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志飞;刘喜平
目的 探讨在健康体检中对亚健康人群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方法 对参加健康体检的38 866人进行了一般常规检查、X线胸透、心电图、B超、血流变学、生化组合、乙肝五项或HBsAg、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结果 在患病的病种和序列中,代谢性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血脂增高者占30.25%;脂肪肝占23.16%;高血压占15.28%;乙肝表面抗原阳性10.03%;血糖增高占3.69%.结论 坚持定期体检,可以早发现致病危险因素,及早进行一级预防;同时可早发现所患疾病,及早进行二级预防,减少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在体检中重视亚健康状态,把健康教育与体检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亚健康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及健康管理,对促进全民健康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士梅 刊期: 2007年第15期
手术病人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具有创造性、个体化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在生理和心理上给予大的满足状态,降低不适的程度.我们手术室自2005年以来在开展整体护理的基础上,为手术病人开展了人性化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慧琳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椎间盘内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48例,在CT引导下行盘内穿刺注射浓度为50 μg/ml的臭氧10~15 ml,盘外(椎间孔)注射浓度为40μg/ml的臭氧10 ml,得保松1 ml,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1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3个月后进行随访,按照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总有效率91.8%(135例),优良率81%,本组穿刺成功率100%,未出现1例脊髓、神经、硬膜囊、血管、肠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CT引导下臭氧盘内、盘外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痛苦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效果佳的特点,深受医患的欢迎和接受,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良好的介入治疗方法之一,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赵青;杨惠良;宁选波;肖乔香;岳江;李禾;杨祖明 刊期: 2007年第15期
脑卒中(急性脑血管病)后继发癫痫临床不十分少见,近年来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脑血管病发病率升高,卒中后癫痫发病率也随之升高.卒中与癫痫的关系日益引起关注.
作者:殷波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新型免疫抑制剂霉酚酸酯(MMF)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成人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6例紫癜性肾炎的患者在激素(泼尼松)治疗的基础上加用MMF治疗1年.结果 24 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在治疗6个月及1年后均有明显改善(P<0.05).副作用:胃肠道反应(26.92%)、肺炎(15.39%).结论 MMF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成人紫癜性肾炎效果较好,副作用轻,但需注意合并症发生.
作者:冯锦红;柳彩霞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对改良中药灌肠治疗湿热内蕴型结肠炎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将100例湿热内蕴型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治疗药物相同,疗程均为14 d,观察组采用改良中药保留灌肠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保留灌肠方法.结果 中药保留灌肠在肠内保留时间、肠腔环境、病变部位及灌后的体位,将直接影响其临床疗效.传统的保留灌肠,药物难以作用于病灶,而改良后的中药保留灌肠,延长药液在肠腔内的存留时间,达到药液有效的吸收和利用,且缩短疗程,较快减轻病人痛苦.结论 应用改良后的保留灌肠方法治疗湿热内蕴型结肠炎,可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且较快减轻病人的痛苦,又能缩短疗程.
作者:吴爱萍;祝彩芸;苏舟;熊月清 刊期: 2007年第15期
心脏创伤患者病情重,发展快,多数伴有不同程度的休克,在补充血容量的同时应积极抗休克及立即手术止血.因此,手术室护士应熟悉抢救措施,有条不紊地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与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密切配合,确保抢救手术顺利进行,以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作者:杨静涛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创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的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31例创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严密病情观察,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 由于病情观察细致,处理措施及时有效,护理措施得当,本组31例非手术治疗患者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加强创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的病情观察与护理,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冯百玲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总结横窦沟微型硬膜外血肿诊断与治疗中的经验与教训.方法 将我院10年中收治的10例横窦沟微型硬膜外血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例中9例经手术治疗,2例死亡.结论 横窦沟微型硬膜外血肿多发生在青少年,尤以发生在右侧横窦沟者病情变化快,一旦确诊应尽快手术.
作者:雷军;江振汝;刘广慧;吴展飞;江向明;马劲光 刊期: 2007年第15期
通过分析临床本科学历护士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影响因素,探讨其职业生涯规划的管理方法,达到加快临床本科学历护士的成长,提高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目的.文章对临床本科学历护士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提出了有效进行临床本科学历护士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建议和方法.
作者:许玉春 刊期: 2007年第15期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指新生儿的胆红素代谢及排泄的正常途径改变,使血清内胆红素之值超过正常范围.是新生儿期的一种常见病[1].约占住院新生儿的20%~40%,其病因复杂.
作者:刘筱莉 刊期: 2007年第15期
作为从事医学基础课组胚教学的一名教师,几年工作下来,笔者深感组胚理论教学存在一些难度.1 组织结构抽象不具体,理论讲解困难
作者:穆秉桃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我院2004年1月~2006年9月产后出血67例资料,同时随机选配同期分娩产妇200例做配比对照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法,所有资料均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77.61%(52/67)的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 h内.子宫收缩乏力占产后出血原因的68.66%(46/67).第三产程延长致产后出血发生率为38.81%(26/67),与对照组15.5%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人工剥离胎盘产后出血组占31.34%(21/67),与对照组的5.50%相比有显著差异.妊高征、前置胎盘、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双胎等产后出血发生率增高.结论 防治产后出血的关键时刻是产后2 h内.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子宫过度膨胀、子宫内膜损伤、阴道助产、剖宫产、产程延长、妊娠并发症是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
作者:文远珺;冯达宏;贺风英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床边康复护理方法.方法 对2004年7月~2005年12月在我科住院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床边康复护理.结果 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法,对50例偏瘫痪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进行评估.经过积极、系统的早期床边康复护理,6周后Barthel指数提高约32分,总有效率为95%.结论 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床边康复护理,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韦莉莉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本院外科手术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评价围术期预防性用药的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取2004年6月至2006年7月出院的外科手术病历共292份,分别填写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预防性抗菌药物在用药品种选择上第三代头孢菌素和甲硝唑用量偏大,大多数品种DUI基本合理;围术期预防性用药疗程过长,用药起点高,换药频繁.结论 本院外科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尚存在问题,有待加强规范化使用的管理.
作者:毛晓冬;吴静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微创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0例胆囊良性疾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应用微创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式者为微创组(30例),应用传统胆囊切除术式者为对照组(30例).观察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恢复饮食时间及并发症(包括切口脂肪液化及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 微创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及恢复饮食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且微创组的切口脂肪液化及切口感染例数为6例,对照组1例,微创组的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减少(x2=4.04,P<0.05).结论 微创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式.
作者:邓升建 刊期: 2007年第15期
宫颈癌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液基细胞学在临床上的应用使宫颈癌得以早期发现及预防.宫颈液基细胞学检验以细胞黏附包裹技术和形态学观察为手段,其标本的采集来源于宫颈,需要临床医生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细胞学涂片必须认真细致,本文简要介绍整个检验过程中管理方面的初步体验.
作者:杨翠英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评价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黄体生成素和癌胚抗原的性能.方法 通过对不同浓度样品黄体生成素(LH)、癌胚抗原(CEA)含量的测定,进行精密度、灵敏度、干扰、回收试验.结果 批内CV均小于5%,批间CV均小于6.5%;LH、CEA回收率分别为97.9%~102.2%、98.9%~102.4%,灵敏度分别达到2.4 IU/L、2.6 ng/ml;无吸样间的交叉污染.结论 该方法各项指标结果准确,精密度好、灵敏度高、干扰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蔡高涛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结、直肠息肉的效果及护理配合措施.方法 应用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162例(403颗)结、直肠息肉病人,并对术中配合、术前和术后护理进行分析.结果 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直肠息肉成功率为98.77%.结论 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直肠息肉操作简便安全、创伤小,可重复进行且成功率高,术后护理十分重要.
作者:熊霞林;代军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淤胆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7例患者按随机分配表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应用低分子肝素钠,对照组应用腺苷蛋氨酸,2组均应用一般支持治疗.结果 2组有效率分别为88.6%、86.4%,2组比较x2=2.63,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无1例出现出血倾向.结论 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淤胆型肝炎疗效好,安全性好,价格低,适合各级医院,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雅玲;靳娟;李飞宇 刊期: 200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