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艳芳;孙鸿燕;杨茜;张青碧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PBL)模式在急诊抢救室见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实习的护理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58人,采用 PBL 教学模式,对照组58人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讲授心肺复苏(CPR)和配合抢救等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际临床操作中的差异,通过实习考核及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实习考核成绩、基础理论知识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BL 教学模式在急诊抢救室实习带教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竺伟芬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索采用自制中药“立奇膏”联合百克瑞纱布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门急诊及住院2级~4级糖尿病足溃疡病人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在相同综合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常规选用百克瑞纱布湿敷进行伤口处理;治疗组百克瑞纱布湿敷后外敷自制中药“立奇膏”进行伤口处理,干预结束后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结果]干预12周后,治疗组创面面积缩小,换药时疼痛感减轻,空腹血糖基本降至正常范围,总有效率达95.0%,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自制中药“立奇膏”联合百克瑞纱布湿敷治疗2级~4级糖尿病足溃疡病人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治疗方法。
作者:赵志芳;张敏;朱月珍 刊期: 2015年第27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级护理本科2个班作为研究对象,1个班56人为观察组,另一个班53人为对照组,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实验组结合采用传统教学与任务驱动教学法,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教学。教学前采用评判性思维量表中文版(CTDI CV)对109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教学结束后对两组护生进行理论考核与操作技能考核,并再次采用 CTDI CV 测试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后,观察组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理论及技能操作考核得分没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任务驱动教学有利于培养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黄琳;杨丽萍;李青;胡忠华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调查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状况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为护理管理者提供有效参考资料。[方法]方便随机法抽取江苏省某3所三级精神专科医院精神科护士158名进行工作疲竭感问卷量表调查,结果采用统计学分析。[结果]精神科护士工作疲竭感3个维度中的情感耗竭和人格解体维度得分高于美国常模和新疆护士,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低于美国常模(P <0.05),均有统计学意义;工作疲竭感不受学历、专业工作年限、职称的影响。[结论]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相对严重,提示护理管理者尽早发现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工作疲倦感,采取干预措施,促进其身心健康,稳定其工作情绪,以保证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苏静予;蔡琴;朱玲;徐敏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总结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晚期肝硬化病人的疗效及围术期护理。[方法]对100例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晚期肝硬化病人采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前采取针对性心理干预,做好术后康复指导,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预防并发症发生。随访1年后观察病人一般情况及肝功能情况。[结果]100例病人术后1年存活率100%,其中52例大量腹水病人术后腹水逐渐减少直到消失,4例术后3个月出现上消化道出血,3例出现Ⅰ度~Ⅱ度肝性脑病。移植术后6个月、12个月肝脏合成功能、肝脏储备功能、肝弹性测定均有显著改善,与移植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有效地改善晚期肝硬化病人的肝脏功能、肝组织形态学,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围术期护理可促进病人康复,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凤;姚豫桐;李福宣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美国老年协会将延伸护理定义为:通过一系列的医疗护理行为确保病人在不同的健康照护场所(如从医院到家庭、社区)及同一健康照护场所(如医院的不同科室)受到协作性、延续性的照护[1]。是指从医院到家庭、社区的延续,包括由医院制订出院计划、转诊、病人回归家庭或社区后的持续随访与健康指导[2]。
作者:高丽;巩存涛;王晓云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3MTM TegadermTM CHG 敷料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点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本科行 PICC 置管病人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3MTM Tegaderm 透明敷料固定,观察组采用3 MTM TegadermTM CHG抗菌透明敷料固定。比较两组病人 PICC 穿刺点的感染率。[结果]观察组 PICC 穿刺点感染率为2.50%,明显低于对照组(1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极易出汗、渗血和化疗后的病人,PICC穿刺点选择3MTM TegadermTM CHG 抗菌透明敷料换药,可以降低穿刺点感染率,提高导管留置的安全性。
作者:马晓燕;吴敏 刊期: 2015年第27期
随着 C 型臂 X 射线广泛应用,确定了放射导向运用技术在外科手术中的重要地位,已成为手术中必不可少的诊断和治疗手段。目前,普遍应用于神经外科、泌尿外科及骨科定位、血管介入、胆道造影等手术。C型臂 X 射线是一种波长在0.001 nm~0.100 nm 的高能量粒子的线。文献报告 X 线通过电离辐射的方式对正常细胞产生各种危害,诱导多种疾病包括癌症的发生[1],有关手术医务人员与病人所面临的射线辐射问题也日益引起重视[2]。因此,合理应用 X 线不断加强和完善术中防护,防止和减少辐射损害成为手术室护理管理关注的焦点。本文就手术中使用 C 型臂 X射线的危害及安全防护进行总结。
作者:王琪;季萍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观察 SBAR 沟通交接模式在急诊病人转出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1月—2014年4月抽样选取200例由急诊科转入病房住院病人为观察组,采用 SBAR 沟通交接模式;随机选取2014年5月—2014年10月以口头交接为主要方式的急诊转出病人20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病人的转出交接时间、交接质量、两组急诊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以及病房护士对急诊护士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的急诊病人转科交接时间缩短将近10 min,两组病人在转科过程中问题发生率对照组为15%,观察组为4%,观察组病房医护人员对急诊科护士的满意度为94%,对照组为61%,观察组急诊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 SBAR 沟通交接模式不但可以为危重病人节约抢救时间,保证病人安全,而且还大大提高了急诊护士的评判性思维和沟通能力,提高了病房护士对急诊科护士的工作满意度。
作者:吴林燕;周燕;龙翔玲;彭春光 刊期: 2015年第27期
了解无痛分娩与产程发展间可执行护理干预措施,协助待产妇接受无痛分娩过程,降低产妇疼痛感、提高分娩安全性。
作者:涂淑敏;袁新茹;姚思佳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降低护理人员在输液过程中的 PDA 漏扫率。[方法]开展以“降低输液过程中的 PDA 漏扫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运用品管圈活动程序,针对导致护理人员输液过程中 PDA 漏扫率高的原因进行要因分析,采取相应的对策。[结果]品管圈实施后,漏扫率由活动前13.53%降至活动后3.12%,目标达成率为108.44%,进步率为76.94%,且护理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感、品管手法、积极性、沟通配合、凝聚力、自信心明显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护理人员在输液过程中 PDA 的漏扫率。
作者:曾艳;吉莉;孔旭;王玲;陆贝 刊期: 2015年第27期
介绍了延续护理的定义及国外老年病人延续护理的发展现状及目前国外老年延续护理模式,为我国老年病人延续护理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黄艳芳;孙鸿燕;杨茜;张青碧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减少老年病人静脉输注反应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54例发生静脉输注反应的老年病人,对比 RCA实施前后静脉输注反应发生率及病人满意度。[结果]实施 RCA 前静脉输注反应率(22.2%)明显高于实施 RCA 后(3.7%)(P<0.05);且实施 RCA前病人输液治疗满意度(70.4%)明显低于实施后(92.6%),(P<0.05)。[结论]组建 RCA 团队,并分析静脉输注反应发生的原因,同时制订改进措施,可减少静脉输注反应发生率,提高病人输液治疗满意度。
作者:方一芳;邱德枝 刊期: 2015年第27期
从护士科研能力的含义、临床护士科研能力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提高护士科研水平有效途径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帮助医院及各级护理人员了解国内外临床护士科研能力的进展,为提升临床护士科研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李碧稳;欧阳艳琼;朱开梅;丁瑜 刊期: 2015年第27期
凝血功能障碍是指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所致的出血性疾病,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大类。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较为常见,病人往往有多种凝血因子缺乏,多发生在成年,临床上除出血外尚伴有原发病的症状及体征,进行止血、补充凝血因子等治疗。肺栓塞(PE)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在临床检出率偏低、漏诊病例较多、病死率高,如能及时得到诊断并积极的治疗,其病死率明显降低,其需抗凝治疗。然而两个在治疗方面相互影响的疾病同时出现在1例病人,相应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科于2015年1月收治1例凝血功能障碍合并肺栓塞的老年病人,经过抗感染、抗凝、补充凝血因子等治疗后,临床症状减轻,生命体征平稳出院,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张琴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对离退休老年病人生活质量(QOL)的影响。[方法]将160例离退休老年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入院前后采用 QOL 调查问卷(SF 36)评价两组病人的 QOL。[结果]观察组病人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可提高离退休老年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唐旭丽;邓旭;钟毅;覃秋菊;韦兰英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评价情景教学法在护理本科生《护理中的人际沟通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本校2013级4个班104名护生为研究对象,将4个班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讲授法,观察组给予讲授法及情景教学法。[结果]两组护生理论成绩得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学习积极主动性测评得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在“学习驱动力”“学习目标”“扎实学习”3个维度得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 <0.05)。自制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护生对情景教学法的满意度较高。[结论]《护理中的人际沟通学》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法,有利于激发护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提高教学满意度。
作者:马晓璐;宋冰;李小寒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调查天津市三级甲等医院特需护理人员文化照护能力现状。[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天津市某三家三级甲等医院特需部门的护士90人,以现场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对象文化照护能力总分为236.68分±25.30分,其中文化照护意识为65.59分±7.19分,文化照护知识为53.30分±6.52分,文化照护技能为117.80分±13.00分,对应总体水平良好;学历、职称、工龄、继续教育培训经历和多途径了解多元文化的经历对文化照护能力具有一定影响。[结论]天津市三级甲等医院特需护士的文化照护能力适于进一步完善提升。
作者:王冰;王维宁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综述脑卒中后病人运动功能障碍进行康复训练的意义,并介绍传统及新兴的康复训练方法。在选择康复训练方法时需要根据不同病人的不同病症及病症轻重,制订切实可行的科学方案,施行时需要注意治疗节奏,循序渐进地进行全面的体系化的训练,以达到使病人病症减轻,运动机能逐渐恢复的目的。
作者:殷蒙蒙 刊期: 2015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