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朝金
目的 研究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酒精性肝炎18例,对其分析.结果 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所有患者均有肝功能异常,经戒酒、保肝、对症治疗,病情明显好转,预后较好.结论 酒精性肝硬化发病率有逐年增多趋势,对于嗜酒者应进行肝功能等生化指标进行监测,从而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改善预后.
作者:辛艳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本文根据中医“血瘀”相关理论,认为中风后遗症的病机:一为正气虚弱,二为痰浊瘀血滞留于脑窍、筋骨、关节之间.气虚无力推动血行,不能祛邪外出、病邪稽留,病程缠绵,经久不愈.作者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体会,用大剂量补气之药,加上虫类走窜之力,气行血行,使瘀出新生,功能恢复.
作者:胡善家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重型肝炎是在肝病基础上并发肝细胞广泛变性、大面积坏死,出现肝功能衰竭,患者病情危重,病死率可达到60%~80%.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是一种能暂时替代正常肝脏部分或全部功能的治疗手段.我院血液净化中心应用(血浆置换+血液灌流)治疗重型肝炎2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龚樨巍;张云松;孙洪霞;董艳平;纪丽伟;张艳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中医临床的用药治病多数采用复方形式,在辨证审因、确定治法之后,便进入了具体的遣药组方阶段.众所周知,要组织一首有效方剂,必须重视遵循君、臣、佐、使的基本组方结构,并注意配伍禁忌,同时要熟练组方技巧.而对方药剂量的配伍技巧也是其中相当关键的一个环节.如若调配方药剂量产生误差,则会打乱方药配伍的严谨法度,降低辨证施治的整体疗效,难免会产生“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不良后果.笔者试从药量变化、剂型变更、特殊用药对功用主治的影响,来阐明中药剂量配伍技巧的重要性.
作者:杨雪梅;谢广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索蛋白免疫印迹技术关键步骤的改良方法.方法:以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的蛋白免疫技术分析小鼠肝脏CYP1A1的表达水平.结果:不仅缩短实验时间,而且获得的目标条带清晰,非特异性的本底显色浅.结论:改良的蛋白免疫印迹技术一定程度上能够很好的分离目标蛋白,降低本底,获得比较满意的实验结果,有利于对蛋白质的进一步分析研究.
作者:吴宁;莫晓川;曾佳;孟立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周围神经损伤的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月我院住院诊治的38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综合康复治疗组(22例)与针炙治疗组(16例).康复组采用综合康复治疗,针炙组以针刺配合电针、温针、穴位注射治疗等.结果:综合康复治疗组其运动功能评定和感觉功能评定的优良率(86.4%)要高于针灸组(7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是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合理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元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治疗对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132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采取随机原则进行分组,分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方案上针对不同的个体进行不同的心理治疗.结果:在治疗结束后,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治疗对肠易激综合征有效果.
作者:尤海墩;余少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性选择社区6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心理干预、药物干预、饮食干预以及运动指导等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并对患者的高血压相关知识认知度以及患者血压进行统计记录.结果:经过对社区6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10个月综合护理干预,患者对高血压基本知识的认识度从之前的47.8%提升到90.0%:患者的服药依从度从56.5%上升到88.6%,患者血压水平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服药依从度,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
作者:朱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板及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观察.方法 总结我科自2002年6月~2008年6月腰椎滑脱病人应用不同的经椎弓根内固定器械结合椎板切除减压,椎间植骨融合.腰椎滑脱患者21例,男8例,女13例;采用RFⅡ及ESS椎弓根内固定,一期行自体髂骨后路椎板及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其中,采用RFⅡ内固定同时行后路椎体间融合9例;采用ESS同时加椎体后路融合13例.结果 本组21例患者随诊6~24个月,平均16个月.滑脱复位率88.7%;自体松质骨植骨融合率94.6%;无再滑脱现象;临床疗效综合评价优良率达93.5%以上.结论 对腰椎滑脱的复位固定以椎弓根内固定加椎板及椎间植骨方法,椎体界面间稳定,能增大和维持椎间隙和椎间孔高度,恢复脊柱生理弯曲度,有利于植骨融合,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目前是广大基层百姓治疗腰椎滑脱症理想的方法.良好牢固的内固定加腰椎间植骨融合是取得手术疗效满意的关键.
作者:罗柏锋;罗雨桥;邓思然;李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月经不调是指妇女月经的周期、经量、经色、经质等改变.临床上常见月经先期、月经后期、经行先后无定期、月经量多或量少,即月经不调的现象.笔者自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对36例月经不调患者,运用四物汤加减治疗,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作者:罗国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白血病输血的合理应用、输血的临床效果及副作用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献血法》实施前后我院采用输血治疗的白血病患者68例的输血情况.结果 成份输血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全血输注(P<0.05),成份输血的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全血输注(P<0.05).结论 临床上采用成份输血替代全血输血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熊金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对照评价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结合中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CT立体定位下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及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疗效.结果:观察组血肿吸收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有效率及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前、后15d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结合中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能明显提高疗效,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缩短血肿吸收时间,促进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
作者:刘金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通过对我院120例高血压患者的分析,评估高血压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探讨患者降压药物的使用及临床防护措施.结果:120例住院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病情都得到了相应的治疗.结论:高血压病除了合理的治疗及护理,患者出院后的自我家庭护理对稳定高血压病情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赵利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肺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以及对临床症状的改善.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液流变学及临床症状的改变.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血液流变学及临床症状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肺功能、血液流变学及临床症状评分均改善,但是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更大(P<0.05).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可以显著改善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肺功能,预防血栓的形成,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俊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2010年8月,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自治县发生一起因误食野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一家三口全部中毒,2人死亡.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 中毒经过及诊疗情况2010年8月12日上午,喀喇沁左翼蒙古自治县六官镇化石沟村农民刘云苍在附近的山林中采集到1.5公斤野生蘑菇,当日中午其妻席桂花用新采集的野生蘑菇做面条卤,一家三口人食用.晚饭仍进食面条和蘑菇卤,8月13日凌晨1时左右三人相继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迷等症状,次日到当地卫生所就医,按胃肠炎治疗无效,于15日晚去县医院就诊,诊断为“急性胃肠炎”.16日晚女儿刘海霞出现躁动、诳语,医生向家属进一步询问病史,诊断为“毒蕈中毒”.
作者:王广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注射用炎琥宁在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对确诊为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240例患者(2008年5月-2010年5月)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120例,在相同对症处理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注射用炎琥宁3~8m/kg/d,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15 mg/kg/d治疗观察.结果治疗组在发热、咽痛、拒食、疱疹溃疡等症状改善的天数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注射用炎琥宁在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中疗效显著.
作者:王志军;向晶晶;庞文举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对中药大黄在临床上的多种应用进行疗效分析.方法:分别对临床上的急性胰腺炎和局部炎性水肿使用大黄内服和外敷进行治疗,并将治疗结果和西医治疗组进行比较.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x2检验,α=0.05.结果 急性胰腺炎和局部炎性水肿水肿大黄组和西医治疗组的临床治疗结果使用SPSS软件进行x2检验得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药大黄在在临床上用途广泛,对急性胰腺炎和局部炎性水肿具有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汤艳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探讨漠河县十年间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监测结果和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提供乙脑预防控制措施的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1-2010年漠河县乙型脑炎病例个案调查和疫情监测资料,进行归纳整理统计,分析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季节性特征明显,发病率逐年减少,80.45%的病例为<15岁儿童.结论 乙型脑炎流行与地理环境、气候因素、气象条件、人群暴露等因素有关.加强对15岁以下高危人群的疫苗接种,是防控乙脑的关键环节.
作者:杨晓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改进胸膜腔穿刺术进针方法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增加操作的安全性.方法:通过10年的临床实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2例患者中一次穿刺成功31例;失败1例,同样方法行二次穿刺,成功.结论:改进进针方法可提高胸穿的成功率,增加操作的安全性.
作者:邹杰;邹岭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68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给予治疗组34例患者中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给予对照组34例患者拉米夫定单独治疗.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各项症状体征均有明显的改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59%,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法具有保肝、抗病毒、调整免疫机能、疗效全面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浩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