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羊水性状及脐动脉S/D与新生儿Apgar评分关系的探讨

丁继莲;宋树良;洪孚卿;幸文琼

关键词:羊水指数, 羊水性状, 脐动脉S/D, Apgar评分
摘要:目的 分析羊水指数、脐动脉S/D和新生儿Apgar评分资料,探讨其相互关系.方法 37周以上、在分娩前3 d内接受了超声检查的孕妇263例为研究时象.年龄(30.37±3.27)岁,孕龄(39.24±1.25)周;排除胎儿畸形、中度以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严重孕妇疾病等异常情况.四象限法测量羊水指数,根据内部回声情况对羊水性状进行评价;频谱多普勒超声测量脐带动脉SV、DV和S/D;胎儿出生后进行Apgar 1 min评分.统计学相关分析.结果 羊水指数和羊水性状与胎儿脐带动脉S/D显示了一致的变化;以胎儿脐带动脉S/D≥3.0,Apgar 1 min评分≤7有22例,二者呈显著相关(R=0.667,P=0.000);羊水指数和羊水性状与新生儿Apgar 1 mm评分也显示了良好的相关性(R分别为0.667,0.513和0.765,P=0.000).结论 羊水指数和羊水性状与胎儿脐带动脉S/D时评价新生儿缺氧有相同的意义.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金匮要略》讲座

    第九节·水气病<金匮要略>水气病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四类,如果从症状和方剂上进行研究,只有表里两大纲,风水、皮水属于外,正水、石水属于内.

    作者:袁景贤 刊期: 2008年第31期

  • 甘露醇非静脉用药

    甘露醇是一种高渗性脱水药,静脉给药主要用于治疗脑水肿、颅内高压、青光眼、急性肾衰竭等.近年来,许多报道证实甘露醇非静脉给药的临床应用广泛.本文收集了甘露醇非静脉给药在临床应用的资料,概述如下.

    作者:陈双蕾 刊期: 2008年第31期

  • 肾性高血压治疗新进展

    综述了肾实质性高血压和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多种治疗方法 的研究和比较.由肾动脉狭窄引起肾血流量减少和肾缺血而导致的高血压,占高血压患者的5%~10%,属于继发性高血压.用PTKA[1]及肾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肾性高血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由于本病的发病与免疫功能失调有关,而许多中医药研究工作者认为,肾脾对机体免疫功能的稳定与调节起重要作用,脾肾虚衰,则免疫功能失调.联合使用降压药、重视降压药物的血压依赖和非血压依赖效应[2]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如ACEI、ATRA及CCB)并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的低限水平,是治疗肾性高血压和保护肾功能的关键.

    作者:陈乐创 刊期: 2008年第31期

  • 奥美拉唑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3例分析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大肠黏膜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该病目前尚无特异疗法,寻找更为理想有效、副作用少的药物成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国外有用质子泵抑制剂成功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报道,国内这方面的文献很少.

    作者:郝庆荣;郭伯伟 刊期: 2008年第31期

  • 羊水性状及脐动脉S/D与新生儿Apgar评分关系的探讨

    目的 分析羊水指数、脐动脉S/D和新生儿Apgar评分资料,探讨其相互关系.方法 37周以上、在分娩前3 d内接受了超声检查的孕妇263例为研究时象.年龄(30.37±3.27)岁,孕龄(39.24±1.25)周;排除胎儿畸形、中度以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严重孕妇疾病等异常情况.四象限法测量羊水指数,根据内部回声情况对羊水性状进行评价;频谱多普勒超声测量脐带动脉SV、DV和S/D;胎儿出生后进行Apgar 1 min评分.统计学相关分析.结果 羊水指数和羊水性状与胎儿脐带动脉S/D显示了一致的变化;以胎儿脐带动脉S/D≥3.0,Apgar 1 min评分≤7有22例,二者呈显著相关(R=0.667,P=0.000);羊水指数和羊水性状与新生儿Apgar 1 mm评分也显示了良好的相关性(R分别为0.667,0.513和0.765,P=0.000).结论 羊水指数和羊水性状与胎儿脐带动脉S/D时评价新生儿缺氧有相同的意义.

    作者:丁继莲;宋树良;洪孚卿;幸文琼 刊期: 2008年第31期

  • 碘甘油林可霉素明胶海绵治疗干槽症临床观察

    干槽症是拔牙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尤其是拔除下颌阻生智齿后发病率较高,我们用碘甘油林可霉素明胶海绵治疗十槽症,临床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何文泽 刊期: 2008年第31期

  • 脂质体两性霉素B致严重肝功能损害1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7岁,以颈部创伤后疼痛、四肢活动障碍6 h入院.既往史:否认有肝炎等传染病史,无药物过敏史,入科查体:体温:36.2℃,脉搏80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6.0/11.0kPa(120/80 mm Hg).

    作者:杨韶华;周佾龙;卫雅丽 刊期: 2008年第31期

  • 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在C形臂X线机透视下复位,复位满意后,于大转子外侧放置解剖型锁定加压接骨板,骨折线两侧用加压钉固定,向股骨颈方向打入3枚锁定钉,约至股骨头软骨下1.0 cm~1.5 cm处.遇粉碎骨折处用普通螺钉拉紧骨块复位.其余位置用锁定钉固定.结果 本组20例,随访3个月~16个月,平均9个月.满意18例,较满意(不同程度功能障碍)2例.无失败病例.结论 锁定加压接骨板在术中无需大面积暴露骨折端,对软组织的损害可减至小,且螺钉可以从多角度固定骨折,增加稳定性,对粉碎性骨折和骨质疏松患者效果较好.

    作者:王修卓;崔巍;彭完全 刊期: 2008年第31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误诊2例

    笔者在夜间急诊值班期间,曾遇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误诊为泌尿系结石及肠梗阻病例.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

    作者:南琨 刊期: 2008年第31期

  •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20例诊治分析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指颈部遭受外力损伤并无骨折脱位,放射线片无明显异常,而发生急性颈脊髓损伤.我院2000年-2007共收治20例早期正确诊断治疗患者均得到良好恢复.

    作者:吕成松;武允平 刊期: 2008年第31期

  •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硬化3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肤对酒精性肝硬化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30例酒精性肝硬化的住院患者,静脉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1.8 g治疗4周,对治疗前、后的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明显改善,ALT、AST、TBiL、DBiL、HA、PCⅢ、ⅢC等有明显的下降(P<0.01).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肤对酒精性肝硬化有一定保护作用,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改善肝脏的微循环,增加肝细胞的供血及供氧有关.

    作者:吴丽;高日金 刊期: 2008年第31期

  • 结核性腹膜炎B超诊断体会

    结核性腹膜炎是临床常见的腹膜炎,多继发于体内其他结核灶,因粟粒性结核血行播散,腹内结核病灶,消化道直接接触等感染所致,一般起病缓慢,临床易误诊.

    作者:秦丕东;贺俊梅 刊期: 2008年第31期

  • 不当使用外用药物致创面脓毒症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3岁.在家中被火焰烧伤全身后即以自制中药外敷,伤后3 d送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创面外用药未予调整,另外静脉滴注氨曲南抗感染.

    作者:曾勇;黄磊;董肇杨 刊期: 2008年第31期

  • 土三七致肝小静脉闭塞病8例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土三七致肝小静脉闭塞病的临床特点与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至今8例肝小静脉闭塞病的临床资料特点及经验.结果 8例均有肝大和腹水、黄疸,均排除了恶性肿瘤、结核性腹膜炙、肝硬化等病,有服用土三七药物史,全部经肝组织活检确立诊断.结论 服用土三七药物史,肝组织活检可以确诊HVOD,急性期和亚急性期患者宜采用非手术治疗.

    作者:黄纪国 刊期: 2008年第31期

  • 小儿腹股沟滑疝21例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小儿腹股沟滑疝的诊断与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21例小儿腹股沟滑疝患儿病例资料.结果 21例诊断明确,术后恢复良好,随访无复发.结论 小儿腹股沟滑疝术前诊断困难,辅助B超有效,腹腔外手术处理疝囊效果佳.

    作者:程辉;吕强声 刊期: 2008年第31期

  • 超声诊断胆囊结石漏误诊分析

    目的 分析超声诊断胆囊结石漏误诊产生的原因.方法 将我院1 500例胆囊术前超声诊断结果 、手术病理发现及部分术后病理检查结果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超声诊断漏诊率0.94%,误诊率0.46%.漏诊中术前超声诊断胆囊胆汁淤积7例,胆囊肿大并腔内光点回声3例,胆囊息肉3例.误诊病例术后诊断详见表格.结论 超声对胆囊结石的诊断仍存在一定的漏误诊率,提示超声医生必须通过多种方式仔细检查,并进行动态观察,以免漏误诊.

    作者:程万枝;马继斌;明丽 刊期: 2008年第31期

  •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继续教育答题卡试题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31期

  • 儿童高热惊厥78例临床与脑电图分析

    高热惊厥是儿童常见的急诊症状之一,多数患儿呈良性经过,无后遗症,不影响生长发育,随着年龄增长而自行停止发作.但一部分患儿高热惊厥反复多次发作,体温不高也有发作,终导致无热惊厥,持续时间较长,可造成缺氧性脑损伤,部分可移行为癫痫.所以观察高热惊厥患儿脑电图表现对预后有一定意义.

    作者:薛春琴 刊期: 2008年第31期

  • 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44例临床分析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和严重的合并症之一.发生HF后病死率增加.我院2004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44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高连杰 刊期: 2008年第31期

  • 和法广义

    和法是中医治疗学八法之一(汗、吐、下、和、温、清、消、补),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作用,以祛除病邪为目的的一种治法.该法临床应用广泛,内容丰富,试论述如下.

    作者:李俊玉;杨守光;徐春玲 刊期: 2008年第31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