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窒息的诊断与护理

汪晓湘;钟燕群;陈晓霞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 诊断, 护理
摘要:目的为了更好地认识新生儿窒息的护理诊断与抢救措施.方法从我院2003年1月~2005年7月的产科病案中回顾性统计新生儿窒息67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轻度窒息58例,重度窒息9例,经积极抢救,精心治疗及护理,59例痊愈出院,5例好转出院,3例死亡.结论正确的护理诊断和积极的护理抢救是治疗窒息患儿的关键.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肺炎克雷伯菌肠炎43例分析

    目的探讨肺炎克雷伯菌肠炎的临床特征、药敏情况,为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经粪便细菌培养证实的43例迁延性、慢性肺炎克雷伯菌肠炎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3例中,3岁以下婴幼儿占95.3%,1岁以下婴儿占69.8%.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率100%,哌拉西林/舒巴坦钠敏感率97.7%,对儿科较少用的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为60.5%~76.7%,对常用的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类几乎均不敏感.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加用贝飞达,疗效满意.结论克雷伯菌易引起婴幼儿迁延性、慢性肠炎,且临床症状不典型;克雷伯菌有部分为产ESBLs菌株,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应选用敏感抗生素及调整肠道微生态.

    作者:林舜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儿童溺水院前院内急救2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溺水儿童佳的院前、院内急救方法,提高复苏成功率.方法对近2年我院急诊与PICU救治的20例溺水儿童病例作回顾分析.结果20例患儿中15例在现场进行了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平均到达医院时间0.5~3小时.至我院急诊时,心肺停止、瞳孔散大者7例;意识障碍者8例;抽搐者1例;完全清醒4例.对心肺停止的7例患儿立即进行复苏.3例急诊室死亡;其余4例均恢复自主循环,其中2例心肺停止30分钟复苏成功,目前基本恢复正常.2例进入PICU后8~24小时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非心肺停止组13例患儿中4例遗留轻度缺氧性脑病,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及时的现场心肺复苏、完善的转运机制、一体化的急救体系,是提高复苏成功率、降低伤残率的有效保障.溺水的预防应关注高危人群,加强安全教育.

    作者:洪海斌;孙电;蔡家骥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护患关系的角色调控

    护患关系是护士与患者及患者亲友在一种特殊环境中交感互动形成的短暂型人际关系,是护理过程中涉及范围广泛,影响因素复杂的一种人际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能使病人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缩短护患距离,有助于按时按质完成各种治疗,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因此,注重护士在护患关系中的角色实施与调控,对做好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尤为重要.

    作者:李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风心病彩色多普勒超声与X线平片的对比

    风心病是后天性常见瓣膜病,在全部瓣膜病变中彩色多普勒超声(CPDE)比X线平片的评价总准确率高,分别为:二尖瓣狭窄97%,二尖瓣关闭不全95%,主动脉瓣狭窄96%,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00%.由于其准确率高,为此现将35例风心病患者的X线平片与CPDE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如下.

    作者:杨云贵;苟晓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直肠癌手术治疗的方法与进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直肠癌的认识不断加深,对直肠癌的治疗方法和观念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经腹、会阴直肠癌(Miles)根治术是外科手术治疗直肠癌的金标准.自20世纪70年代随着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盆腔自主神经的作用与解剖位置认识的深化,手术技术的进步,器材的发明创新,微创外科的发展,以及现代人们对直肠癌术后的效果、生存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经典的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受到冲击.特别是近20年来直肠系膜全切除已成为目前直肠癌术中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

    作者:贾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小剂量肝素治疗小儿肺炎48例疗效观察

    我科应用小剂量肝素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近1年我科住院的支气管炎患儿,符合儿科学第五版诊断标准(咳嗽、气促、肺部罗音、胸片改变),年龄6个月~13岁,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48例,男31例,女17例;对照组39例,男28例,女11例.

    作者:谯红;李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城镇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特点及应对策略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它危害公众健康的事件.危害人数较多、性质比较严重的事件在城镇发生几率要比农村多一些,也比较难以预防.所以认识城镇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特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是十分有益和必要的.

    作者:鞠洪波;樊永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胃癌及大肠癌患者外周血EGFR mRNA检测的研究

    目的检测胃癌及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Receptor,EGFR)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联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57例胃癌,37例大肠癌患者及30例健康人外周血EGFRmRNA.结果30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EGFR均为阴性.患者组EGFRmRNA表达阳性为胃癌24/57及大肠癌17/37.EGFR mRNA表达阳性在TNM及Dukes(大肠癌)分期中为Ⅰ期3/11,Ⅱ期3/19,Ⅲ期13/21及Ⅳ期5/6,(P<0.05,Ⅰ、ⅡvsⅢ、Ⅳ),大肠癌A期2/7,B期5/16,C期8/10及D期2/4,(P<0.05,A、BvsC、D).胃癌及大肠癌病理上在低未分化及中高分化癌间经χ2检验有显著差异.结论RT-PCR方法检测胃癌及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EGFR mRNA表达与其临床及病理分期相关.此项指标检测可作为胃癌治疗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黄海涛;梁春林;和利稼;房津辉;王勋;黄磊;刘显峰;白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胎膜早破的健康教育

    在临产前胎膜破裂,称为胎膜早破,是威胁母婴健康的产科较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约占分娩总数的2.7%~17%.其主要病因有:创伤;宫颈内口松弛;妊娠后期性交产生机械性刺激或引起胎膜炎;下生殖道感染,可由细菌、病毒或弓形体等引起;羊膜腔内压力升高(如多胎妊娠、羊水过多);胎儿先露部与骨盆入口未能很好衔接(如头盆不称,胎位异常等);胎膜发育不良致菲薄脆弱等.

    作者:付学范;霍永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70岁以上食管癌63例外科治疗体会

    近年来高龄食管癌日益多见,近5年来由于我们采取个体化的围手术期处理,对63例70岁以上的高龄食管癌患者实行开胸手术治疗,取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就其临床特征及治疗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吴斌;范崇九;陆松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稳定性输卵管妊娠60例疗效观察

    我院自2000年以来采用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稳定性输卵管妊娠,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自2000年1月~2004年12月,收入我科住院的稳定性输卵管妊娠患者60例,均要求再生育,且患者有药物保守治疗要求;同时符合保守治疗条件者.

    作者:邱方;吴瑞芳;陈建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肝癌复发灶33例声像图表现分析报告

    目的探讨肝癌复发灶的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肝癌术后肝内复发患者B超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21例规则随访组单个复发灶大直径平均1.95 cm,其中16例表现为低回声;12例不规则随访组复发灶大直径平均4.81 cm,其中8例为低回声结节.全组19例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者,团块内探及彩色血流信号15例,10例频谱多普勒测及动脉搏动型曲线,平均RI值为0.73.结论超声对肝癌术后复发的诊断有重要作用.

    作者:计柳玉;李航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肿瘤病人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

    近年来,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要根据肿瘤病人的心理状态,采用适当的心理疗法,使其手术顺利进行及术后早日康复.本文就肿瘤病人手术前后常有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简述如下.

    作者:张亚利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加强站内感染控制保证采浆安全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血浆站感染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血浆站的感染控制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血浆的质量,控制站内感染是血浆站质量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感染控制好了,才能保证供浆者、采浆者及工作人员的安全.才能保证环境不被污染.

    作者:刘景梅;朱兆生;刘启臣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心电图对诊断高钾血症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心电图检查在高血钾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8例高血钾患者的心电图与血清钾浓度进行对照分析总结.结果血清钾高低与心电图改变并不呈绝对平行关系,排钾困难所致的高血钾心电图改变与血清钾测定有较好的一致性.不同程度的高血钾在心电图上有不同的特征性表现,而细胞内钾外移所致的高血钾在心电图上无高血钾改变.结论心电图对高血钾改变的反映比血清钾测定更准确,可作为诊断高血钾和观察疗效的重要指标.

    作者:陈小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新生儿窒息的诊断与护理

    目的为了更好地认识新生儿窒息的护理诊断与抢救措施.方法从我院2003年1月~2005年7月的产科病案中回顾性统计新生儿窒息67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轻度窒息58例,重度窒息9例,经积极抢救,精心治疗及护理,59例痊愈出院,5例好转出院,3例死亡.结论正确的护理诊断和积极的护理抢救是治疗窒息患儿的关键.

    作者:汪晓湘;钟燕群;陈晓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及博利康尼治疗毛细支气管炎42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普米克令舒及博利康尼混悬液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8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观察组用普米克令舒及博利康尼混悬液雾化吸入,对照组采用病毒唑+α-糜蛋白酶+地塞米松雾化吸入.对治疗后症状体征持续时间,病情治愈好转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愈率、缓解咳嗽、喘憋及缩短哮鸣音持续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及博利康尼混悬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好、方便、安全.

    作者:师廷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低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胆管梗阻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管梗阻性病变的诊断作用.方法对4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管梗阻性病变的MRCP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低场MRCP显示胆管梗阻的定位正确率100%,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9%.结论低场MRCP对胆管结石、恶性胆管梗阻以及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医源性胆管梗阻等胆系疾病的诊断价值高于其它影像检查.低场MRI设备运行成本低廉、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吕旭光;陈鹏;丁朝阳;魏丹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移动条野中平面剂量分析

    目的阐明常规移动条野中平面剂量分布的特点,并对其缺点进行改进.方法用电离室法测量水深分别为8 cm、10 cm、12 cm,相当于体厚分别为16 cm、20cm、24 cm时,中平面中央区及端面区总百分深度量,并分析其总百分深度量.结果移动条野照射技术中平面中央区剂量分布较均匀,而端面区剂量分布相对不均匀.结论应用移动条野照射技术时,对其端面剂量进行补偿是合理和必须的.

    作者:黄贤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冠状动脉支架术患者护理要点

    随着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的迅速发展,冠状动脉支架术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各适应证的治疗.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是在局麻下通过外周动脉穿刺、插管,行冠状动脉造影后,通过导丝将装有支架的球囊导管送入病变部位,将支架置人冠状动脉内保持血流通畅,从而减轻冠心病的症状,达到治疗目的.我科自2005年至今共行冠脉造影检查87例,其中冠状动脉支架术16例,笔者从临床总结出几点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作者:陈美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