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顺娇
目的 分析探讨前置胎盘或前置胎盘状态孕产妇的观察和护理.方法 用电子胎儿监护仪监测68例诊断为前置胎盘或前置胎盘状态孕产妇宫缩情况,观察前置胎盘阴道流血与宫缩的关系,遵医嘱给予硫酸镁和(或)舒喘灵,抑制宫缩及卧位休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刺激腹部.结果 抑制宫缩、避免诱发宫缩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对控制前置胎盘阴道流血非常有效,延长孕周7 d~60 d.结论 宫缩对前置胎盘阴道流血影响很大,抑制宫缩和避免诱发宫缩为主的综合治疗和护理对前置胎盘期待疗法延长孕周非常有效,提高了围生儿的成活率.
作者:马环兴 刊期: 2007年第18期
心脏创伤在胸部创伤中是急危重症,院前的误诊率、病死率高.现报告如下.1病理生理及诊断心脏穿透性损伤的病理改变取决于损伤的部位、裂口大小及心包破损伤的程度.左心室的破裂伤引起的心包内出血和功能损害,显然比右心室的严重,而且预后差.根据心包伤口的大小和通畅情况,可有下列3种不同的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作者:蔡伟明;吕文强;张志锋 刊期: 2007年第18期
氟哌利多可能引起锥体外系反应.近期我院对210例手术后病人应用含氟哌利多的镇痛液施行术后硬膜外腔持续镇痛,结果有3例出现明显的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1.5%.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应举 刊期: 2007年第18期
近年来,老年性痴呆在老年人中发病率呈现逐渐升高趋势,是老年人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往往还伴有其他躯体疾病,临床上常常将静脉输液作为治疗手段.由于老年性痴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智能障碍及精神障碍,对治疗不合作,易出现输液导管脱落现象,如何准确、及时地完成治疗计划,促进患者尽早康复显得非常重要.为探讨解决这个问题,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现将护理体会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张清玉;吴宁 刊期: 2007年第18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整体护理的开展,我院内分泌科对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健康教育,使其对疾病知识有了认识,但在使患者实现知识、观念和行为改变的统一方面效果不够理想.究其原因是千篇一律的标准化教育形式影响了教育效果.
作者:桂红;宋雪梅 刊期: 2007年第18期
心肌桥是指覆盖在心外膜冠状动脉上的心肌纤维束,被覆盖的冠状动脉被称为壁冠状动脉.心肌桥从出生后即开始存在,近年来随着其在冠脉造影中的检出,其临床意义受到关注.我院收治了7例病人,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燕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性晶状体脱位继发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中药凉胆汤加味(黄芩、黄连、龙胆草、芦荟、荆芥、防风、黄柏、地肤子、羚羊角粉、白菊花、草决明、石决明、夏枯草、车前仁)配合西药(20%甘露醇、乙酰唑胺)等治疗本病23例.结果 23例治疗有效.结论 本方法对本病具有清泄肝胆实热,改善症状,稳定病情的功效.
作者:李林英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 调查我院保洁人员基本素质及自身防护的情况,提出相关对策.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58份,进行调查结果分析.结果 对58份有效调查表结果显示:我院保洁人员接受自身防护正规教育的占65.5%,在工作中使用防护用品的占69%,受伤后不知正确处理方法的占29.3%.结论 根据我院保洁人员现状及调查结果提出正确的防护措施,针对性地制定有效的管理方法.
作者:陈峰英 刊期: 2007年第18期
前牙(+3333)位于牙弓前段,由于其特殊的解剖位置,在颌面部创伤中易受到损伤,导致前牙松动、移位,牙槽骨折.常规的治疗方法采用金属丝牙弓夹板固定,树脂粘结固定等.常存在刺激牙龈、牙周创伤大等缺点.我科于2003年以来采用正畸片段弓技术固定前牙创伤引起的牙松动移位,效果良好.现分述如下.
作者:马武军 刊期: 2007年第18期
过敏性紫癜是临床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病理基础为广泛的毛细血管炎,以皮肤紫癜、消化道黏膜出血、关节肿胀疼痛和肾炎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少数患者还伴有血管神经性水肿.
作者:党惠兵 刊期: 2007年第18期
中间型综合征(IMS)是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少数病例在急性中毒症状缓解后和迟发性神经病变发生前,约在急性中毒24 h~96 h突然发生死亡.其发病机制与胆碱酯酶受到长期抑制,影响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的功能有关.死亡前可先有颈、上肢和呼吸肌麻痹[1].2001年1月~2007年1月我院共收治50例中间型综合征患者,及时采取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防治脑水肿,维持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防治肺部感染,加强营养支持等综合抢救措施,治愈率达90%.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金林 刊期: 2007年第18期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诊疗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人性化.静脉穿刺后拔针是临床中普通、常见的基础护理操作之一,随着病人对医疗服务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拔针时所造成的疼痛也成为评估护理质量效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传统拔针法在实际操作中大部分病人有明显疼痛感,某些病人主观上感到拔针时比穿刺时更痛.笔者将本院800例门诊静脉输液病人分别应用新老拔针法不同疼痛结果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翁芸芳 刊期: 2007年第18期
1长期氧疗(LTOT)适应证LTOT适用于经过戒烟和药物治疗后病情处于稳定状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休息状态下存在动脉低氧血症,即呼吸室内空气时,动脉血氧分压PaO2等于或小于55 mmHg(1 mm Hg=0.133 kPa),或SaO2等于或低于88%,存在或不存在高碳酸血症,这是LTOT主要的适应证.另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PaO2在55~60 mm Hg之间,或SaO2>89%,但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也应接受LTOT:①有肺动脉高压依据;②外周水肿提示充血性心衰;③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红细胞压积大于55%).
作者:张秀璞 刊期: 2007年第18期
重型颅脑损伤病情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和呼吸道功能障碍,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血液、脑脊液等误入呼吸道易造成呼吸道阻塞而窒息.为保持呼吸道通畅及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早期进行气管切开术是一项重要措施.我科自2002年6月~2006年6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病人40例,现将其气管切开术后的呼吸道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霞丽 刊期: 2007年第18期
为探讨经腹股沟皮纹小切口治疗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及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意义,我院于2003年1月~2006年1月,对71例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及腹股沟斜疝患者经腹股沟皮纹小切口手术治疗,术后综合评价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葛继军;王士平;何晓亮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锐器伤的情况,以便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预对策.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我院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300名医务人员中在2005年~2006年2年中有54人发生过锐器伤56例次,其中采血针头刺伤2例次,占3.6%;注射器针头刺伤7例次,占12.5%;输液器针头刺伤17例次,占30.4%;缝合针刺伤16例次,占28.6%;手术刀刺伤11例次,占19.6%;玻璃划伤2例次,占3.6%;其他刺伤1例次,占1.8%.操作中未戴手套24例次,占42.9%;锐器伤后处理伤口不正确20例次,占35.7%;未报告23例次,占41.1%.结论 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规范操作行为,减少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发生.
作者:陈茜 刊期: 2007年第18期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出血和肾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1].中型患者中毒症状轻,预后良好,重型和危重型患者起病急剧,临床症状重叠,变化快,病情复杂,并发症多,病死率高.
作者:李腊梅;李迎春 刊期: 2007年第18期
为了提高超声实时显像诊断子宫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我们对5例疑为子宫内膜异常患者进行了宫腔生理盐水声学造影检查.报告如下.
作者:王克蓉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 调查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输注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67例恶性肿瘤患者输注血小板的次数、是否合并感染对疗效的影响.结果 血小板输注≤6次者有效率为90.7%,输注>6次者为70.8%(P<0.05);感染组有效率为75.9%,非感染组为94.7%(P<0.05).结论 血小板输注次数及感染因素对血小板输注效率有影响.
作者:张永红;卢志红 刊期: 2007年第18期
护理人员的形象,应是政治立场、道德品质、思想修养、学识才华、遵纪守法、生活作风、尊老爱幼等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它反映在护士的一切言行和行动中,直接影响着党的医疗卫生工作政策的体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适应新时期的要求,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树立新形象.
作者:张永安;任玉蓉 刊期: 2007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