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状动脉支架术患者护理要点

陈美玲

关键词:冠状动脉内支架术, 患者, 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 心血管介入, 治疗, 支架置人, 诊疗技术, 造影检查, 球囊导管, 临床总结, 护理要点, 动脉穿刺, 有支架, 适应证, 症状, 应用, 外周, 内保, 流通
摘要:随着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的迅速发展,冠状动脉支架术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各适应证的治疗.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是在局麻下通过外周动脉穿刺、插管,行冠状动脉造影后,通过导丝将装有支架的球囊导管送入病变部位,将支架置人冠状动脉内保持血流通畅,从而减轻冠心病的症状,达到治疗目的.我科自2005年至今共行冠脉造影检查87例,其中冠状动脉支架术16例,笔者从临床总结出几点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局部封闭结合三棱针闭式松解治疗弹响指96例体会

    近年来我们采用局部封闭结合三棱针闭式松解治疗弹响指,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96例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为弹响指,即狭窄?性腱鞘炎,其中男51例,女45例;拇指21例,食指11例,中指28例,环指31例,小拇指5例.

    作者:孙成安;段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闭合性脑挫裂伤后选择性手术及其预后123例报告

    目的探讨闭合性脑挫裂伤的诊断,选择性手术的指征及时机、预后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123例闭合性脑挫裂伤病人行选择性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开颅清除碎化坏死脑组织,并去骨瓣减压66例;标准大骨瓣减压术57例.疗效良好99例,占80.5%;疗效差33例.结论闭合性脑挫裂伤诊断以CT检查为主要依据,选择性手术的指征及时机必须综合分析,适宜的CT检查时间窗、GCS评分、瞳孔变化观察、合理的手术时间窗,是影响手术预后有价值的因素.

    作者:邱礼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血袋离心破损原因分析

    血液是宝贵的资源,采供血机构在成份血制备过程中时常发生离心破袋问题,是血液采集后报废原因之一.为减少损失,降低血液报废率,笔者对血袋离心破损的原因及预防分析如下.

    作者:冯倩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丙型肝炎的流行现状与预防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HCV是1989年由美国Choo等从受感染的黑猩猩血液标本,100万个克隆中仅找到1个阳性克隆,由此命名为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对很多人来说,还比较陌生.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可导致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

    作者:胡玉荣;哈斯额尔敦;十月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静脉采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静脉穿刺采血是临床上常用的采血方式,在静脉采集血标本的过程中,有很多影响因素,探讨如下.1采血前的干扰因素1.1心理因素张运斌[1]的研究表明,恐慌与激动可导致血管及胆囊收缩作用加强,P02、ALT、AST、lgA、lgG、lgM检测值增高.因此,采血者应使被采血者情绪放松,主动配合.

    作者:王成红;杨春玲;杨红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终止疤痕子宫疤痕处早期妊娠40例临床体会

    终止疤痕子宫疤痕处早期妊娠始终是我们妇产科工作的一个棘手问题,由于孕卵着床该解剖部位特殊,无疑给我们医务工作增加了难度和风险.但我院妇产科由于思想上重视,应用B超、宫腔镜、腹腔镜联合,在手术室应用适当麻醉方式成功终止了疤痕处早期妊娠,无1例医疗事故和纠纷发生,疗效甚好.现将我院2004年1月~2005年5月收治40例患者的诊治情况小结如下.

    作者:吕海荣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及博利康尼治疗毛细支气管炎42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普米克令舒及博利康尼混悬液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8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观察组用普米克令舒及博利康尼混悬液雾化吸入,对照组采用病毒唑+α-糜蛋白酶+地塞米松雾化吸入.对治疗后症状体征持续时间,病情治愈好转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愈率、缓解咳嗽、喘憋及缩短哮鸣音持续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及博利康尼混悬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好、方便、安全.

    作者:师廷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髋关节前外侧改良切口用于人T股骨头置换术40例分析

    近年来,随着交通的高速发展,外伤造成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日益增多,对于50岁以上内收型骨折患者,大多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我院自1995年以来,采用髋关节前外侧改良切口用于股骨头置换40例,效果良好,现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作者:谭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在医院工作中的作用

    现代医学模式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化为生物、心理和社会的综合性卫生服务模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渴望获得更多的保健知识,比如疾病预防、治疗、康复,免疫预防等.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手段,健康教育工作在社会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健康教育对实现医学模式转变所起到的作用将更为积极和主动.

    作者:丁少青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直肠癌手术治疗的方法与进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直肠癌的认识不断加深,对直肠癌的治疗方法和观念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经腹、会阴直肠癌(Miles)根治术是外科手术治疗直肠癌的金标准.自20世纪70年代随着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盆腔自主神经的作用与解剖位置认识的深化,手术技术的进步,器材的发明创新,微创外科的发展,以及现代人们对直肠癌术后的效果、生存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经典的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受到冲击.特别是近20年来直肠系膜全切除已成为目前直肠癌术中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

    作者:贾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慢性酒精中毒致神经损害26例报告

    慢性酒精中毒导致的神经损害,在我地区是一比较常见的社会健康问题,尤其在我们巴彦淖尔市当地,近年的发病呈上升趋势.现将本院5年来收治的26例典型慢性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杜岫岚;刘瑞霞;武兵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城镇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特点及应对策略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它危害公众健康的事件.危害人数较多、性质比较严重的事件在城镇发生几率要比农村多一些,也比较难以预防.所以认识城镇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特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是十分有益和必要的.

    作者:鞠洪波;樊永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小剂量肝素治疗小儿肺炎48例疗效观察

    我科应用小剂量肝素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近1年我科住院的支气管炎患儿,符合儿科学第五版诊断标准(咳嗽、气促、肺部罗音、胸片改变),年龄6个月~13岁,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48例,男31例,女17例;对照组39例,男28例,女11例.

    作者:谯红;李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麻醉与心肌保护方法探讨

    目的回顾80例重症病人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过程,总结体外循环麻醉与心肌保护方法的经验.方法麻醉随机分成两组,A组采用小剂量芬太尼、安定加肌松药静注,异氟醚间断吸入.B组为对照组,芬太尼、肌松药静注,异氟醚间断吸入.随机选择30例病人氧合血冠状动脉灌注用于心肌保护,另50例病人常规晶体停跳液灌注.结果A组诱导时,切皮时平均动脉压、心率波动范围小.开放升主动脉后含血停跳液组心脏自动复跳率明显高于晶体液停跳液组.结论麻醉诱导维持采用芬太尼小量分次静注,辅以安定,间断吸入异氟醚麻醉更为平稳.术中加强心肌保护,可减轻术后心功能衰竭,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

    作者:杜关贤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TP方案治疗晚期NSCLC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TAX135 mg/m2、d1,DDP75 mg/m2,分5天应用,21天为1疗程.结果可评价疗效者40例,无CR病例,PR 37.5%(15/40),SD 47.5%(19/40),PD 15.0%(6/40),临床症状改善率72.5%(29/40).毒副作用主要为血液毒性95.0%(38/40)和恶心呕吐52.5%(21/40).结论TP方案对晚期NSCLC有较好疗效,且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王延红;卢雨霖;李若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低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胆管梗阻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管梗阻性病变的诊断作用.方法对4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管梗阻性病变的MRCP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低场MRCP显示胆管梗阻的定位正确率100%,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9%.结论低场MRCP对胆管结石、恶性胆管梗阻以及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医源性胆管梗阻等胆系疾病的诊断价值高于其它影像检查.低场MRI设备运行成本低廉、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吕旭光;陈鹏;丁朝阳;魏丹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新生儿窒息的诊断与护理

    目的为了更好地认识新生儿窒息的护理诊断与抢救措施.方法从我院2003年1月~2005年7月的产科病案中回顾性统计新生儿窒息67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轻度窒息58例,重度窒息9例,经积极抢救,精心治疗及护理,59例痊愈出院,5例好转出院,3例死亡.结论正确的护理诊断和积极的护理抢救是治疗窒息患儿的关键.

    作者:汪晓湘;钟燕群;陈晓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11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本院1994年~2004年113例住院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3例中非典型胸痛及无胸痛症状者41例(36.28%);出现并发症者86例(76.11%);有伴发症者102例(90.27%);行溶栓治疗51例(45.13%);死亡37例(32.74%).结论相当部分老年人AMI临床症状不典型,多无诱因,并发症及伴发症多且溶栓率低而死亡率高.

    作者:谢阳;林东;罗书裕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芬太尼加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30例临床体会

    临床上芬太尼用于椎管内术后镇痛和分娩期镇痛已有多年,我院自2000年以来在剖宫产术中试用硬膜外推注芬太尼,观察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的局麻药镇痛效能有否增强或延长,以及对生命体征的影响和副作用的发生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王龙云;安宝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CT表现和转归131例分析

    目的进一步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CT表现特点和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131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CT表现和临床资料,采用头颅常规平扫.结果CT主要表现为单或双侧额、颞、顶颅骨内板下新月形脑脊液密度,55%发生在两侧额部,50.4%深入到纵裂前部呈M型,有不同程度的脑实质受压、脑沟聚拢变浅等.结论①外伤性硬膜下积液似应分为四型,即超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和亚急性型较多见.②各年龄段均可发生,青壮年亦多见.③其中13.7%病例可进展成为高密度慢性硬膜下血肿.

    作者:刘兴明;徐书源;蔡春祥;朱朝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