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深圳市670名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现况调查及分析

文月珍;王英蓉;周芳;王韵;饶亮

关键词:正常高值血压, 健康促进, 生活方式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深圳市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现状,为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对670名正常高值血压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70名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生活方式总分78分~167分(131.12分±19.7分),其中优4.78%,好57.76%,一般37.16%,差0.30%。各维度按标准化得分高低排名依次是自我实现、人际关系、营养、压力管理、健康责任、运动与锻炼。[结论]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生活方式有待提高,护理人员应引导病人杜绝不良个人习惯,保持合理膳食,营造良好精神情绪及坚持运动等生活方式,从而阻止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向高血压病发展。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对离退休老年病人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对离退休老年病人生活质量(QOL)的影响。[方法]将160例离退休老年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入院前后采用 QOL 调查问卷(SF 36)评价两组病人的 QOL。[结果]观察组病人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可提高离退休老年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唐旭丽;邓旭;钟毅;覃秋菊;韦兰英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45例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病人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的相关因素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病人的实验室检查、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和预后;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防治措施及护理对策。[结果]粒细胞缺乏可能与服用抗甲状腺药物剂量有关;32例病人服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24 h 后粒细胞数开始上升,平均5 d 后恢复至正常水平,但6例病人服用大剂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周后粒细胞数上升至4.0×109/L 以上;白细胞数、粒细胞数、感染、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纳入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模型。[结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有效提高粒细胞数,但易导致粒细胞数回升过高;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病人易并发感染;护理时应注重对病人体温、白细胞及粒细胞的监测,必要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作者:王泉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3MCHG 敷贴预防 PICC 穿刺点感染的研究

    [目的]探讨3MTM TegadermTM CHG 敷料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点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本科行 PICC 置管病人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3MTM Tegaderm 透明敷料固定,观察组采用3 MTM TegadermTM CHG抗菌透明敷料固定。比较两组病人 PICC 穿刺点的感染率。[结果]观察组 PICC 穿刺点感染率为2.50%,明显低于对照组(1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极易出汗、渗血和化疗后的病人,PICC穿刺点选择3MTM TegadermTM CHG 抗菌透明敷料换药,可以降低穿刺点感染率,提高导管留置的安全性。

    作者:马晓燕;吴敏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更正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脑卒中引起运动障碍的康复训练研究进展

    综述脑卒中后病人运动功能障碍进行康复训练的意义,并介绍传统及新兴的康复训练方法。在选择康复训练方法时需要根据不同病人的不同病症及病症轻重,制订切实可行的科学方案,施行时需要注意治疗节奏,循序渐进地进行全面的体系化的训练,以达到使病人病症减轻,运动机能逐渐恢复的目的。

    作者:殷蒙蒙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双管型喉罩在产房紧急剖宫产中的应用及护理配合

    由于产科麻醉存在其特殊性,麻醉方式的选择必须慎重。对于大多数剖宫产而言,目前国内普遍采取椎管内麻醉[1],但当产妇或胎儿出现危急情况影响母婴安全时,手术医生必须保证尽快取出胎儿,麻醉医生若为产妇实施椎管内麻醉,则操作时间长、药物起效慢,耽误抢救时机,此时必须采用全身麻醉,这就对麻醉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作者:陈丽丽;沈晓凤;付东英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工作微信群的建立和应用

    [目的]探讨利用移动网络建立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工作微信群的应用效果。[方法]借助移动网络和微信平台,建立由医院、社区护理人员组成的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工作微信群,搭建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工作流程信息平台。[结果]建立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工作微信群将医院信息系统延伸到社区,提高医院、社区护理人员以及病人的满意度,使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工作流程更加便捷,有效的应用了时间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效能。[结论]医院社区家庭微信护理工作群的建立与应用突破地域、时间和经济等方面的限制,能有效的为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工作服务,同时在运用中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期待能够利用更多的微信功能为护理工作服务。

    作者:程翠年;张卉;王俊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临床护士科研能力研究进展

    从护士科研能力的含义、临床护士科研能力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提高护士科研水平有效途径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帮助医院及各级护理人员了解国内外临床护士科研能力的进展,为提升临床护士科研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李碧稳;欧阳艳琼;朱开梅;丁瑜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待产产妇无痛分娩的护理

    了解无痛分娩与产程发展间可执行护理干预措施,协助待产妇接受无痛分娩过程,降低产妇疼痛感、提高分娩安全性。

    作者:涂淑敏;袁新茹;姚思佳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老年病人延续护理的研究进展

    介绍了延续护理的定义及国外老年病人延续护理的发展现状及目前国外老年延续护理模式,为我国老年病人延续护理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黄艳芳;孙鸿燕;杨茜;张青碧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护理研究进展

    介绍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临床护理路径方面研究,从综合、整体、舒适、循证、持续、家庭护理等6个方面介绍 COPD的护理模式,从心理、氧疗、饮食、运动、健康教育5个方面介绍 COPD 的临床具体护理方法。

    作者:李蓉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急救护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级护理本科2个班作为研究对象,1个班56人为观察组,另一个班53人为对照组,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实验组结合采用传统教学与任务驱动教学法,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教学。教学前采用评判性思维量表中文版(CTDI CV)对109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教学结束后对两组护生进行理论考核与操作技能考核,并再次采用 CTDI CV 测试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后,观察组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理论及技能操作考核得分没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任务驱动教学有利于培养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黄琳;杨丽萍;李青;胡忠华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皮瓣下引流管的效果观察及护理68例乳腺癌根治术后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下引流管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经验,从而有效地预防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68例乳腺癌根治术后病人为研究对象,并对术后皮瓣下引流管效果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经过2周的观察护理,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68例病人均痊愈出院。[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多,术前悉心的心理开导和健康教育,术后严密观察伤口情况,加强引流管的观察护理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环节。

    作者:王莹莹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标准化四黄水蜜外敷用于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标准化四黄水蜜外敷辅助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疗效及满意度。[方法]将85例盆腔炎性疾病病人按1∶3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四黄水蜜外敷,观察组则予标准化四黄水蜜外敷,两组病人均按医嘱执行常规治疗及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病人满意度。[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6,P =0.038)。[结论]与传统四黄水蜜外敷相比,标准化四黄水蜜外敷膏能明显提高病人满意度,同样能改善盆腔炎性疾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文希;张广清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急诊病人转出交接中的应用观察SBAR 沟通交接模式在

    [目的]观察 SBAR 沟通交接模式在急诊病人转出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1月—2014年4月抽样选取200例由急诊科转入病房住院病人为观察组,采用 SBAR 沟通交接模式;随机选取2014年5月—2014年10月以口头交接为主要方式的急诊转出病人20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病人的转出交接时间、交接质量、两组急诊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以及病房护士对急诊护士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的急诊病人转科交接时间缩短将近10 min,两组病人在转科过程中问题发生率对照组为15%,观察组为4%,观察组病房医护人员对急诊科护士的满意度为94%,对照组为61%,观察组急诊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 SBAR 沟通交接模式不但可以为危重病人节约抢救时间,保证病人安全,而且还大大提高了急诊护士的评判性思维和沟通能力,提高了病房护士对急诊科护士的工作满意度。

    作者:吴林燕;周燕;龙翔玲;彭春光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状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状况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为护理管理者提供有效参考资料。[方法]方便随机法抽取江苏省某3所三级精神专科医院精神科护士158名进行工作疲竭感问卷量表调查,结果采用统计学分析。[结果]精神科护士工作疲竭感3个维度中的情感耗竭和人格解体维度得分高于美国常模和新疆护士,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低于美国常模(P <0.05),均有统计学意义;工作疲竭感不受学历、专业工作年限、职称的影响。[结论]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相对严重,提示护理管理者尽早发现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工作疲倦感,采取干预措施,促进其身心健康,稳定其工作情绪,以保证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苏静予;蔡琴;朱玲;徐敏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静脉治疗护理管理专业化发展现状

    2013年,我国卫生计生委正式发布了关于“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行业标准,2014年5月1日正式执行,对于我国静脉治疗护理的管理和发展,都有着很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本文就国内外静脉治疗护理管理专业化发展的现状做一综述。

    作者:熊恩平;邓洁;胡应琼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晚期肝硬化病人的疗效及围术期护理

    [目的]总结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晚期肝硬化病人的疗效及围术期护理。[方法]对100例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晚期肝硬化病人采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前采取针对性心理干预,做好术后康复指导,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预防并发症发生。随访1年后观察病人一般情况及肝功能情况。[结果]100例病人术后1年存活率100%,其中52例大量腹水病人术后腹水逐渐减少直到消失,4例术后3个月出现上消化道出血,3例出现Ⅰ度~Ⅱ度肝性脑病。移植术后6个月、12个月肝脏合成功能、肝脏储备功能、肝弹性测定均有显著改善,与移植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有效地改善晚期肝硬化病人的肝脏功能、肝组织形态学,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围术期护理可促进病人康复,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凤;姚豫桐;李福宣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的护理研究进展

    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溶栓护理进展进行综述评价,为更好地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的护理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蒋芝兰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PBL 教学模式在急诊抢救室心肺复苏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PBL)模式在急诊抢救室见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实习的护理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58人,采用 PBL 教学模式,对照组58人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讲授心肺复苏(CPR)和配合抢救等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际临床操作中的差异,通过实习考核及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实习考核成绩、基础理论知识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BL 教学模式在急诊抢救室实习带教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竺伟芬 刊期: 2015年第27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