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手术病人病理标本送检差错率中的效果分析

谢伟琼;郭红英;陈庆文;吕春莲

关键词:品管圈, 手术室, 病理标本, 送检,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手术病人病理标本送检差错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降低手术病人病理标本送检差错率活动主题,活动前通过头脑风暴法对手术病人病理标本送检错误的根本原因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和落实整改措施.[结果]品管圈活动管理前手术病人病理标本送检差错率为1.05%,品管圈活动后手术病人病理标本送检差错率为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开展品管圈后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性、责任心、沟通能力、自信心及团队凝聚力等均得到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手术室病理标本送检差错的发生率,提高护士圈员的团队凝聚力和手术室病人安全性.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两种术式下疝修补术的疗效观察及卫生经济学比较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疝修补术病人的护理方法,并与传统的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临床疗效、并发症及住院费用,以求证两种术式的疗效.[方法]采用类实验性研究方法,将外科因腹股沟疝而采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病人32例设为对照组,将同病区同病种而采用腹腔镜下疝修补术治疗的病人33例设为实验组.分别对两组病人进行疼痛评分、下床活动时间、生活自理恢复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统计,比较两种术式的效果并分析.[结果]实验组的下床活动时间、生活自理恢复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住院费用却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腹腔镜下疝修补术治疗效果优于无张力疝修补术,其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但费用相对较高.

    作者:卜海珠;黄一恒;易学华;陈连清;冯桂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综合性医院开展本科实习生导师制的研究现状

    重点探讨国内实行护理实习生导师制的教学管理的研究现状,分析影响其带教质量的因素,寻找适合护理实习生导师制的对策,为提高临床导师教学质量,提升实习生的综合素质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宋晓月;杨东斌;张焕云;李玉红;杨阳;曹志强;张伟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人文关怀能力对基层医院护士职业价值观的影响

    [目的]探究人文关怀能力对基层医院护士职业价值观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6年10月北京市郊区某医院工作的252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6名,对照组定期进行常规医学培训,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追加人文关怀培训,在培训前及培训后对两组护士进行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评价量表和职业价值观量表问卷调查并记录分数,并在培训前和培训后进行护士工作质量评分.[结果]培训前对照组护士人文关怀能力总均分84.31分±7.26分,护士职业价值观总均分83.12分±6.94分,护士工作质量评分10.8分±3.9分,观察组护士人文关怀能力总均分85.37分±7.31分,护士职业价值观总均分82.96分±6.52分,护士工作质量评分11.0分±4.1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对照组护士人文关怀能力总均分86.28分±6.98分,护士职业价值观总均分88.32分±4.91分,护士工作质量评分11.2分±3.9分,观察组护士人文关怀能力总均分114.75分±6.27分,护士职业价值观总均分106.29分±5.29分,护士工作质量评分14.7分±4.2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能力对基层医院护士职业价值观有明显影响,通过提高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可以促进正确职业价值观的树立,从而使护士工作更好的落实,提高了护士工作质量.

    作者:胡小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延续护理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评价

    [目的]评价以电话随访和门诊随访为主的延续护理模式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科住院治疗后出院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1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两组在住院期间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出院后予以电话随访、门诊随访等延续护理,研究过程中因失访脱落5例,其中对照组3例,观察组2例.应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和自制的治疗依从性调查表分别在出院当天、出院后3个月及6个月对两组病人进行测评.[结果]两组病人在出院当天的测评均无差异,但是观察组在出院后3个月、6个月时的自我护理能力和治疗依从性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能够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治疗依从性,对于控制病情的稳定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熊万银;高莉;宗玲玲;刘婷;姜姣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结合舒适护理对阑尾炎手术病人疼痛、负性情绪及身体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结合舒适护理对阑尾炎手术病人疼痛、负性情绪及身体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行阑尾手术的病人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术后疼痛情况、护理满意度术后身体恢复情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7.62%,高于对照组(78.57%)(P<0.05);两组术后6 h VAS评分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6 h~36 h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病人SDS评分及SAS评分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SDS评分(41.53分±7.74分)较对照组(52.63分±9.53分)低(P<0.001);观察组SAS评分(42.43分±8.21分)较对照组(51.68分±10.53分)低(P<0.001).[结论]健康教育联合舒适护理能显著改善病人术后疼痛状况,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黄纪媛;侯晓燕;诸运青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1例舌红斑术后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

    舌为结构精巧、功能复杂的器官,它参与语言、咀嚼、吞咽、本体感受、味觉与唾液处理等多种生理功能.舌部分切除手术影响了病人的舌体活动,进而影响了病人的吞咽、发声、进食及营养摄入.食管癌是世界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 6 位.在2012 年估计约有400000 人死于食管癌,而 5 年生存率为 15%~25%[13].食管癌病人不仅由于进展期肿瘤导致营养失调,而且在围手术治疗期间,食道阻塞也可使病人的营养状态恶化.化疗对胃肠道和免疫系统的副反应使病人的一般情况更差.不仅与化疗相关的恶心和呕吐、腹泻、干涩的嘴巴、不同的味觉和嗅觉感知,而且与应对疾病相关的身心因素都可能导致营养摄入减少[4].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50% ,其中以呼吸衰竭、肺不张、肺部感染等呼吸系统并发症为常见[5].呼吸衰竭是临床经常遇到的一种综合征 ,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呼吸衰竭如不及时有效救治,可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甚至死亡[6].现将 1 例有食管癌病史伴营养不良的舌红斑病人术后发生呼吸衰竭的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邵艳虹;郦美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认知水平及结局的影响

    [目的]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分娩认知水平及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孕妇对分娩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母婴结局.[结果]产时认知行为方面,实验组孕妇在分娩知识、分娩态度、产时应对方面得分为17.80分±0.86分、18.10分±0.85分,18.30分±0.85分,对照组得分为15.50分±0.87分、15.70分±0.79分、15.80分±0.94分,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结局方面,实验组孕妇分娩时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孕妇的基础分娩知识,从而提高分娩效率,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麦燕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加强护理方法在牙周病人人工种植牙修复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加强护理方法对提高人工种植牙修复术成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科就诊且行人工种植牙修复术的100例牙周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病人接受加强护理方法,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病人人工种植牙修复术的成功率及病人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术后2例出现并发症,种植成功率为96%,对照组术后8例出现并发症,种植成功率为84%,试验组病人满意度得分为85分±10分,对照组得分为71分±9分,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护理方法可以提高人工种植牙修复术的成功率及病人满意度.

    作者:刘凡;祝蕾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心脏介入术并发心血管系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心脏介入术并发心血管系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在介入术后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26例病人为对象,回顾分析病人病历资料,探讨介入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心理因素是病人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主要原因,占比53.85%.对疼痛刺激耐受力低为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第二大原因,占23.08%.此外,过度压迫或牵拉、血容量相对不足和空脏脏器刺激也可能引发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占比分别为11.54%、97.69%、3.85%.[结论]应强化心脏介入术病人的心理干预、健康教育,并注重补充血容量和疼痛护理,以有效预防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

    作者:陈玲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新疆某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长对护患比认知的质性研究

    [目的]了解新疆某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长对护患比认知情况.[方法]选取新疆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0名护士长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及分析,提炼出主题.[结果]护士长对护患比的定义有较深入的理解;在护患比的计算方法上还存在一些误区;护患比已成为护士长调配护理人员的主要依据,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结论]护士长对护患比有较深刻的认识,但还应加强培训以便更加准确地收集护患比数据.

    作者:易慧;侯铭;丁留敏;员丽君;李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柔性护理在肝移植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柔性护理在肝移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肝胆外科实施柔性护理的肝移植病人作为实验组,共58例.同时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实施常规护理的肝移植病人作为对照组,共55例.通过比较实施柔性护理前后病人依从性、焦虑抑郁情绪、希望水平、术后疼痛水平、病人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及投诉量,探讨对肝移植病人实施柔性护理的优劣.[结果]实验组病人对肝移植的基本知识、认知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服药依从性也较对照组好.实验组的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希望水平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升.实验组的术后疼痛评分也较对照组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另外,实施柔性护理可以提高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并减少病人对护理质量投诉.[结论]对肝移植病人实施柔性护理能有效提高病人依从性,改善病人焦虑抑郁程度,降低术后疼痛水平,促进康复.同时,也可以提高病人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并减少投诉量.

    作者:翟咪咪;刘苏顺;孔红建;孙亚利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婴儿吸入性肺炎的护理对策

    探讨婴儿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对18例婴儿吸入性肺炎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特点及相关护理要点.认为婴儿吸入性肺炎的患儿在做好呼吸道护理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喂养的管理,及时进行病情评估,重视存在危险因素的患儿,加强对高危患儿的评估,早期识别患儿误吸的发生,一旦发生吸入积极处理以改善患儿的预后,以预防为主做到防患于未然.

    作者:龚清宇;聂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早期护理对心血管外科手术病人康复预后的影响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对心血管外科手术病人康复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接受心血管外科手术的106例病人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联合早期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预后、生存质量评分以及依从性.[结果]观察组预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各项生存质量评分(机体疼痛、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和总体健康)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依从性指标(用药时间、用药方法、情绪平稳、饮食结构合理及对病情进行自我观察)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血管外科手术病人的护理过程中实施早期护理能够显著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依从性.

    作者:唐艳;雷志荣;汪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循证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健康影响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循证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健康状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CNKI、WanFang Data、CBM、VIP、谷粉学术等数据库,收集循证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健康状况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0软件终纳入RCT进行系统评价.[结果]终纳入12个RCT,总例数为1278例.结果显示:循证护理比常规护理更能有效提高肺功能、住院满意度、治疗依从性,改善缺氧状况、焦虑和抑郁情绪,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描述性分析6个RCT,各个研究结果分别显示循证护理的生存质量高于常规护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提高COPD病人的肺功能、住院满意度、治疗依从性,改善缺氧状况、焦虑和抑郁情绪.

    作者:罗倩;张莉;王连红;韩蝶;简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基于SBAR沟通程序的神经科ICU标准化交接班查检单的设计

    护理交接班制度是护理工作核心制度之一,特别是危重症病人护理,交接班直接关系到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和整体性.根据 JCAHO(the 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ion of Healthcare Oranizations)的研究,执行标准化的交接班沟通程序能够有效提高交接班质量、减少或消除交接班缺陷或安全隐患[1].SBAR 标准化沟通程序它是一种以证据为基础的、标准的沟通方式,已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各个领域[2].

    作者:高红彬;徐旭东;郭春花;董雅红;周海燕;赵继双;李志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胃肠道手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护理研究进展

    将国内外关于胃肠道术后病人早期下床活动的护理研究进行综述,分析了目前胃肠道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现状、影响因素、护理干预、益处.

    作者:王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手术病人病理标本送检差错率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手术病人病理标本送检差错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降低手术病人病理标本送检差错率活动主题,活动前通过头脑风暴法对手术病人病理标本送检错误的根本原因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和落实整改措施.[结果]品管圈活动管理前手术病人病理标本送检差错率为1.05%,品管圈活动后手术病人病理标本送检差错率为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开展品管圈后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性、责任心、沟通能力、自信心及团队凝聚力等均得到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手术室病理标本送检差错的发生率,提高护士圈员的团队凝聚力和手术室病人安全性.

    作者:谢伟琼;郭红英;陈庆文;吕春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留置气管导管堵管技术的临床运用研究

    气管切开术是呼吸道梗阻、呼吸困难的主要抢救措施,现将近几年国内护理学者对于气管导管不同堵管材料和堵管护理技术的研究和运用进行综述.

    作者:梁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东莞市孕产妇产褥期保健知识与行为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东莞市孕产妇产褥期保健知识与行为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东莞市246名孕产妇产褥期保健知识与行为进行调查.[结果]东莞市城市与农村、不同年龄段、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孕产妇产褥期保健知识掌握程度不同(P<0.05).而初产妇与经产妇产褥期的保健知识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东莞市孕产妇产褥期保健知识认识度还有待提高,应加强宣传和普及是现在卫生保健人员的重点工作,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小和文化程度较低的产褥期妇女.

    作者:苏绮华;邓诗裔;江其;张名森;叶美娟;王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奥马哈系统在老年COPD病人连续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观察奥马哈系统(Omaha System)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连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2月本院呼吸内科住院的老年COPD病人120例,运用Omaha System,由COPD管理小组成员主要负责研究对象的连续护理工作,观察老年COPD病人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的环境、心理社会、生理和健康相关行为领域健康问题的认知行为状况的变化.[结果]老年COPD病人在环境、心理社会、生理和健康相关行为领域的10个主要健康问题的认知行为状态评分比较变化明显,出院时与入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与出院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maha System可量化老年COPD病人连续护理效果,为连续护理实践和护理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周月泉;李建军;廖珍慧;施玉琴;代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