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窕姮
目的探讨QT离散度(QTd)、心率变异性(HRⅤ)与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测量43例高血压伴左室肥厚(LHV)者(组1)、40例高血压不伴LVH者(组2)、和36例健康者(组3)的QTd及校正的QTd(QTcd)及HRⅤ,并作对比分析.结果组1 QTd、QTcd较组2、组3显著延长(P<0.01).组2 HRⅥ较组3显著降低(P<0.01).组1较组2、组3 HRⅥ显著降低(P<0.01).结论 QTd、QTcd延长及HRⅥ降低与高血压LVH的发生及心脑血管事件可能有关.
作者:王登艾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以下简称传单),是由EB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临床上常见发热、咽炎、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血液中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异常淋巴细胞,血清中可测得EB病毒抗体.传单是良性自限性疾病,患儿多在发病后2个月内自愈,目前尚无特殊疗法,一般采取对症治疗的方法,加强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处理并发症.2004年9月13日我科收治一名传单患儿,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蔡银莉;戴爱玲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环磷腺苷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急性发作期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将65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期(CHFNYHAⅢ~Ⅳ级)住院患者,随机分A、B两组:A组为环磷腺苷治疗组(33例),B组为对照组(32例).A、B两组治疗均按CHF常规方案治疗.结果治疗2周后,A、B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9%和75.0%,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环磷腺苷在治疗CHF急性发作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韩灵芝;代学武 刊期: 2005年第11期
随着急救医学的发展,创伤外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闭合性腹部外伤是创伤外科中的一种常见类型,尤其是我院地处交通繁忙的市中心,此类病人更为常见.闭合性腹部外伤死亡原因多为腹内脏器破裂失血过多、多系统脏器功能衰竭和继发感染等引起.我院自1999年3月~2004年3月共收治闭合性腹部外伤病人186例,本文通过对本组所有病例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陈红霞 刊期: 2005年第11期
食管癌是威胁人民健康的常见消化道肿瘤之一,目前手术治疗仍是根治食管癌的主要手段,部分病人可达到根治的效果.乳糜胸是手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病死率达20%~35%.但只要正确地认识乳糜胸的发生原因及其病理生理变化,通过积极地精心护理与治疗,是可以提高其治愈率的;如术中注重预防,亦可以降低其发生率.现结合本院3例患者的护理及治疗,谈谈我们的体会.
作者:张丹莉;王高卓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我国农村常见的中毒性疾病,也是基层医院临床常见的内科危急症,其病情来势猛,变化快,十分凶险.我院2001年~2003年收治有机磷农药口服中毒者324例,女252例,男72例,大年龄76岁,小年龄13岁.合并其他疾病及口服量超过500 ml危重人数182例,死亡23例,及时、彻底正确地洗胃,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可减少病死率,有效地防止残毒继续吸收引起的反跳.
作者:张德翠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探讨变形杆菌引起集体性食物中毒的原因.方法对2004年9月19日本县南阳镇村民新房乔迁聚餐所致食物中毒进行调查.结果从资料中显示集体聚餐230人,其中变形杆菌引起了食物中毒39人,男18例占46.2%,女21例占53.8%,年龄小10岁,大67岁.结论变形杆菌在夏秋季易引起食物中毒,应作好宣传预防工作.
作者:蔡万津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妇女产后保养是很重要的,其直接关系妇女以后的健康问题,下面简略介绍一下调养方法.
作者:向广静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茵陈蒿汤又名茵陈汤,出自<伤寒杂病论>,是治疗黄疸病的一个名方.本方是由茵陈蒿、栀子、大黄等三味药组成,方中用茵陈蒿清热利湿退黄;栀子之苦寒,清解三焦之邪热;大黄泄热通便,化瘀破结,共奏清热利湿退黄的功效.黄疸病汉代张仲景从病因病机将其分为黄疸、谷疸、酒疸和女劳疸等.近代则多从临床表现、特别是黄疸的色泽将其分为阳黄和阴黄.凡阴黄者,多由寒湿所致,其临床表现为黄色晦暗、四肢逆冷等寒湿诸证,治用茵陈四逆汤等.而阳黄者,多由湿热所致,其临床表现为黄色显明、身热口干等湿热诸证,治疗根据其湿热之偏轻偏重方用茵陈五苓散或茵陈蒿汤等.茵陈蒿汤是治疗湿热发黄、热重于湿之阳黄证,且被后世看作治疗阳黄证的代表方.但是,使用本方时务必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茵陈的用量一定要大,一般可用至30~60克,或者更多.第二,必须先煮茵陈20~30分钟,然后再纳入余药,以便更好地发挥茵陈褪黄的作用,否则难以取效.
作者:陈宝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患者从就诊、住院,直到痊愈出院,各项工作都需要和护士密切合作,所以在临床工作中,护士与患者及家属接触多,因而护患之间的矛盾表现得为突出.通过十几年的工作经验,下面笔者对护患矛盾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加以分析.
作者:周书平;李真;王秀云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咯血是呼吸内科的常见急症,起病急,病死率高.垂体后叶素是治疗咯血的常用药物,但其副作用较多,常见的有心肌缺血、腹痛、血压升高等.本文病例分别采用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及单用垂体后叶素治疗咯血,疗效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徐勇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外科急腹症是以急性腹痛为主要症状的腹腔内脏器急性病变,具有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大、发展快、术后并发症多及死亡率高等特点.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急腹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老年患者由于各重要器官与细胞功能退行性变,且免疫功能低下,对疼痛、发热等反应不敏感.症状、体征常不典型,故易掩盖病情,延误诊治[1].我科自1998年10月~2002年10月收治老年急腹症24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云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丁丙诺啡术后皮下镇痛能否安全有效地用于开胸手术.方法将60例普胸手术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实验组采用丁丙诺啡皮下镇痛,对照组采用硬膜外吗啡镇痛.两组均使用一次性止痛装置,术后观察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镇痛效果及副作用.结果两组病人镇痛效果相当(P>0.05),实验组镇静作用强于对照组(P<0.05),其它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丙诺啡能够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开胸术后自控皮下镇痛.
作者:陈为国;杨以钧;于德胜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腹股沟疝是普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传统腹股沟疝的各种修补方法,都存在共同的特点,缝合处张力过大,术后刀口疼痛剧烈,容易出现尿潴留和疝复发.自2000年1月~2004年3月份,我院共治疗腹股沟疝(包括斜疝和直疝)共310例,其中对201例斜疝和直疝采用疝补片做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改变了传统的修补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2002年9月~2004年12月,笔者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40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曹新荣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采用药物终止中期妊娠已是当前医学领域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我院从2002年2月~2004年3月临床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中期妊娠100例,观察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作者:韩辉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提高老年皮肤瘙痒症的康复疗效,解除他们的难言之痒.方法我们自2003年10月~2004年4月采用中药熏蒸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28例.结果总有效率92.85%.结论中药汽疗仪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疗效满意.
作者:孙守红;张玉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从2000年至2004年,我院应用气囊漂浮电极导管经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穿刺实施床边紧急心脏临时起搏,救治16例因各种原因所致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娜;黄明珠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我科对1999~2003年收治12例上颌尖牙阻生患者采取外科开窗术加正畸牵引进行治疗,从而使阻生尖牙逐渐萌生并排列至正常位置,恢复了患者正常牙弓形态及咬合关系,明显改善了牙颌面部的外观.本文就正畸外科联合治疗上颌尖牙阻生病例作一总结.
作者:喻建设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表现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由于其心血管系统并发症而日益受到重视.我科于1995~2004年共收治川崎病25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曹海琴;毛金龙 刊期: 200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