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发生便秘的因素分析及护理

刘运梅

关键词:白血病, 化疗, 便秘, 分析护理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的便秘情况并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3月在我院进行救治的80例白血病患者,将其随即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试验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便秘的发生率并总结其护理方法.结果:对化疗后的白血病患者采取护理干预直接降低便秘的发生率,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10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效果.方法:选择10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为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并结合患者的选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阿司匹林及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患者治疗在其对照组方法基础上,为其患者服用辛伐他汀20 mg,每天在睡前服用一次.一个月后将两组患者病情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50例患者,显效29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对照组50例患者,显效18例,有效21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8%.临床治疗效果观察分析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一个月的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有明显的不良反应,肾功能、肝功能及心肌酶均无异常.结论:对于临床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辛伐他汀类药物,可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症状,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邹杰;邹岭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汗证医案两则

    今阅读了《中医杂志》《正确认识中药注射剂》一文,感慨万千.本人就临床所见略举一二,就前文未述之处,补充一点个人的不成熟看法.1 以下是两个汗证的病案,都使用了生脉注射液,却疗效切然相反病案1:高XX,女,54岁,西医诊断:1慢阻肺,肺心病,慢心衰,心功三级;2肺大泡术后.经西药抗炎,解痉平喘,强心等对症治疗后,病情好转.但患者汗出不止,每日换衣1~2次,且随时背部垫着毛巾,西药疗效欠佳,故请中医会诊.会诊时见:患者消瘦如柴,喜近衣被,少神,面色萎黄,少气懒言,偶有咳喘,痰少,汗出如露,心悸,眠差,纳差,二便可,舌红瘦小,苔薄少津,脉沉细.中医诊断:1肺胀;2汗证(气阴两虚).处理予生脉饮加龙骨、浮小麦两剂,每日一剂;并建议主管医生每日静脉滴注生脉注射液50~100ml.但是主管医生没有采纳.

    作者:简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药材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问题概述

    综述从现状、特点、污染途径、检测分析方法、采取的措施与对策等方面,介绍近几年中药材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的研究情况,对前景进行了分析.

    作者:谭忠谋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细菌性角膜炎西医、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细菌性角膜炎是一种严重危及视力的感染性眼病,起病急,发展快,治疗不及时或控制不佳常常造成严重的视力损害及眼球穿孔等并发症.因此各种治疗方法应运而生,西医、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疗法,就各种疗法做一综述.

    作者:许静;赵海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护理探析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护理方法,并提出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61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分析临床护理的重点和注意事项.结果:61例患者经过我院的有效临床护理,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护理满意度达98.36%(60/61).结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需要护士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切实落实整体护理,满足患者的需求,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田洪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新生儿期先天性巨结肠手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在新生儿期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新生儿的各项生理指标进行全面评估,在术前进行科学的心理疏导及完善的肠道准备等,术中进行恰当的护理配合和术后严格的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肛周护理、胃肠减压护理、营养支持、出院指导等.结果:本组共48例患儿全部痊愈出院.结论:良好的术前护理、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是该手术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证.

    作者:瞿晓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动力髋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58例

    目的:探讨应用动力髋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至2008年间采用动力髋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8例,通过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术前和术后功能.结果:5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随访14.7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Harris评分优(>90分)37例,良(80~89分)21例,优良率100%(58/58).结论:动力髋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切口创伤小、骨折固定牢固、患者早期下地运动,并发症少等优点,治疗效果令人满意.

    作者:朱新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

    他汀类药物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传统常规药物,随着高脂血症发病率的上升,他汀类药物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中,其不良反应报道也逐渐增多,本文对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和防治措施进行简要综述,以促进其合理应用.

    作者:马秀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浅谈120例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通过对我院120例高血压患者的分析,评估高血压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探讨患者降压药物的使用及临床防护措施.结果:120例住院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病情都得到了相应的治疗.结论:高血压病除了合理的治疗及护理,患者出院后的自我家庭护理对稳定高血压病情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赵利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临床护士如何应对压力

    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疗水平的高低.随着医学的发展,护理工作范围正在逐步扩大,内容逐渐加深,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临床护士承受压力越来越大.如:社会地位偏低;职业风险高;心里负荷过重;领导重视不够;环境压力;复杂的人际关系;自我追求受限;出现职业倦怠现象,严重影响护理事业的发展,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并要采取积极地相应措施,保证护理事业的持续发展.

    作者:宫艳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不同剂量红花注射液与2种输液的配伍稳定性

    目的 通过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测定的方法,探讨红花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稳定性及配伍.方法 在配伍后0,2,4,6,8,24h取样,采用高效液相法对配伍液进行pH值、微粒数及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室温条件下(25℃) 24h内各配伍液的pH值、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均无明显变化;微粒数有显著变化,与液体剂量、放置时间有关.结论 红花注射液与以上2种常用输液的配伍液在4h内稳定.

    作者:杨庆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探讨高血压的联合用药治疗

    恰当的联合用药可以有效提高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本文分析了高血压联合用药的机理,指出了联合用药的优势以及不足,并进一步探讨了高血压联合用药的评价.

    作者:刘中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11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方法:选择11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口服药物不当和感染是DKA常见的诱因,其次为饮食不当、创伤、妊娠手术、应激急性脑血管病例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脱水、低血容量性休克、口干、多饮、多尿、烦躁不安、意识改变、消化道症状及电解质紊乱;经采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滴及积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加强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后,105例患者抢救成功,且尿酮体DKA均消失,PH值、电解质恢复正常,血糖控制良好,均治愈.结论:DKA发病诱因复杂,可引起一系列严重的代谢紊乱;及时早期诊断、恰当治疗是成功抢救DKA患者成功的关键;另外普及糖尿病知识教育是预防及减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重要措施.

    作者:林秀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微创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47例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微创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血肿穿刺引流加侧脑室穿刺引流治疗47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术后用尿激酶溶血冲洗.结果 显著进步29例,进步8例,总有效率为78.7%.结论 微创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方法简单、实用.

    作者:王天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解剖型钢板治疗肱骨远端粉粹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解剖型钢板治疗肱骨远端粉粹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09年6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43例肱骨远端粉粹性骨折的患者,均采用解剖型钢板进行治疗,术后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所有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复查,按Cassebaum评分标准,优33例,良6例,一般4例,优良率为90.7%,术后尺神经麻痹1例,无钢板松动、断裂或迟发性骨折移位,无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解剖型钢板治疗肱骨远端粉粹性骨折临床效果确切,固定牢靠,术后并发症少,患者可以早行功能性锻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庄义洲;黄旭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前列地尔脂微球制剂对犬肝动脉碘油栓塞后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脂微球制剂(Lipo-PGE1)对犬肝动脉栓塞后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动物随机分为三组,肝动脉内注入生理盐水为空白组(A组),肝动脉内注入碘化油为对照组(B组),肝动脉内注入碘化油+前列地尔为治疗组(C组),观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及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等指标,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治疗组各项生化指标高于生理盐水组,但低于碘化油组.病理学检查治疗组肝组织坏死较碘化油组轻.结论:Lipo-PGE1能改善肝动脉碘油栓塞后的肝功能.

    作者:郑尚飞;李华灿;曹海利;白彬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社区高心病病人的健康护理

    高心病是心血管病重要的病症之一,随着老年化病友逐年增加,老年人主要为高血压性心脏病,表现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脉压差显著,并伴有心、肺功能损害的临床表现.发病率极高,目前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发病率在68%以上.

    作者:阿茸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骶管注射加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0例临床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治疗方法很多,自2008年10月-2011年10月我院采用骶管注射加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120例,男68例,女54例,年龄36-55岁,平均43.4岁.平均病程2个月-5年,主要临床症状为腰痛伴或不伴下肢放射痛,体格检查为腰部活动障碍,棘突间隙及棘突侧压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患侧下肢存在感觉、肌力及腱反射改变,X-ray示腰椎骨质增生,腰椎管狭窄.CT扫描显示:L3,4突出5例,L4,5突出42例,LSS1突出52例,L4.5合并LSS1突出21例.所有病例均诊断明确且无手术指征,也有患者拒绝手术.

    作者:高学彬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不同负荷剂量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不同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在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就诊于我院诊断明确的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高剂量组40例在行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前给予600mg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口服,然后150mg剂量维持7天;低剂量组40例在PCI术前给予300mg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口服,然后75mg剂量维持30天,观察PCI术后支架血栓风险率、心肌梗死发作率、大出血率、死亡率.结果 高剂量组使PCI术后支架血栓风险率下降31.0%、心肌梗死发作率降低35.1%、大出血率增加2.0%、死亡率无变化,与低剂量组相比较支架血栓风险率、心肌梗死发作率显著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大出血率、死亡率无显著变化(P>0.05)无统计学意义.讨论 高剂量的氯吡格雷可以显著降低PCI术后的心血管并发症,效果较低剂量显著,且无增加不良事件的风险.

    作者:赵婕;李辉;王恒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目前肠内营养配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近年来,肠内营养因其诸多功能与优势,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越来越受重视.它不但有助于维持肠道粘膜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维护肠粘膜屏障,明显减少肠源性感染的发生,而且价廉,更符合患者的生理需求.本文通过对目前肠内营养配制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对各级医疗机构在肠内营养配制方面的实际工作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张颖姬;罗莹;李洁琼;张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