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增;刘海虹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一般处于中、重度昏迷,且昏迷时间较长,怎样使昏迷病人尽快苏醒,一直是有待解决的难题.随着人们对颅脑损伤发病机制认识水平的提高,对颅脑损伤病人的康复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1999年6月至2002年12月我科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136例,经过综合催醒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毛秋云;张玲;齐延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食道异物产生的并发症种类很多,轻重程度不一,为使大家对食道异物并发症有所认识,现将我院自1994年10月~2001年10月经治的44例食道异物病人所产生的并发症及处理并参考文献报道总结如下.
作者:柴小花 刊期: 2003年第10期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文报告了我院2000年7月~2003年5月间内科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16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5例,年龄43~78岁,平均67岁.合并高血压病7例,脑梗死5例,心肌梗死1例,慢性阻塞性肺病3例.
作者:王淑珍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病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病理诊断是医院对病人的医疗服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后的诊断.准确的病理诊断可使病人获得及时准确的治疗,有效判断病人预后.病理诊断不能只着眼于病理科内部,而忽视影响诊断的诸多因素,如病人的临床病史、症状、用药情况等.当然有些典型病变不需要临床病史就能做出诊断.但是,多数情况下病理医生作出诊断前需要参考病史,否则可能出现与临床实验情况不符的诊断,导致临床医生的误解.病理医生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及病理知识,如果只管看片,毫不关心病人的临床发病情况,则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如果病理科能和临床科室更好地配合,不但可以减少影响因素,提高病理质量,还能更好地发挥病理作用.具体如下.
作者:许海莺;陈宏颖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扁平疣系由人乳头多瘤空泡病毒感染引起,患者主要为青壮年,皮疹好发于面部、双手背及前臂等处,多为针头至粟粒大扁平丘疹;表面光滑,质硬,皮色或淡褐色,有时可沿抓痕分布排列成条状.慢性病程,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所以病情常常迁延不愈,给患者,尤其是给女性患者造成较为严重的心理压力.我科于2001~2002年一年间治疗230例扁平疣病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办法,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万选;王光红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脂肪肝是由于肝内脂肪含量大量增加,肝内中性脂肪含量超过正常范围所致.肝组织活检全视野30%~50%以上肝细胞内有脂肪滴为诊断脂肪肝的基础.如有10%以上的肝细胞脂肪化超声检查即可出现异常,30%肝细胞内有脂肪滴为典型脂肪肝,30%以上肝细胞内含脂肪滴为重症脂肪肝.
作者:纪青;何永红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卡介苗是本世纪初作为抗结核疫苗而发展的,近年来临床研究报道,卡介苗及其相关制剂(灭活卡介苗、卡介菌素、卡提素、卡介菌多糖核酸等)用于下列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良好.现综述如下.
作者:高立栋;齐连德;王雪梅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大肠癌术后早期大剂量大容积5-Fu腹腔化疗(IPC)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全组62例结、直肠癌患者,共接受154疗程770次IPC.化疗期间观察毒性反应、对肝功影响及并发症等.随访6~42个月,平均16个月.结果全组无严重毒副作用和并发症.随访结果与同期其它化疗方法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IPC简便易行、安全.是结、直肠癌术后早期有前途的辅助化疗措施.
作者:王立义;侯国瑞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心先安是近年合成并应用于临床的非强心甙类强心药物.1999年1月~2002年12月我院内科对60例经利尿、扩血管、洋地黄制剂治疗效果不佳的顽固性心衰患者应用心先安治疗,收到了满意疗效.使患者的心功能明显改善.报告如下.
作者:晋相林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嗜血杆菌是苛养性细菌,是引起脑膜炎和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也与许多严重感染性疾病有关.其生长不仅需要X、V因子,而且受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分离培养极为困难.6岁以下的儿童易感,特别是对吸烟告和患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病人是一种潜在的重要病原菌.有文献报道嗜血杆菌的耐药性有上升趋势.为了解其培养情况及耐药现状,我们做了以下初步研究.
作者:雷桂华;刘保廷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长春瑞滨(NVB)联合顺铂(DDP)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对57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采用NVB联合DDP治疗:NVB 25 mg/m2,静脉冲入,第1、5天;DDP 30mg/m2,静脉点滴,第1~3天;21天为一周期,至少治疗2周期以上.结果全组CR 0例,PR 27例,总有效率(CR+PR)为47 4%(27/57).毒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下降,Ⅰ~Ⅱ度59.6%(34/57),Ⅲ~Ⅳ度17.5%(10/57),其他不良反应较轻微.结论NP方案治疗晚期NSCLC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陆锡燕;彭猛青;魏东;陈建章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结核性腹膜炎(Tuberculous Peritonitis,TBP)临床并不少见.笔者通过对17例TBP的CT征象和病理改变作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其影像诊断水平.
作者:贺同庆;郝雨卓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急性有机磷中毒在基层医院较多见,但其引起心脏损害报道较少.本文通过对68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心电图改变作分析,以探讨心脏损害情况及临床意义.
作者:郑荣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自1996年以来,笔者已接触到5例由口腔创面引起的破伤风病例,其初皆以张口受限到口腔科就诊,不仔细询问病因或检查全身症状,很易误诊为口腔颌面部炎症所致的咀嚼肌痉挛或颞颌关节紊乱,而延误病人救治时机.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红英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女性,36岁,畏寒,高热,出汗,全身不适一日就诊.患者无明显诱因突然畏寒,高热,热度高达39.5℃,口服解热镇痛药体温可稍许下降后又上升,同时伴出汗,全身不适.无咯脓痰,无乏力,盗汗,无尿频,尿急等症状.全身皮肤未见节肿.无头痛,腹痛、腹泻等.
作者:王晓玲;张玉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颅内动脉瘤是指由于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其发病率居于脑血管意外病人的第二位,主要见于中年人,其主要症状多由出血引起,部分因瘤体压迫、动脉痉挛及栓塞造成.动脉瘤破裂出血常致病人残废或死亡,幸存者仍可再次出血[1].为提高病人生活质量,近3年来,我们对39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翠萍;田芳;齐延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1996年1月~2000年12月五年间,来院门诊急诊的胸、腹外伤约350例,收治335例,占96%,本文就门诊急诊抢救处理的几点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萍 刊期: 2003年第10期
2002年7月至12月,4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合并极重度肺动脉高压(指主动脉压力与肺动脉压力相近,心脏彩超检查出现双向分流者),在我院心外科接受手术治疗,均获成功并痊愈出院.现将术后观察处理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春梅;李玲芳;师吉艳;张宁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我们为了解不同年龄人群慢性肠炎患病率的差别,选择了在自然环境、居住条件、生活水平及生活习惯都基本相同的两个地区部队干部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如下.
作者:梁艺华;张莉;李继金;张红;张惠敏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出院指导(住院病人出院前的健康教育)主要是对病人出院以后的健康教育内容进行指导和帮助[1],以提高病人出院后的生活质量.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是极为严重的疾病,尤其是反复发作者病死率较高.因此,对病人实施不同方式的出院指导,可减少反复发作住院的次数.2001年4月~2003年4月,笔者对58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出院指导实施情况进行了前瞻性研究,以期提高对此类病人的护理质量.
作者:韩红霞 刊期: 200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