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宾协
肺炎支原体在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中已成为重要的病原微生物,且近年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严重危害着患儿的健康.我院于2003年1月-2006年1月对3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应用阿奇霉素针剂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薛艳梅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于2000年1月-2007年1月各类骨科手术后出现的3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诊断、治疗、预防和护理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30例,经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后均未出现肺、脑栓塞及下肢坏死的情况.结论 脊椎骨折伴或不伴截瘫、骨盆或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合并高血压、肥胖、高龄或同时有代谢病和心血管病与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很大关系.
作者:冯兴仁;冯婵茹 刊期: 2008年第20期
颅脑损伤不单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发性损伤,同时有一系列继发性损伤将接踵而至[1].重型颅脑损伤初期,病情不稳定,随时都有加重、手术和危及生命的可能,相应地补液也有很强的专科性,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李双平;郑青民;郭飞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 评价氟康唑胶囊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两种(单次用药或连续用药)治疗方案.方法 对照组:夫妻双方同时顿服氟康唑胶囊150 mg+特比萘芬阴道泡腾片阴道放置(每日1次,每次1片,连用7d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第1个疗程结束后的每个月经期的第1天夫妻双方同时顿服氟康唑胶囊150 mg,月经干净后用特比萘芬阴道泡腾片阴道放置(每日1次,每次1片,连用7d),共3个月.评价两种治疗方案的远期、近期疗效及复发率.结果 两种治疗方案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近期疗效(1周)无差异(P>0.01),但治疗组的远期疗效(3个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复发率也明显下降(P<0.01).结论 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连续用药的治疗方案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且未发现不良反应.
作者:王凤娥;唐利霞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MRI对脑转移瘤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经病理或临床确诊脑转移瘤病例的MRI表现.结果 28例中原发瘤以肺癌多,脑转移瘤有常见好发部位及典型MRI表现.结论 MRI增强扫描对颅内转移瘤的发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史文群;宁秀良 刊期: 2008年第20期
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经济地使用药物,使患者身心疾患早日痊愈,一直是临床医学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作者:游瑞珍;陈翠平;王爱琴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自凝刀射频治疗子宫肌(腺)瘤的适应证、手术技巧、术后处理及临床价值.方法 2006年3月-2007年8月选择符合手术指征、自愿接受自凝刀射频治疗子宫肌(腺)瘤的患者160例,肌瘤136个,瘤体直径1.5 cm~8.0 cm,在B超监视和引导下将自凝刀经阴道宫颈置入肌(腺)瘤进行射频治疗.结果 治疗后随访6个月160例,治疗有效率98.75%.直径≤3 cm的肌(腺)瘤、黏膜下肌瘤有效率达100%.结论 自凝刀射频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能保留子宫的微创技术,可重复治疗,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恢复快,并发症少,宜推广应用.
作者:朱卫珍 刊期: 2008年第20期
1 一般资料2006年4月-2008年4月,我院共收治胸部损伤多发性肋骨骨折35例:男30例,女5例,年龄15岁~70岁,平均年龄40岁.
作者:王振钧;张志勇 刊期: 2008年第20期
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是一种氨基酸代谢异常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未经治疗的PKU会出现智力发育落后及各种精神行为异常,终将造成中度至极重度智力低下.
作者:钟小华;吴江;熊莹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 尝试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多节段开窗术治疗重度而广泛的腰椎管狭窄症.方法 本组18例,其中男14例,女4例,平均年龄48.7岁.所有患者在术前均有间歇性跛行病史,跛行距离50 m~200 m.本组平均手术做2.4个间隙,开窗3.5个.结果 所有患者在术后4d~8d下床活动.随访结果显示:除1例术后症状未缓解而再次行椎管扩大减压术外,其余患者术前间歇跛行症状明显缓解.结论 我们承认该手术具有既缓解症状又维持脊椎稳定性的特点,但应严格掌握该手术的适应证.
作者:吴裕钦 刊期: 2008年第20期
鼻中隔偏曲为鼻科常见病,多发病[1],除引起鼻阻、头痛、鼻出血等外,晚近的研究和临床发现表明,鼻中隔偏曲矫正与鼻腔、鼻窦的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预后有密切关系阁,传统的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手术由于术野暴露不充分,操作受限制,偏曲矫正常不彻底,而且容易穿孔,甚至出现脑脊液瘘等并发症.
作者:李胥斓 刊期: 2008年第20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及多发病.近年来,随着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认识不断提高和剖宫术的逐年上升,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诊断率也在上升.现将1996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12例妇科剖宫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建莲 刊期: 2008年第20期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多发病,是胃黏膜上皮遭到各种致病因子的经常反复侵袭,发生持续性慢性炎症病变.
作者:王贤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卡托普利、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了我院62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资料,随访3年观察了患者的活动耐力、住院次数和服药情况.结果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美托洛尔患者总体疗效比较满意.患者的活动耐力明显增加,住院次数下降至1~2次/年,耐受性好,且无明显的副作用.结论 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美托洛尔,可抑制左室重构,改善心功能,减少心律失常发生,降低病死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次数,同时价格便宜,适用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孙瑞雪 刊期: 2008年第20期
小儿手术多因患儿年龄较小不能配合手术而终须在全麻下完成.在临床上短时间的小手术,对麻醉本身却有着很高的要求.
作者:刘松 刊期: 2008年第20期
新生儿低血糖是新生儿管理中的常见问题,特别多发于早产儿,出生时有窒息、缺氧,小于胎龄儿或糖尿病母亲者,其严重时可以导致脑损伤.
作者:孙桂绒;孙娜丽;李金虎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 评价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效果.方法 对156例下颌骨骨折患者行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治疗,术后1,3,6个月复查,摄X线片,观察骨折线对位愈合情况、咬(牙合)关系、开口度等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X线片示骨折线对位良好,咬(牙合)关系、开口度均恢复良好.结论 小型钛板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生物相容性好,临床操作简单,方法可靠.固定后断端稳定性强,有利于骨折愈合,治疗下颌骨骨折效果良好,同时患者易于保持口腔卫生,有利于局部及全身情况的尽快恢复.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人工羊水灌注时妊娠足月临产时羊水过少的治疗.方法 选择100例足月临产孕妇,B超示羊水指数≤5 cm的产妇无产科合并症、胎心良好,即本院2004年1月-2007年6月分娩的羊水过少者采用人工阴道羊膜腔内盐水灌注.结果100例患者,有效率95%,经阴道羊膜腔内灌注盐水中有5例行剖宫产术,95例经阴道顺利分娩,无1例新生儿重度窒息者,新生儿Apgar评分均在7分以上.5例行剖宫产中有1例为胎盘轻度早剥,2例为脐带缠绕过紧,1例为宫缩过强,1例为因羊水重度减少,导管未置入羊膜腔致灌注失败.结论 羊水过少在分娩过程中严重威胁围生儿生命,人工阴道羊膜腔内盐水灌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既能解除胎儿脐带、胎体受压,缓解胎儿缺氧,又能明显降低剖宫产率,简单、经济、方便、适用、易掌握,值得推广.
作者:甄彩兰 刊期: 2008年第20期
阿司匹林为非类固醇类抗炎药,具有抗炎、解热、镇痛等功效,尤以抗凝血功能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作者:陈安平;刘士福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致粒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1998年1月-2007年12月应用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致细胞减少症6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的粒细胞在7 d~14 d内全部恢复正常,临床症状15 d左右消失或缓解.结论 用甲巯咪唑治疗前常规检查血常规,治疗中监测粒细胞变化,一旦发生粒细胞减少症,轻者可口服升粒细胞药物,重者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并予相应处理.
作者:黄宾协 刊期: 2008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