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立英
低出生体重儿指出生1 h内体重>1 500 g、<2 500 g的新生儿,以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多见.低出生体重儿各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功能还未健全,生活能力较弱,其病死率远高于足月新生儿.我科2006年1月~6月共收治低出生体重儿21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余凤娟;张俊霞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江苏部分地区2005年~2006年夏秋季节流行的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对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病原学生化改变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均有屠宰或加工病死猪肉史,起病急,潜伏期短,有严重的毒血症状,全身多脏器受损和脑膜刺激征.部分患者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休克,周围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病原菌检测证实为猪链球菌血清2型,青霉素联合罗氏芬治疗有效,临床分为普通型、脑膜炎型、休克型和混合型,分别占9.1%、54.5%、13.6%、22.7%.本组病例的病死率为27.3%,治愈率为77.3%.结论 人感染猪链球菌是急性细菌感染人畜共患疾病.
作者:冯剑春;刘地发;王华雨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糖尿病是内分泌-代谢疾病,因胰岛功能障碍,导致体内糖代谢紊乱,继发蛋白质、脂肪水代谢障碍.临床上糖尿病常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眼底动脉硬化及出血失明.现就糖尿病护理提出几点认识.
作者:李海红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 调查我院保洁人员基本素质及自身防护的情况,提出相关对策.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58份,进行调查结果分析.结果 对58份有效调查表结果显示:我院保洁人员接受自身防护正规教育的占65.5%,在工作中使用防护用品的占69%,受伤后不知正确处理方法的占29.3%.结论 根据我院保洁人员现状及调查结果提出正确的防护措施,针对性地制定有效的管理方法.
作者:陈峰英 刊期: 2007年第18期
心肌桥是指覆盖在心外膜冠状动脉上的心肌纤维束,被覆盖的冠状动脉被称为壁冠状动脉.心肌桥从出生后即开始存在,近年来随着其在冠脉造影中的检出,其临床意义受到关注.我院收治了7例病人,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燕 刊期: 2007年第18期
人工流产是终止意外妊娠的方法之一,适用于45 d~70 d之内的孕妇.如果不实施麻醉,很多病人在手术时会觉得疼痛难忍,给部分病人造成心理创伤,引起人流术后性恐惧、性冷淡,影响生活质量.
作者:李惠英 刊期: 2007年第18期
建立节约型社会,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既要合理节约,又要遵循无菌原则.我科2006年2月~12月,在遵守无菌原则的基础上,巧妙使用无菌注射器外包装袋代替无菌巾,保持无菌注射器处于无菌状态,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甘金婵;王宗英 刊期: 2007年第18期
念珠菌性阴道炎是妇女常见病、多发病.根据调查,约56%的妊娠妇女患念珠菌阴道炎[1].笔者在门诊应用凯妮汀治疗妊娠期念珠菌性阴道炎56例,效果满意.
作者:赵丽君;蒋春霞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锐器伤的情况,以便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预对策.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我院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300名医务人员中在2005年~2006年2年中有54人发生过锐器伤56例次,其中采血针头刺伤2例次,占3.6%;注射器针头刺伤7例次,占12.5%;输液器针头刺伤17例次,占30.4%;缝合针刺伤16例次,占28.6%;手术刀刺伤11例次,占19.6%;玻璃划伤2例次,占3.6%;其他刺伤1例次,占1.8%.操作中未戴手套24例次,占42.9%;锐器伤后处理伤口不正确20例次,占35.7%;未报告23例次,占41.1%.结论 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规范操作行为,减少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发生.
作者:陈茜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 调查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输注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67例恶性肿瘤患者输注血小板的次数、是否合并感染对疗效的影响.结果 血小板输注≤6次者有效率为90.7%,输注>6次者为70.8%(P<0.05);感染组有效率为75.9%,非感染组为94.7%(P<0.05).结论 血小板输注次数及感染因素对血小板输注效率有影响.
作者:张永红;卢志红 刊期: 2007年第18期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症状之一,约90%有不同程度的黄疸.以往总是等到新生儿黄疸超过一定的临界值才对其中的一部分进行干预治疗,并且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治疗,这样就有可能出现血清胆红素水平过高而容易出现核黄疸,进而影响小儿的生长与发育,是小儿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探讨一个早期有效且安全降低新生儿的胆红素的方法,我们对480例新生儿进行早期给予小剂量维生素E的试验,并定期测定其血清胆红素水平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赖素艺;李一村 刊期: 2007年第18期
中间型综合征(IMS)是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少数病例在急性中毒症状缓解后和迟发性神经病变发生前,约在急性中毒24 h~96 h突然发生死亡.其发病机制与胆碱酯酶受到长期抑制,影响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的功能有关.死亡前可先有颈、上肢和呼吸肌麻痹[1].2001年1月~2007年1月我院共收治50例中间型综合征患者,及时采取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防治脑水肿,维持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防治肺部感染,加强营养支持等综合抢救措施,治愈率达90%.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金林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因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质、脂肪和继发性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作者:徐艳;王若溢 刊期: 2007年第18期
本文收集了我院去年临床诊断的猪霍乱沙门菌败血症13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朱余德 刊期: 2007年第18期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诊疗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人性化.静脉穿刺后拔针是临床中普通、常见的基础护理操作之一,随着病人对医疗服务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拔针时所造成的疼痛也成为评估护理质量效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传统拔针法在实际操作中大部分病人有明显疼痛感,某些病人主观上感到拔针时比穿刺时更痛.笔者将本院800例门诊静脉输液病人分别应用新老拔针法不同疼痛结果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翁芸芳 刊期: 2007年第18期
为探讨经腹股沟皮纹小切口治疗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及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意义,我院于2003年1月~2006年1月,对71例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及腹股沟斜疝患者经腹股沟皮纹小切口手术治疗,术后综合评价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葛继军;王士平;何晓亮 刊期: 2007年第18期
前牙(+3333)位于牙弓前段,由于其特殊的解剖位置,在颌面部创伤中易受到损伤,导致前牙松动、移位,牙槽骨折.常规的治疗方法采用金属丝牙弓夹板固定,树脂粘结固定等.常存在刺激牙龈、牙周创伤大等缺点.我科于2003年以来采用正畸片段弓技术固定前牙创伤引起的牙松动移位,效果良好.现分述如下.
作者:马武军 刊期: 2007年第18期
随着骨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医疗器械也相继不断更新,骨外科手术C臂机的应用更加频繁,特别是近几年经皮微创内固定手术的发展,更加显示出C臂机的方便、快捷,既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又缩短了手术时间,同时也提高了手术质量.我院的C臂机不在手术室,给手术配合增加了难度,要求配合护士从物品准备到手术配合必须心中有数,并掌握相关知识,才能配合到位,使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李萍;崔素红 刊期: 2007年第18期
嗅神经母细胞瘤少见,不超过鼻腔窦肿瘤的3%,是外胚层神经上皮源性肿瘤[1].笔者曾遇过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孟增 刊期: 2007年第18期
轮状病毒(rltavirus,RV)是婴儿感染性腹泻的常见病原,是引起婴儿腹泻的主要致病因子.世界上任何地区的小儿大部分都感染过轮状病毒,严重地影响着小儿健康.为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儿科对68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应用山莨菪碱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玲 刊期: 2007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