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驻马店市社区老年冠心病病人健康知识需求的调查研究

唐艳华;赵影;张静;丁晶晶;张小方

关键词:冠心病, 老年人, 社区, 健康知识, 需求, 驻马店市
摘要:[目的]了解驻马店市老年冠心病病人健康知识需求现状,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驻马店市驿城区4个社区的183例老年冠心痛病人,采用中文版病人学习需求量表(PLNS)进行调查.[结果]老年冠心病病人健康知识需求总分为3.40分±0.40分,得分前5位务目依次为用药(3.59分±0.60分)、并发症及症状(3.45分±0.55分)、日常活动及治疗(3.38分±0.54分)、疾病相关问题(3.31分±0.59分)、社区支持与照顾(3.24分±0.54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收支情况、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文化程度进入了回归方程,其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206、0.226、0.214.[结论]老年冠心病病人对健康知识的整体需求程度较高,收支情况、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文化程度是影响老年冠心病病人健康知识需求的重要因素.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纠错式教育模式对终末期肾脏病血液透析病人钙磷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纠错式教育模式对终末期肾脏病血液透析病人遵医行为及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96例终末期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血液透析期间行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接受纠错式健康教育,干预时间3个月,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遵医行为、钙磷代谢及高磷血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饮食控制、液体摄入、用药治疗、运动锻炼方面遵医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血钙、血磷、免疫反应性甲状旁腺激素(iPTH)、钙磷乘积达到目标范围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高磷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纠错式教育模式能有效提高终末期肾脏病血液透析病人遵医行为,改善病人钙磷代谢紊乱,减少病人高磷血症的发生,有利于病人预后.

    作者:赵广英;刘惠林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肝胆疾病合并糖尿病病人使用CSII治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综述肝胆疾病合并糖尿病病人使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强调应完善制度,加强专科知识的再教育、人才的培养等.

    作者:蔡益民;杨晓丽;丁久洪;胡仁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预见性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安全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安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 201 7年4月医院收治的7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先天性心脏病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护理操作失误与护理记录不合格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4.62% (P<0.05).[结论]分析先天性心脏病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并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保证患儿的就医安全.

    作者:薛丽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1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合并戊型肝炎行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并发肝衰竭的护理

    总结1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合并戊型肝炎并发肝衰竭的护理.病人在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期间粒细胞缺乏阶段,出现肝衰竭,在无菌层流洁净间内实施保护性隔离的同时给予床旁血浆置换、预防感染的护理、出凝血的观察及治疗、心理护理等,病人原发病得到控制.通过医护人员全力配合,病人未发生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在移植后+18 d,白细胞达到1.12×109/L,中性粒细胞达到0.72×109/L,转入普通病房.

    作者:刘博宁;张蓓蓓;颜霞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一种便于PICC换药和使用的病员服

    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插入,并将导管尖端置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置管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留置时间长等优点,适用于需长期输液治疗、肠外营养及长期化学治疗的病人,包括恶性肿瘤病人[1].目前,PICC选择的穿刺点主要包括肘关节以下2横指处、肘窝上2横指处和肘窝上3横指~4横指处,选择的血管主要有贵要静脉、头静脉、正中静脉、肱静脉[2].由于穿刺部位的局限,日常维护及输液时普通的衣物较不方便.为此,笔者制作了一种便于置管和日常维护使用的病员服,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张未;沈闵;闻芳;吴惠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1例Ⅳ度骨髓抑制白血病患儿毛霉菌感染的口腔护理

    骨髓抑制指骨髓中的血细胞前体活性下降.目前,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抗癌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分为0度~Ⅳ度.Ⅳ度骨髓抑制标准为:白细胞计数<1×109/L、中性粒细胞<0.5×109/L、血小板<25×109/L、血红蛋白<65 g/L.此期极易发生感染性休克和严重出血,是导致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1].毛霉菌属接合菌纲真菌,主要存在于土壤和腐败的食物中.中性粒细胞减少是毛霉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高糖和酸性环境易于毛霉菌生长繁殖[2].口腔内毛霉菌感染会引起局部肿胀疼痛、坏死性溃疡、黏膜黑色焦痂[3].毛霉菌感染后病死率一直>40%,而血液学恶性肿瘤病人毛霉菌感染时病死率超过90%[4].已知,毛霉菌孢子极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部,引起肺毛霉菌病,起病急骤,病程短,病死率高达80%以上[5].因此,除了临床中及时诊断并积极治疗外,做好消毒隔离、口腔护理,对阻止口腔溃疡及肺部感染恶化也至关重要.2017年1月20日血液科收治1例长期Ⅳ度骨髓抑制合并口腔内毛霉菌感染的白血病患儿,经过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文婷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疼痛规范化管理在人工流产刮宫病人围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疼痛规范化管理在人工流产刮宫病人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人工流产刮宫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围术期护理基础上采用规范化的疼痛管理模式进行干预.采用数字评分法来描述病人的疼痛程度,采用满意度问卷调查评估病人住院期间时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人工流产刮宫病人围术期应用疼痛规范化管理可以有效降低病人疼痛程度,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徐乐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晚期癌症病人对安宁疗护的需求现状及安宁疗护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晚期癌症病人对安宁疗护的需求现状分析及安宁疗护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6年6月-2017年6月应用晚期癌症病人安宁疗护需求问卷对128例晚期癌症病人进行安宁疗护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安宁疗护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晚期癌症病人对安宁疗护的需求总评分为52.58分±3.25分,其中生理需求方面评分高的条目是睡眠质量得到保证,其次是疼痛能有效控制、皮肤及口腔保持清洁完整,心理需求方面评分高的是家人支持及陪伴,其次是与家人探讨死亡问题、宗教人员精神支持等.病人经安宁疗护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及总生活质量评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晚期癌症病人对安宁疗护的需求较高,护理人员应重视病人安宁疗护需求,大限度减轻病人生理及心理不适,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庄菊萍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近5年《护理学导论》教学方法研究进展

    综述近5年国内医学院校《护理学导论》教学方法的研究进展.《护理学导论》是专业基础课程,是护生了解护理专业的入门课程,通过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手段,以提升护生综合能力.

    作者:曹冰;张先庚;吴萍;杨玲娜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运用PDCA循环管理提高核医学检查病人对环境的满意度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提高核医学检查病人对环境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季度进行核医学检查的病人179例,采用自制问卷对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2016年2季度开始运用PDCA循环管理4个阶段,分析影响病人对环境满意度低的因素,制订计划,提出整改措施并进行阶段性评价,总结和检讨,持续循环.[结果]运用PDCA循环管理3个月和6个月后检查病人对环境的满意度逐步提高,均高于实施前检查病人对环境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PDCA循环管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检查环境,能有效提高核医学检查病人对环境的满意度.

    作者:张晨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医护合作一体化工作模式在ICU连续性血液净化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模式在重症监护室(ICU)连续性血液净化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500例连续性血液净化病人为对照组,2016年7月-2017年6月593例连续性血液净化病人为观察组,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医护合作一体化工作模式.比较两组病人非计划性下机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医护人员在实践医护合作一体化前后对当前医护合作关系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非计划性下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施医护合作一体化工作模式的医护人员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ICU连续性血液净化病人中应用医护合作一体化工作模式可降低非计划性下机发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医护人员对医护关系的满意度.

    作者:周婷;陈嘉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南宁市社区空巢和非空巢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社区空巢和非空巢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能力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选取南宁市3个城区,并在选定城区中抽取1个~3个社区为调查点,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对600例2型糖尿病病人进行调查.[结果]空巢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得分为50.290分±9.680分,非空巢病人为49.790分±10.305分;空巢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影响因素为病程短、文化程度低、未参加医保(P<0.05),非空巢为月收入低及未参加医保(P<0.05).[结论]社区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能力较低,医院及社区医院针对空巢老年病人需要投入更多关注,了解空巢及非空巢病人疾病管理需求,提出个性化有效管理方案.

    作者:张艳萍;傅桂芬;吴迪;肖惠花;韩佳夏;雷小雪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自我管理干预对化疗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目的]观察自我管理干预对化疗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人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将56例NSCLC化疗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给予自我管理干预.分别于病人入院第1天及下一个化疗周期入院第1天采用健康促进策略问卷(SUPPH)评价病人自我管理效能感,采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评价病人应对方式,采用癌症疲乏量表(CFS)评价病人疲乏严重程度,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制定的生命质量核心30个条目问卷(EORTC-QLQ-C30)中功能量表(包括躯体、角色、认知、情绪、社会功能等量表)及总体生活质量量表评价病人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SUPPH评分及MCMQ问卷中面对方面评分高于对照组,CFS量表中情感疲乏、躯体疲乏、认知疲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EORTC-QLQ-C30量表中躯体、角色、认知、情绪、社会功能等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管理干预可有效提高NSCLC化疗病人自我管理效能感,减轻癌因性疲乏程度,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包永华;朱晓英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癌症病人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现状的研究进展

    阐述疾病不确定的内涵及测量工具,从影响因素、干预措施以及发展方向综述癌症病人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现状的研究进展.国内的研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研究结果尚存在争议,未来可以丰富研究内容、改进研究方法以拓宽研究范畴,也可以需要从争议处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为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王晓琼;魏欣欣;赵小静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杭州市某高校大学生肥胖相关指标的调查分析

    [目的]比较大学生肥胖相关指标的差异性,为大学生肥胖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人体成分分析仪对杭州市某大学自愿参加测试的185名大学生进行肥胖筛查,测试指标包括身高、体重、体脂肪量、四肢及躯干脂肪、体脂率(BF%)、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内脏脂肪和健康评分,测量结果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来自城市的学生肥胖相关指标均高于来自乡镇的学生(P<0.01).通过BF%、BMI、WHR标准测得大学生肥胖率分别为22.7%、1.1%和7.6%.BF%与BMI和WHR均呈正相关.[结论]大学生肥胖相关指标与大学生所在地、性别有关.采用不同的肥胖评价指标大学生的肥胖检出率不同,以BF%标准的肥胖检出率高.大学生中存在隐性肥胖,即高BF%低BMI的现象.评估是否肥胖,建议使用BF%标准.

    作者:徐难;陶月仙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491名泰州市养老护理员培训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养老护理员的培训满意度,探讨培训对策.[方法]采用访谈及问卷调查,评估泰州市不同层次养老机构491名养老护理员的一般现状及对培训满意度的反馈,探讨地方高职院校参与提升养老护理员素养的培训对策.[结果]泰州市养老护理员队伍存在年龄结构偏大、医护相关的专业学历背景缺乏、大多为半路改行跨业的“新员工”,职业规划缺乏等现象.学员对此次培训的满意度评分为4.36分±0.64分,其中得分率较高的维度为培训的师资与培训内容,得分率较低的维度为培训环境.[结论]应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完善教育体系,加强校企合作,促进资源共享,积极改善服务,传达人文关怀等培训对策,以提高培训效果,提升养老护理员的专业素养.

    作者:周瑞芳;冯蕾;李晓洁;陈宜刚;姜俊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人文关怀教学模式在基础护理实践课中的构建与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学基础实践课中人文关怀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整群抽取2015级护理本科2个班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常规教学,观察组在整合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融入人文关怀.课程结束后采用人文关怀能力量表、人文关怀教学模式效果调查问卷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人文关怀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95.6%的学生认为有利于提高沟通交流能力,94.1%的学生认为有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1.1%的学生认为可以提高学习兴趣,94.1%的学生认为可以巩固操作技能,92.6%的学生认为可以提高关怀能力,94.1%的学生认为课程教学内容安排合理,89.7%的学生认为教学方法优于常规讲授.[结论]人文关怀教学模式弥补了护理学基础实践中重技术轻关怀的不足,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关怀品质,提高专业课学习效果.

    作者:薛晶晶;杨支兰;胡晴晴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胸肋部肌肉组织高频电刀适宜输出功率的研究

    [目的]探讨高频电刀混合切割模式不同输出功率在成年人胸肋部切口肌肉组织的使用效果及与体重指数的关系,为合理调节高频电刀混合切割模式输出功率提供依据.[方法]观察33例手术病人不同的高频电刀输出功率对病人肌肉损伤和止血的效果,找出适宜的输出功率,分析适宜输出功率是否与病人体重指数相关.[结果]随着高频电刀输出功率减小肌肉组织损伤程度逐渐降低,但凝血效果在不断降低.作用于肌肉组织的高频电刀适宜电凝输出功率(Y)随着体重指数(X)的增加输出功率值在不断增加,Y=1.47X-4.66.[结论]高频电刀混合切割模式输出功率的大小可以依据病人体重指数的不同而调节,从而准确地调节输出功率,达到佳止血效果和低的肌肉损伤.

    作者:申士伟;纪颖;于丽;褚彦青;曹颖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延续性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将2015年7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0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出院3个月随访时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心功能疗效、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出院3个月随访时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治疗效果,且提升病人满意度.

    作者:王翠翠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先天性乳糜胸患儿护理研究进展

    阐述了先天性乳糜胸患儿诊断标准、治疗、护理研究进展.强调患儿住院期间应做好呼吸道的管理,积极进行营养支持,注意管道维护,严格遵医嘱进行规范用药,严格无菌操作,做好基础护理,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氧饱和度等.

    作者:张梦瑜;沈丽娟;宋运莲;姚海霞;郝景;马锦绣;凌密 刊期: 2018年第19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