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外科治疗

王强

关键词:食管癌, 乳糜胸, 外科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胸的外科治疗过程.结果 1例保守治疗,4例二次手术行胸导管结扎,均痊愈出院.结论 食管癌术后乳糜胸首选尝试保守治疗,对于短时间愈合困难、营养障碍、引流量无明显减少者应尽早安排手术.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肾综合征出血热血液透析30例死因分析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一种病情复杂多变,病死率较高的急性传染病.而急性肾衰竭是HFRS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血液透析(HD)又是治疗HFRS急性肾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对30例HFRS急性肾衰竭患者HD后的死因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杨喜荣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金匮要略》讲座

    第六节胸痹胸痹的症状是胸部痞塞不通,因不通而作痛,兼伴有气短是也.早在<内经>就有详尽论述.

    作者:袁景贤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铱-192后装敷贴治疗瘢痕疙瘩

    目的 观察铱-192后装敷贴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铱-192后装机敷贴治疗瘢痕疙瘩.结果 50例患者,2例失访,2例自动放弃,长期随访,痊愈34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达92%.结论 铱-192后装敷贴治疗瘢痕疙瘩疗效显著.

    作者:崔云峰;王彦青;王志清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在肺栓塞中的应用

    目的 比较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对急性肺动脉栓塞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53例急性非大面积肺栓塞患者,根据急性期抗凝治疗的不同,将其分为普通肝素组和低分子肝素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血气分析、螺旋CT肺动脉造影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症状、血气分析均明显改善,缺损肺动脉支数明显减少.普通肝素组的治愈率、有效率、病死率分别为67%,86%,5%,低分子肝素组分别为63%,88%,6%,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普通肝素组高于低分子肝素组.结论 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均为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有效抗凝药物,但低分子肝素较普通肝素更安全.

    作者:张银;曹树军;程国杰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剖官产分娩羊水过少157例临床分析

    作者:宋玉晅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吸入硫酸镁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硫酸铁雾化吸入佐治小儿毛支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毛支患儿随机分为2组,2组均采用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硫酸镁雾化吸入,对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持续时间、住院天数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治愈率、缓解喘憋、缩短哮鸣音及咳嗽持续时间、住院天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硫酸镁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支可缩短病程,改善症状,疗效确切,方便安全,可作为佐治小儿毛支的主要用药.

    作者:朱存军;罗晓华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原发性肝癌204例治疗体会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癌的佳治疗方法.方法 将204例原发性肝癌分成3组,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组、介入治疗组、内科治疗组.介入治疗组采用超选择肝动脉插管或开腹肝动脉、门静脉双置管方法进行栓塞和灌注化疗.化疗药为:阿霉素、表阿霉素、卡铂、丝裂霉素、5-Fu,栓塞剂10%超液化碘油.介入治疗次数1~7次,两次间隔1个月~4个月不等.手术组以手术为主,术后辅以肝动脉、门静脉化疗.内科治疗组以护肝、支持对症处理.结果 手术组平均生存期2.5年,1年生存率87.5%,2年生存率62.5%,5年生存率37.5%.介入治疗组中位生存期为10个月,半年生存率为83%,1年生存率48.6%.内科治疗组中位生存期3.2个月,半年生存率10%.结论 手术治疗是肝癌患者长期生存的重要手段;介入化疗使不能手术的部分中、晚期肝癌患者生存期得到延长,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内科治疗组疗效差.

    作者:陈燕情;廖博贤;陈海燕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阑尾炎术后粪瘘出现原因分析及处理

    目的 探讨阑尾切除术后粪瘘发生原因及其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阑尾术后粪瘘临床特点和治疗.结果 10例中8例经溃疡散加明胶海绵加负压引流治愈,另外2例开腹关瘘治愈.结论 粪痿主要在预防,大部分经溃疡散加明胶海绵加负压引流可治愈.

    作者:钟记华;王斌;孙国欢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肿瘤放疗热疗患者营养指南推荐意见

    关于放疗患者的营养,目前国内无1篇多中心随机研究.肿瘤放疗患者营养支持小组由营养师、放疗医生护士、药剂师组成.

    作者:徐刚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不典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误诊61例分析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内科常见的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症状表现不典型时常引起误诊.不典型症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患者临床表现多样,极易造成误诊误治.现对我院1996年-2007年收治的不典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误诊61例分析如下.

    作者:杨红林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教育信息化在病理教学中的探讨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有计划、有组织、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通信等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随着科教兴国战略逐渐深人人心,改革传统教学和管理模式,实现教育的信息化,校园数字化,将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趋势.病理学作为研究人体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阐明疾病本质的一门基础理论科学,它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病理学又是一门形态学学科,在新的教学形势下,如何应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改革传统的病理学教学模式,以开放的网络环境作为探究式学习的平台,以信息技术作为构建自主探究学习环境的重要支持要素,提高教学效果,已成为病理学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作者:孙世珺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产后出血原因和影响出血量的因素.方法 对1998年1月-2008年1月我院106例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主要原因子宫收缩乏力占68.9%,胎盘因素占21.7%,子宫裂伤占7.5%,其他占1.9%.②出血量<1 000 ml占73.5%,1 000~2 000 ml占20.8%,>2 000 ml占5.6%.③常规止血方法成功率92.45%,宫腔填纱占2.8%,子宫次全切术3.7%,子宫动脉栓塞占0.9%.结论 应加强高危妊娠的管理,选择快速有效的止血方法,以减少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于爱秀;张路云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食管癌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方法 分析2001年5月-2008年2月间734例食管癌术后患者的资料.结果 128例发生各种类型心律失常.年龄≥70岁、术前心律失常、术前合并高血压者、术前经放化疗后尤其术前经同期放化疗后,FEV1/FVC<70%以及手术时间>5 h,颈部吻合、主动脉弓上吻合,术后低钾、低氧,酸中毒,无镇痛者,其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几率显著增加(P<0.01).结论 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与患者的年龄、FEV1/FVC<70%、术前心律失常、术前合并高血压者,术前经放化疗及手术时间>5 h,食管胃吻合的部位,术后低钾、酸中毒、低氧、无镇痛密切相关.

    作者:吕文强;张志锋;蔡伟明;彭仕骏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干扰素联合苦参素和甘利欣治疗乙型肝炎观察

    目的 评价IFN联合苦参素和甘利欣治疗CHB的近期、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探讨三者联合治疗的协同作用.方法 160例HBV-DNA及HBsAg阳性的CHB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IFN-α2b和苦参素及甘利欣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IFN-α2b,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 2组比较,近、远期疗效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IFN-α2b和苦参素及甘利欣联合治疗CHB具有明显协同作用,可明显改善肝功能,抗病毒效果好,是CHB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朱先女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小儿急性假性肠梗阻1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假性肠梗阻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7例小儿急性假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7例患者符合急性假性肠梗阻的诊断标准,均为继发性的,非手术治疗效果好.结论 小儿急性假性肠梗阻多为继发性,常在儿科常见病中伴发,早期诊断和积极的保守治疗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李朝霞;刘迪军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52例CT分析

    目的 探讨CT检查对HIE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HIE的临床资料和CT表现.结果 根据病情程度不同,CT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脑水肿及颅内出血.结论 CT能对HIE作出早期诊断及分度,对HIE诊断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葛小兵;陈政民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血常规测定的质量控制探讨

    目的 探讨血常规检验结果的质量控制.方法 联合使用全血质控物,血涂片肉眼显微镜检查,手工计数方法,对异常的血常规结果进行复检,达到对血常规标本测定的质量控制.结果 联合使用上述质控方法,对五分类分析仪上测定的血常规结果,异常或有疑问的进行复检,弥补五分类血液分析仪的不足,达到令人满意的质量控制.结论 血常规检查中的每个环节都要考虑到影响因素,并应重视显微镜的复检.

    作者:王桂芳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治疗混合痔48例分析

    目的 总结PPH治疗混合痔(Ⅲ、Ⅳ度)的临床经验与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48例经PPH治疗的混合痔(Ⅲ、Ⅳ度)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15 min,术后住院2 d~5 d.随访1个月~26个月,无复发,无肛门失禁,无肛周感染及吻合口狭窄,总有效率100%.结论 PPH治疗确切有效,具有手术时间短,不易复发和愈合快等优点.是治疗混合痔(Ⅲ、Ⅳ度)的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作者:董凯;孔祥芝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经皮肝穿刺置入中心静脉管引流治疗肝脓肿的疗效观察

    肝脓肿是指病原菌在肝脏实质内增殖,造成肝脏结构破坏并形成空腔,而且在空腔中有脓液形成的一种疾病,依据病原菌不同,分为化脓性肝脓肿和阿米巴性肝脓肿.本文选取30例化脓性肝脓肿患者,经置人中心静脉管引流,并辅以抗生素治疗,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罗海燕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什么是乙型肝炎病毒(HBV)大三阳和小三阳?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大三阳HBSAg、HBeAg、抗-HBc阳性和小三阳HBSAg、HBeAg(--):或抗-HBe(+)、抗-HBc(+)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健康体检人群或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询问自己是乙肝大三阳和小三阳该如何评价.

    作者:王守义 刊期: 2008年第22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