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炎克雷伯菌肠炎43例分析

林舜红

关键词:肠炎, 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性
摘要:目的探讨肺炎克雷伯菌肠炎的临床特征、药敏情况,为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经粪便细菌培养证实的43例迁延性、慢性肺炎克雷伯菌肠炎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3例中,3岁以下婴幼儿占95.3%,1岁以下婴儿占69.8%.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率100%,哌拉西林/舒巴坦钠敏感率97.7%,对儿科较少用的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为60.5%~76.7%,对常用的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类几乎均不敏感.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加用贝飞达,疗效满意.结论克雷伯菌易引起婴幼儿迁延性、慢性肠炎,且临床症状不典型;克雷伯菌有部分为产ESBLs菌株,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应选用敏感抗生素及调整肠道微生态.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39例体会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000年5月~2005年4月39例自发性气胸因初发及复发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结果本组病例手术时间平均为1~2小时,术中出血20~50ml,平均住院时间7~9天.结论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具有损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疗效确切的优点.

    作者:莫靓;贺大璞;聂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低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胆管梗阻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管梗阻性病变的诊断作用.方法对4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管梗阻性病变的MRCP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低场MRCP显示胆管梗阻的定位正确率100%,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9%.结论低场MRCP对胆管结石、恶性胆管梗阻以及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医源性胆管梗阻等胆系疾病的诊断价值高于其它影像检查.低场MRI设备运行成本低廉、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吕旭光;陈鹏;丁朝阳;魏丹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小剂量肝素治疗小儿肺炎48例疗效观察

    我科应用小剂量肝素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近1年我科住院的支气管炎患儿,符合儿科学第五版诊断标准(咳嗽、气促、肺部罗音、胸片改变),年龄6个月~13岁,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48例,男31例,女17例;对照组39例,男28例,女11例.

    作者:谯红;李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血袋离心破损原因分析

    血液是宝贵的资源,采供血机构在成份血制备过程中时常发生离心破袋问题,是血液采集后报废原因之一.为减少损失,降低血液报废率,笔者对血袋离心破损的原因及预防分析如下.

    作者:冯倩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髋关节前外侧改良切口用于人T股骨头置换术40例分析

    近年来,随着交通的高速发展,外伤造成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日益增多,对于50岁以上内收型骨折患者,大多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我院自1995年以来,采用髋关节前外侧改良切口用于股骨头置换40例,效果良好,现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作者:谭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药外敷配合西医治疗面神经炎56例

    近年来,笔者应用传统中药外敷配合西医联合治疗面神经炎56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56例病人均为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其中男38例,女18例,年龄自18岁~76岁不等,平均43岁±3.2岁;病程12~19天,平均7±1.5天.均不伴耳廓疱疹,并除外脑干梗死、占位引起的面神经损害等.

    作者:时新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生肌愈皮膏加红外线治疗重度褥疮48例报告

    笔者自1997年以来采用生肌愈皮膏加红外线治疗重度褥疮48例,共63处Ⅲ~Ⅳ度褥疮,疗效较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8例,男29例,女19例;年龄25岁~90岁,平均52岁.Ⅲ度32例,Ⅳ16例;褥疮创面小2 cm×4 cm,大15 cm×13 cm,深度0.5~4 cm;部位:骶尾部27处,大粗隆部13处,足踝部6处,肩胛骨部2处.发生原因:脊髓损伤后长期卧床病人35例,老年人慢性病长期卧床病人13例.生肌愈皮膏主要成分:生象皮、当归、白芷、乳香、蜂蜡、黄柏内酯等.

    作者:张磊;李忠海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闭合性脑挫裂伤后选择性手术及其预后123例报告

    目的探讨闭合性脑挫裂伤的诊断,选择性手术的指征及时机、预后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123例闭合性脑挫裂伤病人行选择性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开颅清除碎化坏死脑组织,并去骨瓣减压66例;标准大骨瓣减压术57例.疗效良好99例,占80.5%;疗效差33例.结论闭合性脑挫裂伤诊断以CT检查为主要依据,选择性手术的指征及时机必须综合分析,适宜的CT检查时间窗、GCS评分、瞳孔变化观察、合理的手术时间窗,是影响手术预后有价值的因素.

    作者:邱礼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70岁以上食管癌63例外科治疗体会

    近年来高龄食管癌日益多见,近5年来由于我们采取个体化的围手术期处理,对63例70岁以上的高龄食管癌患者实行开胸手术治疗,取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就其临床特征及治疗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吴斌;范崇九;陆松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改变导尿管与集尿袋连接顺序的应用体会

    导尿管留置法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在以往操作中,先插入导尿管,见尿液流出后,固定导尿管,撤洞巾,脱去手套,再连接导尿管与集尿袋.此方法增加护士接触患者体液的机会.我们在实际操作中把导尿管与集尿袋在连接先后顺序上与以往稍加改动,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马保侠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终止疤痕子宫疤痕处早期妊娠40例临床体会

    终止疤痕子宫疤痕处早期妊娠始终是我们妇产科工作的一个棘手问题,由于孕卵着床该解剖部位特殊,无疑给我们医务工作增加了难度和风险.但我院妇产科由于思想上重视,应用B超、宫腔镜、腹腔镜联合,在手术室应用适当麻醉方式成功终止了疤痕处早期妊娠,无1例医疗事故和纠纷发生,疗效甚好.现将我院2004年1月~2005年5月收治40例患者的诊治情况小结如下.

    作者:吕海荣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冠状动脉支架术患者护理要点

    随着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的迅速发展,冠状动脉支架术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各适应证的治疗.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是在局麻下通过外周动脉穿刺、插管,行冠状动脉造影后,通过导丝将装有支架的球囊导管送入病变部位,将支架置人冠状动脉内保持血流通畅,从而减轻冠心病的症状,达到治疗目的.我科自2005年至今共行冠脉造影检查87例,其中冠状动脉支架术16例,笔者从临床总结出几点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作者:陈美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因素及对策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因素及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做好心理护理及饮食护理,结合运动疗法及药物治疗.结果本组患者空腹血糖、血尿、血脂控制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只要做好卫生宣教、控制饮食、加强各项护理、用药及时、剂量准确,就能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邓月妹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护患关系的角色调控

    护患关系是护士与患者及患者亲友在一种特殊环境中交感互动形成的短暂型人际关系,是护理过程中涉及范围广泛,影响因素复杂的一种人际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能使病人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缩短护患距离,有助于按时按质完成各种治疗,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因此,注重护士在护患关系中的角色实施与调控,对做好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尤为重要.

    作者:李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肺炎克雷伯菌肠炎43例分析

    目的探讨肺炎克雷伯菌肠炎的临床特征、药敏情况,为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经粪便细菌培养证实的43例迁延性、慢性肺炎克雷伯菌肠炎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3例中,3岁以下婴幼儿占95.3%,1岁以下婴儿占69.8%.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率100%,哌拉西林/舒巴坦钠敏感率97.7%,对儿科较少用的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为60.5%~76.7%,对常用的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类几乎均不敏感.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加用贝飞达,疗效满意.结论克雷伯菌易引起婴幼儿迁延性、慢性肠炎,且临床症状不典型;克雷伯菌有部分为产ESBLs菌株,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应选用敏感抗生素及调整肠道微生态.

    作者:林舜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加强站内感染控制保证采浆安全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血浆站感染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血浆站的感染控制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血浆的质量,控制站内感染是血浆站质量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感染控制好了,才能保证供浆者、采浆者及工作人员的安全.才能保证环境不被污染.

    作者:刘景梅;朱兆生;刘启臣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2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和常规组,各31例.前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冰毯将体温降至33℃~35℃,并给予以脱水、止血、抗感染、神经营养、对症支持治疗.后者为常规治疗,不用冰毯机.结果亚低温组预后良好率为54.8%,病死率为16.1%;对照组预后良好率为16.1%,病死率为38.7%.预后良好率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育驰;张天益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努力加强临床药师的培养

    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现象相当严重,造成的药品不良反应和药害事件时有发生,不合理用药直接导致了医疗保健费用的急剧增长,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沉重负担.合理用药的目的是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药品,是人类与疾病斗争的愿望.

    作者:应东敏;沈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儿童溺水院前院内急救2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溺水儿童佳的院前、院内急救方法,提高复苏成功率.方法对近2年我院急诊与PICU救治的20例溺水儿童病例作回顾分析.结果20例患儿中15例在现场进行了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平均到达医院时间0.5~3小时.至我院急诊时,心肺停止、瞳孔散大者7例;意识障碍者8例;抽搐者1例;完全清醒4例.对心肺停止的7例患儿立即进行复苏.3例急诊室死亡;其余4例均恢复自主循环,其中2例心肺停止30分钟复苏成功,目前基本恢复正常.2例进入PICU后8~24小时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非心肺停止组13例患儿中4例遗留轻度缺氧性脑病,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及时的现场心肺复苏、完善的转运机制、一体化的急救体系,是提高复苏成功率、降低伤残率的有效保障.溺水的预防应关注高危人群,加强安全教育.

    作者:洪海斌;孙电;蔡家骥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

    1资料与方法1.1诊断与分级标准糖尿病诊断参照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建议标准,并按Wagner标准[1]将糖尿病史分为四级级.即0级:无开放性病灶但属高危足:Ⅰ级:浅表溃疡;Ⅱ级:转深溃疡常继发感染:Ⅲ级:脓肿形成;肌腱韧带组织破坏骨未波及;Ⅳ级:局部坏疽,已有骨质破坏;Ⅴ级:全足坏疽.

    作者:何卫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