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氟哌利多用于术后镇痛引起锥体外系反应3例

吴应举

关键词:多用, 术后镇痛, 锥体外系反应, 氟哌利多, 现报告如下, 手术后病人, 硬膜外腔, 持续镇痛, 镇痛液, 发生率, 应用
摘要:氟哌利多可能引起锥体外系反应.近期我院对210例手术后病人应用含氟哌利多的镇痛液施行术后硬膜外腔持续镇痛,结果有3例出现明显的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1.5%.现报告如下.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C形臂下骨科手术配合及体会

    随着骨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医疗器械也相继不断更新,骨外科手术C臂机的应用更加频繁,特别是近几年经皮微创内固定手术的发展,更加显示出C臂机的方便、快捷,既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又缩短了手术时间,同时也提高了手术质量.我院的C臂机不在手术室,给手术配合增加了难度,要求配合护士从物品准备到手术配合必须心中有数,并掌握相关知识,才能配合到位,使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李萍;崔素红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心肌桥7例误诊分析

    心肌桥是指覆盖在心外膜冠状动脉上的心肌纤维束,被覆盖的冠状动脉被称为壁冠状动脉.心肌桥从出生后即开始存在,近年来随着其在冠脉造影中的检出,其临床意义受到关注.我院收治了7例病人,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燕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2例疗效观察

    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目前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患者可采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其缓解脾功能亢进疗效好,且是一种微创手术,与脾切除相比具有较少的并发症和病死率.

    作者:廖芳梅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观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常迁延反复发作,不易根治,易引起心功能衰竭和呼吸功能衰竭,进展到中、晚期还可引起高纤维蛋白血症和高血红蛋白血症,引起高黏血症,携氧能力下降.我们运用辛疏(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楠;郁晓群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护理工作者如何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

    护理工作者的道德形象是指道德规范中的道德行为在护士身上的综合体现.而道德是一种无形的东西,是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动中的体现,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护理工作者所不可缺少的.

    作者:魏淑琴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无菌注射器外包装袋的应用

    建立节约型社会,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既要合理节约,又要遵循无菌原则.我科2006年2月~12月,在遵守无菌原则的基础上,巧妙使用无菌注射器外包装袋代替无菌巾,保持无菌注射器处于无菌状态,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甘金婵;王宗英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氟哌利多用于术后镇痛引起锥体外系反应3例

    氟哌利多可能引起锥体外系反应.近期我院对210例手术后病人应用含氟哌利多的镇痛液施行术后硬膜外腔持续镇痛,结果有3例出现明显的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1.5%.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应举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静脉穿刺后减轻拔针疼痛的临床观察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诊疗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人性化.静脉穿刺后拔针是临床中普通、常见的基础护理操作之一,随着病人对医疗服务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拔针时所造成的疼痛也成为评估护理质量效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传统拔针法在实际操作中大部分病人有明显疼痛感,某些病人主观上感到拔针时比穿刺时更痛.笔者将本院800例门诊静脉输液病人分别应用新老拔针法不同疼痛结果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翁芸芳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TURP联合膀胱小切口治疗BPH合并膀胱巨大结石32例报告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巨大结石安全有效的一次性手术方法.方法 先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于耻骨上行小切口膀胱切开取石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32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一次取石成功.无结石残留,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该方法损伤小、安全且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巨大结石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金强;刘显福;张春宇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病人在手术室期间的心理探讨及护理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行为、态度、表情和姿势等,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使之有利于疾病的转归和康复.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发展,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愈来愈深刻地认识到心理因素同疾病的关系,人的心理活动与生理活动密切相关,心理因素既可以致病,也可以治病,因此,探讨病人的心理反应及心理需要,对搞好心理护理具有重要意义[1].

    作者:王燕琼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糖尿病患者对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整体护理的开展,我院内分泌科对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健康教育,使其对疾病知识有了认识,但在使患者实现知识、观念和行为改变的统一方面效果不够理想.究其原因是千篇一律的标准化教育形式影响了教育效果.

    作者:桂红;宋雪梅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观察

    过敏性紫癜是临床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病理基础为广泛的毛细血管炎,以皮肤紫癜、消化道黏膜出血、关节肿胀疼痛和肾炎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少数患者还伴有血管神经性水肿.

    作者:党惠兵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与减少死亡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早期如何急救采取措施减少死亡的发生.方法 在我科收治100例中毒患者,针对发生死亡的原因,抓住治疗护理的每一个环节.结果 100例中毒患者除3例较重死亡,1例出院较早出现下肢运动神经障碍.结论 有机磷农药中毒早期,如果及时采取一系列治疗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死亡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黄爱香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宫腔生理盐水声学造影诊断子宫内膜疾病

    为了提高超声实时显像诊断子宫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我们对5例疑为子宫内膜异常患者进行了宫腔生理盐水声学造影检查.报告如下.

    作者:王克蓉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前置胎盘阴流血患者68例观察及护理干预

    目的 分析探讨前置胎盘或前置胎盘状态孕产妇的观察和护理.方法 用电子胎儿监护仪监测68例诊断为前置胎盘或前置胎盘状态孕产妇宫缩情况,观察前置胎盘阴道流血与宫缩的关系,遵医嘱给予硫酸镁和(或)舒喘灵,抑制宫缩及卧位休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刺激腹部.结果 抑制宫缩、避免诱发宫缩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对控制前置胎盘阴道流血非常有效,延长孕周7 d~60 d.结论 宫缩对前置胎盘阴道流血影响很大,抑制宫缩和避免诱发宫缩为主的综合治疗和护理对前置胎盘期待疗法延长孕周非常有效,提高了围生儿的成活率.

    作者:马环兴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嗅神经母细胞瘤1例

    嗅神经母细胞瘤少见,不超过鼻腔窦肿瘤的3%,是外胚层神经上皮源性肿瘤[1].笔者曾遇过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孟增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正畸片段弓技术在前牙创伤松动固定中的应用

    前牙(+3333)位于牙弓前段,由于其特殊的解剖位置,在颌面部创伤中易受到损伤,导致前牙松动、移位,牙槽骨折.常规的治疗方法采用金属丝牙弓夹板固定,树脂粘结固定等.常存在刺激牙龈、牙周创伤大等缺点.我科于2003年以来采用正畸片段弓技术固定前牙创伤引起的牙松动移位,效果良好.现分述如下.

    作者:马武军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恶性肿瘤患者输注血小板悬液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 调查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输注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67例恶性肿瘤患者输注血小板的次数、是否合并感染对疗效的影响.结果 血小板输注≤6次者有效率为90.7%,输注>6次者为70.8%(P<0.05);感染组有效率为75.9%,非感染组为94.7%(P<0.05).结论 血小板输注次数及感染因素对血小板输注效率有影响.

    作者:张永红;卢志红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剖宫产术后护理体会

    剖宫产术是处理高危妊娠解决难产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术后病率、围生儿病率、病死率也在升高[1].为了挽救产妇和胎儿的生命,提高产科质量,我院妇产科病房对剖宫产术后实施整体护理,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支向红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我院医务人员锐器伤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锐器伤的情况,以便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预对策.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我院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300名医务人员中在2005年~2006年2年中有54人发生过锐器伤56例次,其中采血针头刺伤2例次,占3.6%;注射器针头刺伤7例次,占12.5%;输液器针头刺伤17例次,占30.4%;缝合针刺伤16例次,占28.6%;手术刀刺伤11例次,占19.6%;玻璃划伤2例次,占3.6%;其他刺伤1例次,占1.8%.操作中未戴手套24例次,占42.9%;锐器伤后处理伤口不正确20例次,占35.7%;未报告23例次,占41.1%.结论 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规范操作行为,减少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发生.

    作者:陈茜 刊期: 2007年第18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