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湛江市区2005年-2007年儿童肺炎衣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分析

蔡坚;王晓乐

关键词:肺炎衣原体, 肺炎衣原体抗体, 儿童
摘要:目的 调查儿童CPn感染发病率、发病季节、发病年龄分布及性别因素.方法 对居住于湛江市区的2005年-2007年在我院就诊的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ELISA法检测CPn-IgM,进行分析.结果 3年共检测患儿554例,阳性数为210例,阳性率为37.91%.CPn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秋冬季发病率高;CPn感染率逐年增高,随小孩年龄增大而增高,性别无差别.结论 CPn是儿童时期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人口密度增加和交叉反复感染可能是其感染率逐年升高的原因,应该加强防治.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内血管瘤的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肝内血管瘤的价值.方法 回顾58例肝内血管瘤的超声显像特征进行分析,并与原发性肝癌、肝内转移癌鉴别诊断.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及时准确诊断肝内血管瘤,准确率迭93.1%.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内血管瘤有重要价值.

    作者:田立英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孕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综合防治经验探讨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法在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防治中的作用.方法 对33例患者采用中西药抗凝、溶栓、祛聚、改善血液循环等治疗.结果 治愈29例,好转3例,显效1例,总有效率100%.结论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疗效.

    作者:周蔺;徐家文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吸宫术后急性宫腔积血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0岁,未婚,既往无生育史,末次月经2006年4月25日;于2006年6月16日因停经51 d,来我院检查尿妊娠试验阳性,要求人工终止妊娠.术前体检:体温36.5℃,脉搏72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00/65 mm Hg(1 mm Hg=0.133 kPa),心肺检查未发现异常,腹部平软.妇科检查:外阴、会阴正常,阴道通畅,宫颈光滑着色,宫体前屈,子宫增大,质软活动,双侧附件(-),分泌物白色量中,查白带清洁度Ⅰ度.患者排空膀胱取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会阴后行吸宫术,官腔深10 cm,用宫颈扩张器按顺序扩张宫颈到7号半,用7号吸管约400 mm Hg负压电吸,手术顺利,出血不多,吸出组织中见典型绒毛.

    作者:吴江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妈富隆用于治疗药物流产不全子宫出血体会

    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配伍终止早孕在临床上已普遍应用.作为各种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它较人工流产更具简便、安全、痛苦小、无创伤等优点.药物流产初用于停经49 d以内的妇女,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现已扩展到停经12周以内的患者.但药物流产也确有一部分发生流产不全的情况,许多患者胚胎组织排出后,蜕膜排出不全,需行清宫术.其中有一部分患者经B超检查提示子宫内仅少许组织残留,患者不愿意行清官术或清宫术后仍有少许组织残留,单纯应用促宫缩药物、生化汤、止血药等对症治疗效果欠佳,致使患者流血时间长,使患者健康受到影响,精神压力大,给工作生活带来不便.本研究目的在于探索一种简单、有效、副作用小的药物--妈富隆,治疗药物流产后子宫内少许蜕膜残留的子宫出血患者.

    作者:朱红凌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肝血管瘤42例介入治疗

    目的 探讨介入方法超液化碘油-平阳霉素经导管内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肝血管瘤病例,超液化碘油与平阳霉素混成乳剂经导管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结果 除2例患者血管瘤瘤体直径>2 cm未行栓塞治疗,其余40例均实施了栓塞.其中28例行右肝动脉栓塞,12例行肝左动脉栓塞.栓塞后临床症状减轻,肿瘤血供中断,瘤体缩小及肿瘤内碘油均匀聚集.结论 超液化碘油-平阳霉素治疗肝血管瘤可致肿瘤大部分完全坏死,达到外科手术切除效果.

    作者:李建国;何彤;李玲;张振华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右旋糖酐铁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例

    患者,女,40岁.因反复上腹痛,全身乏力伴黑色软便1周以上,消化道出血,于2008年2月1日收入院.查体:T 36.5℃、P80次/min、R 20次/min、BP 100/70 mm Hg(1 mm Hg=0.133 kPa).意识清,精神不振,呼吸平稳,重度贫血貌,上腹部压痛明显,无反跳痛.血常规:WBC 5.74×109/L,N 59.8%、L 28.9%、RBC2.81×1012/L、HGB 61.2g/L、HCT 28.0%、MCV 63.5 fL、MCH17.3 pg、MCHC 273.0 g/L、PLT 184.0×109/L,大便隐血(+++).

    作者:唐建红;李金梅;单淑渡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桡骨远端骨折319例分析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骨折的分型及治疗.方法 总结我院1996年-2006年319例桡骨远端骨折病例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Cones骨折2例手术外,其余均为手法复位外固定.Smith骨折均为手法复位外固定.Barton骨折13例手法复位外固定,7例在透视下复位克氏钉固定,12例切开复位斜T形钢板内固定.Penrada骨折均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结论 Coues骨折和smith骨折多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Barton骨折和Penrada骨折多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作者:马春杰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再谈ICD编码准确性的影响因素

    为了提高国际疾病分类(ICD)编码质量,笔者对影响编码准确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影响编码准确性的主要因素为:编码员的工作态度、编码员的专业素质和病案的书写质量.并针对其影响因素提出了对策:加强编码员的专业思想教育;重视编码员的专业素质培养;制定ICD编码的质控制度;加强医生ICD知识的培训.

    作者:岳月英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心理咨询方法在预约接待中的应用

    在心理咨询预约接待中存在非专业人员只讲好话、预约方式单一、资料收集不全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要训练接待人员掌握一定的心理咨询技巧,学会倾听.无条件地接纳和共情.

    作者:韦耀阳;罗四清;姜洁琼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致肝功能损害相关因素分析

    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目前发病率较高,其病变可累及多个器官,当累及肝脏时,可引起肝肿大,肝功能异常,甚至发生黄疸,通称为甲亢性肝损害.现将我院1999年-2006年诊疗的36例甲亢性肝损害分析如下.

    作者:耿鹏军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浅析中草药致肾损害的现状与对策

    通过查阅近年来有关中草药肾毒性的文献资料,总结了中草药致肾损害的机制及其临床表现,并时引起其发病的原因进行举例分析说明,针对其发病原因提出有效的防治对策,以提高人们对中草药的认识,正确合理地使用中草药,减少中草药对肾的损害.

    作者:梅建华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胃癌的显示能力

    目的 探讨MRI扩散成像在腹部的应用和对胃癌的显示能力.方法 对18例胃癌患者应用1.5 T磁共振行MRI常规和多b值扩散成像(b=400,600,800,1 000和1 200 s/mm1).计算肿瘤区域组织、正常胃壁和背景噪声的信号强度值,计算不同图像中肿瘤组织ADC值、信噪比及对比噪声比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扩散图像中肿瘤与正常胃壁的CNR,随着b值的增加而下降,b值400,600,800,1 000,1 200 s/mm2图像CNR均高于T2图像,有统计学意义.b值400,600,800,1 000 s/mm2,扩散图像肿瘤SNR均高于T2图像肿瘤SNR.而b值1 200 s/mm2扩散图像肿瘤SNR低于T2图像肿瘤SNR.结论 b值400~1 000 s/mm2扩散图像既可拥有较高的胃癌肿瘤SNR,又可清晰分辨肿瘤组织.

    作者:李强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BMP-4在垂体泌乳素瘤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BMP-4在垂体泌乳素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SABC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11例正常垂体腺组织(取自吉首大学解剖学实验室尸体标本)、15例垂体泌乳素瘤、13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8例促生长激素腺瘤、5例促甲状腺素瘤及10例促性腺激素腺瘤组织中BMP-4的表达情况,计算垂体腺细胞中BMP-4免疫组化阳性面积比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泌乳素瘤中BMP~4的表达较其他分泌类型垂体腺瘤表达明显增高,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瘤中BMP-4的表达较其他类型分泌腺瘤及正常垂体腺组织的表达明显减少.结论 BMP-4可能在泌乳素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可能对促肾上腺皮质腺瘤起抑制作用.

    作者:陈皓;王建荣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乳腺癌超声及活检技术3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HIFU与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技术相结合以提高对乳腺癌的诊断.方法 对33例女性及1例男性疑似乳腺癌的患者进行高频超声检查后,经活检穿刺病理确诊.结果 29例证实为恶性,占85.3%,其中浸润性导管癌19例,髓样癌5例,导管癌4例;混合癌1例,为浸润性小叶癌并黏液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13例,占44.8%,颈部淋巴结转移6例,占20.7%;余5例为良性,2例为增生结节,3例为纤维腺瘤.结论 超声检查与超声引导下活检穿刺技术相结合是提高乳腺癌确诊率的一种方法.

    作者:徐红梅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静滴奥扎格雷钠致脑出血1例

    1 病历介绍患者,男,63岁,因言语欠清、肢体活动不灵3年余,头晕2 d入院.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史.3年前出现脑梗死后留下后遗症.查体:血压150/90mm Hg(1 mm Sg=0.133 kPa),意识清,精神差,步态不稳,言语不清,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0.3 cm,对光反射正常.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56次/min,律齐.腹平,软,无压痛.双上肢肌力Ⅲ级,双下肢肌力Ⅳ级,右巴氏征(±).右膝腱反射亢进.实验室检查未做.人院诊断:①脑动脉硬化;②原发性高血压;③脑梗死后遗症.

    作者:陈颖;郑海姝;蒋会安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和治疗

    1 肝豆状核变性(WjlSON)的诊断典型病例诊断不难,通常可根据①发病年龄与家族史特点;②锥体外系症状,不自主运动与肌肉强直;③肝肿大,黄疸,腹腔积液;④角膜色素环;⑤病理生化指标;血铜降低,血清铜蓝蛋白降低,尿铜增加,肝组织含铜量增加.其中④、⑤点较为重要,对于第⑤点尚需要与其他疾病鉴别.

    作者:王守义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女性阴道(宫颈)异常分泌物性状及病原学研究

    目的 探讨女性STD就诊者阴道(宫颈)异常分泌物性状及病原学感染情况.方法 检测疑为STD患者标本560份,用PCR检测患者UU、NG、CT和阴道GV,同时用超高倍显微诊断系统在相差视野下镜捡CD和阴道TV.结果 阴道(宫颈)分泌物性状分析,脓性者有69.8%(120/172)由淋病所致,稀薄浆液浑浊性分泌物中91.0%(142/156)由UU和(或)CT感染引起,稀薄均匀有异味的分泌物中72.4%(84/116)属BV患者,豆腐渣样分泌物由真菌所致,黄色泡沫样分泌物多由滴虫所致.结论 STD门诊在诊断和治疗女性阴道(宫颈)炎时,要仔细观察阴道(宫颈)分泌物的性状,并配合病原学检查,明确病因,惠者才能得到及早有效的治疗.

    作者:刘春玲;杨艳萍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房性心动过速伴Ⅱ度1型房室传导阻滞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5岁,来我院体检,既往史不详.心电图(见图1)2导联示:P,形态为倒置,连续3次以上且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P'后出现1次QRS波脱漏.文氏周期的第1个P'波清晰可辨,其后的P'波因重叠在T波不同时相而形态不一,形成5:4传导的文氏周期.心电图诊断:短阵性房性心动过速伴Ⅱ度1型房室传导阻滞(AVB).

    作者:明小星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前列腺癌患者预后因素的Cox模型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 将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125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观察时象,对其预后进行电话随访,运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Gleason评分(RR=2.012,P=0.006)、转移症状(RR=1.964,P=0.038)、合并症(RR=1.359,P=0.010)和全雄激素阻断(RR=0.960,P=0.023)4个因素是影响前列腺癌患者生存率的主要因素.结论 Gleason评分、转移症状、合并症、全雄激素阻断是影响前列腺癌预后的主要因素,应根据这些因素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患者的顸后.

    作者:赵斌;王东文;张利;张剑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创伤性膈疝1例

    创伤性膈疝是创伤引起的膈肌破裂,腹腔脏器疝入胸腔,产生相应的心肺压迫症状和胃肠功能的改变.临床上创伤性膈疝从发生到确诊间隔10余年者少见,病史、对本病的认识和合理的检查十分重要.现就我院2006年12月诊治的1例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杨佳臻 刊期: 2008年第19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