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小明;钟小兰;龚彩霞
目的 观察乳腺单纯性囊肿穿刺抽液后配合服用乳核散结片联合三苯氧胺的疗效.方法 选择经乳腺B超诊断的乳腺单纯性囊肿30例,穿刺抽液后服用乳核散结片联合三苯氧胺疗程8周,中住随访10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治愈22例,有效6例,复发2例,总有效率为93.3%.结论 乳腺单纯性囊肿穿刺抽液后配合服用乳核散结片联合三苯氧胺疗效满意.
作者:凌伟;林晓;黄启洪 刊期: 2009年第19期
卫生部门的统计数字表明,近几年医疗事故明显减少,但医疗纠纷却成倍增加,医患矛盾不断激化并呈现暴力倾向.医患关系的进一步恶化必将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公共秩序,这已成为社会大众、政府部门和医务界人士普遍关注的社会焦点、热点问题.我们必须具有忧惠意识,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尽力改善医惠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作者:钱呈兴 刊期: 2009年第19期
收集我科2005年7月-2007年8月,年龄≥50岁住院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对照进行分组.观察组为联合用药组,对照组为单用欣康(单硝酸异山梨醇酯).
作者:王红丽 刊期: 2009年第19期
虽然肺栓塞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有时确诊也有困难,特别在缺乏先进的检查手段的基层医院,但是,绝大多数的肺栓塞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呼吸困难或气短、胸闷、胸痛症状,在此基础上伴有其他症状.
作者:刘春萍 刊期: 2009年第19期
产后出血一直是产科领域中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尤其在我国农村发病率较高.因此,必须积极防治.但在基层防治产后出血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制约着本病的防治,使其发生率仍然较高,时刻威胁着产妇的生命,直接影响着孕产妇病死率的下降.
作者:史绍蓉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浏阳山区早产发生的主要原因,以有效地降低早产儿出生率,降低新生儿发病率,控制围生儿病死率.方法 对在我院住院分娩的411例早产(活产数415例)为研究组进行回顾性个案分析,详细地了解其发生的原因及后结局;随机抽取同期住院分娩的411例足月产(活产数415例)为对照组.结果 ①研究组中胎膜早破146例,占35.5%,感染128例,占31.14%,妊娠并发症47例,占11.34%,分居第一、第二、第三位;②研究组中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发病率、围生儿病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研究组中孕前检查率、孕妇系统管理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05),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论 提倡孕前检查,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及早发现和治疗有可能引起早产的高危因素,是降低早产发生的有效措施.
作者:吴芝芬 刊期: 2009年第19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初步探讨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影响因素,以期指导临床病例的选择.方法 根据空气灌肠是否成功,将216例肠套叠患儿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对2组病例的性别、年龄、病程、套筒长径、有无呕吐、有无血便、有无腹腔积液、有无套筒内积液的构成比进行X2检验;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空气灌肠成功的危险因素.结果 2组在性别、年龄和有无血便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5,P>0.05;χ2=1.88,P>0.05;χ2=2.09,P>0.05),而在病程长短、套筒长径以及有无呕吐、腹腔积液和套筒积液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1,P<0.01;χ2=4.25,P<0.05;χ2=4.84,P<0.05;χ2=8.26,P<0.01;χ2=7.28,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病程长短、套筒长径、有无腹腔积液和套筒积液是影响空气灌肠成功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1.51,1.84,2.39,2.85.结论 病程长短、套筒长径、有无腹腔积液和套筒积液是影响空气灌肠成功的主要因素.
作者:张盛高;杨荣萍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经CT检查证实的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 出血性脑梗死CT扫描表现为多发生在大脑中动脉或其分支供血区域.为椭圆形、扇形或不规则形大片低密度梗死灶,边缘清晰,其内继发有斑点状或斑片状高密度灶(出血一般不超出梗死灶边缘,但出血多时可超出),边缘不甚清晰.有不同程度占位效应.MRI见梗死区内散在斑片状混杂信号,T1WI为小片状高信号,T2WI多表现为等信号或高信号灶.结论 CT是出血性脑梗死首选检查方法 ,MRI对其更加敏感,更有利于患者进一步治疗.CT、MRI均为诊断出血性脑梗死的可靠手段.
作者:王冉;陈建新;蔡惠芳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喉结核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7年12月间25例喉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年龄33岁~63岁,平均年龄42.3岁,喉结核以声嘶为主要症状,占84%,全身症状少见.25例喉结核误诊13倒,误诊率为52%,误诊的原因主要是喉结核l临床表现不典型及医生对喉结核缺乏全面细致的认识.全部病例经正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后痊愈.结论 当今喉结核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基层医院必须充分了解今日喉结核的临床特征.对可疑患者应尽早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减少误诊.
作者:黄郁林;梁健刚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及时处理与母婴结局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92例胎盘早剥的临床资料.结果 轻型胎盘早剥与重型胎盘早剥在新生儿窒息、死胎、围生儿死亡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产妇产后出血、子宫卒中、DIC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积极预防和治疗胎盘早剥诱因,加强胎心监护,早诊断,及时正确地治疗可改善母婴的预后.
作者:杨学军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途径冠心病介入诊疗的方法 和临床疗效以及技术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312例经桡动脉入路行CAG和PCI的手术情况,记录成功率和并发症.结果 经桡动脉行CAG手术成功率为96.53%,经桡动脉PCI成功率为98.46%,术后平均住院日减少.术后局部血肿12例,无其他并发症.结论 经桡动脉CAG和PCI安全有效,创伤及并发症少,局部容易止血,患者术后不需卧床制动,住院时间短、花费低,可作为首选途径.
作者:李杰;袁正强;刘霞洪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创伤性泪小管断裂的手术方法 及疗效.方法 对28例创伤性泪小管断裂采用持续注气法及注水法寻找断端手术吻合.结果 术后随访1个月~3个月,28例中痊愈24例,好转3例,无效1例.结论 创伤性泪小管断裂采用持续注气法及注水法寻找断端手术吻合,恢复泪小管解剖和功能,是治疗泪小管断裂的有效方法 .
作者:罗小绿 刊期: 2009年第19期
口腔健康是人体健康和人类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口腔健康状态是反映生命健康质量的一面镜子.临床表明,现代生活质量提高和口腔及牙齿健康并不成正比,由于受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儿童牙病越来越多;人的寿命延长,要想完整、洁白的牙齿陪伴一生难度越来越大;口腔疾病已成为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作者:朱亚芳 刊期: 2009年第19期
1资料与方法本文报告B超诊断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9例,男7例,女2例,年龄38岁~78岁,平均年龄56岁.做腹部B超首先发现6例,经多普勒发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3例.
作者:罗淑霞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眼科临床工作,每日均可遇到干眼症的患者,以45岁以上人群为主,占门诊人次的1/10左右,其中以更年期的女性为多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电脑、电视机、手机、网络、空调、驾车及隐形眼镜的使用、长时间阅读以及角膜准分子激光手术的开展,使得干眼症的发病率有了逐步增高的趋势.
作者:张淑芳;常畅;刘彩荣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腰椎退变性滑脱的CT诊断与分析.方法 统计87例不同年龄组CT诊断为腰椎滑脱患者的病变征象.结果 87例中女性占79.31%,40岁以上占86.2%,L4-5椎体滑脱占96.55%,且97.7%为前滑脱,其中Ⅰ度滑脱占89.66%,合并小关节病变66.67%,椎体及椎间盘退变49.4%,椎管、侧隐窝及椎间孔狭窄占28.74%.结论 CT诊断DS具有无可争议的优势,正确的扫描方法 能较好地显示DS,从而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治疗依据.
作者:苗杰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评价尿常规用于初步筛查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门诊患者中随机抽取600例无糖尿病史及糖尿病症状的患者行尿常规检测,对于尿糖阳性者进一步做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查,以确诊或排除糖尿病.结果 600例无糖尿病史及糖尿病症状患者中共检出尿糖阳性者26例,占4.33%,经进一步做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查确诊糖尿病患者23例,占3.83%,糖耐量异常者2例,占0.33%,肾糖阈降低1例,占0.17%.结论 尿常规用于筛查糖尿病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方法 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施春晓;徐磊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不同内镜下止血治疗方法 的疗效.方法 选择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158例,其中十二指肠溃疡95例,胃溃疡38例,复合性溃疡17例.吻合口溃疡8例,随机分成药物(肾上腺素)注射法组(A组)49例,APC止血法组(B组)58例,金属钛夹止血法组(C组)51例进行内镜下止血治疗,对比观察各组间止血效果.结果 A组、B组、C组3组即时止血率均为100.0%,A组有效止血率为89.8%,B组为91.4%,C组为92.2%,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上3种内镜下止血方法 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副作用少,临床医师可根据自己熟悉的治疗技术来选取内镜下治疗方法 .
作者:李俊英;徐海荣;刘刚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通过统计分析手术麻醉后下呼吸感染的主要临床特征,为预防和治疗麻醉后下呼吸道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126例手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麻醉后下呼吸道感染主要发生在神经外科,胸、心血管外科和肝胆外科次之;全身麻醉术后下呼吸道感染明显高于其他麻醉方式;60岁以下高龄患者较其他年龄段更易于发生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结论 对麻醉后下呼吸道感染的预防,要针对其主要影响因素采取相应对策.
作者:周静芸 刊期: 2009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