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时间分辨荧光技术在乙肝病毒标志物定量检测中的应用

张红珊

关键词: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乙肝病毒标志物
摘要:目的 比较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TRF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两种方法在测定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时结果的符合程度,了解TRFIA测定HBV-M的可行性.方法 分别用TRFIA和ELISA测定120份随机血清样本乙肝两对半并计算结果符合率.结果 TRFIA、ELISA法测定120份随机样本HBV-M结果符合率较高,经配对资料的χ2检验,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TRFIA是定量检测HBV-M的方法,它可为临床诊断、临床疗效的观察及注射疫苗提供科学依据.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鼻内镜术治疗儿童上颌窦后鼻孔息肉

    儿童上颌窦后鼻孔息肉以往单纯摘除鼻息肉,复发率很高.近几年,我院应用鼻内窥镜术治疗儿童上颌窦后鼻孔息肉1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书芳;钟志生;汪旭;顾平;蒋德澄;陆良钧;顾晓春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婴幼儿外部性脑积液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婴幼儿外部性脑积液(external hdrocephalus,EH)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临床资料完整的36例外部性脑积液的CT表现.结果 EH的CT特征为大脑半球叶间裂前部增宽(>6 mm),前纵裂池增宽(>7 mm),后纵裂池不宽,严重者可伴双侧侧裂池增宽及鞍上池增大,脑室不扩大或轻微扩大.结论 根据婴幼儿短期内头围异常增大,前囱膨隆,抽搐以及特征性CT表现,对EH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并不困难,CT检查对EH的临床诊断、病程观察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彭牡姣;辜虎臣;杨宏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乳胶漆过敏致精神障碍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6岁,于3年前接触乳胶漆后出现局部皮肤潮红,丘疹,瘙痒,伴烦躁、自语自笑,对症治疗后半个月恢复正常.1年前搬家时粉刷墙壁接触乳胶漆又出现胸闷,全身皮肤瘙痒、潮红,伴失眠,记忆力下降,予扑尔敏、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3 d后好转.

    作者:吕静;吴玉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社区卫生服务在哮喘管理与教育中的意义

    目的 加强缓解期哮喘的管理,探讨应用新的管理与教育方法对哮喘防治的意义.方法 成立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同时应用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模式,对社区内哮喘患者进行管理.并对应用社区管理前后反映患者病情控制、预防等方面的指标进行深入地观察比较.结果 社区服务的开展,密切了同社区居民的联系,建立了良好的医患伙伴关系.通过对社区哮喘患者的不同方式的教育及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方法的采用,使本辖区内哮喘患者的急性发作率由70.5%下降到19.2%,急诊率由26.9%下降到5.1%,住院率由17.9%下降到6.4%,受教育率由28.2%上升到100%,规范治疗率由19.2%达到96.2%,正确及时处理病情率由15.4%上升到80.8%以上,正确使用峰速仪率由39.7%达到98.7%,正确使用气雾剂率由19.2%上升到92.3%,对哮喘的正确认识率由5.1%达到89.7%,肺功能改善FEV1.0平均增加22.6%,工作学习出勤率或生活基本自理率由76.9%达到98.7%以上,治疗费下降了20%,病死率为0.以上各项指标前后差异均非常明显.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模式密切了医患之间的关系,建立起了一种良好的伙伴关系,从根本上提高了患者对哮喘本身的认识以及对此病的自我防治水平,能加强缓解期哮喘的管理,适合于哮喘病的防治工作,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全新的医疗模式.

    作者:张秋兴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沟通技巧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沟通技巧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实施整体化护理,进行健康宣教,并在心理护理过程中总结体会.结果 通过对沟通技巧的艺术性和应用方式的阐述,使护理人员掌握了正确的沟通方法,提高了护患之间的沟通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结论 通过正确应用沟通技巧,改善了医患关系,减少了医疗纠纷,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安红彩;李福菊;马桂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院前紧急气管插管与机械通气2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紧急气管插管与机械通气在院前急救中应用的经验,以期提高院前急救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院前气管插管与机械通气抢救心搏呼吸骤停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病人气管内插管均获成功,成功率100%.完成气管内插管的时间是15 s~60 s,平均时间(25±15)s.心搏、自主呼吸恢复4例(16.7%),心搏恢复8例(33.3%);心搏及自主呼吸均未恢复12例(50.0%).结论 气管插管与机械通气是急诊抢救危重病人的基础,对保证进一步心肺复苏、挽留手术机会以及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要加强对抢救人员进行紧急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培训.

    作者:洪海斌;孙电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宫腔注药联合中成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288例

    目的 分析研究输卵管性不孕的病机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用庆大霉素注射液8万U+α糜蛋白酶5 mg+地塞米松5 mg+生理盐水30 ml.以每分钟1 ml的速度缓慢注入,每3 d 1次.同时口服康妇灵胶囊3粒,每天3次和微波理疗.结果 本组288例,治愈241例,其中1个疗程治愈180例,2个疗程治愈50例,3个疗程治愈11例,治愈率83.68%;3个疗程后有效17例,总有效率89.58%.无效30例,占10.41%.结论 ①输卵管性不孕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伞端闭锁或输卵管黏膜破坏,输卵管闭塞,导致不孕.②合理配制药液宫腔注入有利于输卵管再通.配合中药和微波治疗可提高疗效.③三法联合,方法简便,疗效明显,易于推广.

    作者:曹振美;王远丽;王言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浅谈医疗纠纷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今天,卫生体系推入市场已成为现实,随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知识的普及和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逐渐深入人心,加之新闻媒体的过分关注,医疗纠纷困扰着各个医院的领导及临床医生们,现就医疗纠纷的常见原因做一粗浅的剖析.

    作者:谢吉建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消化道出血是外科临床常见疾病,文献报告,发生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多为消化性溃疡、门静脉高压症、胆管病变、胃癌及胃黏膜病变等.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致消化道出血的原因远不止这些,如老年病,心、肺、肝、肾免疫系统功能不全者,很多少见原因的出现,往往造成临床诊断的困惑,甚至术中都很难发现.近年来由于内镜、核素、扫描、选择性血管造影术等新的诊断技术,及内镜下电凝、激光、硬化剂注射止血术、经血管内导管滴注血管收缩药物、体静脉分流术等新治疗技术的问世,使外科医师在不同的临床条件下,面对合理安排和众多治疗方法的优先选择问题.

    作者:关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手掌皮肤缺损的皮瓣修复应用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皮瓣修复手掌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手部皮肤缺损组织不同而选择不同类型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80例.结果 除6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外,所有皮瓣成活良好.结论 不同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能大限度恢复手的功能和外形.

    作者:胡述栋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105例

    慢性盆腔炎常很难治愈,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我院于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共对105例慢性盆腔炎病人采用药物灌肠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长英;方秀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重型脑出血锥颅术的护理配合

    高血压脑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中严重、病死率和致残率高的疾病.据统计约占全部脑卒中的10%~30%,死亡人数约占脑血管病的60%~80%,幸存者也大多留有偏瘫、失语、痴呆等严重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对于重型脑出血的治疗,传统的内科保守疗法效果不理想,我科自1994年11月至今,开展CT定位锥颅穿刺抽吸引流治疗重型脑出血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着重谈一下手术的护理配合.

    作者:祖秋凤;杨脂刚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期待疗法在处置胎膜早破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应用期待疗法的护理干预在处置胎膜早破中的作用.方法 将434例胎膜早破患者分成传统疗法和期待疗法2组,每组均按操作规程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在产后出血率、产褥病率、新生儿出生时苍白窒息率、青紫窒息率和新生儿病死率方面,期待疗法组均小于传统疗法组,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对于胎膜早破以期待疗法做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母婴健康,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邓红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盐城某高校近三届新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分析

    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地区,乙肝病毒携带者在1亿人以上[1],人群HBsAg阳性率达8.83%[2],乙型肝炎病毒(HBV)传播极其广泛,加之乙型肝炎病人有慢性化倾向并与肝癌发生有密切关系,而大学生毕业后走上社会因乙肝病毒携带所引起的如影响就业等一系列现象.因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为了解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情况和减少大学生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学校自2004年~2006年连续3年对新入学大学生进行HBsAg检测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严春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心理疏导及其护理

    目的 探讨携带乙肝病毒者的心理健康状态,为做好此类患者的心理疏导及其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和访谈形式对67例住院的携带乙肝病毒的患者进行自我调查.结果 目前携带乙肝病毒的患者负性心理存在普遍性,无助心理及保密心理占有比重较大.结论 携带乙肝病毒的患者均要进行心理治疗,在进行心理治疗护理过程中,应针对患者的心理特征、文化程度及其家庭成员的态度实施护理.

    作者:林彩银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新式B-Lynch缝线术处理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即使在医疗发达地区,产后出血仍然占较高比例.及时、有效地处理产后出血,对降低孕产妇病死率十分关键.我院自2003年3月至2005年10月采用新式B-Lynch缝线术成功治疗4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艳荣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中期妊娠伴胎盘前置引产术前的心理护理

    前置胎盘是指妊娠28周后,伴有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而中期妊娠伴胎盘前置状态是指妊娠13周~27周时,有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子宫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由于这一时期不能称之为前置胎盘,但同样可引起产前、产时、产后的大出血,尤其是妊娠26周~27周时,如果处理不当,可引起大出血及严重并发症.本站于2003年~2006年收治的42例中期妊娠伴前置胎盘患者在住院期间,根据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护理对策,为患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消除了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强了信心,收到了满意效果.现将心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巧亮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扩张型心肌病42例超声心动图分析

    目的 探讨B超诊断扩张型心肌病(DCM)的方法及准确程度.方法 对42例住院患者的声像图进行分析,结合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全面诊断.结果 B超可为本病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重要依据.结论 超声心动图(UGC)在临床应用中为本病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一种无创、实用、安全、可靠的检查手段.

    作者:范永春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蜂螫伤致过敏性休克1例

    1 病例患者,男,32岁,被马蜂螫伤后感全身大汗、头晕、心悸、手脚刺痒,即而晕倒在地,呼之不应,10 min急送我院.查体:T 35.5℃,P 100次/min,R 25次/min,BP 10/6 kPa,精神差,意识模糊,全身皮肤黏膜多汗、潮湿,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00次/min,律齐,无杂音.

    作者:王方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虚拟图书馆是基层医院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虚拟图书馆是全球信息资源数字化以及信息服务网络化的产物.它没有固定的、具体化的图书馆形态,也不是单指某一个图书馆电子化、数字化的结果,它是由网络上电子化的所有信息资源组成的一个虚拟概念.有专家这样定义:虚拟图书馆是以电子文献信息资源为基础,以分布式计算机为作业手段,由远程通信网络连接起来的、结构有序的集成化信息网络服务系统[1].

    作者:陈蔚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