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坤全;陈永回;欧阳文博;冯肇洪
面部深度烧伤愈合后,瘢痕挛缩易导致鼻腔的狭窄畸形,不仅影响患者容貌,且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的通气功能,给患者造成身心两方面的痛苦.应用其他填充物放置在鼻腔内,虽能起到支撑、防治狭窄作用,但无法解决患者的通气问题.
作者:冯可;景福琴;陈英;张红 刊期: 2009年第13期
随着公众观念的转变和法律意识的增强,医患之间的冲突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矛盾,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之一.医疗纠纷多与患者知情同意权有关.患者对医疗行为的高风险、对疾病认识的局限性、患者个体差异等诸多因素认识不足,以及医务人员对患者的知情同意权缺乏正确理解和认识是造成当前医疗纠纷迅速增多,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李宜桐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乳核散结片联合三苯氧胺、维生素E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的疗效.方法 收集本所265例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乳核散结片联合三苯氧胺、维生素E),对照组(三苯氧胺、维生素E),疗程均为8周,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8%(P<0.05).结论 乳核散结片联合三苯氧胺、维生素E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比三苯氧胺加维生素E疗效更显著.
作者:凌伟;黄启洪;林晓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治疗盆腔良性囊肿.方法 在超声引导下,将无水乙醇注入患者的囊肿腔内,观测治疗后声像图的变化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对盆腔良性囊肿在超声引导下穿刺行药物介入治疗,可达到或超过与手术切除囊肿相近的治疗效果.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治疗盆腔良性囊肿是简便、创伤小、成功率高、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吴军;车桂华;曹红卉 刊期: 2009年第13期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一种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顽固性低氧血症为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虽然近几年通过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对ARDS的认识已逐步深化,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仍缺乏有效的诊治手段,病死率仍较高达34%~60[1].
作者:姜永康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术中动态测定红细胞压积指导合理输血的可行性.方法 使用北京赛普瑞特血液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STS6100V3.0输血指征动态仪,对大手术患者术前、术中红细胞压积进行动态测定,并根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采取限制性输血.结果 与同期实施手术量、输血量输血人次相比较,节约用血达21.08%.结论 术中动态测定红细胞压积指导合理输血,有效地减少了不必要输血,可减少由不必要输血引起的并发症,有益于血液保护.
作者:刘玉琼;古军;李继蓉;祝卿;梁永涛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疾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方法 对177例甲状腺疾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与手术、病理或穿刺细胞学、实验室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本组177例中,单一甲状腺疾病的有161例,占91.0%;多源甲状腺疾病16例,占9.0%.良性病变161例,占91.0%;恶性病变12例,占6.8%;良性病变合并恶性病变4例,占2.2%.结论 各种甲状腺疾病多有不同的声像图表现,虽部分病例图像可类似,但只要注意结合临床和有关实验室检查,大多数单一甲状腺疾病应可作出对临床有重要参考意义的提示,而多源性甲状腺疾病,除结节性甲状腺肿并Graves病外,多仅提示一种诊断,诊断符合率较低.
作者:刘刚;李军;何艳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人乳头瘤病毒6,11和16,18型(HPV6,11、HPV16,18)感染情况.方法 用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测定HPV6,11、HPV16,18.现察男女间不同部位感染情况、各年龄段感染情况.结果 男性检出HPV6,11阳性标本157例(30%),检出HPV16,18阳性标本1例(20%).女性检出HPV6,11阳性标本81例(36.2%).检出HPV16,18阳性标本41例(9.4%).HPV6,11皮肤组织标本阳性率:男性为32.9%.女性为57.7%.两型HPVv感染均以21岁~50岁年龄段为多.结论 男女性HPV6,11感染总阳性率无明显差异,女性皮肤组织HPV6,11感染阳性率高于泌尿生殖道,也高于男性组.男性泌尿道也有HPV16,18感染者,建议重视这方面的检查.女性HPV16,18感染以中青年多见,提示宫颈癌发生有年轻化趋势.
作者:孟晓;赵应斌;梁志东 刊期: 2009年第13期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医院药学服务模式的提出,医务人员面临着新形势下的巨大挑战.本文结合门诊药房工作的具体实践及工作中的一些体会,从窗口药学服务的常见问题、常见问题的应对措施等方面探讨如何做好药房窗口药学服务与用药指导,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促进药学事业发展.
作者:叶雪君 刊期: 2009年第13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58岁,因发热、咳嗽,伴心慌、气促、下肢水肿加重3d入院.既往有游走性关节疼痛40余年,近20多年来,反复心慌、呼吸困难、咳嗽、咯血,曾多次住院.
作者:李芳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比较替米沙坦与福辛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并评估其近期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对6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NYHA分级Ⅱ~Ⅲ级)随机分为2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血压情况,一组加用替米沙坦80 mg/d;另一组加用福辛普利10 mg/d,随访4周,分别监测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运动耐量.结果 ①替米沙坦组总有效率83.3%,福辛普利组总有效率70.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2组治疗后运动耐量6 min内所能步行的大距离均有明显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检查,提示对收缩功能改善较福辛普利组明显;④替米沙坦组30例全部完成观察期;福辛普利组有4例因不良反应被迫停药,改用替米沙坦而完成治疗.结论 替米沙坦与福辛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具有相似疗效,前者对收缩功能不全的改善更优,且副反应小,依从性高,适宜长期应用.
作者:刘明月 刊期: 2009年第13期
世界卫生组织调杳指出,全球的患者有1/3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而不是疾病本身.我国医院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也相当严重,不合理用药占用药者的12%v32%.我国现有<14周岁的儿童约4亿,然而我国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因不合理应用药物而导致耳毒性药物致聋以及其他不良反应.因此,儿童合理用药、保证儿童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未来、生存与发展,具有现实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现结合国内外文献就如何安全、合理使用儿科药物进行初步探讨如下.
作者:朱兴菊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急性肾上腺损伤的螺旋CT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 搜集并分析我院经螺旋CT和临床确诊的25例肾上腺损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肾上腺损伤的直接征象是肾上腺区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密度灶,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是本病的特点.结论 螺旋CT采用容积数据扫描,不受呼吸及肠道气体的干扰,解剖断面清晰,分辨率高,在创伤性肾上腺损伤的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苟军;胥化虎;资玲华;何晓琴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分娩镇痛在产科中的应用.方法 将962例分娩患者分为分娩镇痛组420例和对照组542例,观察2组患者的总产程、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 分娩镇痛组的总产程(6.82±1.7)h,剖宫产率6%,新生儿窒息率0.95%;对照组的总产程(12.1±1.4)h,剖宫产率14%,新生儿窒息率2.4%.2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分娩镇痛可以明显缩短产程并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淑梅;张美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比较PCEA和PCIA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59例,随机分成术后硬膜外患者PCEA组和PCIA组.术后随访做疼痛评分,记录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拔胃管时间、进食流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恶心或呕吐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差别无显著性(P>0.05).PCIA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拔胃管及进食流质时间、手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明显大于PCEA组(P<0.05).结论 经硬膜外麻醉患者PCEA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较少.
作者:陈长江;钟晓红;刘桂月;李院明;蔡剑波;赖伟荣;贾海峰 刊期: 2009年第13期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世界上老年人口多的国家,老年人口数量多、老龄化速度快、高龄趋势明显是我国人口发展的特征.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43亿,占总人口的11%.按照国际惯例,如果人口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7%,或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10%,那么该国人口年龄结构就属于老年型.而完成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进入老年型,法国用了115年,瑞士用了85年,美国用了70年,我国只用了18年左右的时间,与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相比其速度是非常快的.
作者:廖红 刊期: 2009年第13期
高热惊厥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惊厥原因,主要发生于6个月~3岁之间,偶见于4岁~5岁,在所有小儿惊厥中占30%,大多发生于急骤高热(39~40℃)开始后的12 h内,如频繁抽搐或惊厥持续时间过长(超过30 min),日后易发生癫痫,故应迅速解除高热及惊厥以减少后遗症.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再次高热更易出现高热惊厥,故预防高热惊厥的发生非常重要.
作者:卫娟丽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阐述CNV的治疗方法进展.方法 通过查阅目前有关CNV治疗的文献,并对文献进行综合阐述.结果 CNV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一种病理现象,新生血管化的角膜常导致视力严重下降,亦是角膜移植术后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对CNV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在对CNV的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结论 通过对CNV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能更明确治疗CNV的研究方向.
作者:温跃辉;李瑞庄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评价宫颈间断缝合加卵圆钳钳夹治疗产后顽固性子宫下段乏力性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3年1月-2007年12月16例产后顽固性子宫下段出血施行宫颈间断缝合加卵圆钳钳夹治疗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产后顽固性子宫下段乏力性出血治疗均获成功,术后随访子宫缩复良好,42 d回访宫颈外观无异常,缝线均吸收.随访3个月~6个月无宫颈管狭窄发生.结论 宫颈间断缝合加卵圆钳钳夹治疗顽固性子官下段出血效果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香菊;唐桂春;刘静文 刊期: 2009年第13期
幽门螺杆菌(Hp)从发现至今已20多年,研究证明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1],是胃黏膜相关淋巴瘤及胃癌等严重危及人类健康疾病的重要病因之一[2].根除幽门螺杆菌对上述疾病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根治幽门螺杆菌标准化治疗的推广和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幽门螺杆菌的耐药率逐年增长,幽门螺杆菌根治失败的几率亦随之提高.据报道[3]:国际三联标准治疗方案幽门螺杆菌的根治率已降至67.2%.在根除细菌的治疗过程中,由于细菌的变异以及耐药等因素均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