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香
由于产科麻醉存在其特殊性,麻醉方式的选择必须慎重。对于大多数剖宫产而言,目前国内普遍采取椎管内麻醉[1],但当产妇或胎儿出现危急情况影响母婴安全时,手术医生必须保证尽快取出胎儿,麻醉医生若为产妇实施椎管内麻醉,则操作时间长、药物起效慢,耽误抢救时机,此时必须采用全身麻醉,这就对麻醉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作者:陈丽丽;沈晓凤;付东英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综述脑卒中后病人运动功能障碍进行康复训练的意义,并介绍传统及新兴的康复训练方法。在选择康复训练方法时需要根据不同病人的不同病症及病症轻重,制订切实可行的科学方案,施行时需要注意治疗节奏,循序渐进地进行全面的体系化的训练,以达到使病人病症减轻,运动机能逐渐恢复的目的。
作者:殷蒙蒙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标准化四黄水蜜外敷辅助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疗效及满意度。[方法]将85例盆腔炎性疾病病人按1∶3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四黄水蜜外敷,观察组则予标准化四黄水蜜外敷,两组病人均按医嘱执行常规治疗及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病人满意度。[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6,P =0.038)。[结论]与传统四黄水蜜外敷相比,标准化四黄水蜜外敷膏能明显提高病人满意度,同样能改善盆腔炎性疾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文希;张广清 刊期: 2015年第27期
从护士科研能力的含义、临床护士科研能力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提高护士科研水平有效途径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帮助医院及各级护理人员了解国内外临床护士科研能力的进展,为提升临床护士科研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李碧稳;欧阳艳琼;朱开梅;丁瑜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减少老年病人静脉输注反应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54例发生静脉输注反应的老年病人,对比 RCA实施前后静脉输注反应发生率及病人满意度。[结果]实施 RCA 前静脉输注反应率(22.2%)明显高于实施 RCA 后(3.7%)(P<0.05);且实施 RCA前病人输液治疗满意度(70.4%)明显低于实施后(92.6%),(P<0.05)。[结论]组建 RCA 团队,并分析静脉输注反应发生的原因,同时制订改进措施,可减少静脉输注反应发生率,提高病人输液治疗满意度。
作者:方一芳;邱德枝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呼吸减痛法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0例行分娩镇痛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在进行分娩镇痛后按照产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进行分娩镇痛的同时由护理人员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指导产妇练习拉玛泽呼吸减痛法。比较两组产妇疼痛程度及镇痛满意度、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疼痛明显减轻,镇痛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明显缩短、剖宫产率明显降低、产后出血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第三产程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呼吸减痛法训练能明显缓解产妇紧张情绪,减轻疼痛程度,提高镇痛满意度,并可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秦香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下引流管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经验,从而有效地预防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68例乳腺癌根治术后病人为研究对象,并对术后皮瓣下引流管效果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经过2周的观察护理,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68例病人均痊愈出院。[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多,术前悉心的心理开导和健康教育,术后严密观察伤口情况,加强引流管的观察护理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环节。
作者:王莹莹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索采用自制中药“立奇膏”联合百克瑞纱布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门急诊及住院2级~4级糖尿病足溃疡病人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在相同综合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常规选用百克瑞纱布湿敷进行伤口处理;治疗组百克瑞纱布湿敷后外敷自制中药“立奇膏”进行伤口处理,干预结束后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结果]干预12周后,治疗组创面面积缩小,换药时疼痛感减轻,空腹血糖基本降至正常范围,总有效率达95.0%,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自制中药“立奇膏”联合百克瑞纱布湿敷治疗2级~4级糖尿病足溃疡病人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治疗方法。
作者:赵志芳;张敏;朱月珍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调查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状况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为护理管理者提供有效参考资料。[方法]方便随机法抽取江苏省某3所三级精神专科医院精神科护士158名进行工作疲竭感问卷量表调查,结果采用统计学分析。[结果]精神科护士工作疲竭感3个维度中的情感耗竭和人格解体维度得分高于美国常模和新疆护士,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低于美国常模(P <0.05),均有统计学意义;工作疲竭感不受学历、专业工作年限、职称的影响。[结论]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相对严重,提示护理管理者尽早发现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工作疲倦感,采取干预措施,促进其身心健康,稳定其工作情绪,以保证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苏静予;蔡琴;朱玲;徐敏 刊期: 2015年第27期
腹腔间质瘤是起源于腹腔内任何器官或组织的原发性间叶性肿瘤,尤以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多见。我院普外科于2015年3月收治了1例罕见的腹腔巨大间质瘤合并糖尿病的病人,与多科协作经过2次手术(特异性肠系膜下动脉部分分支栓塞以及右侧髂内动脉栓塞术;巨大腹腔间质瘤完整切除、回肠部分切除吻合、大网膜部分切除术),成功实施了难度极高的巨大腹腔间质瘤完整切除,经过普外科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与护理,病人痊愈出院。现将围术期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樊慧;廖春燕;张红梅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为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实行科学化的护士岗位管理。[方法]成立护士分管理委员会,依据护士的基本年资、工作量、资质要求、学术能力、教学能力及同行评议对全院护士进行层级划分,并制订针对性的分层级培训计划,实行定期考核,并将分层管理与岗位绩效相结合。[结果]护士分层级管理与岗位绩效相结合,完善护士岗位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结论]将护士分层管理与绩效考核相结合,使护士的付出与薪酬待遇相匹配,更好地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优化护理队伍建设,促进优质护理服务持久、深入的发展。
作者:顾岩;郭放;张光玮 刊期: 2015年第27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7期
介绍了延续护理的定义及国外老年病人延续护理的发展现状及目前国外老年延续护理模式,为我国老年病人延续护理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黄艳芳;孙鸿燕;杨茜;张青碧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观察 SBAR 沟通交接模式在急诊病人转出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1月—2014年4月抽样选取200例由急诊科转入病房住院病人为观察组,采用 SBAR 沟通交接模式;随机选取2014年5月—2014年10月以口头交接为主要方式的急诊转出病人20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病人的转出交接时间、交接质量、两组急诊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以及病房护士对急诊护士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的急诊病人转科交接时间缩短将近10 min,两组病人在转科过程中问题发生率对照组为15%,观察组为4%,观察组病房医护人员对急诊科护士的满意度为94%,对照组为61%,观察组急诊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 SBAR 沟通交接模式不但可以为危重病人节约抢救时间,保证病人安全,而且还大大提高了急诊护士的评判性思维和沟通能力,提高了病房护士对急诊科护士的工作满意度。
作者:吴林燕;周燕;龙翔玲;彭春光 刊期: 2015年第27期
凝血功能障碍是指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所致的出血性疾病,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大类。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较为常见,病人往往有多种凝血因子缺乏,多发生在成年,临床上除出血外尚伴有原发病的症状及体征,进行止血、补充凝血因子等治疗。肺栓塞(PE)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在临床检出率偏低、漏诊病例较多、病死率高,如能及时得到诊断并积极的治疗,其病死率明显降低,其需抗凝治疗。然而两个在治疗方面相互影响的疾病同时出现在1例病人,相应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科于2015年1月收治1例凝血功能障碍合并肺栓塞的老年病人,经过抗感染、抗凝、补充凝血因子等治疗后,临床症状减轻,生命体征平稳出院,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张琴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级护理本科2个班作为研究对象,1个班56人为观察组,另一个班53人为对照组,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实验组结合采用传统教学与任务驱动教学法,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教学。教学前采用评判性思维量表中文版(CTDI CV)对109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教学结束后对两组护生进行理论考核与操作技能考核,并再次采用 CTDI CV 测试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后,观察组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理论及技能操作考核得分没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任务驱动教学有利于培养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黄琳;杨丽萍;李青;胡忠华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对离退休老年病人生活质量(QOL)的影响。[方法]将160例离退休老年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入院前后采用 QOL 调查问卷(SF 36)评价两组病人的 QOL。[结果]观察组病人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可提高离退休老年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唐旭丽;邓旭;钟毅;覃秋菊;韦兰英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综述了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实习效果的影响因素,包括外部因素和护生自身因素,为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临床实习效果和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及开展带教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作者:许家素;段宝凤;杨芬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中西结合护理对小儿腹泻治疗有效性及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28例小儿腹泻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病人均根据所实施的护理方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中西结合护理,观察两组病人的治疗有效性及住院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经不同的治疗,观察组治愈40例,有效21例,对照组治愈30例,有效20例。两组病人的治疗总有效率对照组显著低于观察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病人的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5.12±2.13)d 和(9.25±3.51)d,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小儿腹泻病人实施中西结合护理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
作者:王晓芹;全小明;唐丽平;陈晓晴 刊期: 2015年第27期
随着 C 型臂 X 射线广泛应用,确定了放射导向运用技术在外科手术中的重要地位,已成为手术中必不可少的诊断和治疗手段。目前,普遍应用于神经外科、泌尿外科及骨科定位、血管介入、胆道造影等手术。C型臂 X 射线是一种波长在0.001 nm~0.100 nm 的高能量粒子的线。文献报告 X 线通过电离辐射的方式对正常细胞产生各种危害,诱导多种疾病包括癌症的发生[1],有关手术医务人员与病人所面临的射线辐射问题也日益引起重视[2]。因此,合理应用 X 线不断加强和完善术中防护,防止和减少辐射损害成为手术室护理管理关注的焦点。本文就手术中使用 C 型臂 X射线的危害及安全防护进行总结。
作者:王琪;季萍 刊期: 2015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