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亚男
目的观察脑梗死并假性球麻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按病人就诊的序号分成两组.单号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采用自拟益气通络汤加减配合西医治疗;双号为西医治疗组.两组的西医治疗均以尼莫地平口服,胞二磷胆碱、维脑路通等静脉用药,15天为一疗程.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3.14%,西医治疗组的有效率为60%,两组经χ2检验,P<0.01,差异显著.结论中西医结合治脑梗死并假性球麻痹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刘步跃;黄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用于全麻下脊柱手术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脊柱手术病人24例,随机分为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组(A组n=12)和对照组(B组n=12),两组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完成手术.A组病人术前进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麻醉后快速输入6%羟乙基淀粉15 ml/kg,B组病人以6~8 ml/(kg·h)速度输入复方乳酸钠和羟乙基淀粉及氯化钠注射液.比较两组病人血液动力学变化、出血量、输血量.结果A组病人CVP略升高,Hct略下降,仍在正常范围;术中尿量无明显变化,尿素氮、肌酐各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平均出血量(606±40)ml,比B组病人(1 206±62ml)减少48.6%,B组病人术中平均输血量(604±68)ml,而A组病人则完全避免输异体血.结论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用于全麻下脊柱手术是安全有效的,是临床血液保护的有效方法.
作者:胡德念;邱卫东;杨丽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在电子结肠镜下行高频电圈套法摘除结肠息肉的操作技术及护理措施.方法利用电子结肠镜观察结肠病变,使结肠息肉暴露在视野,用高频电发生器以导线连接圈套器,经肠镜活检孔插入肠腔而圈套息肉,利用高频电发生器产生的电流经圈套器发生热效应,使病灶组织凝固、坏死,从而达到对息肉的切割及止血作用,本组介绍了384例病人治疗的操作技术及护理措施.结果384例病人在电子结肠镜下行高频电圈套法摘除息肉,过程顺利,无并发症发生,复诊行结肠镜检查中,观察到创面愈合良好.结论电子结肠镜下行高频电圈套法摘除结肠息肉,是随着电子结肠镜技术的发展而衍生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较传统的外科手术,具有方法简便,安全性大,对病人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的优势.只要掌握要领,熟悉操作规程,并采取严谨的护理措施,就能使该项新技术在治疗结肠息肉上获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韩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急性外伤是机械外力作用引起的急性损伤,常引起多发伤,多发伤急救以维持生命、大限度减轻创伤和防止并发症为目的.抢救急性外伤病人细致周密的护理观察和迅速有效的救护措施是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了解多发急性外伤病人各部位、各器官损伤临床特点,熟悉掌握各种损伤的急救措施,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意识变化对病人争取抢救时机十分重要.
作者:战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痰热清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霉菌性口腔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应用痰热清治疗,对照组应用制霉菌素、胸腺肽、碳酸氢钠治疗.结果痰热清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霉菌性口腔炎4天有效率较对照组差,差异显著,7天治愈率两组无差异.结论痰热清具有抗炎、增强免疫、退热作用,对霉菌性口腔炎有治疗作用,是细菌、霉菌混合感染用药的一个新选择.
作者:丁红旗;王新嫣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宫颈糜烂患者268例,非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138人,对照组130人.对照组单纯微波治疗,治疗组术前三天双唑泰栓局部用药+微波治疗+术后口服氟哌酸、VitC、VitK4、安络血.结果两组比较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波治疗宫颈糜烂,手术前后用药不良反应显著减少.
作者:吴扣英;仇高翠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总结输入化疗药物渗漏对护理的启示.方法通过对3例发生化疗药物渗漏患者的病例分析,在进行化疗前应进行健康教育,合理选择静脉,掌握用药冲管和拔针的方法,指导患者自我观察,加强巡视等,预防化疗药物的渗漏.结果3例发生渗漏性损伤的患者均治愈.结论化疗前做好患者的教育工作,掌握化疗渗漏性损伤的预防方法,能有效减少静脉化疗渗漏性的发生.
作者:丁园珠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给病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特别是在老年人当中发病率极高,好发于胸背部,难以治愈,到目前为止,治疗方法很多,但没有一项治疗方法能够完全令人满意.我院对于胸背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人治疗方法常规采用肋间神经阻滞治疗辅以药物治疗,效果尚可,但肋间神经阻滞治疗容易引起气胸,笔者曾在诊疗过程中发生1例气胸病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从月;尹进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造影剂概况:近10多年来,影像诊断技术迅猛发展,与之相适应的造影剂在临床上使用更为广泛和普遍.前者推动了造影剂的提高和不断更新换代.国外一些药厂推出的新型造影剂,更符合临床要求,达到比较理想的状况.但尽管如此,造影剂反应还是难以避免,严重反应甚至死亡事故还时有发生,值得重视.
作者:刘俊丽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实施计划性健康教育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5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传统教育方式为对照组;实验组则运用评估、计划、实施、评价程序系统地进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掌握和改变健康行为的情况.结果实验组在疾病认知、检查指导、术前准备知识、用药知识、术后功能锻炼、饮食知识、出院指导等方面的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经χ2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实施计划性健康教育,显著地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效果和患者的自我护理保健能力.
作者:林婉云;潘秀娟;严富琼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梗(AMI)和猝死[1],是国际公认的急性心血管疾病.因其病死率高,所以对抢救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作者:苏红鸽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水痘减毒活疫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历年来在2岁~6岁健康易感儿童中接种的485例进行临床追踪观察;同时选择与疫苗接种者密切接触的非接种者进行对比观察.本研究中使用的进口疫苗和国产疫苗价格差异大,为此我们对进口疫苗和国产疫苗的临床效果也进行了比较.结果接种水痘疫苗对幼儿的保护率达98.1%,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好;进口疫苗和国产疫苗临床效果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常规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具有明显的社会学意义和流行病学意义.
作者:黄燕虹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已广泛应用于终止早孕,成功率达90%.本院对38例过期流产患者进行药物流产,为临床有效治疗过期流产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作者:王秀凤;李彩莲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30例和同期开腹手术30例异位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腹腔镜手术均成功,无1例中转开腹.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年龄、停经时间、血HCG值、包块大小、费用,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比较两组术中出血,术后抗生素使用,肛门排气,住院时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腹腔镜手术为治疗异位妊娠的理想手术方式.
作者:杨凤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行全髋置换术的手术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了16例70岁以上全髋置换术患者的手术护理过程.结果16例高龄全髋置换术患者手术安全、顺利进行,未发生并发症,康复良好,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达100%.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根据高龄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熟悉手术护理要点及特殊器械的应用,术前做好患者、手术器械、手术环境准备,术中准确配合,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并做好意外的防护,术后正确转运、搬动病人等护理措施能有效确保手术安全和顺利进行.
作者:何淑华;霍燕萍;陶宁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耳屏软骨膜行鼓膜成型术的效果.方法96例(102耳)鼓膜穿孔者采用耳屏软骨膜行鼓膜成形术,79例(84耳)采用筋膜行鼓膜成形术,观察移植成活率、伤口感染率、取材方便性、术后气导平均听力的变化.结果随访1~2.5年,鼓膜长期愈合率、伤口感染率、术后气导平均听力的变化在两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耳屏软骨膜也是一种非常好的鼓膜成型术材料,它比颞肌筋膜更具有切口小及取材、铺置方便的优势.
作者:周竑;龚静蓉;沈建中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全子宫切除术是妇产科常施行的一种手术.传统的术式使盆底结构变化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改良式全子宫切除术有助于解决此问题.我科自2002年1月~2005年12月采用筋膜内电刀旋切式切除子宫,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惠容;杨敏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腹股沟斜疝、直疝、以及股疝的鉴别诊断.方法通过临床实践回顾性分析三种疝的临床特征及鉴别诊断.结果提高了对腹股沟斜疝、直疝以及股疝的鉴别诊断技术.结论熟悉三者的局部解剖,结合临床实践,作好鉴别诊断,确定准确治疗方案.
作者:王云柱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本文总结了两年来本院68例超早期(发病后7小时)开颅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6个月后存活率78%,死亡率22%.表明超早期开颅手术治疗为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取得良好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张陇平;左明武;高振辉;严明科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痰热清注射液是由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黄芩、连翘等组成的中药新药,能够清热、解毒、化痰,用于风温肺热病属痰热阻肺证,具有抑菌、抗病毒、解热、抗惊、祛痰、抗炎等作用.为了观察其对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我们进行了临床随机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彭林强 刊期: 200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