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岳俊;陈佩珊
目的观察神经妥乐平对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效果.方法63例经影像学与临床诊断为腰椎管狭窄症的病人静脉滴注神经妥乐平7.2 g每天,共20天.结果用药3天后症状开始减轻,7~20天后,病人症状缓解,有效率为87%,无效病人亦无临床症状加重现象,结论神经妥乐平可以促进受压神经损害后的修复,很好地缓解腰椎管狭窄症所致的下肢疼痛、麻木.
作者:董俊球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小儿腹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129例急性小儿腹泻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5例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以自拟升清止泻汤加减的中药汤剂;对照组64例,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在疗程、止泻、止呕、退热、饮食的恢复等方面较对照组迅速,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小儿腹泻病较单纯西医治疗更具明显优势.
作者:何晓红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小儿神经母细胞瘤(NB)是小儿外周神经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儿童肿瘤患者的7%~14%,起源于神经嵴细胞,好发于肾上腺、脊柱旁、眼球后,可早期转移至骨髓、骨组织.临床表现错综复杂,缺乏特异性,原发部位广泛而隐蔽,早期即可有转移,易误诊.现将我院12例误诊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如下.
作者:孙丽娟;蒋丽丽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系统理论在临床静脉输液中应用效果.方法对30例行静脉输液的病人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所有操作由两名护士完成.观察组双日采用系统理论指导操作,一人专职插输液管和排气操作,另一人专职行静脉穿刺;对照组单日采用常规操作法:以一个病人为一个单元,插管、排气、穿刺由一名护士单独操作完成,每次对一个病人操作完毕再进行每二个病人的操作.结果①观察组完成时间为60±5分钟,对照组完成时间90±5分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病人对两组操作方法满意度调查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系统理论的应用较常规操作方法明显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得到了病人的认可.
作者:邓翠珍;徐国军;杨永英;陈玉兰;李瑞平;瘳锡群;曹信珍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胸科手术的麻醉效果,以及在术中血压(BP)、心率(HR)的变化,术后的恢复情况,验证其麻醉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60例胸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Ⅰ组n=30)和对照组(Ⅱ组n=30),Ⅰ组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的方法,Ⅱ组仅用全麻.结果两组病例麻醉效果满意,全麻药用量Ⅰ组明显少于Ⅱ组,术毕至拔气管时间Ⅱ组比Ⅰ组延长,拔管后烦躁、躁动、疼痛的发生率Ⅰ组比Ⅱ组明显减少.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能有效减轻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循环稳定,麻醉平稳,术毕清醒快、并发症少.术后镇痛有利于胸科术后病人咳嗽咯痰.
作者:张坤全;欧阳文博;冯肇洪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复方丹参注射液是由中药丹参与降香加工提取而成的中药制剂,临床上多用于内科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我科用于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战军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对60例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的健康问题进行评估,根据健康问题对病人制订并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计划,包括心理疏导、手术知识宣教、造口后合理饮食、造口自我护理、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结果患者在心理调适、掌握肠造口护理知识与技能等方面效果满意.结论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可以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促进患者自我护理,帮助患者适应新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黎小梅 刊期: 2005年第08期
肾综合征出血热以往国内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短期发热,继之出现低血压休克、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综合征为特点.本病临床经过复杂,伴有多脏器损伤,病情严重.目前流行季节仍有散发,但同时合并血象减少的急性骨髓造血停滞病例较少见.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泓 刊期: 2005年第08期
PPI(质子泵抑制剂)是目前临床上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特别是难治性溃疡)的一线用药,因疗效较佳,大都能迅速使溃疡灶愈合,深受临床医师欢迎.但因上消化道溃疡复发率较高,而应用PPI治疗有一定的副作用,且需有足够的疗程,目前市场上此类药物的价格又偏高,并且该种药物长期使用所引起副作用也逐渐引起注意.故本文通过对112例上消化道溃疡病人PPI不同方案(系统治疗和按需治疗)治疗的门诊随访,了解两种治疗方案的有效率及复发率,以探讨按需给药的可行性.
作者:许岳俊;陈佩珊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寻找一种既符合解剖生理特点,又可减少出血量及并发症的方法,提高前列腺切除术的治疗效果,使患者痛若小、恢复快.方法对15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保留尿道前列腺摘除术治疗,手术平均时间97.5分钟,术中平均输血250 ml.结果随访0.5~2年,15例手术后均获满意疗效,小便通畅,无严重并发症及后遗症.结论前列腺增生症术前置导尿管或术中放置尿道扩张器是必要的,采用睑板拉钩和缝扎牵拉腺体予以暴露,应用脑膜剪锐性分离前列腺与尿道、膀胱颈之间的组织和前列腺包膜,切除前列腺腺体,保留完整的尿道膀胱颈黏膜十分有效.
作者:李洪才 刊期: 2005年第08期
乳腺增生病是育龄妇女常见的乳房慢性疾病.自1997年以来,笔者应用开郁散结汤治疗本病104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开岩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小儿股骨干骨折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随着社会的进步,交通事故伤以及由此造成的股骨开放性骨折越来越多,并常伴有其他严重的合并伤;另一方面,随着固定技术的提高和控制感染能力的增强,近年来手术治疗有增多的趋势,无论保守或手术治疗,其目的应为:达到骨折愈合;缩短短期及长期治疗的病程;减少并发症;减少费用.现将我院1991年9月~2003年9月收治的小儿股骨干骨折98例的治疗经验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勇;王兆阳;王淑霞;房群;吴延平;李爱武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各期的护理要点.方法对193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急性发作期、慢性迁延期和临床缓解期等各期的特点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健康宣教、康复指导等,使护理工作严格按规程进行,做到有章可循,有条不紊,形成完整的护理体系.结果护理质量及病人的满意度明显提高,避免或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日,提高病床周转率.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各期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许贞贤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青春期未婚女性巨大卵巢肿瘤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04年5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青春期未婚女性巨大卵巢肿瘤患者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青春期未婚女性巨大卵巢肿瘤的恶变率为33.33%,病理类型为上皮性和生殖细胞性肿瘤.肿瘤标志物AFP阳性率为66.37%,B超检出率为100%.结论青春未婚女性巨大卵巢肿瘤发生恶变的可能性较高,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体征,妇科检查、B超检查、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有利于卵巢肿瘤的早期诊断.所有肿瘤均应行手术切除病灶,尽量保留生育功能,恶性肿瘤术后应予以化疗.
作者:陈雪梅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及时止血,纠正休克,挽救患者生命,保全受伤的肢体,避免肢残的发生.方法对12例四肢被利器损伤,主干动脉断裂或缺损的患者应用自体静脉进行移植,以替代动脉的缺损,重建正常的血液循环.术前术后施以精细的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及伤肢血运,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并对症施护.结果12例全部痊愈出院,肢体功能恢复良好,无肢残.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和精心细致的护理是确保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翅;郑瑾;黄文丽;卢艺丹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倍他乐克为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断剂,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笔者应用倍他乐克加川芎嗪治疗高血压1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余刚;李芹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通过总结2例鼻源性头痛的诊断、治疗过程,提示本病的病因、诊断及治疗特点.方法对2例鼻源性头痛患者行病史、症状、鼻内窥镜检查及鼻窦CT检查,均排除鼻炎、鼻窦炎、鼻中隔偏曲的诊断.发现鼻道窦口复合体阻塞、压迫是导致鼻源性头痛的重要原因,并分别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结果2例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后局部阻塞、压迫消失,头痛症状随之消失.结论通过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解决鼻道窦口复合体局部压迫、阻塞,可使鼻源性头痛消失.
作者:邢彦仓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家庭主妇手部皮炎,是指从事家务劳动的妇女频繁接触洗涤剂和水,引发的手部以湿疹样皮炎表现的一种皮肤病.随着各类洗涤剂的广泛应用,其发病也明显增多,在某些存在特异性体质的妇女中,已成为常见的手部皮肤疾患.由于该病的独立命名尚未引起基层的关注,现结合临床谈几点诊治方面的问题.
作者:李浩友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生期缺氧窒息而导致的脑部缺氧缺血性损害,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重者引起脑组织不可逆损害,常互为因果,若不及时纠正治疗,可恶性循环,促进病情发展,重者死亡.多数有神经系统后遗症,特别是重度窒息复苏后新生儿,常伴有水电解质紊乱及全身多脏器损伤,影响脑组织血液循环及能量代谢,使缺氧缺血性损害继续加重.目前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但仍无特效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因此早期综合干预性治疗是缩短病程、减少或降低后遗症发生的关键.现将我院1999年12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HIE病例总结如下.
作者:张红霞;肖胜伟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多酶清洗液对腔镜器械残留血迹的清洗效果.方法将曾用于手术并接触血液的600把腔镜器械随机抽样分为不应用多酶清洗液的清洗组(Ⅰ组)和应用多酶清洗液清洗组(Ⅱ组),两组腔镜器械清洗后均做隐血试验,比较两种清洗方法对腔镜器械残留血迹的清洗效果.结果Ⅰ组隐血试验阳性率明显高于Ⅱ组(P<0.01).结论多酶清洗液可明显降低腔镜器械血迹的残留.
作者:李敏燕;李金兰;张莹;欧敏红;蔡萍 刊期: 200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