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工作微信群的建立和应用

程翠年;张卉;王俊

关键词:医院, 社区, 家庭, 流程, 微信群
摘要:[目的]探讨利用移动网络建立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工作微信群的应用效果。[方法]借助移动网络和微信平台,建立由医院、社区护理人员组成的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工作微信群,搭建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工作流程信息平台。[结果]建立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工作微信群将医院信息系统延伸到社区,提高医院、社区护理人员以及病人的满意度,使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工作流程更加便捷,有效的应用了时间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效能。[结论]医院社区家庭微信护理工作群的建立与应用突破地域、时间和经济等方面的限制,能有效的为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工作服务,同时在运用中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期待能够利用更多的微信功能为护理工作服务。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情景教学法在本科护生沟通课程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情景教学法在护理本科生《护理中的人际沟通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本校2013级4个班104名护生为研究对象,将4个班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讲授法,观察组给予讲授法及情景教学法。[结果]两组护生理论成绩得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学习积极主动性测评得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在“学习驱动力”“学习目标”“扎实学习”3个维度得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 <0.05)。自制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护生对情景教学法的满意度较高。[结论]《护理中的人际沟通学》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法,有利于激发护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提高教学满意度。

    作者:马晓璐;宋冰;李小寒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静脉治疗护理管理专业化发展现状

    2013年,我国卫生计生委正式发布了关于“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行业标准,2014年5月1日正式执行,对于我国静脉治疗护理的管理和发展,都有着很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本文就国内外静脉治疗护理管理专业化发展的现状做一综述。

    作者:熊恩平;邓洁;胡应琼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深圳市670名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现况调查及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深圳市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现状,为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对670名正常高值血压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70名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生活方式总分78分~167分(131.12分±19.7分),其中优4.78%,好57.76%,一般37.16%,差0.30%。各维度按标准化得分高低排名依次是自我实现、人际关系、营养、压力管理、健康责任、运动与锻炼。[结论]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生活方式有待提高,护理人员应引导病人杜绝不良个人习惯,保持合理膳食,营造良好精神情绪及坚持运动等生活方式,从而阻止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向高血压病发展。

    作者:文月珍;王英蓉;周芳;王韵;饶亮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天津市三级甲等医院特需护理人员文化照护能力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天津市三级甲等医院特需护理人员文化照护能力现状。[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天津市某三家三级甲等医院特需部门的护士90人,以现场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对象文化照护能力总分为236.68分±25.30分,其中文化照护意识为65.59分±7.19分,文化照护知识为53.30分±6.52分,文化照护技能为117.80分±13.00分,对应总体水平良好;学历、职称、工龄、继续教育培训经历和多途径了解多元文化的经历对文化照护能力具有一定影响。[结论]天津市三级甲等医院特需护士的文化照护能力适于进一步完善提升。

    作者:王冰;王维宁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1例凝血功能障碍合并肺栓塞老年病人的护理

    凝血功能障碍是指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所致的出血性疾病,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大类。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较为常见,病人往往有多种凝血因子缺乏,多发生在成年,临床上除出血外尚伴有原发病的症状及体征,进行止血、补充凝血因子等治疗。肺栓塞(PE)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在临床检出率偏低、漏诊病例较多、病死率高,如能及时得到诊断并积极的治疗,其病死率明显降低,其需抗凝治疗。然而两个在治疗方面相互影响的疾病同时出现在1例病人,相应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科于2015年1月收治1例凝血功能障碍合并肺栓塞的老年病人,经过抗感染、抗凝、补充凝血因子等治疗后,临床症状减轻,生命体征平稳出院,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张琴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护士分层级岗位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目的]为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实行科学化的护士岗位管理。[方法]成立护士分管理委员会,依据护士的基本年资、工作量、资质要求、学术能力、教学能力及同行评议对全院护士进行层级划分,并制订针对性的分层级培训计划,实行定期考核,并将分层管理与岗位绩效相结合。[结果]护士分层级管理与岗位绩效相结合,完善护士岗位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结论]将护士分层管理与绩效考核相结合,使护士的付出与薪酬待遇相匹配,更好地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优化护理队伍建设,促进优质护理服务持久、深入的发展。

    作者:顾岩;郭放;张光玮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实习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综述了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实习效果的影响因素,包括外部因素和护生自身因素,为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临床实习效果和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及开展带教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作者:许家素;段宝凤;杨芬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1例老年糖尿病病人反复低血糖的护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2型糖尿病患病率也在不断增长,疾病本身及各种并发症正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而低血糖又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其中老年病人由于本身生理和病理等多方面的原因,更容易出现低血糖反应。低血糖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血糖浓度过低所致的综合征。对于糖尿病人来说,血浆血糖浓度低于3.9 mmol/L 为低血糖的诊断标准[1],严重的低血糖会导致不可逆转性的脑功能损害甚至死亡。2013年我科收治1例老年糖尿病病人反复出现低血糖,给予及时抢救,支持对症治疗和护理,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赵玲;郭庆玲;韩晓霞;张晓娜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PBL 教学模式在急诊抢救室心肺复苏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PBL)模式在急诊抢救室见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实习的护理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58人,采用 PBL 教学模式,对照组58人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讲授心肺复苏(CPR)和配合抢救等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际临床操作中的差异,通过实习考核及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实习考核成绩、基础理论知识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BL 教学模式在急诊抢救室实习带教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竺伟芬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急诊病人转出交接中的应用观察SBAR 沟通交接模式在

    [目的]观察 SBAR 沟通交接模式在急诊病人转出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1月—2014年4月抽样选取200例由急诊科转入病房住院病人为观察组,采用 SBAR 沟通交接模式;随机选取2014年5月—2014年10月以口头交接为主要方式的急诊转出病人20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病人的转出交接时间、交接质量、两组急诊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以及病房护士对急诊护士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的急诊病人转科交接时间缩短将近10 min,两组病人在转科过程中问题发生率对照组为15%,观察组为4%,观察组病房医护人员对急诊科护士的满意度为94%,对照组为61%,观察组急诊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 SBAR 沟通交接模式不但可以为危重病人节约抢救时间,保证病人安全,而且还大大提高了急诊护士的评判性思维和沟通能力,提高了病房护士对急诊科护士的工作满意度。

    作者:吴林燕;周燕;龙翔玲;彭春光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腹部推拿在降低食积发热患儿体温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腹部推拿在降低食积发热患儿体温中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将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如口服清热解毒液、体温超过38℃给予物理降温)。观察组加用腹部推拿,每天2次。所有患儿均在住院后每2 h 监测体温1次,观察两组患儿体温降低的时间。[结果]观察组体温降低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腹部推拿可以辅助降低食积发热患儿的体温,无副反应。

    作者:刘金萍;丁红英;杨玉霞;韩琳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45例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病人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的相关因素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病人的实验室检查、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和预后;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防治措施及护理对策。[结果]粒细胞缺乏可能与服用抗甲状腺药物剂量有关;32例病人服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24 h 后粒细胞数开始上升,平均5 d 后恢复至正常水平,但6例病人服用大剂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周后粒细胞数上升至4.0×109/L 以上;白细胞数、粒细胞数、感染、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纳入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模型。[结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有效提高粒细胞数,但易导致粒细胞数回升过高;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病人易并发感染;护理时应注重对病人体温、白细胞及粒细胞的监测,必要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作者:王泉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待产产妇无痛分娩的护理

    了解无痛分娩与产程发展间可执行护理干预措施,协助待产妇接受无痛分娩过程,降低产妇疼痛感、提高分娩安全性。

    作者:涂淑敏;袁新茹;姚思佳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护理研究进展

    介绍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临床护理路径方面研究,从综合、整体、舒适、循证、持续、家庭护理等6个方面介绍 COPD的护理模式,从心理、氧疗、饮食、运动、健康教育5个方面介绍 COPD 的临床具体护理方法。

    作者:李蓉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双管型喉罩在产房紧急剖宫产中的应用及护理配合

    由于产科麻醉存在其特殊性,麻醉方式的选择必须慎重。对于大多数剖宫产而言,目前国内普遍采取椎管内麻醉[1],但当产妇或胎儿出现危急情况影响母婴安全时,手术医生必须保证尽快取出胎儿,麻醉医生若为产妇实施椎管内麻醉,则操作时间长、药物起效慢,耽误抢救时机,此时必须采用全身麻醉,这就对麻醉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作者:陈丽丽;沈晓凤;付东英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立奇膏联合百克瑞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索采用自制中药“立奇膏”联合百克瑞纱布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门急诊及住院2级~4级糖尿病足溃疡病人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在相同综合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常规选用百克瑞纱布湿敷进行伤口处理;治疗组百克瑞纱布湿敷后外敷自制中药“立奇膏”进行伤口处理,干预结束后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结果]干预12周后,治疗组创面面积缩小,换药时疼痛感减轻,空腹血糖基本降至正常范围,总有效率达95.0%,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自制中药“立奇膏”联合百克瑞纱布湿敷治疗2级~4级糖尿病足溃疡病人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治疗方法。

    作者:赵志芳;张敏;朱月珍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工作微信群的建立和应用

    [目的]探讨利用移动网络建立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工作微信群的应用效果。[方法]借助移动网络和微信平台,建立由医院、社区护理人员组成的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工作微信群,搭建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工作流程信息平台。[结果]建立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工作微信群将医院信息系统延伸到社区,提高医院、社区护理人员以及病人的满意度,使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工作流程更加便捷,有效的应用了时间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效能。[结论]医院社区家庭微信护理工作群的建立与应用突破地域、时间和经济等方面的限制,能有效的为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工作服务,同时在运用中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期待能够利用更多的微信功能为护理工作服务。

    作者:程翠年;张卉;王俊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急救护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级护理本科2个班作为研究对象,1个班56人为观察组,另一个班53人为对照组,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实验组结合采用传统教学与任务驱动教学法,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教学。教学前采用评判性思维量表中文版(CTDI CV)对109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教学结束后对两组护生进行理论考核与操作技能考核,并再次采用 CTDI CV 测试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后,观察组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理论及技能操作考核得分没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任务驱动教学有利于培养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黄琳;杨丽萍;李青;胡忠华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呼吸减痛法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与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呼吸减痛法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0例行分娩镇痛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在进行分娩镇痛后按照产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进行分娩镇痛的同时由护理人员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指导产妇练习拉玛泽呼吸减痛法。比较两组产妇疼痛程度及镇痛满意度、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疼痛明显减轻,镇痛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明显缩短、剖宫产率明显降低、产后出血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第三产程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呼吸减痛法训练能明显缓解产妇紧张情绪,减轻疼痛程度,提高镇痛满意度,并可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秦香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状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状况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为护理管理者提供有效参考资料。[方法]方便随机法抽取江苏省某3所三级精神专科医院精神科护士158名进行工作疲竭感问卷量表调查,结果采用统计学分析。[结果]精神科护士工作疲竭感3个维度中的情感耗竭和人格解体维度得分高于美国常模和新疆护士,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低于美国常模(P <0.05),均有统计学意义;工作疲竭感不受学历、专业工作年限、职称的影响。[结论]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相对严重,提示护理管理者尽早发现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工作疲倦感,采取干预措施,促进其身心健康,稳定其工作情绪,以保证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苏静予;蔡琴;朱玲;徐敏 刊期: 2015年第27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