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翠平
2004年2月-2007年12月,收入我院住院行介入治疗的患者413例,现将我们与患者的交流沟通技巧介绍如下.
作者:何桂凤;陈丽娟;潘兴南;李奕鑫 刊期: 2008年第18期
适应消毒供应室护生实习的带教,是供应室工作的重要课题,也是护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学习阶段,如何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提高实习效率,促使护生主动自觉地完成实习任务?我们在带教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总结、改进,采取适宜的带教方法,以实现佳的带教效果.
作者:朱翠平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术后DVT的有效预防措施,减少DVT的发病率.方法对86例人工髋关节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我院之前的发生率及有关报道进行比较.结果 4例发生DVT,除1例术后20 d因脑梗死再次住院,其他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减少DVT的发生率.
作者:柴素英;周秀珍;曲雅丽 刊期: 2008年第18期
护士身居临床第一线,不仅承担着根据医嘱将药物准确地给予患者的任务,同时肩负着指导患者正确、安全、合理用药的责任.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遵循合理用药的原则是护士重要的护理职责之一.
作者:王爱菊;庞丽华;崔爱兰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提前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必要性.方法对70例行无痛性胃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在检查前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消除患者对环境、麻醉、检查等方面的疑虑;B组为对照组按传统常规进行检查.记录患者麻醉前及麻醉苏醒后的焦虑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患者对此方法的评价结果.结果2组患者均对检查过程表示满意,对两种方法的评价良好;麻醉前A组较B组的(VAS)值低(P<0.05),B组较A组麻醉前MAP升高、HR加快(P<0.05),SpO2无显著性差异;麻醉苏醒后2组MAP、HR、SpO2、VAS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实施提前护理干预改善了患者对无痛胃肠镜检查的焦虑程度,明显改善了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在检查前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
作者:吴桂冰;王敏青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营养评价在COPD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把6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按专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入院早期就进行营养状况评价和护理干预,比较2组的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33例患者中有17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达到51.5%;且病情恢复较快,平均住院天数(10.3±2.5)d,较对照组(14.8±3.6)d明显缩短(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半数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入院时进行营养评价,及时行营养支持和护理干预,可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和住院时间.
作者:付庆华;李智娟;周柯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成批车祸患者的急救方法.方法对21批146例患者采取迅速评估、快速分类,根据专科特点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各种并发症,并做好心理护理和贵重物品的保管工作.结果通过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146例患者恢复良好82例,中残24例,重残8例,植物生存10例,死亡22例.结论加强平时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制定各项操作流程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陈韶雯;翁雪珍;沈秀花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针对高龄患者健康教育的方法.方法回顾2003年7月-2007年7月,对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健康教育持续改进的经验与体会.结果持续改进的健康教育对高龄患者康复起促进作用.结论持之以恒地开展持续改进的健康教育与临床治疗护理康复锻炼相结合,能让高龄患者在短期内康复,延长假体寿命,增加了自护能力,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苏坤瑞 刊期: 2008年第18期
急性心肌梗死目前正在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近几年,由于各种原因,年轻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在逐步提高,但人们对其认识极其贫乏,自我保健意识也不强,甚至存在着许多认识误区.
作者:郑爽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采取早期干预措施,使剖宫产术后产妇的婴儿能吸吮足够的乳汁,确保母乳喂养成功.方法将120例剖宫产产妇及婴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观察组产妇术后6 h用辅乳器人工哺乳,同时饮催乳汤;对照组按常规饮食,用小勺喂养婴儿.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采取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作者:阎桂芬 刊期: 2008年第18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1].
作者:梁桂兰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使老年冠心病患者树立健康观念,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掌握自我保健的方法和技术,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应用专题讲座、宣传栏、书面教育、个别会谈等教育方法.结果 63例患者中,有45例患者初步掌握了冠心病的发病原因、用药注意事项及危险因素,掌握了简单的自救方法.14例患者基本了解了与自己疾病有关的保健知识,只有4例未达到预期目标出现再次心肌梗死.结论健康教育及护理对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和自救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夏菲 刊期: 2008年第18期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本病经蚊传播,夏秋季流行[1].我院自2005年-2007年共收治20例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钱红星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改革门诊输液中心流程,减少差错纠纷的发生.方法将2005年和2007年门诊静脉输液和静脉注射分成2组,把差错、纠纷、满意度进行对照.结果改变流程1年后纠纷与差错发生率显著降低,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通过优化输液流程,建立治疗卡、输液卡、门诊病历,落实人性化服务举措,取得了佳的护理效果.
作者:邱志琛;黄小曼 刊期: 2008年第18期
全身麻醉及手术的刺激使全麻腹部术后患者易引起呼吸循环、内分泌等系统生理功能的改变,如何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是全体外科护士共同的护理目标.影响全麻腹部手术术后康复的因素有许多,在此对几个影响患者康复的不可忽略的因素介绍如下……
作者:邓莉莉 刊期: 2008年第18期
护患纠纷属于医疗纠纷的一部分,是指因护士原因或纯属于护理工作的因素与患者及家属发生的纠纷.
作者:骆寒松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交通事故致群体伤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 2001年11月-2006年7月共接诊交通事故患者58批946例,针对患者组织抢救小组,实施院前及院内急救,根据伤情实施重点护理.结果所有伤员在10 min内得到正确分诊及救治.结论救护方法科学、合理,救护措施得当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炯 刊期: 2008年第18期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儿科自1998年成立新生儿病房以来,现已能用换血法治疗新生儿败血症,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等多种疑难病症.
作者:牛雪莲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基层医院门急诊输液室的应用效果及体会.方法对护理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循证,检索相关的临床文献以找出可靠的证据,对临床证据进行科学评审,获取并应用可靠的研究结论,对应用的效果进行评价,确认是否达到佳成效.结果通过循证护理,有效地解决了护理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护理问题,避免了传统护理方法中容易出现的一些疏忽,提高了护理操作技术的科学性,有效地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率.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基层医院门急诊输液室的护理实践中,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益于患者早日康复,而且丰富了护理人员知识,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作者:严琳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通过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提高乳腺癌患者参与康复的积极性,帮助患者掌握康复训练的知识和技巧,大限度地恢复患肢的功能,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方法本组56例患者,入院后经评估根据年龄、文化程度制定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进行健康指导.结果经过健康教育提高了乳腺癌患者配合治疗和护理的积极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乳腺癌围术期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与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宋志坚 刊期: 2008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