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
  • 国际刊号:1672-1721
  • 国内刊号:14-1314/R
  • 影响因子:0.56
  • 创刊:1997
  • 周期:旬刊
  • 发行:山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22-36
  • 全年订价:3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2007年18期文献
  •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22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江苏部分地区2005年~2006年夏秋季节流行的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对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病原学生化改变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均有屠宰或加工病死猪肉史,起病急,潜伏期短,有严重的毒血症状,全身多脏器受损和脑膜刺激征.部分患者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休克,周围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病原菌检测证实为猪链球菌血清2型,青霉素联合罗氏芬治疗有效,临床分为普通型、脑膜炎型、休克型和混合型,分别占9.1%、54.5%、13.6%、22.7%.本组病例的病死率为27.3%,治愈率为77.3%.结论 人感染猪链球菌是急性细菌感染人畜共患疾病.

    作者:冯剑春;刘地发;王华雨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我院医务人员锐器伤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锐器伤的情况,以便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预对策.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我院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300名医务人员中在2005年~2006年2年中有54人发生过锐器伤56例次,其中采血针头刺伤2例次,占3.6%;注射器针头刺伤7例次,占12.5%;输液器针头刺伤17例次,占30.4%;缝合针刺伤16例次,占28.6%;手术刀刺伤11例次,占19.6%;玻璃划伤2例次,占3.6%;其他刺伤1例次,占1.8%.操作中未戴手套24例次,占42.9%;锐器伤后处理伤口不正确20例次,占35.7%;未报告23例次,占41.1%.结论 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规范操作行为,减少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发生.

    作者:陈茜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ST段抬高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256例分析

    冠心病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合并心房颤动并不少见,而且易致血流动力学障碍,使病情加重预后不良.我们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6年6月在本院的临床资料完整的256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旨在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的相关因素及其近期预后,以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邵忠;张继雁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中间型综合征50例治疗体会

    中间型综合征(IMS)是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少数病例在急性中毒症状缓解后和迟发性神经病变发生前,约在急性中毒24 h~96 h突然发生死亡.其发病机制与胆碱酯酶受到长期抑制,影响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的功能有关.死亡前可先有颈、上肢和呼吸肌麻痹[1].2001年1月~2007年1月我院共收治50例中间型综合征患者,及时采取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防治脑水肿,维持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防治肺部感染,加强营养支持等综合抢救措施,治愈率达90%.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金林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观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常迁延反复发作,不易根治,易引起心功能衰竭和呼吸功能衰竭,进展到中、晚期还可引起高纤维蛋白血症和高血红蛋白血症,引起高黏血症,携氧能力下降.我们运用辛疏(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楠;郁晓群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TURP联合膀胱小切口治疗BPH合并膀胱巨大结石32例报告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巨大结石安全有效的一次性手术方法.方法 先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于耻骨上行小切口膀胱切开取石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32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一次取石成功.无结石残留,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该方法损伤小、安全且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巨大结石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金强;刘显福;张春宇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婴幼儿猪霍乱沙门菌感染临床分析

    本文收集了我院去年临床诊断的猪霍乱沙门菌败血症13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朱余德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山莨菪碱与西咪替丁联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68例

    轮状病毒(rltavirus,RV)是婴儿感染性腹泻的常见病原,是引起婴儿腹泻的主要致病因子.世界上任何地区的小儿大部分都感染过轮状病毒,严重地影响着小儿健康.为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儿科对68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应用山莨菪碱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玲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和护理

    有机磷农药是一种致死率极高的毒物,毒性物质进入机体后迅速吸收,其不良反应可涉及全身多个器官,常常伴有多个脏器的功能衰竭.

    作者:傅顺娇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糖尿病的护理

    糖尿病是内分泌-代谢疾病,因胰岛功能障碍,导致体内糖代谢紊乱,继发蛋白质、脂肪水代谢障碍.临床上糖尿病常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眼底动脉硬化及出血失明.现就糖尿病护理提出几点认识.

    作者:李海红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护理工作者如何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

    护理工作者的道德形象是指道德规范中的道德行为在护士身上的综合体现.而道德是一种无形的东西,是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动中的体现,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护理工作者所不可缺少的.

    作者:魏淑琴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静脉穿刺后减轻拔针疼痛的临床观察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诊疗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人性化.静脉穿刺后拔针是临床中普通、常见的基础护理操作之一,随着病人对医疗服务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拔针时所造成的疼痛也成为评估护理质量效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传统拔针法在实际操作中大部分病人有明显疼痛感,某些病人主观上感到拔针时比穿刺时更痛.笔者将本院800例门诊静脉输液病人分别应用新老拔针法不同疼痛结果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翁芸芳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前置胎盘阴流血患者68例观察及护理干预

    目的 分析探讨前置胎盘或前置胎盘状态孕产妇的观察和护理.方法 用电子胎儿监护仪监测68例诊断为前置胎盘或前置胎盘状态孕产妇宫缩情况,观察前置胎盘阴道流血与宫缩的关系,遵医嘱给予硫酸镁和(或)舒喘灵,抑制宫缩及卧位休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刺激腹部.结果 抑制宫缩、避免诱发宫缩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对控制前置胎盘阴道流血非常有效,延长孕周7 d~60 d.结论 宫缩对前置胎盘阴道流血影响很大,抑制宫缩和避免诱发宫缩为主的综合治疗和护理对前置胎盘期待疗法延长孕周非常有效,提高了围生儿的成活率.

    作者:马环兴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恶性肿瘤患者输注血小板悬液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 调查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输注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67例恶性肿瘤患者输注血小板的次数、是否合并感染对疗效的影响.结果 血小板输注≤6次者有效率为90.7%,输注>6次者为70.8%(P<0.05);感染组有效率为75.9%,非感染组为94.7%(P<0.05).结论 血小板输注次数及感染因素对血小板输注效率有影响.

    作者:张永红;卢志红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C形臂下骨科手术配合及体会

    随着骨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医疗器械也相继不断更新,骨外科手术C臂机的应用更加频繁,特别是近几年经皮微创内固定手术的发展,更加显示出C臂机的方便、快捷,既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又缩短了手术时间,同时也提高了手术质量.我院的C臂机不在手术室,给手术配合增加了难度,要求配合护士从物品准备到手术配合必须心中有数,并掌握相关知识,才能配合到位,使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李萍;崔素红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的呼吸道护理体会

    重型颅脑损伤病情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和呼吸道功能障碍,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血液、脑脊液等误入呼吸道易造成呼吸道阻塞而窒息.为保持呼吸道通畅及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早期进行气管切开术是一项重要措施.我科自2002年6月~2006年6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病人40例,现将其气管切开术后的呼吸道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霞丽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糖尿病病人的家庭护理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因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质、脂肪和继发性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作者:徐艳;王若溢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59例抢救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总结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护理经验.方法 以2006年度我院收治的59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护理病历资料为依据,分析其气道管理、洗胃、监护、给药等救治护理全过程.结果 56例患者洗胃后均行胃肠减压引流,治愈56例,死亡3例.结论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只要就诊及时,反复彻底洗胃,尽早应用阿托品和复能剂,正确地救治护理,可明显减轻中毒症状和降低病死率.

    作者:陈建玲;李翠华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与减少死亡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早期如何急救采取措施减少死亡的发生.方法 在我科收治100例中毒患者,针对发生死亡的原因,抓住治疗护理的每一个环节.结果 100例中毒患者除3例较重死亡,1例出院较早出现下肢运动神经障碍.结论 有机磷农药中毒早期,如果及时采取一系列治疗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死亡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黄爱香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

    低出生体重儿指出生1 h内体重>1 500 g、<2 500 g的新生儿,以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多见.低出生体重儿各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功能还未健全,生活能力较弱,其病死率远高于足月新生儿.我科2006年1月~6月共收治低出生体重儿21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余凤娟;张俊霞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老年性痴呆患者静脉输液导管脱落原因分析及护理

    近年来,老年性痴呆在老年人中发病率呈现逐渐升高趋势,是老年人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往往还伴有其他躯体疾病,临床上常常将静脉输液作为治疗手段.由于老年性痴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智能障碍及精神障碍,对治疗不合作,易出现输液导管脱落现象,如何准确、及时地完成治疗计划,促进患者尽早康复显得非常重要.为探讨解决这个问题,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现将护理体会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张清玉;吴宁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我院保洁人员基本素质及自身防护调查

    目的 调查我院保洁人员基本素质及自身防护的情况,提出相关对策.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58份,进行调查结果分析.结果 对58份有效调查表结果显示:我院保洁人员接受自身防护正规教育的占65.5%,在工作中使用防护用品的占69%,受伤后不知正确处理方法的占29.3%.结论 根据我院保洁人员现状及调查结果提出正确的防护措施,针对性地制定有效的管理方法.

    作者:陈峰英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病人在手术室期间的心理探讨及护理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行为、态度、表情和姿势等,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使之有利于疾病的转归和康复.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发展,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愈来愈深刻地认识到心理因素同疾病的关系,人的心理活动与生理活动密切相关,心理因素既可以致病,也可以治病,因此,探讨病人的心理反应及心理需要,对搞好心理护理具有重要意义[1].

    作者:王燕琼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治疗肺部疾病的一项新技术,但其作为一种侵入性诊疗手段尚不能被大多数人接受[1].我院自2005年2月以来,在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同时,针对治疗过程中患者较易出现的不良反应加强了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立英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剖宫产术后护理体会

    剖宫产术是处理高危妊娠解决难产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术后病率、围生儿病率、病死率也在升高[1].为了挽救产妇和胎儿的生命,提高产科质量,我院妇产科病房对剖宫产术后实施整体护理,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支向红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糖尿病患者对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整体护理的开展,我院内分泌科对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健康教育,使其对疾病知识有了认识,但在使患者实现知识、观念和行为改变的统一方面效果不够理想.究其原因是千篇一律的标准化教育形式影响了教育效果.

    作者:桂红;宋雪梅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老年肾综合征出血热94例护理体会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出血和肾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1].中型患者中毒症状轻,预后良好,重型和危重型患者起病急剧,临床症状重叠,变化快,病情复杂,并发症多,病死率高.

    作者:李腊梅;李迎春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无菌注射器外包装袋的应用

    建立节约型社会,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既要合理节约,又要遵循无菌原则.我科2006年2月~12月,在遵守无菌原则的基础上,巧妙使用无菌注射器外包装袋代替无菌巾,保持无菌注射器处于无菌状态,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甘金婵;王宗英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正畸片段弓技术在前牙创伤松动固定中的应用

    前牙(+3333)位于牙弓前段,由于其特殊的解剖位置,在颌面部创伤中易受到损伤,导致前牙松动、移位,牙槽骨折.常规的治疗方法采用金属丝牙弓夹板固定,树脂粘结固定等.常存在刺激牙龈、牙周创伤大等缺点.我科于2003年以来采用正畸片段弓技术固定前牙创伤引起的牙松动移位,效果良好.现分述如下.

    作者:马武军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金星消毒液临床试用观察

    金星消毒液是一种复方含氯消毒剂.具有氯的强氧化性,以及较强的消毒灭菌效果,是高效、速效广谱抗菌剂,去污力强.该消毒剂自1991年开始在我院临床广泛使用,虽收到显著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缺点.

    作者:张立俊;孙吉平;孙静雁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2例疗效观察

    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目前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患者可采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其缓解脾功能亢进疗效好,且是一种微创手术,与脾切除相比具有较少的并发症和病死率.

    作者:廖芳梅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凯妮汀治疗妊娠期念珠菌性阴道炎56例

    念珠菌性阴道炎是妇女常见病、多发病.根据调查,约56%的妊娠妇女患念珠菌阴道炎[1].笔者在门诊应用凯妮汀治疗妊娠期念珠菌性阴道炎56例,效果满意.

    作者:赵丽君;蒋春霞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经腹股沟皮纹小切口治疗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及腹股沟斜疝

    为探讨经腹股沟皮纹小切口治疗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及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意义,我院于2003年1月~2006年1月,对71例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及腹股沟斜疝患者经腹股沟皮纹小切口手术治疗,术后综合评价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葛继军;王士平;何晓亮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早期给予维生素E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症状之一,约90%有不同程度的黄疸.以往总是等到新生儿黄疸超过一定的临界值才对其中的一部分进行干预治疗,并且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治疗,这样就有可能出现血清胆红素水平过高而容易出现核黄疸,进而影响小儿的生长与发育,是小儿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探讨一个早期有效且安全降低新生儿的胆红素的方法,我们对480例新生儿进行早期给予小剂量维生素E的试验,并定期测定其血清胆红素水平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赖素艺;李一村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芬太尼瑞芬太尼与异丙酚复合麻醉在无痛人流术中的临床观察

    人工流产是终止意外妊娠的方法之一,适用于45 d~70 d之内的孕妇.如果不实施麻醉,很多病人在手术时会觉得疼痛难忍,给部分病人造成心理创伤,引起人流术后性恐惧、性冷淡,影响生活质量.

    作者:李惠英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毛细支气管炎是幼儿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引起,目前尚无特效疗法.自2005年12月~2006年12月,我院采用痰热清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顾俊;陈熊秀;高琳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超声在基层医院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基层医院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临床综合诊断并经溶栓治疗证实为急性肺栓塞的患者21例行经胸超声心动图及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结果 超声心动图发现右心系统血栓3例,急性肺源性心脏病表现21例,检测出肺动脉高压1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5例.结论 超声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可动态监测及测量许多指标,同时可观察下肢深静脉栓子的有无及分布情况,应为基层医院急性肺栓塞检查的首选方法.

    作者:高艳灵;郭静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宫腔生理盐水声学造影诊断子宫内膜疾病

    为了提高超声实时显像诊断子宫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我们对5例疑为子宫内膜异常患者进行了宫腔生理盐水声学造影检查.报告如下.

    作者:王克蓉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观察

    过敏性紫癜是临床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病理基础为广泛的毛细血管炎,以皮肤紫癜、消化道黏膜出血、关节肿胀疼痛和肾炎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少数患者还伴有血管神经性水肿.

    作者:党惠兵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急性肾炎102例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肾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自2003年~2006年我院收治的103例急性肾炎的临床病历资料.结果 服药2 d后尿量增多者共80例,其余在1周内尿量增多.102例均有不同程度水肿,且30例伴有腹腔积液,服药后2 d内开始消肿者79例(77.5%),1周内消肿者占98.5%.尿蛋白在1周内消失者占77.7%,尿镜检红、白细胞于1周内转阴者占65.3%.服用萆夏肾炎方后对合并高血压的肾炎患者可取得满意的降压效果,血压平均于14 h~24 h开始下降,94.7%的患儿血压于1周内恢复正常.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肾炎可取得明显疗效,而在治疗过程中,既要注意水肿,亦应重视血尿及高血压的恢复.

    作者:宋淑红;安毅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性晶状体脱位继发性青光眼23例体会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性晶状体脱位继发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中药凉胆汤加味(黄芩、黄连、龙胆草、芦荟、荆芥、防风、黄柏、地肤子、羚羊角粉、白菊花、草决明、石决明、夏枯草、车前仁)配合西药(20%甘露醇、乙酰唑胺)等治疗本病23例.结果 23例治疗有效.结论 本方法对本病具有清泄肝胆实热,改善症状,稳定病情的功效.

    作者:李林英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乡镇卫生院如何创建基本现代化卫生院

    乡镇卫生院是我国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枢纽和中坚,在贯彻党的农村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实施医疗预防保健工作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农村卫生工作的重要组织保障,也是我国医疗预防保健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乡镇卫生院能否加快发展,与时俱进,创建基本现代化卫生院,在整个农村卫生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的福祉,也影响着小康社会的进程.

    作者:徐凤乐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氟哌利多用于术后镇痛引起锥体外系反应3例

    氟哌利多可能引起锥体外系反应.近期我院对210例手术后病人应用含氟哌利多的镇痛液施行术后硬膜外腔持续镇痛,结果有3例出现明显的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1.5%.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应举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嗅神经母细胞瘤1例

    嗅神经母细胞瘤少见,不超过鼻腔窦肿瘤的3%,是外胚层神经上皮源性肿瘤[1].笔者曾遇过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孟增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心脏创伤的急诊诊断及治疗

    心脏创伤在胸部创伤中是急危重症,院前的误诊率、病死率高.现报告如下.1病理生理及诊断心脏穿透性损伤的病理改变取决于损伤的部位、裂口大小及心包破损伤的程度.左心室的破裂伤引起的心包内出血和功能损害,显然比右心室的严重,而且预后差.根据心包伤口的大小和通畅情况,可有下列3种不同的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作者:蔡伟明;吕文强;张志锋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长期氧疗与现状分析

    1长期氧疗(LTOT)适应证LTOT适用于经过戒烟和药物治疗后病情处于稳定状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休息状态下存在动脉低氧血症,即呼吸室内空气时,动脉血氧分压PaO2等于或小于55 mmHg(1 mm Hg=0.133 kPa),或SaO2等于或低于88%,存在或不存在高碳酸血症,这是LTOT主要的适应证.另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PaO2在55~60 mm Hg之间,或SaO2>89%,但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也应接受LTOT:①有肺动脉高压依据;②外周水肿提示充血性心衰;③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红细胞压积大于55%).

    作者:张秀璞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护理人员在新时期应树立新形象

    护理人员的形象,应是政治立场、道德品质、思想修养、学识才华、遵纪守法、生活作风、尊老爱幼等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它反映在护士的一切言行和行动中,直接影响着党的医疗卫生工作政策的体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适应新时期的要求,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树立新形象.

    作者:张永安;任玉蓉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心肌桥7例误诊分析

    心肌桥是指覆盖在心外膜冠状动脉上的心肌纤维束,被覆盖的冠状动脉被称为壁冠状动脉.心肌桥从出生后即开始存在,近年来随着其在冠脉造影中的检出,其临床意义受到关注.我院收治了7例病人,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燕 刊期: 2007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