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华;陈亮;侯红盖
目的 探讨血常规检验结果的质量控制.方法 联合使用全血质控物,血涂片肉眼显微镜检查,手工计数方法,对异常的血常规结果进行复检,达到对血常规标本测定的质量控制.结果 联合使用上述质控方法,对五分类分析仪上测定的血常规结果,异常或有疑问的进行复检,弥补五分类血液分析仪的不足,达到令人满意的质量控制.结论 血常规检查中的每个环节都要考虑到影响因素,并应重视显微镜的复检.
作者:王桂芳 刊期: 2008年第22期
20世纪,医学领域中众多学科取得了重大进展,酸相关性疾病是20世纪为数不多的在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方面均有较大突破的内科疾病之一.
作者:支丽丽;成永清 刊期: 2008年第22期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有计划、有组织、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通信等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随着科教兴国战略逐渐深人人心,改革传统教学和管理模式,实现教育的信息化,校园数字化,将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趋势.病理学作为研究人体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阐明疾病本质的一门基础理论科学,它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病理学又是一门形态学学科,在新的教学形势下,如何应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改革传统的病理学教学模式,以开放的网络环境作为探究式学习的平台,以信息技术作为构建自主探究学习环境的重要支持要素,提高教学效果,已成为病理学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作者:孙世珺 刊期: 2008年第22期
1 使用现代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软件直接测量体积是金标准,但现已很少应用.
作者:刘伟国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肾上腺嗜酸性腺瘤的CT征象和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病理证实的肾上腺嗜酸性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德国西门子公司EMOTION型SCT扫描,层厚3 mm~5 mm,螺距1.0.结果 本组肾上腺嗜酸性腺瘤符合肾上腺无功能腺瘤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结论 对于较大的肾上腺无功能腺瘤,应考虑到嗜酸性腺瘤的可能性,应对其进行手术治疗后必要的随访.
作者:史晋伟;李健丁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引起腹部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以采取措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安全.方法 对2003年-2006年收治的302例腹部手术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将患者根据性别、年龄、手术部位等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从术前3 d开始使用IS持续至术后3 d,比较2组腹部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302例患者中有38例术后出现了PPC,发生率为12.58%,上腹部手术为14.29%,下腹部手术为5.26%.术前年龄>60岁、有吸烟史、肺功能异常的患者术后PPC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分别为17.16%,20.25%,20.59%.在观察组上腹部手术PPC的发生率有所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而对高龄、吸烟、原有肺部疾病的患者,使用IS后PPC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对于高危患者,术前肺功能评估,围术期加强监护和治疗,是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必要手段.而使用IS可降低上腹部手术PPC的发生率,尤其是对那些高龄、吸烟、原有肺部疾病的高危险因素患者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卫军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急性阑尾炙,且均做过CT检查,对其CT征象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 21例显示阑尾肿大(如阑尾增粗,管壁增厚,阑尾腔内积液,阑尾腔内结石);27例显示阑尾周围炎性改变(如周围脂肪条纹增厚,阑尾周围炎性肿块,腹腔少量积液,右侧侧锥筋膜增厚,腰大肌前缘模糊,右侧肾周筋膜增厚,回盲部淋巴结肿大,腔外气体,腔外结石);27例显示盲肠改变(如局限性盲肠壁增厚);4例显示胸腔积液.结论 直接CT征象结合间接CT征象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有独到之处.
作者:杨志辉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假性肠梗阻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7例小儿急性假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7例患者符合急性假性肠梗阻的诊断标准,均为继发性的,非手术治疗效果好.结论 小儿急性假性肠梗阻多为继发性,常在儿科常见病中伴发,早期诊断和积极的保守治疗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李朝霞;刘迪军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产后出血原因和影响出血量的因素.方法 对1998年1月-2008年1月我院106例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主要原因子宫收缩乏力占68.9%,胎盘因素占21.7%,子宫裂伤占7.5%,其他占1.9%.②出血量<1 000 ml占73.5%,1 000~2 000 ml占20.8%,>2 000 ml占5.6%.③常规止血方法成功率92.45%,宫腔填纱占2.8%,子宫次全切术3.7%,子宫动脉栓塞占0.9%.结论 应加强高危妊娠的管理,选择快速有效的止血方法,以减少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于爱秀;张路云 刊期: 2008年第22期
在人的肠道中,柄息着大约1×1014个、约100多种细菌,构成了所谓肠内菌群,其中肠杆菌、肠球菌仅占菌群的1/1 000,绝大多数为厌氧菌,健康情况下它们与宿主之间处于生理的、和谐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状态,维持人体正常的微生态平衡,对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
作者:路小丽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阑尾切除术后粪瘘发生原因及其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阑尾术后粪瘘临床特点和治疗.结果 10例中8例经溃疡散加明胶海绵加负压引流治愈,另外2例开腹关瘘治愈.结论 粪痿主要在预防,大部分经溃疡散加明胶海绵加负压引流可治愈.
作者:钟记华;王斌;孙国欢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癌的佳治疗方法.方法 将204例原发性肝癌分成3组,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组、介入治疗组、内科治疗组.介入治疗组采用超选择肝动脉插管或开腹肝动脉、门静脉双置管方法进行栓塞和灌注化疗.化疗药为:阿霉素、表阿霉素、卡铂、丝裂霉素、5-Fu,栓塞剂10%超液化碘油.介入治疗次数1~7次,两次间隔1个月~4个月不等.手术组以手术为主,术后辅以肝动脉、门静脉化疗.内科治疗组以护肝、支持对症处理.结果 手术组平均生存期2.5年,1年生存率87.5%,2年生存率62.5%,5年生存率37.5%.介入治疗组中位生存期为10个月,半年生存率为83%,1年生存率48.6%.内科治疗组中位生存期3.2个月,半年生存率10%.结论 手术治疗是肝癌患者长期生存的重要手段;介入化疗使不能手术的部分中、晚期肝癌患者生存期得到延长,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内科治疗组疗效差.
作者:陈燕情;廖博贤;陈海燕 刊期: 2008年第22期
关于放疗患者的营养,目前国内无1篇多中心随机研究.肿瘤放疗患者营养支持小组由营养师、放疗医生护士、药剂师组成.
作者:徐刚 刊期: 2008年第22期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一种病情复杂多变,病死率较高的急性传染病.而急性肾衰竭是HFRS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血液透析(HD)又是治疗HFRS急性肾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对30例HFRS急性肾衰竭患者HD后的死因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杨喜荣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2003年2月-2007年10月共施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46例,回顾其并发症的发生及治疗情况.结果术后8例发生并发症,分流管梗阻者5例,感染者3例.5例分流管梗阻者,经手术调整分流管位置(4例)或分流泵穿刺冲洗(1例)等处理治愈.3例术后发生感染者经抗感染药物治疗,1例治愈;2例无效而拔管,在感染控制后行二次分流术治愈.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手术后的并发症与手术无菌操作不严格和分流管位置不当有关.治疗方法以对症处理为原则,分流管梗阻者可经调整分流管位置使之通畅,颅内或腹腔感染予以抗感染治疗或感染控制后行二次分流术.
作者:宁旗军;张慧亚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硫酸铁雾化吸入佐治小儿毛支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毛支患儿随机分为2组,2组均采用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硫酸镁雾化吸入,对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持续时间、住院天数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治愈率、缓解喘憋、缩短哮鸣音及咳嗽持续时间、住院天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硫酸镁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支可缩短病程,改善症状,疗效确切,方便安全,可作为佐治小儿毛支的主要用药.
作者:朱存军;罗晓华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比较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对急性肺动脉栓塞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53例急性非大面积肺栓塞患者,根据急性期抗凝治疗的不同,将其分为普通肝素组和低分子肝素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血气分析、螺旋CT肺动脉造影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症状、血气分析均明显改善,缺损肺动脉支数明显减少.普通肝素组的治愈率、有效率、病死率分别为67%,86%,5%,低分子肝素组分别为63%,88%,6%,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普通肝素组高于低分子肝素组.结论 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均为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有效抗凝药物,但低分子肝素较普通肝素更安全.
作者:张银;曹树军;程国杰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腺调强放疗的临床毒性反应和近期疗效.方法 2004年9月-2005年10月本院收治的122例早期乳腺癌接受保乳手术的患者,实施全乳腺调强放疗46 Gy,瘤床电子线推量14 Gy.评价乳腺靶区的剂量分布均匀性和周围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和体积,观察临床毒性反应,美容效果及疗效.结果 关于靶区剂量分布均匀性,CTV的V95%、V107%和V95%~107%分别为(99.2±O.78)%、(3.82±6.34)%和(96.2±5.20)%.关于周围正常组织的照射,同侧肺的平均剂量和V,20>分别为(6.40±2.12)Gy和(15.6±4.74)%;对侧乳腺的平均剂量和V5分别为(1.29±0.79)Gy和(0.82±1.59)%.其中72例左侧乳腺癌患者心脏的平均剂量和V30分别为(3.54±2.63)Gy和(4.36±3.85)%.放疗结束时急性皮肤反应1级115例,2级7例,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未观察到心脏、肺的放射性毒性反应.1年及2年美容效果优良率均为100%.1,2,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9.2%,99.2%和98.4%,1,2,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9.2%,99.2%和96.7%.结论 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腺调强靶区剂量分布均匀性好、周围正常组织照射小,临床毒性反应小,近期疗效好.
作者:李永恒;徐晓娜;肖绍文;徐博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CT检查对HIE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HIE的临床资料和CT表现.结果 根据病情程度不同,CT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脑水肿及颅内出血.结论 CT能对HIE作出早期诊断及分度,对HIE诊断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葛小兵;陈政民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总结PPH治疗混合痔(Ⅲ、Ⅳ度)的临床经验与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48例经PPH治疗的混合痔(Ⅲ、Ⅳ度)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15 min,术后住院2 d~5 d.随访1个月~26个月,无复发,无肛门失禁,无肛周感染及吻合口狭窄,总有效率100%.结论 PPH治疗确切有效,具有手术时间短,不易复发和愈合快等优点.是治疗混合痔(Ⅲ、Ⅳ度)的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作者:董凯;孔祥芝 刊期: 2008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