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剖官产分娩羊水过少157例临床分析

宋玉晅

关键词:产分娩, 羊水过少
摘要: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肿瘤放疗热疗患者营养指南推荐意见

    关于放疗患者的营养,目前国内无1篇多中心随机研究.肿瘤放疗患者营养支持小组由营养师、放疗医生护士、药剂师组成.

    作者:徐刚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我院门诊抗菌药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门诊抗菌药的使用情况,并提出合理使用抗菌药的建议.方法 随机抽查2006年门诊西药处方7 832张,对抗菌药物品种、使用频率、联合用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含抗菌药处方总数占统计处方总数的49.64%,含口服抗菌药的处方占含抗菌药处方的42.21%,含注射用抗菌药的处方占抗菌药处方的54.50%,不同种类抗菌药联合使用的处方占抗菌药处方的21.95%.结论 本院抗菌药使用频率较高,用药情况基本合理.

    作者:陈亚芳;俞晓春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肾上腺嗜酸性腺瘤CT表现与病理对照

    目的 分析肾上腺嗜酸性腺瘤的CT征象和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病理证实的肾上腺嗜酸性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德国西门子公司EMOTION型SCT扫描,层厚3 mm~5 mm,螺距1.0.结果 本组肾上腺嗜酸性腺瘤符合肾上腺无功能腺瘤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结论 对于较大的肾上腺无功能腺瘤,应考虑到嗜酸性腺瘤的可能性,应对其进行手术治疗后必要的随访.

    作者:史晋伟;李健丁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治疗混合痔48例分析

    目的 总结PPH治疗混合痔(Ⅲ、Ⅳ度)的临床经验与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48例经PPH治疗的混合痔(Ⅲ、Ⅳ度)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15 min,术后住院2 d~5 d.随访1个月~26个月,无复发,无肛门失禁,无肛周感染及吻合口狭窄,总有效率100%.结论 PPH治疗确切有效,具有手术时间短,不易复发和愈合快等优点.是治疗混合痔(Ⅲ、Ⅳ度)的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作者:董凯;孔祥芝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教育信息化在病理教学中的探讨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有计划、有组织、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通信等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随着科教兴国战略逐渐深人人心,改革传统教学和管理模式,实现教育的信息化,校园数字化,将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趋势.病理学作为研究人体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阐明疾病本质的一门基础理论科学,它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病理学又是一门形态学学科,在新的教学形势下,如何应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改革传统的病理学教学模式,以开放的网络环境作为探究式学习的平台,以信息技术作为构建自主探究学习环境的重要支持要素,提高教学效果,已成为病理学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作者:孙世珺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外科治疗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胸的外科治疗过程.结果 1例保守治疗,4例二次手术行胸导管结扎,均痊愈出院.结论 食管癌术后乳糜胸首选尝试保守治疗,对于短时间愈合困难、营养障碍、引流量无明显减少者应尽早安排手术.

    作者:王强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122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腺调强放疗的临床毒性反应和近期疗效.方法 2004年9月-2005年10月本院收治的122例早期乳腺癌接受保乳手术的患者,实施全乳腺调强放疗46 Gy,瘤床电子线推量14 Gy.评价乳腺靶区的剂量分布均匀性和周围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和体积,观察临床毒性反应,美容效果及疗效.结果 关于靶区剂量分布均匀性,CTV的V95%、V107%和V95%~107%分别为(99.2±O.78)%、(3.82±6.34)%和(96.2±5.20)%.关于周围正常组织的照射,同侧肺的平均剂量和V,20>分别为(6.40±2.12)Gy和(15.6±4.74)%;对侧乳腺的平均剂量和V5分别为(1.29±0.79)Gy和(0.82±1.59)%.其中72例左侧乳腺癌患者心脏的平均剂量和V30分别为(3.54±2.63)Gy和(4.36±3.85)%.放疗结束时急性皮肤反应1级115例,2级7例,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未观察到心脏、肺的放射性毒性反应.1年及2年美容效果优良率均为100%.1,2,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9.2%,99.2%和98.4%,1,2,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9.2%,99.2%和96.7%.结论 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腺调强靶区剂量分布均匀性好、周围正常组织照射小,临床毒性反应小,近期疗效好.

    作者:李永恒;徐晓娜;肖绍文;徐博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误诊2例

    1 临床资料例1:患儿,女,8岁,因面色苍白10个月,反复心悸3个月,偶有咳嗽、咳痰,于2000年6月入院.患儿曾就诊于其他医院住院4次,诊断为缺铁性贫血、病毒性心肌炎、肺炎、大叶性肺炎休克等疾病,均经治疗好转出院.此次人院前半天,患儿又出现低热及阵发性心悸、气短.

    作者:孟善玲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酸相关性疾病与抑酸药物应用进展

    20世纪,医学领域中众多学科取得了重大进展,酸相关性疾病是20世纪为数不多的在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方面均有较大突破的内科疾病之一.

    作者:支丽丽;成永清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超声检测价值

    目的 探讨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超声检测价值.方法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检测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内径,观察冠状动脉壁厚度、回声强度及有无动脉瘤形成.结果 本组28例川崎病患者,检出冠状动脉病变13例(47%).其中冠状动脉扩张9例(32%),冠状动脉瘤3例(11%),巨大冠状动脉瘤1例(4%).治疗后病变冠状动脉恢复正常.结论 超声是检测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有效手段,并能观察川崎病患儿治疗过程中冠状动脉的变化情况,但对冠状动脉远端损害的检出有一定困难.

    作者:高艳灵;郭静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胸部创伤316例诊治体会

    目的 分析探讨胸部创伤以及合并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316例胸部创伤患者的抢救治疗措施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治愈313例,死亡3例(1例因失血性休克来院时呼吸、心搏已停,抢救无效死亡;1例因刀刺伤右心室破裂失血性休克急诊过程中死亡;1例因感染性休克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胸部创伤以及合并伤后早期诊断治疗,积极抗体克,尽早手术,保护各脏器功能,机械通气等是严重胸部创伤抢救成功的重要措施.

    作者:裴洪山;唐文;杨晓鹏;郗军平;荀长虹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缺氧与肿瘤的治疗预后

    临床上实体肿瘤,特别是恶性肿瘤由于其生长迅速,代谢要求高,往往处于相对低供血供氧状态.目前很多研究表明,急慢性缺氧对肿瘤的生物学行为、转移性、放化疗敏感度、预后均有较大影响.伴有缺氧状态的肿瘤往往提示了预后的不良.

    作者:易雪莲;田报春;李舍予;廖邦华;宋涂润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创伤性脑积液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常见并发症防治

    目的 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2003年2月-2007年10月共施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46例,回顾其并发症的发生及治疗情况.结果术后8例发生并发症,分流管梗阻者5例,感染者3例.5例分流管梗阻者,经手术调整分流管位置(4例)或分流泵穿刺冲洗(1例)等处理治愈.3例术后发生感染者经抗感染药物治疗,1例治愈;2例无效而拔管,在感染控制后行二次分流术治愈.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手术后的并发症与手术无菌操作不严格和分流管位置不当有关.治疗方法以对症处理为原则,分流管梗阻者可经调整分流管位置使之通畅,颅内或腹腔感染予以抗感染治疗或感染控制后行二次分流术.

    作者:宁旗军;张慧亚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红花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红花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红花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14 d;对照组采用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14 d.用药前后查血尿素氮、血肌酐、尿量及纤维蛋白原.结果 治疗组血肌酐明显下降,尿量明显增多,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红花具有活血化瘀作用,对慢性肾衰竭有较明显的治疗效果.

    作者:柳彩侠;孙东;冯锦红;崔爱东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提高医院统计工作质量为医院管理服务

    在医院的现代化管理中,充分发挥医院统计信息工作的职能作用,是不断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把医疗市场引向良性竞争的重要手段.为了使医院统计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院改革和发展,我们的做法是:

    作者:李绥霞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阑尾炎术后粪瘘出现原因分析及处理

    目的 探讨阑尾切除术后粪瘘发生原因及其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阑尾术后粪瘘临床特点和治疗.结果 10例中8例经溃疡散加明胶海绵加负压引流治愈,另外2例开腹关瘘治愈.结论 粪痿主要在预防,大部分经溃疡散加明胶海绵加负压引流可治愈.

    作者:钟记华;王斌;孙国欢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原发性肝癌204例治疗体会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癌的佳治疗方法.方法 将204例原发性肝癌分成3组,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组、介入治疗组、内科治疗组.介入治疗组采用超选择肝动脉插管或开腹肝动脉、门静脉双置管方法进行栓塞和灌注化疗.化疗药为:阿霉素、表阿霉素、卡铂、丝裂霉素、5-Fu,栓塞剂10%超液化碘油.介入治疗次数1~7次,两次间隔1个月~4个月不等.手术组以手术为主,术后辅以肝动脉、门静脉化疗.内科治疗组以护肝、支持对症处理.结果 手术组平均生存期2.5年,1年生存率87.5%,2年生存率62.5%,5年生存率37.5%.介入治疗组中位生存期为10个月,半年生存率为83%,1年生存率48.6%.内科治疗组中位生存期3.2个月,半年生存率10%.结论 手术治疗是肝癌患者长期生存的重要手段;介入化疗使不能手术的部分中、晚期肝癌患者生存期得到延长,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内科治疗组疗效差.

    作者:陈燕情;廖博贤;陈海燕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开放性颅脑损伤128例救治体会

    目的 总结救治开放性颅脑损伤的临床实践.方法 回顾性分析128例开放性颅脑损伤病例的临床救治方法.结果 通过正规积极的处理.将开放性颅脑损伤变成闭合性颅脑损伤、清创、手术、抗感染等治疗,其中124例患者获得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4例因伤情过重,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开放性颅脑损伤经过正规积极的急诊处理和进一步手术治疗,极大地提高了临床治愈率.降低了病死率和致残率.

    作者:帅晖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早期切痂植皮术后皮片坏死原因分析

    目的 提高早期切痂植皮成功率.方法 对我院早期切痂植皮术后15例皮片坏死原因进行总结.结果 2007年后早期切痂植皮成功率提高.结论 通过总结并采取相应措施能减少早期切痂植皮术后皮片坏死.

    作者:唐祖国;廖家盛;袁阳;谢顺成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血液透析30例死因分析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一种病情复杂多变,病死率较高的急性传染病.而急性肾衰竭是HFRS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血液透析(HD)又是治疗HFRS急性肾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对30例HFRS急性肾衰竭患者HD后的死因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杨喜荣 刊期: 2008年第22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