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与婴幼儿尿路感染临床特征对比分析

邵子翼;熊德秀;王琴

关键词:尿路感染, 新生儿, 临床特征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尿路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因尿路感染住院治疗的患儿78例,其中新生儿33例,男15例,女18例;婴幼儿30例,男19例,女11例.所有入选患儿经相关检查:血常规,尿常规,正规清洁中段尿(要求尿停留在膀胱中4~6个小时以上)细菌定量培养及药敏试验,免疫球蛋白测定,肝肾功能,相关泌尿系影像学检查,并分析两组的临床表现及病因.结果33例新生儿尿路感染中泌尿系有畸形者9例,尿培养发现埃希氏大肠杆菌14例,金黄色葡萄球菌6例,表皮葡萄球菌2例;30例婴幼儿尿路感染中有泌尿系畸形者19例,尿培养发现埃希氏大肠杆菌10例,金黄色葡萄菌5例,表皮葡萄球菌1例.两组患儿均有不同程度免疫功能低下及贫血.结论新生儿尿路感染临床上以发热为多见,泌尿系畸形,免疫功能低下,贫血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埃希氏大肠杆菌是主要的致病菌,革兰氏阳性菌的比例有上升趋势.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不典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14例误诊分析

    甲状腺机能亢进是内分泌科常见病、多发病,典型者一般不难确诊,不典型者易误诊、漏诊.为吸取教训,现将本院5年来(1999年~2004年)遇到的14例误诊、漏诊病人讨论如下.

    作者:赵芬桃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肾上腺结核致Addison 病2例报告

    1病历摘要例1:女,50岁,主因皮肤发黑伴乏力2年余,加重伴恶心、呕吐、喜咸食4个月入院.患者于2年前出现皮肤发黑,易疲劳,时有头晕,未予特殊治疗.4个月前上述症状加重,并伴有心慌、恶心、呕吐、喜吃咸食.体检:体温37℃,脉搏95次/分,血压90/55 mmHg,体质消瘦,面部、双手、双肘及舌颊黏膜明显发黑,心音低钝,神经四肢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Na+100mmol/L,K+3.0 mmol/L,Cl-95 mmol/L,血糖3.5 mmol/L,血皮质醇(0)<25.7μmol/L,(8)25.7μmol/L,血清ACTH(0)262.0 poml/L,(8)272.0 pmol/L.肾上腺CT:双侧肾上腺不规则增大,呈多发结节状,肾上腺轮廓尚存在,左侧肾上腺内可见斑点状钙化.诊断双侧肾上腺结核致Addison病,给予抗结核及皮质激素治疗,2周后症状改善,带药出院.

    作者:张富生;李秋芬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联合多虑平综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08例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联合多虑平综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例F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抑酸剂、治疗组除上述两类药物外加用抗抑郁药(多虑平),疗程均4周.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1.1%、31.5%、7.4%、92.6%,对照组的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30.4%、37.0%、32.6%、67.4%,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4周后门诊随访3个月,治疗组总复发率3.7%,对照组总复发率为17.4%,两组复发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联合多虑平综合治疗FD的疗效显著.

    作者:赵联福;胡加鹏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医院计量发展方向的探讨

    近年来,医疗仪器计量工作引起了各个医院的普遍重视,随着<计量法>的深入执行,大家越来越认识到计量工作对于提高诊断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医院医疗器械的管理和计量管理在医院的各项管理中处于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存在着一些漏洞,造成一些资源的浪费.因此如何加强医院医疗器械的计量管理,合理运用计量器具,让它为医院的发展发挥作用,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同时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计量已成为医学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对提高医疗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结果的有效性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为了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强医学计量法制化管理,建立适应新阶段医学计量保证体系,进一步扩展计量测试范围,努力提高医学计量的显示度和有效性,是规范医疗卫生机构质量管理的重要工作.

    作者:王清;赵刚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依沙吖啶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临床观察

    中期妊娠引产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是依沙吖啶引产,但依沙吖啶有引产失败、产道损伤、妊娠物残留的可能,前两者多与宫颈不成熟有关,本文将依沙吖啶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燕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谈如何发挥科主任护士长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发挥科主任、护士长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宣传与培训使他们了解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监测检查使他们明确自已的责任;时效性的反馈与奖惩激发他们的积极性.结果由于科主任护士长的积极参与使医院感染控制设施逐步完善,管理意识逐步加强,预防控制措施得以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稳步提高.结论只有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刘冬云;陈小永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新型抗精神病药维思通与阿立哌唑比较

    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相对于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有很多优点,包括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认知症状的改善有更高的疗效,以及有更少的锥体外系症状(EPS)和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倾向性.同时,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其副反应事件均少而轻减轻了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副反应所带来的负担.因此,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已经作为精神分裂症及其它精神病性障碍的一线用药.

    作者:秦红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糖尿病肢端坏疽72例治疗体会

    我院自1996年1月~2005年6月共收治糖尿病肢端坏疽患者72例,约占收入院糖尿病患者总数7%~8%,经饮食控制、胰岛素皮下注射或口服降糖药物、活血化瘀、抗感染及局部处理等综合治疗,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作者:赵德友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试谈加强培养护生的无菌观念

    医院是病人集中的场所,各种病原微生物多而汇集.如若管理不善,消毒隔离制度不健全,有可能成为疾病传播的发源地,而将病菌传给易感者,使疾病蔓延或发生交叉感染,甚至流行传染病.因此必须防止医源性感染或交叉感染.而院内杜绝感染及交叉感染的重要手段--消毒隔离等工作的主要具体执行者是护理人员,其消毒隔离的优劣,不仅直接影响防止院内感染及交叉感染的效果,以及护理管理工作的质量;还影响护生素质的培养,因此,我们必须加强防止医源性感染及交叉感染,以提高培养护生的无菌观念.

    作者:谭奕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外伤性胸骨骨折30例诊治体会

    胸骨骨折临床并不少见,可合并损伤胸壁血管和胸膜而引起胸腔积血和气胸等严重并发症,其病情变化复杂、病程凶险,若诊治不当,可造成严重后果,而且易造成误诊、漏诊而延误治疗时机.1986年至2005年,我们共收治外伤性胸骨骨折30例,现就其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吴斌;范崇九;陆松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的手术配合

    前列腺电切术是通过双级回路产生一种射频能量,将电切组织周围的导电介质转化为等离子体,将欲切除之组织内有机分子键打断,将组织破坏汽化达到治疗效果,其特点是:

    作者:孟素贤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新生儿与婴幼儿尿路感染临床特征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尿路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因尿路感染住院治疗的患儿78例,其中新生儿33例,男15例,女18例;婴幼儿30例,男19例,女11例.所有入选患儿经相关检查:血常规,尿常规,正规清洁中段尿(要求尿停留在膀胱中4~6个小时以上)细菌定量培养及药敏试验,免疫球蛋白测定,肝肾功能,相关泌尿系影像学检查,并分析两组的临床表现及病因.结果33例新生儿尿路感染中泌尿系有畸形者9例,尿培养发现埃希氏大肠杆菌14例,金黄色葡萄球菌6例,表皮葡萄球菌2例;30例婴幼儿尿路感染中有泌尿系畸形者19例,尿培养发现埃希氏大肠杆菌10例,金黄色葡萄菌5例,表皮葡萄球菌1例.两组患儿均有不同程度免疫功能低下及贫血.结论新生儿尿路感染临床上以发热为多见,泌尿系畸形,免疫功能低下,贫血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埃希氏大肠杆菌是主要的致病菌,革兰氏阳性菌的比例有上升趋势.

    作者:邵子翼;熊德秀;王琴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对206例氟罗沙星不良反应的分析

    目的分析氟罗沙星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选用药及药物安全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对国内近10年公开发表的有关的206例氟罗沙星ADRs进行分类归纳、分析整理.结果氟罗沙星的ADRs发生多种多样,静滴多发于口服、男性多发于女性、青年和中年与老年人几乎相等;以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症状为主;密切相关因素为老年人和过敏性体质及有精神症状的病人.结论应注意氟罗沙星的ADRs,安全合理用药.

    作者:张焕;林辉龙;林小燕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成因与诊治体会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治疗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误诊或治疗不当则会引起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

    作者:郭素芹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外伤后甲亢危象临床分析

    甲亢危象也称甲状腺危象,是甲状腺毒症病情极度加重,危及患者生命的严重并发症,本病不常见,但死亡率很高.甲亢危象一般可占住院甲亢病人数的1%~2%.本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儿童少见.其发生原因可能与循环内FT3水平增高,心脏和神经系统的儿茶酚胺激素受体数目增加,敏感性增强有关.本症的主要诱因包括感染,手术,放射碘治疗,创伤,严重的药物反应,心肌梗死等.临床表现为原有的甲亢症状加重,包括高热(>39℃),心动过速,心率140~240次/分,伴房颤或房扑,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大汗淋漓,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严重者出现虚脱休克,嗜睡,谵妄,昏迷,甚至有心力衰竭,肺水肿,偶有黄疸.

    作者:席时颖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白血病患者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效果研究

    白血病是癌症中死亡率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升高,患者在反复化学治疗中会面对疾病本身、家庭、社会等诸多方面带来的压力,而这些都将影响白血病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效果.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本研究通过对白血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的测试,并针对性进行心理干预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节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42例疗效观察

    我科于2004年6月起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42例,疗效满意,且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现总结如下.

    作者:解传桃;徐晴姣;曲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96例分析

    目的总结空气灌肠小儿肠套叠整复的经验,提高整复成功率.方法近五年96例小儿肠套叠行空气灌肠,并辅以手法按摩,解痉剂辅助,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96例中有回结型占72例(75%),18例为小肠型(18.7%),剩余6例为结肠型(6.2%).空气灌肠整复成功率为85%.结论空气灌肠是诊治小儿肠套叠安全可靠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成功率高等满意的效果.

    作者:林金水;詹泽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B超应用于宫外孕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B超应用于宫外孕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本院妇产科门诊(包括急诊)患者中有停经史,HCG阳性或弱阳性,不规则阴道出血的病例均行B超检查.结果经B超检查诊断为宫外孕的105例患者中,流产型9例,占8.5%,破裂型45例,占42.9%,未破裂型21例,占20%,陈旧型30例,占28.6%,均行手术治疗.B超诊断总符合率94%(99/105),误诊率为5.7%(6/105).21例未破裂型宫外孕患者中,5例行腹腔镜下输卵管保守性手术治疗,后均再孕并足月顺产.结论B超诊断宫外孕准确率高,方便,快捷,并可根据声像图表现不同给予初步病理分型,帮助临床采取相应的手术方式及治疗措施提供有效的依据,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郑惠文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消化道间质细胞瘤细胞活性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笔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检测了86例胃肠道间质细胞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中微血管密度(MVD),应用胶银及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检测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s)、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抗人增殖细胞抗体(Ki-67)来反映细胞的增殖活性,旨在探讨GIST中MVD与细胞增殖活性的关系.

    作者:黄海涛;张俊东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