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RI对肝外胆管梗阻的临床诊断价值

邹立秋;刘鹏程;杜端明;高文清;言伟强;冯飞;江锦赵

关键词:肝外胆管梗阻, 磁共振成像, MRCP
摘要:目的探讨MRI对手术证实的肝外胆管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4例经手术证实的肝外胆管梗阻病人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MRI包括MRCP、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44例中,17例为胆管泥沙结石,9例胰头癌,2例胆总管末端炎性狭窄,4例肝门区胆管癌,2例胆囊癌,4例转移性肿瘤(3例来自胃癌,1例来自结肠癌),4例慢性胰腺炎,1例十二指肠腺癌,1例十二指肠乳头部憩室.与手术病理比较,MRI及MRCP鉴别梗阻的良恶性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80%(16/20)、70%(17/24),75%(33/44).结论MRI可明确肝外胆管梗阻的部位及鉴别梗阻的良恶性,对肝外胆管梗阻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从而为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阻塞性黄疸的低场MRI诊断价值57例分析

    目的探讨低场MRI对阻塞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或临床资料完整的57例阻塞性黄疸的MRI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胆管扩张4例,其中轻度扩张(累及肝叶某段肝管)23例,中度扩张(累及某一肝叶)11例,重度扩张(累及整个肝叶)7例.胆总管扩张38例,其中远端高信号环逐渐变小21例,环形突然中断6例.胆囊扩大22例,胆囊壁增厚9例,胆囊腔内肿块3例,胆囊结石18例.肿块性病变,来源于肝门区10例,胰腺头壶腹部14例,难以明确部位的肿块5例.胆总管结石22例,其中胆总管内结节样低信号17例,泥沙样信号5例.其他总胆管及胰管扩张6例,胰腺钙化2例,肝硬化腹水1例.结论低场MRI对阻塞性黄疸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它能显示梗阻的程度、阻塞的部位及病因,因而对指导临床治疗及术后评估能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刘少欣;刘开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疝的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腹股沟斜疝、直疝、以及股疝的鉴别诊断.方法通过临床实践回顾性分析三种疝的临床特征及鉴别诊断.结果提高了对腹股沟斜疝、直疝以及股疝的鉴别诊断技术.结论熟悉三者的局部解剖,结合临床实践,作好鉴别诊断,确定准确治疗方案.

    作者:王云柱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及行宫颈环形电圈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9例LEEP治疗的宫颈病变患者的资料,均在宫颈病变外缘5mm进出电极,切除全部宫颈移行区,切下组织送病检.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病人反应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LEEP治疗一次性成功率95%,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无感染发生.结论LEEP治疗宫颈病变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成功率高,有助于宫颈癌的早期发现及治疗.

    作者:廖亚男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脊柱手术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用于全麻下脊柱手术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脊柱手术病人24例,随机分为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组(A组n=12)和对照组(B组n=12),两组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完成手术.A组病人术前进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麻醉后快速输入6%羟乙基淀粉15 ml/kg,B组病人以6~8 ml/(kg·h)速度输入复方乳酸钠和羟乙基淀粉及氯化钠注射液.比较两组病人血液动力学变化、出血量、输血量.结果A组病人CVP略升高,Hct略下降,仍在正常范围;术中尿量无明显变化,尿素氮、肌酐各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平均出血量(606±40)ml,比B组病人(1 206±62ml)减少48.6%,B组病人术中平均输血量(604±68)ml,而A组病人则完全避免输异体血.结论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用于全麻下脊柱手术是安全有效的,是临床血液保护的有效方法.

    作者:胡德念;邱卫东;杨丽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内镜下行高频电圈套法摘除结肠息肉的方法及护理

    目的探讨在电子结肠镜下行高频电圈套法摘除结肠息肉的操作技术及护理措施.方法利用电子结肠镜观察结肠病变,使结肠息肉暴露在视野,用高频电发生器以导线连接圈套器,经肠镜活检孔插入肠腔而圈套息肉,利用高频电发生器产生的电流经圈套器发生热效应,使病灶组织凝固、坏死,从而达到对息肉的切割及止血作用,本组介绍了384例病人治疗的操作技术及护理措施.结果384例病人在电子结肠镜下行高频电圈套法摘除息肉,过程顺利,无并发症发生,复诊行结肠镜检查中,观察到创面愈合良好.结论电子结肠镜下行高频电圈套法摘除结肠息肉,是随着电子结肠镜技术的发展而衍生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较传统的外科手术,具有方法简便,安全性大,对病人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的优势.只要掌握要领,熟悉操作规程,并采取严谨的护理措施,就能使该项新技术在治疗结肠息肉上获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韩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仙游县碘缺乏病病情动态分析

    目的了解我县碘缺乏病(IDD)病情消长趋势,评价干预措施的防治效果,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人口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方法(PPS),检查甲状腺肿大率,尿碘、盐碘水平.结果2003年~2005年监测结果表明,8岁~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分别为5.14%和4.92%,儿童尿碘水平一直稳定在100~300μg/L适宜范围之间,2005年用户盐碘合格碘盐覆盖率超过90%.结论仙游县达到国家消除碘缺乏病标准要求,居民碘营养状况得到显著的改善.

    作者:顾俊洪;陈清海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鼓室成形术的手术配合

    手术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的惟一方法,传统的乳突根治或改良根治术虽可彻底清除病变,但也可致听力破坏[1].2003年6月~2006年1月我院在手术配合显微镜下应用鼓室成形术对36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进行手术,手术配合均成功,术后经随访听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无任何并发症,效果满意,现将护理配合工作总结如下.

    作者:王银珊;周少珍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无乳糖奶粉对婴儿秋季腹泻的辅助治疗作用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无乳糖奶粉对婴儿秋季腹泻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80例秋季腹泻婴儿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单纯无乳糖饮食组和无乳糖奶粉喂养组.三组应用相同的抗病毒、补液、思密达和对症支持等治疗,正常饮食组给予普通婴儿饮食;单纯无乳糖饮食组实行无乳糖饮食但不添加无乳糖奶粉;无乳糖奶粉喂养组在单纯无乳糖饮食组的基础上添加无乳糖奶粉喂养.结果单纯无乳糖饮食组和无乳糖奶粉喂养组较正常饮食组病程明显缩短(P<0.05),单纯无乳糖饮食组与无乳糖奶粉喂养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乳糖奶粉喂养组营养状况显著优于单纯无乳糖饮食组(P<0.05).结论无乳糖奶粉喂养在缩短婴儿秋季腹泻的病程,改善营养状况方面具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王明义;檀卫平;何展文;陈琴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甲孕酮联合CA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甲孕酮联合CAP方案与单纯使用CA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生活质量和毒性等情况进行临床观察和比较.方法59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联合组(30例):甲孕酮每次250mg口服,每天3次,CTX 400mg/(m2·d),静脉注射,第一天;ADM 40mg/(m2·d),静脉注射,第一天;DDP 40 mg/(m2·d),静脉脉注射,第一天;单化疗组:单纯予同上CAP方案.结果两组疗效(CR+PR)分别为联合组28.3%,单化组23.8%,P>0.05;中位生存期联合组33周,单化疗组25周,P<0.01;毒性反应联合组较单化疗组轻,P<0.01.结论甲孕酮联合CAP方案与单纯使用CA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无显著差异,但前者中位生存期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毒副反应轻.

    作者:王海龙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自体耳屏软骨膜与筋膜行鼓膜成型术的对比研究

    目的观察耳屏软骨膜行鼓膜成型术的效果.方法96例(102耳)鼓膜穿孔者采用耳屏软骨膜行鼓膜成形术,79例(84耳)采用筋膜行鼓膜成形术,观察移植成活率、伤口感染率、取材方便性、术后气导平均听力的变化.结果随访1~2.5年,鼓膜长期愈合率、伤口感染率、术后气导平均听力的变化在两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耳屏软骨膜也是一种非常好的鼓膜成型术材料,它比颞肌筋膜更具有切口小及取材、铺置方便的优势.

    作者:周竑;龚静蓉;沈建中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我院10年来剖宫产率增长情况分析

    近年来,剖宫产率的迅速升高已成为产科学界所关注的问题,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医院剖宫产率在40%以上,少数已超过60%,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把剖宫率降到15%以下的目标.目前世界公认,剖宫产率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围生水平、科技水平和人口素质高低的重要指标.

    作者:马书得;梁海燕;成健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并假性球麻痹4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脑梗死并假性球麻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按病人就诊的序号分成两组.单号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采用自拟益气通络汤加减配合西医治疗;双号为西医治疗组.两组的西医治疗均以尼莫地平口服,胞二磷胆碱、维脑路通等静脉用药,15天为一疗程.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3.14%,西医治疗组的有效率为60%,两组经χ2检验,P<0.01,差异显著.结论中西医结合治脑梗死并假性球麻痹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刘步跃;黄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伸筋草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伸筋草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适应性、安全性和使用注意事项.方法选择210例颈椎病(神经根型),中医辨证为血瘀气滞,肝肾亏虚,脉络闭阻者,随机分为两组,即伸筋草汤加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19例(治疗组);布洛芬片加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91例(对照组),分别治疗1个疗程,随访1个月判定疗效.对两组症状、体征积分变化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并探讨伸筋草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相关机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体征比较,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总有效率83%,两组比较P<0.05;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伸筋草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优于布洛芬.伸筋草无毒副作用,是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较好的药物.

    作者:陈小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238例碘增强CT扫描的经验总结

    造影剂概况:近10多年来,影像诊断技术迅猛发展,与之相适应的造影剂在临床上使用更为广泛和普遍.前者推动了造影剂的提高和不断更新换代.国外一些药厂推出的新型造影剂,更符合临床要求,达到比较理想的状况.但尽管如此,造影剂反应还是难以避免,严重反应甚至死亡事故还时有发生,值得重视.

    作者:刘俊丽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限制型心肌病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限制型心肌病的准确性.方法对5例限制型心肌病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限制型心肌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特征较明显,表现为心肌、心内膜增厚、回声增强、致密;房室瓣受累;室壁舒张运动受限.除1例误诊为缩窄性心包炎外,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均可作出正确诊断.结论超声对限制型心肌病能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终确诊则必须依靠病理学检查.

    作者:林慧;吴强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高龄患者全髋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行全髋置换术的手术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了16例70岁以上全髋置换术患者的手术护理过程.结果16例高龄全髋置换术患者手术安全、顺利进行,未发生并发症,康复良好,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达100%.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根据高龄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熟悉手术护理要点及特殊器械的应用,术前做好患者、手术器械、手术环境准备,术中准确配合,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并做好意外的防护,术后正确转运、搬动病人等护理措施能有效确保手术安全和顺利进行.

    作者:何淑华;霍燕萍;陶宁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手术舒适度与手术室心理护理

    目的研究手术室心理护理对手术病人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了普外科120例病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辅以心理护理.分析了下列四个指标:病人主观的恐惧焦虑程度,护士观察的恐惧焦虑程度,入院后和麻醉前的血压、心率变化.结果各种指标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心理护理是一个有效护理模式,可减轻病人的恐惧焦虑,增加病人住院手术的舒适度.

    作者:李凌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术后护理

    微创清除术是一种使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应用正压连续冲洗液替代引流的方法;特别是应用生化酶血肿液化技术,对颅内血肿进行粉碎液化,快速清除血肿缓解颅内压力,治疗脑出血的新技术.术后加强引流管护理,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并予以早期康复等一系列护理,提高了生存率,降低致残率.现将报告如下.

    作者:杨柳;张丽华;赵文霞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桥本病合并甲状腺癌12例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桥本病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2005年收治的12例桥本病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桥本病合并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占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的10.1%,占甲状腺癌的8.5%,所有病人均以颈部结节就诊;并存甲状腺癌中乳头状癌8例,滤泡状癌2例,混合性癌1例,髓样癌1例.其中6例行Ⅰ期根治性手术,2例行Ⅱ期根治性手术;4例行一侧或双侧甲状腺全切或次全切术.随访3个月至10年不等,1例复发,无死亡.结论桥本病与甲状腺癌并存率高,诊断困难,因此掌握桥本病的手术探查指征十分必要,对桥本病合并甲状腺癌手术应采取根治性治疗原则.

    作者:高莉娜;张斌;吴平;吴玉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中医药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1例临床观察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脑血管疾病的一种临床类型,不及时控制,约有1/3的病例可演变成完全性脑梗死.本文介绍辨证治疗21例的情况,以探索中医治法.

    作者:陈鹏跃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