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症护理小组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病人中的应用

邱桂侠

关键词: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呼吸衰竭, 重症护理小组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护理小组应用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导致呼吸衰竭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2月救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导致呼吸衰竭病人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急诊科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重症护理小组模式进行临床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病人观察组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恢复、中毒症状消失、重要器官功能损伤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全血胆碱酯酶活性≥70%比例、治愈率、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护理小组应用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导致呼吸衰竭病人中可以明显提升抢救成功率,有助于病人病情康复,提升病人护理满意程度,缓解护患矛盾.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系统化护理对胃癌病人术后生存质量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对胃癌病人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112例胃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化护理模式护理.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制定的中文版生活质量调查表(QLQ-C30)于术后9周评估病人的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病人QLQ-C30量表总体健康得分为66.59分±11.24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5.26分±8.2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246,P=0.000),观察组病人在情感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病人外周血CD4+、CD8+分别为(37.49±6.43)%和(32.32±6.82)%均高于对照组的(32.76±5.42)%、(24.67±4.8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67,P=0.001;t=5.432,P=0.000).[结论]系统化护理能够改善胃癌病人的生存质量,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何昱萱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惊厥的护理

    [目的]总结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惊厥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要点.[结果]6例首次咪达唑仑静脉推注给药即刻有效,2例给药1min无缓解,1例惊厥反复发作,1例呼吸抑制行气管插管呼吸支持治疗.随访8个月~31个月,1例术前即合并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出院后3个月惊厥复发,至儿科治疗40d后恢复出院.1例惊厥控制后左侧肢体肌力减低伴皮质盲,经治疗56d后恢复出院,1例住院期间死于心力衰竭.[结论]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惊厥是围术期严重并发症,实施及时抢救、应用综合护理措施,可预防和控制术后惊厥,促进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康复.

    作者:张林虹;吴开元;宋葆云;范太兵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宁夏ICU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目的]构建适合宁夏的ICU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筛选指标并确定指标的权重.[结果]构建的ICU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体系包括6项一级指标、20项二级指标和51项三级指标;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4和0.85.[结论]构建的ICU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以为宁夏ICU专科护士的培训、评价、适用提供客观、量化的依据.

    作者:李桂芳;虎倩;芦鸿雁;张曦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一次性多重防护输液器的设计及应用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已于2003年8月14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并施行. 2006年出台了《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2015年7月26日相继出台了新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主要目的是有效预防和控制医疗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危害.近几年来,各医院在医疗废物处理方面按照医疗废物处理的要求执行,各种医用锐器盒的使用在我国逐渐得到重视[1].但医疗废物(输液器)的处置仍存在诸多不足,因此,我院在此基础上进行医疗设施的优良改进.

    作者:彭春莲;申厚云;陈静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护生在妇科实习的问题调查及对策

    [目的]为了改进妇科实习带教质量,明确带教老师和护生的实习目标,提高带教老师综合素质及护生学习效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在妇科实习护生进行调查,了解护生对护理工作的态度和职业认同感以及护生对自己实习期的预期目标.[结果]部分护生职业认同感和荣辱感不强,存在职业歧视;部分护生学习主动性差,理论与实践结合差,实习目的不明确,缺少完整的职业规划;部分带教老师责任心不强,带教经验不足.[结论]加强护生思想道德教育,增强护生职业认同感;加强入科培训,制订合理带教计划;对带教老师进行统一培训,提高临床带教水平.

    作者:朱芳琳;阚旭玲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1例新生儿枫糖尿病的护理

    枫糖尿病(MSUD)是一种极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为1/18 .5万[1],由于支链氨基酸α-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基因缺陷,使支链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转氨基后形成的支链酮酸不能脱羧而蓄积体内,抑制神经递质功能和髓鞘发育,并可发生酮酸中毒和低血糖[2],因患儿尿有特殊枫糖味而得名.主要临床表现为酮症酸中毒、喂养困难、呼吸暂停、癫痫发作、昏迷、大脑发育迟缓等.如未得到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往往于生后几周或几个月内死亡,即使经治疗而存活,也可有智力低下和神经系统受损的后遗症,严重影响患儿生存和生活质量[3]. 2017年2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1例枫糖尿病患儿,经过治疗和护理,18 d后好转出院,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顾赛霞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临床护理联合心理辅导对高龄突发性耳聋病人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联合心理辅导对高龄突发性耳聋病人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2月我科收治的68例高龄突发性耳聋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心理辅导.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病人进行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评分,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SAS评分和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治疗依从性为97.06%,对照组为73.5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为70.59%,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联合心理辅导,可消除高龄突发性耳聋病人的负性情绪,增强病人的治疗依从性,改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吴玲;王俊梅;徐美琴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胜任力、工作倦怠及社会支持对护士心理弹性影响的路径分析

    [目的]探讨护士的核心胜任力、工作倦怠、社会支持对心理弹性的影响,并对影响因素进行路径分析.[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应用中医院护士核心胜任力调查问卷、工作倦怠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对2016年6月前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执业的534名临床一线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心理弹性的总分为63.97分±13.29分;胜任力、主观支持对心理弹性既有直接效应又有间接效应,职业心理、成就感降低对心理弹性水平具有直接效应.[结论]护士心理弹性整体处于较低水平,胜任力、职业心理、成就感降低、主观支持是影响心理弹性的重要因素.

    作者:包月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复合保温法与传统保温法对腹腔镜手术病人围术期体温的影响

    [目的]探讨复合保温法与传统保温法对腹腔镜手术病人围术期体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2月行腹腔镜手术病人68例,根据围术期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保温法护理,观察组给予复合保温法护理.比较两组病人不同时间段体温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前1h和术后1h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术中体温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苏醒延迟、腹胀、胃肠道反应、寒战以及伤口渗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在腹腔镜手术中采用复合保温法有助于保持病人的体温稳定,减轻病人的疼痛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传统保温法.

    作者:陆霞;黄彩平;顾素珍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护理干预在治疗面部敏感性皮肤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治疗面部敏感性皮肤中的效果观察.[方法]将87例面部敏感性皮肤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外用薇诺娜舒敏保湿修复霜(医学护肤品),观察组外用薇诺娜舒敏保湿修复霜并进行美容护理干预.随访4周,观察病人红肿、丘疹、脱屑、毛细血管扩张等客观指标,记录病人瘙痒、干燥感、灼热感、紧绷感等自觉症状,观察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病人治疗4周后自觉症状、客观症状积分和总积分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病人治疗4周后总积分低于对照组(t=3.20,P=0.002).[结论]面部敏感性皮肤病人用薇诺娜舒敏保湿修复霜并进行美容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效果优于单纯外用薇诺娜舒敏保湿修复霜.

    作者:蔡丽娇;林珍珍;张少明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三位一体疼痛管理模式在踝关节骨折病人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三位一体疼痛管理模式在踝关节骨折病人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方法]2013年1月—2016年12月选取骨科收治的60例踝关节骨折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性疼痛干预,观察组病人术后应用三位一体疼痛管理模式实施干预.观察两组病人术后24h、48h、72h肢体疼痛程度及肿胀值,并于术前及出院前应用Kofoed踝关节评分及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对两组病人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24h、48h、72h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肿胀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Kofoed踝关节评分及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5),而WHOQOL-BREF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位一体疼痛管理模式能有效减轻踝关节骨折病人术后疼痛感及肿胀感,有利于病人关节功能恢复,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赵丽云;奚雪梅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循证护理在ICU护生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运用于重症监护室(ICU)护生实习带教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ICU实习的72名护理实习生,根据护理教学方案的不同分为常规组、研究组,每组36名,常规组护生采用临床传统护理教学模式,研究组在常规组护理教学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生综合能力评分.[结果]研究组护生沟通交流能力、学习积极性、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护生(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运用于ICU护生实习带教中有利于提升护生综合能力.

    作者:王燕;王显林;陈红艳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大专护生学习适应与心理健康状况、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目的]探讨高职大专护生学习适应与心理健康状况、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高职大专护理专业学生432名,采用学习适应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调查,分析学习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状况、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结果]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兴趣、父母不同关心程度的高职大专护生学习适应性存在显著差异(P<0.01);学习适应量表各维度得分和总分与SCL-90的10个因子得分及总分呈负相关(P<0.01);学习适应量表各维度得分和总分与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和2个维度得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心理健康状况、学业自我效能感是影响高职大专护生学习适应的重要因素.

    作者:高虹;周学萍;章艳珍;吴岚艳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QQ群视频指导脑瘫患儿家庭运动康复训练的体会

    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小儿神经内科疾病,患儿多伴随不同程度的行为障碍、语言障碍、感知觉障碍等,对其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1].脑瘫的康复训练不但时间长,还需要家长共同配合完成.对于家长在家庭完成训练的过程,以往通过第2天让家长演示和阶段性功能评价才能判断是否符合要求或达到效果,中间有个时间差,康复师很难把控.我科自2016年开始采用QQ群视频指导模式,将脑瘫患儿的家庭康复训练作为康复护理的延伸,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碧波;杨洁;张爱萍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1例ECMO联合IABP及CRRT治疗致死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常可引起严重并发症,预后差,如心源性休克发生率为7% ~9% [1],病死率高达70% ~85% [2],肾功能障碍发生率为9 .6% ~12 .0% ,使死亡风险增加6 .2倍[3-.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通过完全代替或部分代替心肺功能进行循环支持,能够纠正血流动力学紊乱,改善组织灌注[5],从而为心功能不全病人争取治疗时间.主动脉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ng ,IABP)可增加冠状动脉血供和改善心肌功能,广泛用于心肌梗死病人的抢救和治疗.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CRRT )通过连续的体外血液净化方法,替代受损的肾功能[6]. 2015年11月我科联合应用 ECM O 、IABP及 CRRT成功救治了1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金丹;林芳;杨晶;王珊珊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颅内压的相关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综述颅内压的相关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相关影响因素包括病人躁动、床头高度、气道堵塞、吸痰操作、便秘等,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研究发展方向.

    作者:石庆芬;梁玉桃;李英;沈合春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良肢位摆放标识护理在脑卒中偏瘫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良肢位摆放标识护理在脑卒中偏瘫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良肢位摆放标识护理实施前(2016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43例脑卒中首次发病致偏瘫病人为对照组,选择良肢位摆放标识护理实施后(2016年7月—2016年12月)43例脑卒中首次发病致偏瘫病人为观察组,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良肢位摆放护理,观察组在常规良肢位摆放护理基础上加用良肢位摆放标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良肢位摆放依从率、正确率、关注度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良肢位摆放依从率、正确率和关注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偏瘫病人采用良肢位摆放标识护理可提高病人的良肢位摆放依从率、正确率与关注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范宇笑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终末期肾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病人行自动化腹膜透析的护理

    [目的]探讨自动化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病人的疗效,总结在应用自动化腹膜透析中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9例终末期肾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行自动化腹膜透析治疗护理期间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病人急性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等病情变化.[结果]19例病人治疗后体重、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胸闷气喘、呼吸困难等心力衰竭症状明显好转.[结论]应用自动化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病人可以明显控制容量、减轻水肿程度,改善心力衰竭症状,专业化、个体化及延续性护理方法能节约护理人力,降低住院费用,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黄抱娣;茅春霞;陈丹力;吕小林;任海滨;张莉;邢昌赢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PICC置管肿瘤病人带管回家的护理问题及对策

    [目的]了解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肿瘤病人带管回家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有效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绍兴市第二人民医院和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PICC置管肿瘤病人进行调查,调查工具包括一般资料问卷和肿瘤病人PICC自我管理能力量表(CPPSM).[结果]被调查的54例病人中发生导管相关并发症5例(9.26%),静脉炎1例,过敏性皮炎2例,导管脱出1例,导管堵塞1例;CPPSM量表得分为152.65分±10.48分,>140分47例(87.04%),105分~140分7例(12.96%).[结论]PICC置管肿瘤病人带管回家时存在的护理问题较多,自我管理能力有待提高.应对病人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指导和全程的质量监控,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冯佳园;陈小萍;寿月华;李月婷;陈露春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7例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护理

    [目的]总结7例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护理.[方法]对7例持续肺动脉高压新生儿给予积极治疗,同时加强护理,包括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及早发现病情变化,一旦发生新生儿肺动脉高压,首选高频通气治疗,以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从而降低肺动脉压力,必要时选择西地那非药物治疗选择性扩张肺血管来降低肺动脉高压,减少右向左分流,同时维持体循环压力,防止右向左分流,另外加强皮肤和黏膜护理,减少并发症发生.[结果]7例患儿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23d,平均使用呼吸机5d.[结论]加强持续肺动脉高压新生儿的护理有利于预后.

    作者:凌密;叶娟 刊期: 2017年第31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