血达21.08%.结论 术中动态测定红细胞压积指导合理输血,有效地减少了不必要输血,可减少由不必要输血引起的并发症,有益于血液保护.
作者:刘玉琼;古军;李继蓉;祝卿;梁永涛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评价宫颈间断缝合加卵圆钳钳夹治疗产后顽固性子宫下段乏力性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3年1月-2007年12月16例产后顽固性子宫下段出血施行宫颈间断缝合加卵圆钳钳夹治疗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产后顽固性子宫下段乏力性出血治疗均获成功,术后随访子宫缩复良好,42 d回访宫颈外观无异常,缝线均吸收.随访3个月~6个月无宫颈管狭窄发生.结论 宫颈间断缝合加卵圆钳钳夹治疗顽固性子官下段出血效果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香菊;唐桂春;刘静文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治疗盆腔良性囊肿.方法 在超声引导下,将无水乙醇注入患者的囊肿腔内,观测治疗后声像图的变化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对盆腔良性囊肿在超声引导下穿刺行药物介入治疗,可达到或超过与手术切除囊肿相近的治疗效果.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治疗盆腔良性囊肿是简便、创伤小、成功率高、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吴军;车桂华;曹红卉 刊期: 2009年第13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58岁,因发热、咳嗽,伴心慌、气促、下肢水肿加重3d入院.既往有游走性关节疼痛40余年,近20多年来,反复心慌、呼吸困难、咳嗽、咯血,曾多次住院.
作者:李芳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补肾宁心汤(自拟)结合针灸对治疗缓慢型房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补肾宁心汤结合针灸治疗缓慢型房颤38例的临床情况.结果 显效27例,好转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4.7%.结论 补肾宁心汤结合针灸对缓慢型房颤的治疗效果好,显效率高.
作者:张洁林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比较替米沙坦与福辛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并评估其近期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对6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NYHA分级Ⅱ~Ⅲ级)随机分为2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血压情况,一组加用替米沙坦80 mg/d;另一组加用福辛普利10 mg/d,随访4周,分别监测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运动耐量.结果 ①替米沙坦组总有效率83.3%,福辛普利组总有效率70.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2组治疗后运动耐量6 min内所能步行的大距离均有明显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检查,提示对收缩功能改善较福辛普利组明显;④替米沙坦组30例全部完成观察期;福辛普利组有4例因不良反应被迫停药,改用替米沙坦而完成治疗.结论 替米沙坦与福辛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具有相似疗效,前者对收缩功能不全的改善更优,且副反应小,依从性高,适宜长期应用.
作者:刘明月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MgSO4静脉滴注在预防SAH急性期发生CVS的疗效、安全性、神经功能恢复、疾病预后等方面的临床评价.方法 选取符合入组条件的43例发病在72h内的SAH患者随机分为Ca2+拮抗剂治疗组和镁剂治疗组,分别给予静脉滴注尼莫地平和MgSO4,连续14 d.对比2组间急性期CVS发生率、Glasgow昏迷量表评分(GO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arthel指数(BI)变化以及治疗药费和住院费用.结果 MgSO4静脉滴注治疗组急性期CVS发生率低于尼莫地平治疗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GOS评分、NIHSS评分和BI指数都与尼莫地平组相近(P>0.05),但MgSO4治疗组不需血压、心电等监护,治疗药费和住院总费用都明显低于尼莫地平治疗组(P<0.05).结论 MgSO4预防SAH后CVS安全、有效、价廉,还能促进神经缺损功能恢复,改善预后,很适合在中国广大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徐晓阳 刊期: 2009年第13期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一种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顽固性低氧血症为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虽然近几年通过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对ARDS的认识已逐步深化,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仍缺乏有效的诊治手段,病死率仍较高达34%~60[1].
作者:姜永康 刊期: 2009年第13期
世界卫生组织调杳指出,全球的患者有1/3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而不是疾病本身.我国医院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也相当严重,不合理用药占用药者的12%v32%.我国现有<14周岁的儿童约4亿,然而我国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因不合理应用药物而导致耳毒性药物致聋以及其他不良反应.因此,儿童合理用药、保证儿童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未来、生存与发展,具有现实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现结合国内外文献就如何安全、合理使用儿科药物进行初步探讨如下.
作者:朱兴菊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colles骨折手法复位外固定的疗效和后遗症.方法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三角中悬吊,固定时间4周~6周.结果 4例功能恢复欠佳,1例出现腕管综合征,1例出现肩手综合征.结论 早期适当的功能锻炼,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
作者:吴志国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竞争上岗是医院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医院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一项有效方法,在推行过程中,竞争活动的成败者及群众出现一些思想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竞争上岗的落选者,其思想问题的复杂性、突出性可想而知,如何做好落选者的思想工作,不仅关系到落选者的身心健康和近期的工作状况,更会影响今后中层干部竞争上岗的开展,甚至影响人事制度改革能否继续贯彻与推进.
作者:朱丽霞;黄高贵 刊期: 2009年第13期
1 动脉血气(ABG)分析动脉血气分析是筛选肺栓塞的有效方法.肺血管床堵塞15%~20%时可出现低氧血症,发生率约76%.PaO2≥90 mm Hg(1 min Hg=0.133 kPa)罕见,80%的PTE患者PaO2≤80 mm Hg,PaO2>80 mm Hg不能除外PTE;93%的患者有低碳酸血症;86%~95%有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2a-O2)增大,后二者正常可能有助于排除较大的肺栓塞.
作者:刘春萍 刊期: 2009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