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年人胃癌11例误诊分析

许宏吉;陈满咚

关键词:青年人胃癌, 临床资料, 误诊, 收集, 年龄
摘要:笔者收集自2000年1月-2008年3月误诊的35岁以下青年人胃癌11例,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1例青年中胃癌中,男5例,女6例,男:女为1:1.2,年龄19岁~33岁.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提高儿科学教学质量方法浅析

    医学教育的主要特点是基础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医学生必须通过临床实践学习诊断与治疗知识,训练临床思维,掌握临床技能[1].随着临床教育的改革,儿科学教学时数缩短,兼之医学活动的法制化,而实践的对象又是儿童,使得儿科见习中的实践机会越来越少等因素,严重影响了儿科的教学质量.

    作者:刘菲 刊期: 2008年第25期

  • 雷公藤多甙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雷公藤多甙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方法 治疗纽口服中成药雷公藤多甙片联合甘草酸二铵及面部冷敷;时照组口服西替利嗪、VitC.2组均于2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 2个月后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30.7%(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 雷公藤多甙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效果较好,可供临床选择.

    作者:何静 刊期: 2008年第25期

  • 糖尿病性胃轻瘫概述

    DGP是1958年由Kassander首先明确定义的糖尿病常见的消化道慢性并发症,临床常表现为腹胀、恶心、呕吐等.DGP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可使病情恶化.本文将阐述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

    作者:秦鸣;张莉;邓宇虹 刊期: 2008年第25期

  •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6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点和血液学改变.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血液学改变.结果 临床表现多样,除发热、咽峡炎、颈部淋巴结肿大外,肝肿大59.4%,皮疹40%;肝功能方面以酶学改变为主,LDH升高81.3%.93.3%有血液学改变,其中外周血异形淋巴细胞大于10%者占90.9%.31.5%出现血液系统并发症,粒细胞减少占7.5%,贫血占31.5%,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5%,再生障碍性贫血1.5%.结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表现及血液学的改变多种多样,临床应给予重视.减少误诊、漏诊.

    作者:王志宏;范学英 刊期: 2008年第2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腔积液22例

    目的 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腔积液22例的疗效.方法 西药治疗加用巯甲丙脯酸25 mg,每日3次,口服,连服2周,并长期服用脑益嗪25mg,心得安10mg,复合维生素B 2片,每日3次;中药治疗:采用自拟下瘀血汤每日1剂水煎服,1个月为1疗程,连用2~3个疗程.结果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总有效率91%.结论 具有改善肝微循环,有利于肝功能恢复,降低门静脉高压,促进腹腔积液消退,且不易引起电解质紊乱等方面的作用.

    作者:曹福建;高治国;张翠玲 刊期: 2008年第25期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病死率及高致残率,是世界各国卫生资源的主要消耗性疾病之一.目前缺血性脑卒中的特异有效治疗方法少且应用受限,所以预防和控制其危险因素、降低其发病率极其重要.

    作者:刘喜平;朱书翠 刊期: 2008年第25期

  • 肿瘤标志物应用于胃癌的实验室诊断

    胃癌是世界范围的卫生难题,虽然发病率有所下降,但仍是消化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胃癌通常直到晚期才能确诊,尽管可以施行外科手术,然而长期生存率很低,术后5年生存率通常低于30%[1].

    作者:邱剑蕴 刊期: 2008年第25期

  • 浅谈医院流动资产周转的分析

    近年来,随着医院卫生改革不断深化和医疗卫生市场竞争的加剧,医院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财医院的改革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医院的财务管理机制,防范风险已成为提高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内容.

    作者:丁芳 刊期: 2008年第25期

  • 医疗纠纷危机应对防范十二策之九

    大家知道,医学临床行为是对患者疾病状态的诸多未知和不稳定因素的实践.行为的结果具有多变性和不可预见性.临床急诊行为集诸多高危、高风险因素于一身,使得医理与法理的融合要求更显突出.

    作者:孙海生 刊期: 2008年第25期

  • 移动式DR不同频率处理后对床旁X线胸片的影响

    目的 探讨DR床边影像图像在经过STD.频率和MLT(M)频率处理后的图像质量方面进行比较.方法 通过对100例患者的床旁X线图像进行不同频率的处理,采用对比法进行分析.结果 可见T4以上胸椎的STD.频率组92例,MLT(M)频率组94例,全脊柱清晰可见的STD.频率组35例,MLT(M)频率组67例,心影后方肋骨显示清晰可见的STD.频率组11例,MLT(M)频率组91例,左下肺后段显示清晰可见的STD.频率组23例,MLT(M)频率组77例.结论 经MLT(M)频率后处理,通过对动态范围和边缘强化等参数的调整,可以在更清晰显示肺纹理的同时,更加细致地观察骨纹理、陈旧性的结核灶、主动脉弓及甲状腺的钙化.

    作者:刘启桐;王亚杰;李晓菲 刊期: 2008年第25期

  • 浅谈成教学生的病理学教学

    病理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又是一门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下迅猛发展的重要医学基础科学,在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背景下,病理学自身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同步向前,这种发展对病理学的教学方式、方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作者:冯伟泉 刊期: 2008年第25期

  • 经内镜金属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应用

    目的 评估经内镜金属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1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于24 h内行急诊内镜检查,喷射性活动性出血(Ⅰa)11例,渗出性活动性出血(Ⅰb)13例,血管暴露(Ⅱa)7例,均予金属夹止血.结果 全组共放置止血夹72枚,平均每例患者2.3枚.所有病例首次内镜下均止血成功,仅1例短期再出血.平均随访6.5个月,未见再出血及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经内镜止血夹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一种高效安全的方法,值得与其他内镜止血法作进一步的比较研究.

    作者:余红;彭伯坚;李冬青 刊期: 2008年第25期

  • 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28例

    小细胞肺癌是一种有高度远处转移倾向的肿瘤,其对化疗较敏感.我科自2004年10月-2006年2月,应用国产伊立替康(艾力)联合顺铂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2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广玉 刊期: 2008年第25期

  • 胃癌患者外周血EGFRmRNA的研究

    目的 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EGFR并分析其临床病理联系.方法 应用RT-PCR检测57例胃癌患者及30例健康人外周血EGFRmRNA.结果 30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EGFR均为阴性.胃癌患者组EGFRmRNA表达24例.EGFRmRNA表达阳性在TNM分期中为Ⅰ期3例,Ⅱ期3例,Ⅲ期13例及Ⅳ期5例(P<0.05,Ⅰ,Ⅱ vs Ⅲ,Ⅳ).胃癌病理上在低未分化及中高分化癌间经χ2检验有显著差异.结论 RT-PCR方法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EGFRmRNA表达与其临床及病理分期相关.此项指标检测可作为胃癌治疗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梁春林;康德新;肖钟迪;张奇兵;殷响;白山;黄海涛 刊期: 2008年第25期

  • 经阑尾行肠道减压在小儿肠套叠术中的应用

    目的 总结小儿肠套叠复位后术中经阑尾肠道减压灌洗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6年1月-2008年4月,37例小儿肠套叠复位后术中实施经阑尾肠道减压灌洗.结果 肠道减压满意,关腹时间缩短,亦避免了切开肠管减压所带来的并发症.结论 小儿肠套叠复位后术中经阑尾肠道减压灌洗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林汉昇;徐达元 刊期: 2008年第25期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残液对化学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残余液对化疗引起的口腔溃疡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对照组30例给予锡类散粉末局部治疗;治疗组30例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残余液局部涂抹,每天6~8次,7 d为1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3.3%(25/30),优于对照组的63.3%(19/30).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残余液局部涂抹治疗化疗引起口腔溃疡方法简单且经济,值得推广.

    作者:杨枫;郝燕 刊期: 2008年第25期

  • 肾病综合征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和防治

    肾病综合征是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3.5 g/d),常伴有低白蛋白血症(≤30g/L)、水肿、高脂血症,是多种肾小球疾病的常见表现.肾病综合征由于其存在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而引起一系列并发症.

    作者:包捷 刊期: 2008年第25期

  • 在顺产接生中应用阴部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观察

    近年来,阴部神经阻滞麻醉被广泛应用于阴道分娩的接生过程中,其对分娩镇痛、防止会阴裂伤、降低侧切率以及缩短第二产程等方面产生很好的临床效果[1].我院自2006年以来也普遍采用阴部神经阻滞麻醉,2年来,通过观察,在阴道顺产接生中有许多新的临床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曾娟;侯秀红 刊期: 2008年第25期

  • 高血压食管贲门癌患者围术期管理

    目的 探讨高血压食管责门癌手术病例围术期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0年1月-2002年12月食管贲门癌手术162例中合并高血压患者3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前治疗3d~7d,平均4.5 d;术后8 d~12 d拆线,平均9 d.结论 加强围术期的管理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选择合适的术式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许学斌;刘宽荣 刊期: 2008年第25期

  • 超声对妇产科腹痛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对妇产科腹痛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手术经病理证实的25例妇产科腹痛患者声像图进行分析,对24例非手术患者进行追踪观察,观察疗效.结果 超声对妇产科腹痛患者能够提供病因诊断,为临床医生准确、及时提供诊疗方案,准确率达85%.结论 超声诊断妇产科腹痛有重要价值.

    作者:田立英;郝美荣 刊期: 2008年第25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