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呼吸指导护理在分娩镇痛的应用

杨炳兰

关键词:呼吸法, 阴道分娩, 疼痛,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呼吸减痛法在阴道分娩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128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后者按产科常规护理,前者除常规护理外,增加指导练习呼吸减痛法,比较2组在分娩中的疼痛感受分值.结果 在提高产妇疼痛阈值、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妇出血量、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上,观察组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呼吸减痛法可明显降低产妇子宫收缩疼痛的程度,促进阴道分娩顺利进行.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非典型出血性脑血管病30例诊治体会

    非典型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与脑梗死不易鉴别,易误诊或漏诊,本文收集非典型出血性脑血管病30例分析如下.

    作者:李静;张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术后切口感染因素分析与预防护理

    目的 了解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预防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6年1月~2006年6月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机体和皮肤防御能力降低、手术时间过长、切口过深,侵袭性操作多是主要的感染因素;患者、医护人员、器械、空气是主要感染途径.结论 加强防感染宣教、改善手术环境、做好器械物品灭菌、规范操作程序、妥善处理污物、做好术后护理可有效预防手术切口感染.

    作者:彭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蜂螫伤致过敏性休克1例

    1 病例患者,男,32岁,被马蜂螫伤后感全身大汗、头晕、心悸、手脚刺痒,即而晕倒在地,呼之不应,10 min急送我院.查体:T 35.5℃,P 100次/min,R 25次/min,BP 10/6 kPa,精神差,意识模糊,全身皮肤黏膜多汗、潮湿,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00次/min,律齐,无杂音.

    作者:王方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消化道出血是外科临床常见疾病,文献报告,发生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多为消化性溃疡、门静脉高压症、胆管病变、胃癌及胃黏膜病变等.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致消化道出血的原因远不止这些,如老年病,心、肺、肝、肾免疫系统功能不全者,很多少见原因的出现,往往造成临床诊断的困惑,甚至术中都很难发现.近年来由于内镜、核素、扫描、选择性血管造影术等新的诊断技术,及内镜下电凝、激光、硬化剂注射止血术、经血管内导管滴注血管收缩药物、体静脉分流术等新治疗技术的问世,使外科医师在不同的临床条件下,面对合理安排和众多治疗方法的优先选择问题.

    作者:关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平谷区吸烟情况调查报告

    目的 摸清我区居民的烟草使用情况.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我区抽取5个村,然后在5个村的15岁以上常驻人口中采用等距抽样的方法抽取293人为对象进行调查.结果 总吸烟率为30.38%,烟草依赖率为10.58%.结论 烟草对人类的呼吸、循环、神经、精神方面均有明显影响,应加强此方面的宣传控制工作.

    作者:刘国友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盐城某高校近三届新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分析

    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地区,乙肝病毒携带者在1亿人以上[1],人群HBsAg阳性率达8.83%[2],乙型肝炎病毒(HBV)传播极其广泛,加之乙型肝炎病人有慢性化倾向并与肝癌发生有密切关系,而大学生毕业后走上社会因乙肝病毒携带所引起的如影响就业等一系列现象.因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为了解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情况和减少大学生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学校自2004年~2006年连续3年对新入学大学生进行HBsAg检测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严春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改良式羟基磷灰石义眼台置入术45例体会

    我院自2003年3月至2005年9月采用改良羟基磷灰石义眼台置入术,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天春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浅谈医疗纠纷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今天,卫生体系推入市场已成为现实,随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知识的普及和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逐渐深入人心,加之新闻媒体的过分关注,医疗纠纷困扰着各个医院的领导及临床医生们,现就医疗纠纷的常见原因做一粗浅的剖析.

    作者:谢吉建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高血压治疗中的注意点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高血压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但知晓率及控制率却极低.治疗高血压的目的不仅在于降低血压本身,还在于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还包括影响高血压患者的其他危险因素的治疗,因此临床上在治疗高血压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作者:徐彩玲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婴幼儿外部性脑积液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婴幼儿外部性脑积液(external hdrocephalus,EH)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临床资料完整的36例外部性脑积液的CT表现.结果 EH的CT特征为大脑半球叶间裂前部增宽(>6 mm),前纵裂池增宽(>7 mm),后纵裂池不宽,严重者可伴双侧侧裂池增宽及鞍上池增大,脑室不扩大或轻微扩大.结论 根据婴幼儿短期内头围异常增大,前囱膨隆,抽搐以及特征性CT表现,对EH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并不困难,CT检查对EH的临床诊断、病程观察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彭牡姣;辜虎臣;杨宏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呼吸指导护理在分娩镇痛的应用

    目的 探讨呼吸减痛法在阴道分娩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128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后者按产科常规护理,前者除常规护理外,增加指导练习呼吸减痛法,比较2组在分娩中的疼痛感受分值.结果 在提高产妇疼痛阈值、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妇出血量、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上,观察组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呼吸减痛法可明显降低产妇子宫收缩疼痛的程度,促进阴道分娩顺利进行.

    作者:杨炳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伴呼吸衰竭1例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是内科常见的急性中毒性疾病之一,阿托品、复能剂合理应用是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主要环节,即所谓标本兼治.而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主要死因是呼吸衰竭,因此对症治疗、维持肺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抢救重点.我科应用呼吸机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伴呼吸衰竭1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凤琴;张晓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手掌皮肤缺损的皮瓣修复应用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皮瓣修复手掌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手部皮肤缺损组织不同而选择不同类型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80例.结果 除6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外,所有皮瓣成活良好.结论 不同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能大限度恢复手的功能和外形.

    作者:胡述栋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虚拟图书馆是基层医院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虚拟图书馆是全球信息资源数字化以及信息服务网络化的产物.它没有固定的、具体化的图书馆形态,也不是单指某一个图书馆电子化、数字化的结果,它是由网络上电子化的所有信息资源组成的一个虚拟概念.有专家这样定义:虚拟图书馆是以电子文献信息资源为基础,以分布式计算机为作业手段,由远程通信网络连接起来的、结构有序的集成化信息网络服务系统[1].

    作者:陈蔚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中期妊娠伴胎盘前置引产术前的心理护理

    前置胎盘是指妊娠28周后,伴有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而中期妊娠伴胎盘前置状态是指妊娠13周~27周时,有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子宫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由于这一时期不能称之为前置胎盘,但同样可引起产前、产时、产后的大出血,尤其是妊娠26周~27周时,如果处理不当,可引起大出血及严重并发症.本站于2003年~2006年收治的42例中期妊娠伴前置胎盘患者在住院期间,根据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护理对策,为患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消除了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强了信心,收到了满意效果.现将心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巧亮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重型脑出血锥颅术的护理配合

    高血压脑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中严重、病死率和致残率高的疾病.据统计约占全部脑卒中的10%~30%,死亡人数约占脑血管病的60%~80%,幸存者也大多留有偏瘫、失语、痴呆等严重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对于重型脑出血的治疗,传统的内科保守疗法效果不理想,我科自1994年11月至今,开展CT定位锥颅穿刺抽吸引流治疗重型脑出血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着重谈一下手术的护理配合.

    作者:祖秋凤;杨脂刚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晚期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26例分析

    1996年~2006年,笔者共收住晚期肝硬化患者280例,其中并发自发性腹膜炎26例,占同期肝硬化患者的9.2%.26例中,腹腔积液细菌培养阳性或涂片细菌阳性共8例(30.7%).

    作者:苟福生;苟静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沟通技巧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沟通技巧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实施整体化护理,进行健康宣教,并在心理护理过程中总结体会.结果 通过对沟通技巧的艺术性和应用方式的阐述,使护理人员掌握了正确的沟通方法,提高了护患之间的沟通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结论 通过正确应用沟通技巧,改善了医患关系,减少了医疗纠纷,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安红彩;李福菊;马桂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时间分辨荧光技术在乙肝病毒标志物定量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 比较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TRF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两种方法在测定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时结果的符合程度,了解TRFIA测定HBV-M的可行性.方法 分别用TRFIA和ELISA测定120份随机血清样本乙肝两对半并计算结果符合率.结果 TRFIA、ELISA法测定120份随机样本HBV-M结果符合率较高,经配对资料的χ2检验,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TRFIA是定量检测HBV-M的方法,它可为临床诊断、临床疗效的观察及注射疫苗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张红珊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期待疗法在处置胎膜早破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应用期待疗法的护理干预在处置胎膜早破中的作用.方法 将434例胎膜早破患者分成传统疗法和期待疗法2组,每组均按操作规程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在产后出血率、产褥病率、新生儿出生时苍白窒息率、青紫窒息率和新生儿病死率方面,期待疗法组均小于传统疗法组,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对于胎膜早破以期待疗法做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母婴健康,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邓红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