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改兰;李青芳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是内科常见的急性中毒性疾病之一,阿托品、复能剂合理应用是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主要环节,即所谓标本兼治.而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主要死因是呼吸衰竭,因此对症治疗、维持肺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抢救重点.我科应用呼吸机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伴呼吸衰竭1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凤琴;张晓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动-静脉内瘘的安全使用、减少感染、延长使用寿命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5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从内瘘术前、术后到使用过程中采取保护性措施.结果 确保了内瘘的安全使用和延长了内瘘的使用寿命.结论 加强内瘘术前、术后护理和注意透析中内瘘的保护性使用,是促进动-静脉内瘘安全使用、减少感染、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
作者:李月英;张锡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预防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6年1月~2006年6月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机体和皮肤防御能力降低、手术时间过长、切口过深,侵袭性操作多是主要的感染因素;患者、医护人员、器械、空气是主要感染途径.结论 加强防感染宣教、改善手术环境、做好器械物品灭菌、规范操作程序、妥善处理污物、做好术后护理可有效预防手术切口感染.
作者:彭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携带乙肝病毒者的心理健康状态,为做好此类患者的心理疏导及其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和访谈形式对67例住院的携带乙肝病毒的患者进行自我调查.结果 目前携带乙肝病毒的患者负性心理存在普遍性,无助心理及保密心理占有比重较大.结论 携带乙肝病毒的患者均要进行心理治疗,在进行心理治疗护理过程中,应针对患者的心理特征、文化程度及其家庭成员的态度实施护理.
作者:林彩银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弥散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6年6月收治的38例弥散性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治疗9例,保守综合治疗29例,总病死率为34.2%(13/38).结论 弥散性轴索损伤的病死率较高,应早期诊断和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以提高其治愈率.
作者:董耀荣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应用Seldinger导管法经皮心包穿刺引流治疗心包积液的方法、优点及护理.方法 18例大量心包积液患者,在床旁超声定位下,采用Seldinger导管法,经皮穿刺心包,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接负压瓶引流心包积液.结果 18例患者均一次性穿刺成功,穿刺时间1 min~5 min.引流管留置时间1 d~40 d,平均22 d.对于结核性或肿瘤性心包积液由导管向心包内注药,效果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置心包内接负压瓶引流注药治疗心包积液患者,正确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做好穿刺部位和导管护理,可保证引流通畅,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陈奕香;张雪芬;林恒宜 刊期: 2007年第10期
1 病例患者,男,32岁,被马蜂螫伤后感全身大汗、头晕、心悸、手脚刺痒,即而晕倒在地,呼之不应,10 min急送我院.查体:T 35.5℃,P 100次/min,R 25次/min,BP 10/6 kPa,精神差,意识模糊,全身皮肤黏膜多汗、潮湿,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00次/min,律齐,无杂音.
作者:王方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高血压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但知晓率及控制率却极低.治疗高血压的目的不仅在于降低血压本身,还在于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还包括影响高血压患者的其他危险因素的治疗,因此临床上在治疗高血压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作者:徐彩玲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研究输卵管性不孕的病机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用庆大霉素注射液8万U+α糜蛋白酶5 mg+地塞米松5 mg+生理盐水30 ml.以每分钟1 ml的速度缓慢注入,每3 d 1次.同时口服康妇灵胶囊3粒,每天3次和微波理疗.结果 本组288例,治愈241例,其中1个疗程治愈180例,2个疗程治愈50例,3个疗程治愈11例,治愈率83.68%;3个疗程后有效17例,总有效率89.58%.无效30例,占10.41%.结论 ①输卵管性不孕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伞端闭锁或输卵管黏膜破坏,输卵管闭塞,导致不孕.②合理配制药液宫腔注入有利于输卵管再通.配合中药和微波治疗可提高疗效.③三法联合,方法简便,疗效明显,易于推广.
作者:曹振美;王远丽;王言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皮瓣修复手掌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手部皮肤缺损组织不同而选择不同类型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80例.结果 除6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外,所有皮瓣成活良好.结论 不同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能大限度恢复手的功能和外形.
作者:胡述栋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呼吸减痛法在阴道分娩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128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后者按产科常规护理,前者除常规护理外,增加指导练习呼吸减痛法,比较2组在分娩中的疼痛感受分值.结果 在提高产妇疼痛阈值、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妇出血量、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上,观察组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呼吸减痛法可明显降低产妇子宫收缩疼痛的程度,促进阴道分娩顺利进行.
作者:杨炳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医疗机构用人制度的改革,护理职能不断拓宽,医院原有的护理人员编制明显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合同护士这一新生事物应运而生.我院自2004年开始聘用合同制护士,现今她们是我院各科室护理队伍中不可缺少的主力军,她们的心理状态和工作表现都直接影响着我院的护理质量.因此,作为护士长,我们要及时了解合同制护士的思想情况和心理状态,主动关心她们,尽可能帮助她们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充分调动她们的积极性,提高科室的护理质量.
作者:江桂林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婴幼儿外部性脑积液(external hdrocephalus,EH)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临床资料完整的36例外部性脑积液的CT表现.结果 EH的CT特征为大脑半球叶间裂前部增宽(>6 mm),前纵裂池增宽(>7 mm),后纵裂池不宽,严重者可伴双侧侧裂池增宽及鞍上池增大,脑室不扩大或轻微扩大.结论 根据婴幼儿短期内头围异常增大,前囱膨隆,抽搐以及特征性CT表现,对EH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并不困难,CT检查对EH的临床诊断、病程观察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彭牡姣;辜虎臣;杨宏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TRF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两种方法在测定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时结果的符合程度,了解TRFIA测定HBV-M的可行性.方法 分别用TRFIA和ELISA测定120份随机血清样本乙肝两对半并计算结果符合率.结果 TRFIA、ELISA法测定120份随机样本HBV-M结果符合率较高,经配对资料的χ2检验,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TRFIA是定量检测HBV-M的方法,它可为临床诊断、临床疗效的观察及注射疫苗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张红珊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关于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妊娠期药物动力学(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研究证明,妊娠期用药不当,可造成胎儿畸形、发育不良、死亡或功能障碍等严重后果.因此,如何正确选择用药,对于控制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极为重要.
作者:郭秀红 刊期: 2007年第10期
非典型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与脑梗死不易鉴别,易误诊或漏诊,本文收集非典型出血性脑血管病30例分析如下.
作者:李静;张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应用期待疗法的护理干预在处置胎膜早破中的作用.方法 将434例胎膜早破患者分成传统疗法和期待疗法2组,每组均按操作规程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在产后出血率、产褥病率、新生儿出生时苍白窒息率、青紫窒息率和新生儿病死率方面,期待疗法组均小于传统疗法组,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对于胎膜早破以期待疗法做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母婴健康,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邓红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6岁,于3年前接触乳胶漆后出现局部皮肤潮红,丘疹,瘙痒,伴烦躁、自语自笑,对症治疗后半个月恢复正常.1年前搬家时粉刷墙壁接触乳胶漆又出现胸闷,全身皮肤瘙痒、潮红,伴失眠,记忆力下降,予扑尔敏、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3 d后好转.
作者:吕静;吴玉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慢性盆腔炎常很难治愈,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我院于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共对105例慢性盆腔炎病人采用药物灌肠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长英;方秀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重组白介素2胸腔内灌注治疗25例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5例恶性胸腔积液采用胸腔穿刺引流,再予以胸腔内灌注重组白介素2 100~200万U/次,每周2次,共1周~2周.用药后4周评价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重组白介素2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率为72%(18/25),治疗后体力状况评分(KPS)升高,生活质量提高.结论 重组白介素2胸腔注入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肯定,副作用少,对无法耐受化疗的患者或胸腔内化疗失败的患者可取得一定的疗效.
作者:石玉杰;全红艳 刊期: 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