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2例疗效观察

廖芳梅

关键词:部分性, 脾动脉, 栓塞术治疗, 肝硬化, 脾功能亢进症, 动脉栓塞治疗, 微创手术, 介入技术, 脾切除, 病死率, 并发症, 疗效, 患者
摘要: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目前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患者可采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其缓解脾功能亢进疗效好,且是一种微创手术,与脾切除相比具有较少的并发症和病死率.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和护理

    有机磷农药是一种致死率极高的毒物,毒性物质进入机体后迅速吸收,其不良反应可涉及全身多个器官,常常伴有多个脏器的功能衰竭.

    作者:傅顺娇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观察

    过敏性紫癜是临床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病理基础为广泛的毛细血管炎,以皮肤紫癜、消化道黏膜出血、关节肿胀疼痛和肾炎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少数患者还伴有血管神经性水肿.

    作者:党惠兵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乡镇卫生院如何创建基本现代化卫生院

    乡镇卫生院是我国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枢纽和中坚,在贯彻党的农村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实施医疗预防保健工作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农村卫生工作的重要组织保障,也是我国医疗预防保健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乡镇卫生院能否加快发展,与时俱进,创建基本现代化卫生院,在整个农村卫生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的福祉,也影响着小康社会的进程.

    作者:徐凤乐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老年肾综合征出血热94例护理体会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出血和肾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1].中型患者中毒症状轻,预后良好,重型和危重型患者起病急剧,临床症状重叠,变化快,病情复杂,并发症多,病死率高.

    作者:李腊梅;李迎春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急性肾炎102例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肾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自2003年~2006年我院收治的103例急性肾炎的临床病历资料.结果 服药2 d后尿量增多者共80例,其余在1周内尿量增多.102例均有不同程度水肿,且30例伴有腹腔积液,服药后2 d内开始消肿者79例(77.5%),1周内消肿者占98.5%.尿蛋白在1周内消失者占77.7%,尿镜检红、白细胞于1周内转阴者占65.3%.服用萆夏肾炎方后对合并高血压的肾炎患者可取得满意的降压效果,血压平均于14 h~24 h开始下降,94.7%的患儿血压于1周内恢复正常.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肾炎可取得明显疗效,而在治疗过程中,既要注意水肿,亦应重视血尿及高血压的恢复.

    作者:宋淑红;安毅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超声在基层医院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基层医院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临床综合诊断并经溶栓治疗证实为急性肺栓塞的患者21例行经胸超声心动图及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结果 超声心动图发现右心系统血栓3例,急性肺源性心脏病表现21例,检测出肺动脉高压1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5例.结论 超声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可动态监测及测量许多指标,同时可观察下肢深静脉栓子的有无及分布情况,应为基层医院急性肺栓塞检查的首选方法.

    作者:高艳灵;郭静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C形臂下骨科手术配合及体会

    随着骨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医疗器械也相继不断更新,骨外科手术C臂机的应用更加频繁,特别是近几年经皮微创内固定手术的发展,更加显示出C臂机的方便、快捷,既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又缩短了手术时间,同时也提高了手术质量.我院的C臂机不在手术室,给手术配合增加了难度,要求配合护士从物品准备到手术配合必须心中有数,并掌握相关知识,才能配合到位,使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李萍;崔素红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早期给予维生素E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症状之一,约90%有不同程度的黄疸.以往总是等到新生儿黄疸超过一定的临界值才对其中的一部分进行干预治疗,并且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治疗,这样就有可能出现血清胆红素水平过高而容易出现核黄疸,进而影响小儿的生长与发育,是小儿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探讨一个早期有效且安全降低新生儿的胆红素的方法,我们对480例新生儿进行早期给予小剂量维生素E的试验,并定期测定其血清胆红素水平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赖素艺;李一村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正畸片段弓技术在前牙创伤松动固定中的应用

    前牙(+3333)位于牙弓前段,由于其特殊的解剖位置,在颌面部创伤中易受到损伤,导致前牙松动、移位,牙槽骨折.常规的治疗方法采用金属丝牙弓夹板固定,树脂粘结固定等.常存在刺激牙龈、牙周创伤大等缺点.我科于2003年以来采用正畸片段弓技术固定前牙创伤引起的牙松动移位,效果良好.现分述如下.

    作者:马武军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病人在手术室期间的心理探讨及护理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行为、态度、表情和姿势等,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使之有利于疾病的转归和康复.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发展,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愈来愈深刻地认识到心理因素同疾病的关系,人的心理活动与生理活动密切相关,心理因素既可以致病,也可以治病,因此,探讨病人的心理反应及心理需要,对搞好心理护理具有重要意义[1].

    作者:王燕琼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毛细支气管炎是幼儿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引起,目前尚无特效疗法.自2005年12月~2006年12月,我院采用痰热清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顾俊;陈熊秀;高琳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恶性肿瘤患者输注血小板悬液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 调查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输注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67例恶性肿瘤患者输注血小板的次数、是否合并感染对疗效的影响.结果 血小板输注≤6次者有效率为90.7%,输注>6次者为70.8%(P<0.05);感染组有效率为75.9%,非感染组为94.7%(P<0.05).结论 血小板输注次数及感染因素对血小板输注效率有影响.

    作者:张永红;卢志红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

    低出生体重儿指出生1 h内体重>1 500 g、<2 500 g的新生儿,以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多见.低出生体重儿各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功能还未健全,生活能力较弱,其病死率远高于足月新生儿.我科2006年1月~6月共收治低出生体重儿21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余凤娟;张俊霞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的呼吸道护理体会

    重型颅脑损伤病情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和呼吸道功能障碍,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血液、脑脊液等误入呼吸道易造成呼吸道阻塞而窒息.为保持呼吸道通畅及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早期进行气管切开术是一项重要措施.我科自2002年6月~2006年6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病人40例,现将其气管切开术后的呼吸道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霞丽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宫腔生理盐水声学造影诊断子宫内膜疾病

    为了提高超声实时显像诊断子宫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我们对5例疑为子宫内膜异常患者进行了宫腔生理盐水声学造影检查.报告如下.

    作者:王克蓉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护理人员在新时期应树立新形象

    护理人员的形象,应是政治立场、道德品质、思想修养、学识才华、遵纪守法、生活作风、尊老爱幼等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它反映在护士的一切言行和行动中,直接影响着党的医疗卫生工作政策的体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适应新时期的要求,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树立新形象.

    作者:张永安;任玉蓉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ST段抬高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256例分析

    冠心病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合并心房颤动并不少见,而且易致血流动力学障碍,使病情加重预后不良.我们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6年6月在本院的临床资料完整的256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旨在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的相关因素及其近期预后,以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邵忠;张继雁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山莨菪碱与西咪替丁联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68例

    轮状病毒(rltavirus,RV)是婴儿感染性腹泻的常见病原,是引起婴儿腹泻的主要致病因子.世界上任何地区的小儿大部分都感染过轮状病毒,严重地影响着小儿健康.为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儿科对68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应用山莨菪碱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玲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我院医务人员锐器伤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锐器伤的情况,以便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预对策.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我院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300名医务人员中在2005年~2006年2年中有54人发生过锐器伤56例次,其中采血针头刺伤2例次,占3.6%;注射器针头刺伤7例次,占12.5%;输液器针头刺伤17例次,占30.4%;缝合针刺伤16例次,占28.6%;手术刀刺伤11例次,占19.6%;玻璃划伤2例次,占3.6%;其他刺伤1例次,占1.8%.操作中未戴手套24例次,占42.9%;锐器伤后处理伤口不正确20例次,占35.7%;未报告23例次,占41.1%.结论 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规范操作行为,减少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发生.

    作者:陈茜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芬太尼瑞芬太尼与异丙酚复合麻醉在无痛人流术中的临床观察

    人工流产是终止意外妊娠的方法之一,适用于45 d~70 d之内的孕妇.如果不实施麻醉,很多病人在手术时会觉得疼痛难忍,给部分病人造成心理创伤,引起人流术后性恐惧、性冷淡,影响生活质量.

    作者:李惠英 刊期: 2007年第18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