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糖尿病健康教育

严素琴

关键词:糖尿病患者, 死亡率, 人民生活水平, 健康教育, 危害性, 年轻人, 老年人, 发病率, 病残率, 系统, 疾病
摘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目前已上升为2.5%,其死亡率也上升为第3位,严重影响了中、老年人乃至年轻人的健康与生活.但许多糖尿病患者并未对其危害性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至疾病的病残率和死亡率都较高,所以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十分重要.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移动条野中平面剂量分析

    目的阐明常规移动条野中平面剂量分布的特点,并对其缺点进行改进.方法用电离室法测量水深分别为8 cm、10 cm、12 cm,相当于体厚分别为16 cm、20cm、24 cm时,中平面中央区及端面区总百分深度量,并分析其总百分深度量.结果移动条野照射技术中平面中央区剂量分布较均匀,而端面区剂量分布相对不均匀.结论应用移动条野照射技术时,对其端面剂量进行补偿是合理和必须的.

    作者:黄贤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80岁以上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及早期并发症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80岁以上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及早期并发症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2000年6月~2004年6月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39例.结果39例中,早期死亡2例,7例术后5个月死于基础内科病,其余全部骨折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4个月.结论外固定架治疗80岁以上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稳定性好,可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张长青;李根群;刘章民;张双喜;赵永泽;王江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闭合性脑挫裂伤后选择性手术及其预后123例报告

    目的探讨闭合性脑挫裂伤的诊断,选择性手术的指征及时机、预后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123例闭合性脑挫裂伤病人行选择性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开颅清除碎化坏死脑组织,并去骨瓣减压66例;标准大骨瓣减压术57例.疗效良好99例,占80.5%;疗效差33例.结论闭合性脑挫裂伤诊断以CT检查为主要依据,选择性手术的指征及时机必须综合分析,适宜的CT检查时间窗、GCS评分、瞳孔变化观察、合理的手术时间窗,是影响手术预后有价值的因素.

    作者:邱礼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及博利康尼治疗毛细支气管炎42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普米克令舒及博利康尼混悬液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8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观察组用普米克令舒及博利康尼混悬液雾化吸入,对照组采用病毒唑+α-糜蛋白酶+地塞米松雾化吸入.对治疗后症状体征持续时间,病情治愈好转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愈率、缓解咳嗽、喘憋及缩短哮鸣音持续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及博利康尼混悬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好、方便、安全.

    作者:师廷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药外敷配合西医治疗面神经炎56例

    近年来,笔者应用传统中药外敷配合西医联合治疗面神经炎56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56例病人均为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其中男38例,女18例,年龄自18岁~76岁不等,平均43岁±3.2岁;病程12~19天,平均7±1.5天.均不伴耳廓疱疹,并除外脑干梗死、占位引起的面神经损害等.

    作者:时新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心电图对诊断高钾血症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心电图检查在高血钾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8例高血钾患者的心电图与血清钾浓度进行对照分析总结.结果血清钾高低与心电图改变并不呈绝对平行关系,排钾困难所致的高血钾心电图改变与血清钾测定有较好的一致性.不同程度的高血钾在心电图上有不同的特征性表现,而细胞内钾外移所致的高血钾在心电图上无高血钾改变.结论心电图对高血钾改变的反映比血清钾测定更准确,可作为诊断高血钾和观察疗效的重要指标.

    作者:陈小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2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和常规组,各31例.前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冰毯将体温降至33℃~35℃,并给予以脱水、止血、抗感染、神经营养、对症支持治疗.后者为常规治疗,不用冰毯机.结果亚低温组预后良好率为54.8%,病死率为16.1%;对照组预后良好率为16.1%,病死率为38.7%.预后良好率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育驰;张天益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芬太尼加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30例临床体会

    临床上芬太尼用于椎管内术后镇痛和分娩期镇痛已有多年,我院自2000年以来在剖宫产术中试用硬膜外推注芬太尼,观察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的局麻药镇痛效能有否增强或延长,以及对生命体征的影响和副作用的发生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王龙云;安宝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因素及对策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因素及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做好心理护理及饮食护理,结合运动疗法及药物治疗.结果本组患者空腹血糖、血尿、血脂控制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只要做好卫生宣教、控制饮食、加强各项护理、用药及时、剂量准确,就能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邓月妹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生肌愈皮膏加红外线治疗重度褥疮48例报告

    笔者自1997年以来采用生肌愈皮膏加红外线治疗重度褥疮48例,共63处Ⅲ~Ⅳ度褥疮,疗效较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8例,男29例,女19例;年龄25岁~90岁,平均52岁.Ⅲ度32例,Ⅳ16例;褥疮创面小2 cm×4 cm,大15 cm×13 cm,深度0.5~4 cm;部位:骶尾部27处,大粗隆部13处,足踝部6处,肩胛骨部2处.发生原因:脊髓损伤后长期卧床病人35例,老年人慢性病长期卧床病人13例.生肌愈皮膏主要成分:生象皮、当归、白芷、乳香、蜂蜡、黄柏内酯等.

    作者:张磊;李忠海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TP方案治疗晚期NSCLC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TAX135 mg/m2、d1,DDP75 mg/m2,分5天应用,21天为1疗程.结果可评价疗效者40例,无CR病例,PR 37.5%(15/40),SD 47.5%(19/40),PD 15.0%(6/40),临床症状改善率72.5%(29/40).毒副作用主要为血液毒性95.0%(38/40)和恶心呕吐52.5%(21/40).结论TP方案对晚期NSCLC有较好疗效,且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王延红;卢雨霖;李若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B超在诊查宫腔残留物中的应用

    妊娠后残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产后或流产、刮宫、药流后并发症,临床表现以持续或间断阴道流血或合并下腹部疼痛症状为主.而B超在其应用适应证的选择及监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临床消宫后病理检查证实的宫腔残留物的超声诊断作一分析,探讨运用B超诊断宫内残留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永祥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CT表现和转归131例分析

    目的进一步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CT表现特点和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131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CT表现和临床资料,采用头颅常规平扫.结果CT主要表现为单或双侧额、颞、顶颅骨内板下新月形脑脊液密度,55%发生在两侧额部,50.4%深入到纵裂前部呈M型,有不同程度的脑实质受压、脑沟聚拢变浅等.结论①外伤性硬膜下积液似应分为四型,即超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和亚急性型较多见.②各年龄段均可发生,青壮年亦多见.③其中13.7%病例可进展成为高密度慢性硬膜下血肿.

    作者:刘兴明;徐书源;蔡春祥;朱朝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儿童溺水院前院内急救2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溺水儿童佳的院前、院内急救方法,提高复苏成功率.方法对近2年我院急诊与PICU救治的20例溺水儿童病例作回顾分析.结果20例患儿中15例在现场进行了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平均到达医院时间0.5~3小时.至我院急诊时,心肺停止、瞳孔散大者7例;意识障碍者8例;抽搐者1例;完全清醒4例.对心肺停止的7例患儿立即进行复苏.3例急诊室死亡;其余4例均恢复自主循环,其中2例心肺停止30分钟复苏成功,目前基本恢复正常.2例进入PICU后8~24小时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非心肺停止组13例患儿中4例遗留轻度缺氧性脑病,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及时的现场心肺复苏、完善的转运机制、一体化的急救体系,是提高复苏成功率、降低伤残率的有效保障.溺水的预防应关注高危人群,加强安全教育.

    作者:洪海斌;孙电;蔡家骥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胃癌及大肠癌患者外周血EGFR mRNA检测的研究

    目的检测胃癌及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Receptor,EGFR)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联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57例胃癌,37例大肠癌患者及30例健康人外周血EGFRmRNA.结果30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EGFR均为阴性.患者组EGFRmRNA表达阳性为胃癌24/57及大肠癌17/37.EGFR mRNA表达阳性在TNM及Dukes(大肠癌)分期中为Ⅰ期3/11,Ⅱ期3/19,Ⅲ期13/21及Ⅳ期5/6,(P<0.05,Ⅰ、ⅡvsⅢ、Ⅳ),大肠癌A期2/7,B期5/16,C期8/10及D期2/4,(P<0.05,A、BvsC、D).胃癌及大肠癌病理上在低未分化及中高分化癌间经χ2检验有显著差异.结论RT-PCR方法检测胃癌及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EGFR mRNA表达与其临床及病理分期相关.此项指标检测可作为胃癌治疗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黄海涛;梁春林;和利稼;房津辉;王勋;黄磊;刘显峰;白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麻醉与心肌保护方法探讨

    目的回顾80例重症病人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过程,总结体外循环麻醉与心肌保护方法的经验.方法麻醉随机分成两组,A组采用小剂量芬太尼、安定加肌松药静注,异氟醚间断吸入.B组为对照组,芬太尼、肌松药静注,异氟醚间断吸入.随机选择30例病人氧合血冠状动脉灌注用于心肌保护,另50例病人常规晶体停跳液灌注.结果A组诱导时,切皮时平均动脉压、心率波动范围小.开放升主动脉后含血停跳液组心脏自动复跳率明显高于晶体液停跳液组.结论麻醉诱导维持采用芬太尼小量分次静注,辅以安定,间断吸入异氟醚麻醉更为平稳.术中加强心肌保护,可减轻术后心功能衰竭,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

    作者:杜关贤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终止疤痕子宫疤痕处早期妊娠40例临床体会

    终止疤痕子宫疤痕处早期妊娠始终是我们妇产科工作的一个棘手问题,由于孕卵着床该解剖部位特殊,无疑给我们医务工作增加了难度和风险.但我院妇产科由于思想上重视,应用B超、宫腔镜、腹腔镜联合,在手术室应用适当麻醉方式成功终止了疤痕处早期妊娠,无1例医疗事故和纠纷发生,疗效甚好.现将我院2004年1月~2005年5月收治40例患者的诊治情况小结如下.

    作者:吕海荣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浅谈脑梗死患者的心理及护理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环境的转变及人口的老龄化加速,脑梗死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随着医学模式进一步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从单纯对患者生活和疾病的护理扩展为全面照顾和满足护理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需要.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运用心理学的方法,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注意观察和了解脑梗死患者的心理活动及时做好心理护理非常重要.

    作者:干永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城镇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特点及应对策略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它危害公众健康的事件.危害人数较多、性质比较严重的事件在城镇发生几率要比农村多一些,也比较难以预防.所以认识城镇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特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是十分有益和必要的.

    作者:鞠洪波;樊永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肺炎克雷伯菌肠炎43例分析

    目的探讨肺炎克雷伯菌肠炎的临床特征、药敏情况,为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经粪便细菌培养证实的43例迁延性、慢性肺炎克雷伯菌肠炎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3例中,3岁以下婴幼儿占95.3%,1岁以下婴儿占69.8%.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率100%,哌拉西林/舒巴坦钠敏感率97.7%,对儿科较少用的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为60.5%~76.7%,对常用的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类几乎均不敏感.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加用贝飞达,疗效满意.结论克雷伯菌易引起婴幼儿迁延性、慢性肠炎,且临床症状不典型;克雷伯菌有部分为产ESBLs菌株,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应选用敏感抗生素及调整肠道微生态.

    作者:林舜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