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耀东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变态反应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近年来国内外报道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
作者:刘宏琴;蒋田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时期死亡的主要疾病.本病多在严重感染、窒息等疾病的基础上发生与发展,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我院近两年间共收治本病81例,死亡29例.病死率为35.8%,与国内平均死亡率37.74%相近.为探讨本病死亡与护理的影响因素,提高对本病的护理水平,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齐冬梅;张景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通过2000余例各类肝病变的超声检查,进一步验证了门静脉系统在肝超声切面上的解剖与图像特征,从中摸索到肝内门静脉系统的图像对肝病变的超声诊断价值.多年来门静脉系统的显示方法均采用放射技术,如术中门静脉,经皮脾静脉造影,经皮肝静脉造影,经脐静脉造影等.皆属创伤性诊断,有引起腹腔内出血,胆汁外漏等合并症的危险.用B超实时检查可清楚地显示门静脉血管,方法简单安全,无创伤.本文探讨肝硬化门静脉系统血管超声对门脉高压的诊断.
作者:雷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一个表现,为糖尿病胃并发症,表现为胃平滑肌收缩力下降,胃排空延迟,食物潴溜.西药主要用胃动力药物如胃复安,普瑞博思,但据文献报道[1],长期使用疗效并不理想,且有一定副作用.笔者自1998年1月~1999年6月用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66例,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卫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判断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61例医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0.2 g,每日2次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红霉素孔糖果盐0.3 g,每日2次静脉滴注,10~14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总有效率83.3%,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医院内获得性肺炎效果显著而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郭耀东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脑血管意外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其护理十分重要.我科于1998年1月至2003年10月共收治急性脑血管意外490例,其中合并上消化道出血96例,可能与应激性溃疡有关,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翠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静脉输液穿刺是临床护士基本的操作技术之一,笔者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2年来,对各种特殊类型患者实行相应的静脉输液穿刺方法并详细记录总结,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明磊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特异性受体(uPAR)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水平和临床意义.方法 TFPI,uPA和uPAR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法,PAI采用发色底法对44例恶性实体瘤(A1组)和30例急性白血病(A2组)进行检测.结果 A1组较正常对照组(B组)TFPI,uPA,uPAR升高;A2组较B组TFPI,uPAR升高,PAI降低;合并感染组TFPI升高,出血组PAI降低,转移或复发组TFPI,uPA,uPAR,PAI均升高,1周内死亡组TFPI降低,uPA和uPAR升高.结论恶性实体瘤和急性白血病存在不尽相同的抗凝、纤溶激活态,其指标对病情及其预后判断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陈特立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为了正确行使国家赋予的卫生监督权利,规范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树立卫生监督执法人员良好的形象;保护合法经营,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们于今年3月份对我市食品、公共场所、化妆品、生活饮用水等100家经营单位以《征求意见卡》的形式进行了调查,以开门纳言,广泛征求意见,及时发现我市卫生监督人员在卫生监督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及时纠正,真正做到公正执法、文明执法,更好地为我市的经济建设服务.
作者:郭建华;闫绒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彩色经颅多普勒(TCD)对脑卒中患者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14例经CT、MRI等影像学检查确诊的动脉硬化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进行TCD检查.正常对照组65例.结果 脑卒中患者TCD的异常率达81.31%,其中伴有脑血管狭窄的占48.60%,大面积脑卒中患者有脑血管狭窄的占83.27%.结论 TCD检查对于动脉硬化性脑卒中诊断具有较大的价值及重要的临床意义,但不是确诊的依据.
作者:高冬菊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颈前路环锯减压植骨加AO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推颈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对本院1998年10月~2003年12月收治的颈椎颈髓损伤患者28例行急诊颈椎前路环锯椎体次全切除并大块植骨融合加CSLP内固定治疗.结果除2例死于肺部感染外,26例经1~16个月的随访,肌力和感觉障碍均获得明显恢复,17例恢复至接近正常.结论本术式具有减压彻底,植骨稳定,损伤小,出血及并发症少,能及早终止骨髓损伤的病理进程,脊髓恢复明显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刘中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气管切开病人护理过程中,内套管需每日清洁消毒两次.清洁过程中,因为套管有一定的弧度,常规方法是用棉棒穿过内套管,以达到清洁内壁的目的.这种方法清洁较黏稠结痂痰液费时,经过实践,我们将内套管取出后,置于双氧水中浸泡十分钟,双氧水能使痰痂变得湿润松软;然后用表面粗糙、凸起一些环形线圈的清洁巾制成条形,穿过内套管来回拉动3~5次,痰液就完全附着在清洁巾上,套管内壁就非常干净;然后放入2%戊二醛溶液或酒精内浸泡消毒,20分钟后取出用灭菌水冲洗再用.
作者:宋希莲;林兰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1992~2002年10年间,我院共收治GCS 3~5分的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2例,其中手术治疗28例,保守治疗44例.死亡59例,死亡率81.9%.其中近两年我们采用亚低温治疗18例,死亡8例,死亡率44.4%.死亡率有了明显的下降.
作者:郑晋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超急性期脑梗死,是指发病后6小时以内者,此期内有利于溶栓治疗和病情好转.本文对我们近年来应用常见CT检查并经复查证实的34例超急性期脑梗死进行回顾性分析.目的在于探讨普通CT检查在超急性期脑梗死时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尹晓劼;宜继红;李海斌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我科通过对断指再植患者进行手术前后的心理调查,并针对不同心理问题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指导患者配合治疗,减轻心理压力[1],使护患关系达到相互配合的良好状态,提高了护理质量.运用护理心理学对病人进行心理干预护理已被医护人员所接受和认同[2],同时在治疗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朱雪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脑梗死病人的护理,总结出脑梗死病人的护理经验,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设置了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系统化的护理模式和循序渐进的锻炼方案对观察组进行了规范化的康复护理.结果发现观察组各项指标都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33.33%病人肌力恢复,生活完全自理.结论采取的护理方法对病人的康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是病人康复的基础;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是病人康复的保证;语言和肢体功能的主动锻炼与被动锻炼相结合,是促进病人功能恢复的关键.
作者:苏凤玲;丰桂青;冯秀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供应室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全院各科室的器械、敷料和护理物的准备,灭菌供应任务;与临床科室的工作秩序、效率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对降低医院内感染率,提高医疗质量有直接作用.是保证医疗教学、科研等各项任务顺利进行的重要部门.要做到对各科的消毒达标率达到100%合格.
作者:曹传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案1:咀嚼吞咽口舌打呛.自诉:近3年来吃饭咀嚼或下咽时,感舌上翻吞咽打呛,因病位敏感,多方求治.辗转几家医院耳鼻喉科,用院方给予的锡类散、一清胶囊等清热解毒和消炎类药服用1年之久,花销近万元非愈反重,本人转请中医诊治.详寻病史,患者除上症外,还突出兼有终年畏寒怕冷,冬季更不胜言.再察其面色黄鲜亮,眼睑轻度浮肿,舌体胖大,苔薄白多湿.诊脉沉细.遂以<局方>黑锡丹化裁以镇阳虚水泛,上实下虚之机.方以芦巴子15 g、补骨脂20g肉桂10g附子10g、巴戟天15g、肉苁蓉15 g、淫羊藿15g、干姜12 g、小茴香20 g、肉豆蔻10g、木香12g、沉香12g、川楝子12g、薏米20g、白术12 g,水煎服,1剂/d,6副.药后,咀嚼吞咽口舌打呛、面目浮肿均愈,周身暖煦感;唯双踝出现显著浮肿.伴诊医生云:是否服药引起肾功不好?余思良久,以为不然;断其上实之寒湿随药而下,湿无出路所致.故仍袭上方增车前子15g、滑石20 g,使湿随尿出.再饮1剂/d,10副.药毕,诸症悉除,3年苦恙顿失告安.随访观察,迄今未犯.
作者:侯成钦;张巧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护理人员协助医生在黄金时间争分夺秒抢救患者生命的过程中,建立有效的给药途径,迅速给予急救药物并使其发挥作用至关重要.要使药物在循环中迅速达到峰值浓度,应选择佳的给药途径及给药方法.
作者:李艳芳;郭立新;商进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侵犯外分泌腺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但腺体外的系统如肾、呼吸、消化、神经、肌肉关节、血液均可受累,发病率03%~0.77%.文献中对血液系统受损少有涉及,现将我院近年及文献涉及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血液系统受累的71例患者作一回顾总结.
作者:孙永华;宋吉卿;费建文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