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
  • 国际刊号:1672-1721
  • 国内刊号:14-1314/R
  • 影响因子:0.56
  • 创刊:1997
  • 周期:旬刊
  • 发行:山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22-36
  • 全年订价:3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2007年10期文献
  • 斯帕丰联合息隐用于孕10周~14周人工流产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斯帕丰联合息隐用于孕10周~14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99例孕10周~14周妇女分为观察组(41例)斯帕丰联合息隐给药;对照组(58例)单用息隐,观察镇痛效果、人流综合征、宫口松弛、术中出血、手术时间等方面评价其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镇痛有效率、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宫颈口松弛有效率、人流综合征发生率、术中出血量、术后2 h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斯帕丰联合息隐用于孕10周~14周人工流产手术,镇痛效果确切,操作简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少群;王娟;周佩珊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宫腔注药联合中成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288例

    目的 分析研究输卵管性不孕的病机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用庆大霉素注射液8万U+α糜蛋白酶5 mg+地塞米松5 mg+生理盐水30 ml.以每分钟1 ml的速度缓慢注入,每3 d 1次.同时口服康妇灵胶囊3粒,每天3次和微波理疗.结果 本组288例,治愈241例,其中1个疗程治愈180例,2个疗程治愈50例,3个疗程治愈11例,治愈率83.68%;3个疗程后有效17例,总有效率89.58%.无效30例,占10.41%.结论 ①输卵管性不孕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伞端闭锁或输卵管黏膜破坏,输卵管闭塞,导致不孕.②合理配制药液宫腔注入有利于输卵管再通.配合中药和微波治疗可提高疗效.③三法联合,方法简便,疗效明显,易于推广.

    作者:曹振美;王远丽;王言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社区卫生服务在哮喘管理与教育中的意义

    目的 加强缓解期哮喘的管理,探讨应用新的管理与教育方法对哮喘防治的意义.方法 成立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同时应用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模式,对社区内哮喘患者进行管理.并对应用社区管理前后反映患者病情控制、预防等方面的指标进行深入地观察比较.结果 社区服务的开展,密切了同社区居民的联系,建立了良好的医患伙伴关系.通过对社区哮喘患者的不同方式的教育及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方法的采用,使本辖区内哮喘患者的急性发作率由70.5%下降到19.2%,急诊率由26.9%下降到5.1%,住院率由17.9%下降到6.4%,受教育率由28.2%上升到100%,规范治疗率由19.2%达到96.2%,正确及时处理病情率由15.4%上升到80.8%以上,正确使用峰速仪率由39.7%达到98.7%,正确使用气雾剂率由19.2%上升到92.3%,对哮喘的正确认识率由5.1%达到89.7%,肺功能改善FEV1.0平均增加22.6%,工作学习出勤率或生活基本自理率由76.9%达到98.7%以上,治疗费下降了20%,病死率为0.以上各项指标前后差异均非常明显.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模式密切了医患之间的关系,建立起了一种良好的伙伴关系,从根本上提高了患者对哮喘本身的认识以及对此病的自我防治水平,能加强缓解期哮喘的管理,适合于哮喘病的防治工作,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全新的医疗模式.

    作者:张秋兴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体位设置及相关并发症的预防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体位设置的重要性.方法 近3年我院对妇科患者的体位设置随腹腔镜操作者的要求做相应的改变.结果 通过体位设置变换,方便了医生的操作,减少了副作用,提高了手术成功率.结论 正确安置患者的体位不仅能提高手术效率,而且可以预防相关并发症.

    作者:何纬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重组白介素2胸腔内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25例体会

    目的 观察重组白介素2胸腔内灌注治疗25例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5例恶性胸腔积液采用胸腔穿刺引流,再予以胸腔内灌注重组白介素2 100~200万U/次,每周2次,共1周~2周.用药后4周评价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重组白介素2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率为72%(18/25),治疗后体力状况评分(KPS)升高,生活质量提高.结论 重组白介素2胸腔注入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肯定,副作用少,对无法耐受化疗的患者或胸腔内化疗失败的患者可取得一定的疗效.

    作者:石玉杰;全红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新式B-Lynch缝线术处理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即使在医疗发达地区,产后出血仍然占较高比例.及时、有效地处理产后出血,对降低孕产妇病死率十分关键.我院自2003年3月至2005年10月采用新式B-Lynch缝线术成功治疗4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艳荣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晚期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26例分析

    1996年~2006年,笔者共收住晚期肝硬化患者280例,其中并发自发性腹膜炎26例,占同期肝硬化患者的9.2%.26例中,腹腔积液细菌培养阳性或涂片细菌阳性共8例(30.7%).

    作者:苟福生;苟静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促进作用

    目的 了解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方法 对2006年8月~10月在外科住院的204例病人进行随机分组,将病人分为试验、对照组.采用发放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表的方法,了解病人对护士工作的认可程度,分别用人文关怀、普通工作法与病人沟通.结果 人文关怀组的病人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有促进作用.

    作者:何春玲;黄惠珍;万筱玲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呼吸指导护理在分娩镇痛的应用

    目的 探讨呼吸减痛法在阴道分娩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128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后者按产科常规护理,前者除常规护理外,增加指导练习呼吸减痛法,比较2组在分娩中的疼痛感受分值.结果 在提高产妇疼痛阈值、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妇出血量、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上,观察组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呼吸减痛法可明显降低产妇子宫收缩疼痛的程度,促进阴道分娩顺利进行.

    作者:杨炳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新形势下合同护士的使用技巧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医疗机构用人制度的改革,护理职能不断拓宽,医院原有的护理人员编制明显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合同护士这一新生事物应运而生.我院自2004年开始聘用合同制护士,现今她们是我院各科室护理队伍中不可缺少的主力军,她们的心理状态和工作表现都直接影响着我院的护理质量.因此,作为护士长,我们要及时了解合同制护士的思想情况和心理状态,主动关心她们,尽可能帮助她们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充分调动她们的积极性,提高科室的护理质量.

    作者:江桂林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中期妊娠伴胎盘前置引产术前的心理护理

    前置胎盘是指妊娠28周后,伴有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而中期妊娠伴胎盘前置状态是指妊娠13周~27周时,有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子宫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由于这一时期不能称之为前置胎盘,但同样可引起产前、产时、产后的大出血,尤其是妊娠26周~27周时,如果处理不当,可引起大出血及严重并发症.本站于2003年~2006年收治的42例中期妊娠伴前置胎盘患者在住院期间,根据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护理对策,为患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消除了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强了信心,收到了满意效果.现将心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巧亮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心理疏导及其护理

    目的 探讨携带乙肝病毒者的心理健康状态,为做好此类患者的心理疏导及其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和访谈形式对67例住院的携带乙肝病毒的患者进行自我调查.结果 目前携带乙肝病毒的患者负性心理存在普遍性,无助心理及保密心理占有比重较大.结论 携带乙肝病毒的患者均要进行心理治疗,在进行心理治疗护理过程中,应针对患者的心理特征、文化程度及其家庭成员的态度实施护理.

    作者:林彩银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陪伴分娩减轻疼痛

    目的 探讨如何在心理方面给产妇以支持、鼓励,帮助产妇减轻疼痛,顺利完成分娩.方法 由责任助产士介绍住院情况,进入产程时陪伴直至分娩.结果 陪伴分娩直接起到消除精神紧张的作用,使产妇能够顺利分娩,减少剖宫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率,顺产的几率大大提高.结论 陪伴产妇分娩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使用后反应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林丽珍;罗小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重症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的护理体会

    脑出血是脑血管病中的主要疾病之一,尤其是脑出血后血肿破入脑室,预后差,病死率高[1].目前国内报道脑出血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治疗,病死率15.81%[2].我院于2003年1月~2005年12月,应用CT定位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36例重症脑出血,降低了重症脑出血的病死率.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霞丽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微创置管引流注药治疗心包积液的护理

    目的 探讨应用Seldinger导管法经皮心包穿刺引流治疗心包积液的方法、优点及护理.方法 18例大量心包积液患者,在床旁超声定位下,采用Seldinger导管法,经皮穿刺心包,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接负压瓶引流心包积液.结果 18例患者均一次性穿刺成功,穿刺时间1 min~5 min.引流管留置时间1 d~40 d,平均22 d.对于结核性或肿瘤性心包积液由导管向心包内注药,效果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置心包内接负压瓶引流注药治疗心包积液患者,正确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做好穿刺部位和导管护理,可保证引流通畅,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陈奕香;张雪芬;林恒宜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沟通技巧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沟通技巧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实施整体化护理,进行健康宣教,并在心理护理过程中总结体会.结果 通过对沟通技巧的艺术性和应用方式的阐述,使护理人员掌握了正确的沟通方法,提高了护患之间的沟通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结论 通过正确应用沟通技巧,改善了医患关系,减少了医疗纠纷,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安红彩;李福菊;马桂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术后切口感染因素分析与预防护理

    目的 了解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预防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6年1月~2006年6月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机体和皮肤防御能力降低、手术时间过长、切口过深,侵袭性操作多是主要的感染因素;患者、医护人员、器械、空气是主要感染途径.结论 加强防感染宣教、改善手术环境、做好器械物品灭菌、规范操作程序、妥善处理污物、做好术后护理可有效预防手术切口感染.

    作者:彭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期待疗法在处置胎膜早破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应用期待疗法的护理干预在处置胎膜早破中的作用.方法 将434例胎膜早破患者分成传统疗法和期待疗法2组,每组均按操作规程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在产后出血率、产褥病率、新生儿出生时苍白窒息率、青紫窒息率和新生儿病死率方面,期待疗法组均小于传统疗法组,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对于胎膜早破以期待疗法做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母婴健康,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邓红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小儿肾病综合征的心理护理

    疾病改变了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模式,所患疾病不同,病人的心态改变不同,心理护理的方式也不同,应根据常规的心理表现,做出相应的护理.现就我们对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改兰;李青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重型脑出血锥颅术的护理配合

    高血压脑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中严重、病死率和致残率高的疾病.据统计约占全部脑卒中的10%~30%,死亡人数约占脑血管病的60%~80%,幸存者也大多留有偏瘫、失语、痴呆等严重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对于重型脑出血的治疗,传统的内科保守疗法效果不理想,我科自1994年11月至今,开展CT定位锥颅穿刺抽吸引流治疗重型脑出血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着重谈一下手术的护理配合.

    作者:祖秋凤;杨脂刚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动-静脉内瘘的安全使用、减少感染、延长使用寿命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5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从内瘘术前、术后到使用过程中采取保护性措施.结果 确保了内瘘的安全使用和延长了内瘘的使用寿命.结论 加强内瘘术前、术后护理和注意透析中内瘘的保护性使用,是促进动-静脉内瘘安全使用、减少感染、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

    作者:李月英;张锡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提高对其的护理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0例患者中,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问题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皆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结论 在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行为干预,能改善抑郁焦虑状态,保持血糖稳定,节省住院费用,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小莉;孔全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盐城某高校近三届新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分析

    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地区,乙肝病毒携带者在1亿人以上[1],人群HBsAg阳性率达8.83%[2],乙型肝炎病毒(HBV)传播极其广泛,加之乙型肝炎病人有慢性化倾向并与肝癌发生有密切关系,而大学生毕业后走上社会因乙肝病毒携带所引起的如影响就业等一系列现象.因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为了解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情况和减少大学生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学校自2004年~2006年连续3年对新入学大学生进行HBsAg检测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严春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105例

    慢性盆腔炎常很难治愈,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我院于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共对105例慢性盆腔炎病人采用药物灌肠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长英;方秀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非典型出血性脑血管病30例诊治体会

    非典型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与脑梗死不易鉴别,易误诊或漏诊,本文收集非典型出血性脑血管病30例分析如下.

    作者:李静;张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改良式羟基磷灰石义眼台置入术45例体会

    我院自2003年3月至2005年9月采用改良羟基磷灰石义眼台置入术,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天春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芬太尼联合乙咪酯人工流产100例麻醉体会

    人工流产是妇产科门诊小手术,手术刺激引起患者痛苦,出现术中挣扎、术中疼痛、虚汗、恶心、心悸等综合征,所以需要安全有效镇痛的措施配合手术.我科用芬太尼和乙咪酯麻醉,应用人工流产100例,取得了满意的无痛效果,消除了门诊人流患者的痛苦,提高手术质量.

    作者:邓本元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浅析妊娠期用药对胎儿的影响

    关于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妊娠期药物动力学(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研究证明,妊娠期用药不当,可造成胎儿畸形、发育不良、死亡或功能障碍等严重后果.因此,如何正确选择用药,对于控制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极为重要.

    作者:郭秀红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鼻内镜术治疗儿童上颌窦后鼻孔息肉

    儿童上颌窦后鼻孔息肉以往单纯摘除鼻息肉,复发率很高.近几年,我院应用鼻内窥镜术治疗儿童上颌窦后鼻孔息肉1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书芳;钟志生;汪旭;顾平;蒋德澄;陆良钧;顾晓春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胆囊癌的CT诊断及其价值探讨23例分析

    目的 探讨胆囊癌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分析胆囊癌的误诊原因,提高胆囊癌的CT诊断水平,减少对此病的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3年10月~2006年12月间经手术、病理确诊或随访证实患者在短期内死亡的23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结果 CT表现包括:肿块型10例,壁厚型8例,腔内型2例,混合型3例.23例中,18例可发现淋巴播散转移.14例CT术前诊断准确,9例误诊.结论 CT的软组织分辨力高,特别是螺旋CT的应用,其分辨力更高,可较清晰地显示胆囊癌的原发病变及其邻近器官的侵犯,薄层及增强扫描可较清晰地显示胆囊癌的淋巴播散转移,对胆囊癌的发现、分期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估计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但是CT对胆囊癌的早期改变诊断仍较困难,容易误诊,故诊断时应密切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相关的实验室检查.

    作者:张霆辉;刘成荫;戴燕彬;李法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扩张型心肌病42例超声心动图分析

    目的 探讨B超诊断扩张型心肌病(DCM)的方法及准确程度.方法 对42例住院患者的声像图进行分析,结合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全面诊断.结果 B超可为本病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重要依据.结论 超声心动图(UGC)在临床应用中为本病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一种无创、实用、安全、可靠的检查手段.

    作者:范永春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时间分辨荧光技术在乙肝病毒标志物定量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 比较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TRF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两种方法在测定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时结果的符合程度,了解TRFIA测定HBV-M的可行性.方法 分别用TRFIA和ELISA测定120份随机血清样本乙肝两对半并计算结果符合率.结果 TRFIA、ELISA法测定120份随机样本HBV-M结果符合率较高,经配对资料的χ2检验,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TRFIA是定量检测HBV-M的方法,它可为临床诊断、临床疗效的观察及注射疫苗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张红珊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婴幼儿外部性脑积液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婴幼儿外部性脑积液(external hdrocephalus,EH)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临床资料完整的36例外部性脑积液的CT表现.结果 EH的CT特征为大脑半球叶间裂前部增宽(>6 mm),前纵裂池增宽(>7 mm),后纵裂池不宽,严重者可伴双侧侧裂池增宽及鞍上池增大,脑室不扩大或轻微扩大.结论 根据婴幼儿短期内头围异常增大,前囱膨隆,抽搐以及特征性CT表现,对EH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并不困难,CT检查对EH的临床诊断、病程观察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彭牡姣;辜虎臣;杨宏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院前紧急气管插管与机械通气2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紧急气管插管与机械通气在院前急救中应用的经验,以期提高院前急救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院前气管插管与机械通气抢救心搏呼吸骤停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病人气管内插管均获成功,成功率100%.完成气管内插管的时间是15 s~60 s,平均时间(25±15)s.心搏、自主呼吸恢复4例(16.7%),心搏恢复8例(33.3%);心搏及自主呼吸均未恢复12例(50.0%).结论 气管插管与机械通气是急诊抢救危重病人的基础,对保证进一步心肺复苏、挽留手术机会以及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要加强对抢救人员进行紧急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培训.

    作者:洪海斌;孙电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弥散性轴索损伤38例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弥散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6年6月收治的38例弥散性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治疗9例,保守综合治疗29例,总病死率为34.2%(13/38).结论 弥散性轴索损伤的病死率较高,应早期诊断和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以提高其治愈率.

    作者:董耀荣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手掌皮肤缺损的皮瓣修复应用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皮瓣修复手掌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手部皮肤缺损组织不同而选择不同类型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80例.结果 除6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外,所有皮瓣成活良好.结论 不同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能大限度恢复手的功能和外形.

    作者:胡述栋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TNF-α IL-6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与子痫前期-子痫患病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7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研究组)及52例正常健康孕妇(对照组)血清TNF-α、IL-6水平.结果 研究组血清TNF-α(1.39±0.21)ng/L、IL-6(141.92±72.46)n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F-α、IL-6参与了妊高征的血管内皮损伤过程,两种细胞因子的升高与妊高征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王娟;吴素芳;许少群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乳胶漆过敏致精神障碍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6岁,于3年前接触乳胶漆后出现局部皮肤潮红,丘疹,瘙痒,伴烦躁、自语自笑,对症治疗后半个月恢复正常.1年前搬家时粉刷墙壁接触乳胶漆又出现胸闷,全身皮肤瘙痒、潮红,伴失眠,记忆力下降,予扑尔敏、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3 d后好转.

    作者:吕静;吴玉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伴呼吸衰竭1例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是内科常见的急性中毒性疾病之一,阿托品、复能剂合理应用是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主要环节,即所谓标本兼治.而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主要死因是呼吸衰竭,因此对症治疗、维持肺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抢救重点.我科应用呼吸机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伴呼吸衰竭1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凤琴;张晓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蜂螫伤致过敏性休克1例

    1 病例患者,男,32岁,被马蜂螫伤后感全身大汗、头晕、心悸、手脚刺痒,即而晕倒在地,呼之不应,10 min急送我院.查体:T 35.5℃,P 100次/min,R 25次/min,BP 10/6 kPa,精神差,意识模糊,全身皮肤黏膜多汗、潮湿,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00次/min,律齐,无杂音.

    作者:王方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胃术后复发性胰腺炎1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1岁,以上腹疼痛反复发作3年加重3 d伴发冷发热为主诉入院.患者于20年前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于外院行胃大部切除术(Roux-Y吻合),术后恢复顺利,近3年来反复出现上腹疼痛,伴发冷、发热,于外院诊断为胰腺炎,经抗炎治疗好转,3 d前突发上腹疼痛,伴发冷、发热,急来我院,急诊以感染性休克、急性胰腺炎收入院.

    作者:王庆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高血压治疗中的注意点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高血压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但知晓率及控制率却极低.治疗高血压的目的不仅在于降低血压本身,还在于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还包括影响高血压患者的其他危险因素的治疗,因此临床上在治疗高血压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作者:徐彩玲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消化道出血是外科临床常见疾病,文献报告,发生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多为消化性溃疡、门静脉高压症、胆管病变、胃癌及胃黏膜病变等.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致消化道出血的原因远不止这些,如老年病,心、肺、肝、肾免疫系统功能不全者,很多少见原因的出现,往往造成临床诊断的困惑,甚至术中都很难发现.近年来由于内镜、核素、扫描、选择性血管造影术等新的诊断技术,及内镜下电凝、激光、硬化剂注射止血术、经血管内导管滴注血管收缩药物、体静脉分流术等新治疗技术的问世,使外科医师在不同的临床条件下,面对合理安排和众多治疗方法的优先选择问题.

    作者:关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平谷区吸烟情况调查报告

    目的 摸清我区居民的烟草使用情况.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我区抽取5个村,然后在5个村的15岁以上常驻人口中采用等距抽样的方法抽取293人为对象进行调查.结果 总吸烟率为30.38%,烟草依赖率为10.58%.结论 烟草对人类的呼吸、循环、神经、精神方面均有明显影响,应加强此方面的宣传控制工作.

    作者:刘国友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虚拟图书馆是基层医院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虚拟图书馆是全球信息资源数字化以及信息服务网络化的产物.它没有固定的、具体化的图书馆形态,也不是单指某一个图书馆电子化、数字化的结果,它是由网络上电子化的所有信息资源组成的一个虚拟概念.有专家这样定义:虚拟图书馆是以电子文献信息资源为基础,以分布式计算机为作业手段,由远程通信网络连接起来的、结构有序的集成化信息网络服务系统[1].

    作者:陈蔚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黄连及其混淆品的鉴别

    目的 鉴别黄连的真伪,保证临床用药质量,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方法 根据产地和供货渠道以及黄连性状、显微特征,鉴别黄连真伪.结果 目前市场货源主要为味连和雅连及云连,黄连的混淆品较多,如短萼黄连、峨嵋野连、马尾黄连及小檗科小檗属.结论 为确保黄连质量,选择供货经销商以正规、大型、可信度高的企业为佳,个体商贩供货的混伪品较多.

    作者:姚惠芬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浅谈医疗纠纷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今天,卫生体系推入市场已成为现实,随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知识的普及和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逐渐深入人心,加之新闻媒体的过分关注,医疗纠纷困扰着各个医院的领导及临床医生们,现就医疗纠纷的常见原因做一粗浅的剖析.

    作者:谢吉建 刊期: 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