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
[目的]探讨综合性体温保护在老年病人胸腔镜袖状肺切除术的有效性.[方法]分析胸腔镜袖状肺切除术的老年病人27例,记录鼻咽温度、平均动脉压、凝血功能、胸内操作时间、手术时间、术后麻醉清醒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ICU滞留时间、肺部感染率.[结果]观察组低温发生率和清醒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ICU滞留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肺部感染率及手术结束时凝血功能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综合性体温保护措施效果确切有效,可提高老年腔镜袖状肺切除病人术中护理质量.
作者:孔丽芸;付金凤;杨娟;钟帅琳;张颖;彭凤裘 刊期: 2017年第26期
达芬奇(Da Vin Si)机器人手术器械价格昂贵,结构复杂且不同的器械使用寿命均不相同,对手术室在器械的购置、准备、使用、清洗、保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对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器械的介绍及1 300余台手术的器械管理经验总结,提出建立科学的器械管理制度、按需配置、精准的术前准备、合理的术中使用、规范的术后清洗等管理策略.
作者:徐英 刊期: 2017年第26期
对泰国布拉帕大学不同层次护理教育特点进行介绍和分析,以期为国内护理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和晓凤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观察微信随访对鼻咽癌放疗病人张口困难的影响.[方法]将65例鼻咽癌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病人出院后进行常规随访,观察组病人出院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微信随访,比较两组病人出院后功能锻炼依从性以及放疗后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张口困难程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病人功能锻炼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化疗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观察组张口困难程度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随访能提高鼻咽癌放疗病人功能锻炼依从性,降低张口困难发生率.
作者:刘晶;赵琼兰;赵红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体腔器械导入润滑剂在清醒病人留置胃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1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观察组(46例),观察组采用在插管前将体腔器械导入润滑剂从鼻腔滴入和口咽部含服吞咽的方法进行插管,对照组采用常规留置胃管的方法进行插管.比较两组病人的首次插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和恶心、呕吐程度.[结果]观察组首次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置管时间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呛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恶心、呕吐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腔器械导入润滑剂用于清醒病人留置胃管的插管操作,可提高首次插管成功率,降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缩短插管时间.
作者:董丽;王颖;樊慧丽;胡梅;孟莹莹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留置针穿刺法在脑卒中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0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传统双手送管法,观察组病人实施单手送管法,对两组病人的留置针一次成功率、病人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病人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病人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手送管法应用在脑卒中病人中能明显提高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黄晓兰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在预防大范围肝切除术后肝性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60例大范围肝切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护肝、预防感染、通便、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控制饮食和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对两组病人肝性脑病发生率及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肝性脑病发生率及病死率为10.0%、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7%、20.0%(均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预防大范围肝切除病人术后肝性脑病发生中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减少肝性脑病的发生和死亡.
作者:朱珊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调查分析电外科设备在手术过程中产生的烟雾对手术病人的影响,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认知率、满意度.[方法]成立调查小组,通过随机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医院实施局部麻醉、全身麻醉且术中使用电刀的手术病人各抽取100例,共计200例病人进行调查、随访.[结果]电刀所产生的烟雾对局部麻醉病人影响较大,对全身麻醉病人影响不大,对初次手术病人影响显著,对多次手术病人影响不大.[结论]调查分析手术室烟雾对手术病人的影响对提高手术病人满意度和医院良性发展有重要意义.
作者:崔海丽;包长虹;唐乃梅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索癌性疼痛护理策略团队在癌性疼痛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晚期癌症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癌症疼痛护理策略团队护理干预方式,评价并比较病人出院时疼痛情况与住院期间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住院期间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癌性疼痛护理策略团队用于癌性疼痛管理,能减轻病人癌性疼痛,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丘爱平;潘素群;钟肖兰;李伟兰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观察巴特勒教学模式应用于临床实习护生带教中的效果.[方法]将80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实习带教,观察组采用巴特勒教学模式带教,带教结束后观察两组护生的考核成绩、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考核成绩、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巴特勒教学模式应用于临床实习护生带教,能提高护理实习护生护理工作胜任力及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
作者:陈剑;杨秀梅;张琳 刊期: 2017年第26期
胃肠道副反应是淋巴瘤病人化疗过程中常见的副反应之一,而肠梗阻作为其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也时有报道.淋巴瘤化疗病人一旦发生肠梗阻,不仅会耽误化疗的进程,同时也对病人生理和心理上带来极大的痛苦.2014年11月-2016年1月我科化疗过程中出现肠梗阻4例,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燕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头颈部肿瘤放疗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对74例头颈部肿瘤放疗病人应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践.[结果]由放疗引起的并发症明显减少,病人参与治疗护理的积极性提高,病人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在头颈部肿瘤放疗病人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可减少减轻放疗引起的并发症,保证生存质量.
作者:王熙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一种微创手术,因其创伤小,疗效好,已经成为目前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方法[1].急性左心衰竭以肺水肿或心源性休克为主要表现,抢救是否及时、合理与预后密切相关[2].
作者:王红;潘红;李迎新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青敷膏预防艾迪注射液引起的刺激性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经静脉留置针(即外周静脉)输注艾迪注射液的病人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仅对穿刺处静脉进行观察,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穿刺点上方沿静脉走向使用青敷膏外敷,两组病例均连续观察7 d,采用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静脉炎分级标准评估对病人静脉情况进行评估,对两组病人的静脉炎发生情况、静脉炎发生时间及病人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静脉炎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病人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使用青敷膏外敷可缓解艾迪注射液对外周静脉刺激,可减少刺激性静脉炎的发生,操作简单易行,可提高病人满意度.
作者:王茜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对血液透析病人液体摄入依从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液体摄入不依从的血液透析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结合动机性访谈的干预策略,分别在干预前、干预3个月及6个月后评价病人的液体摄入依从性、液体摄入依从行为改变阶段情况及液体摄入自我效能.[结果]干预后3个月、6个月病人的液体摄入依从性、液体摄入依从行为改变阶段测评及液体摄入自我效能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机性访谈能提高血液透析病人的液体摄入依从性,促使其改变液体摄入不依从行为,增强控制液体摄入的自我效能.
作者:夏琳娟;赵媛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居家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87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术后居家康复期间均需进行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应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8对187例病人进行调查,分析服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服药依从性评分为7.49分±0.99分,其中合并其他用药、症状改善是影响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居家抗血小板药物服药依从性整体水平较好,应根据影响因素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和健康指导,进一步提高病人的服药依从性.
作者:关欣 刊期: 2017年第26期
选择2016年收治的1例行心肺联合移植术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术前重点评估病人病情、家庭情况、护理人员专业水平、科室间协作配合等综合情况,为病人制定详细的护理管理计划,围术期严密组织管理、合理调配人员、及时进行护理指导,有效提高心肺联合移植术的护理配合质量,确保手术治疗顺利完成,大限度延长病人术后生命,改善病人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李丹丽;赖锋灵;符金云;温健冰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分析肿瘤日间病房病人的主要护理需求,做到因需施护,有针对性做好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方法]使用自制的肿瘤日间治疗病人护理需求及相关因素调查表对200例肿瘤日间治疗病人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即病人的需求的强烈程度,根据首优、中优、次优的原则制定护理对策.包括规范肿瘤日间治疗病房健康教育管理、优化流程,提供便捷服务、开展延伸护理服务、创造亲属陪伴环境和氛围、拓展延伸护理服务内容、建立心理指导室、指导家属照顾病人技巧等,提高肿瘤日间治疗病房护士的服务水平,提升病人的就医体验.[结果]95%以上病人对疾病的相关治疗、注意事项、饮食指导等有需求,90%以上病人对日间病房服务流程有需求,2/3以上病人对护士的心理指导、家庭社会支持有需求.[结论]通过充分了解病人需求后实施护理对策,能更好满足病人需要,提高病人满意度.
作者:余玉娇;张莹娟;林可华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文护理在中晚期宫颈癌放疗病人阴道冲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中晚期宫颈癌并进行阴道冲洗放疗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阴道冲洗,观察组在常规阴道冲洗的基础上加以人文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治疗期间阴道冲洗的依从性、感染率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治疗期间阴道冲洗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中晚期宫颈癌放疗病人进行阴道冲洗时实施人文护理,可提高病人阴道冲洗的依从性、治疗效果,同时提高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鞠小梅;陆云燕;许燕;邱丽红;张曦霞;陈蕾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评价自我管理教育对出院高血压病病人的血压、自我管理效能与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84例出院高血压病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进行3个月的自我管理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分别观察两组病人血压变化、一般自我管理效能与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的自我管理效能感明显比对照组提升(P<0.01),依从性行为评价得分较对照组提升(P<0.05).[结论]自我管理教育能有效控制出院高血压病病人的血压,提高病人治疗的积极性和自我管理效能,提高治疗依从性.
作者:吴秀娟 刊期: 2017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