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功能早期康复护理进展

许孝梅;耿利琼

关键词:脑卒中, 偏瘫, 肢体功能, 康复护理
摘要:综述了脑卒中病人早期康复介入时间、肢体功能早期康复护理及心理康复护理,指出康复效果与康复开始时间密切相关,早期肢体功能康复护理对病人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发夹在头部小伤口包扎中的应用

    伤口经过清洁处理后要做好包扎。包扎具有保护伤口、压迫止血、减少感染、减轻疼痛、固定敷料等目的。包扎时要做到快、准、轻、牢。快,即动作敏捷迅速;准,即部位准确、严密;轻,即动作轻柔,不要碰撞伤口;牢,即包扎牢靠,不可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也不能过松,以免纱布脱落。现将发夹在头部小伤口包扎的应用介绍如下。

    作者:方清秀;黄月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1例左桡骨远端陈旧性骨折畸形愈合合并左下尺桡关节陈旧性脱位病人的手术护理配合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急诊骨折病人的1/6,多见于老年人桡骨远端骨质疏松者。近年来,虽然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法不断取得进展,但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仍然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2013年3月1例因外伤后左腕关节畸形愈合15年的病人为进一步行矫形手术,来我院就诊,经创伤科全科医生认真检查、分析和讨论,反复斟酌、考究、论证手术方案,成功完成了手术。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作者:李俊琴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手术室护理员职业安全防护认知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手术室工作的护理员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掌握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理论考核、行为观察及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手术室25位护理员职业安全防护认知及行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手术室护理员职业安全防护认知正确率除医疗、生活垃圾处理方法正确率较高(96%)外,其余知识点正确率较低(20%左右);其防护行为水平均较低,存在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不清现象。[结论]手术室护理员职业安全防护认知情况较差,应制定规范化管理对策,提高护理员职业防护意识、技能,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古力米热·牙生;热孜万古力·铁木尔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建立护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初步研究

    [目的]构建一套科学、实用和完整的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促进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根据职业教育、护理教育的特点及社会对护生的职业能力要求等,对职业能力的要素及内涵进行分析,拟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采用德尔菲法(Delphi)组织3轮专家咨询,确定指标体系的结构和各指标的权重。[结果]构建了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3项一级指标及11项二级指标构成的护生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新的指标体系体现了护理专业职业教育的特点,为评价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提供了依据。

    作者:张翠;赵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介绍一种肩部约束带

    我院神经科部分病人意识障碍,病情危重,躁动明显,以前使用的肩部约束带为一条长带,通过打结交叉固定于床头,以达到约束保护病人的目的。但在使用过程中保护带会随着病人的扭动和下滑直接影响病人腋部的血液循环,且约束部位放置的衬垫也因病人的躁动而脱落,不但增加病人的危险性,而且增加护理工作量,尤其是病人带有头部引流管、气管插管等,由于病人躁动明显,导致脱管。我院经临床工作实践,设计制作了肩部约束带,制动效果明显,有效预防了因头、上身躁动而导致的导管脱出。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玉红;杨灵霞;宫姝宁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89SrCl2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瘤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89 SrCl2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将97例转移性骨肿瘤病人分为两组,单项治疗组51例,采用89 SrCl2治疗,联合治疗组46例,采用89 SrCl2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提供治疗前后健康教育指导、药物疗效观察、定期随访、心理支持等护理措施。[结果]89 SrCl2单项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5%(39/51),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42/46),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89 SrCl2与唑来膦酸联合治疗转移性骨肿瘤有明显疗效,实施优质护理措施对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瀛;邓李燕;劳永聪;胡幼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功能早期康复护理进展

    综述了脑卒中病人早期康复介入时间、肢体功能早期康复护理及心理康复护理,指出康复效果与康复开始时间密切相关,早期肢体功能康复护理对病人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许孝梅;耿利琼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个性化健康教育对肺结核咯血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对提高肺结核咯血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肺结核咯血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遵医行为及临床治愈率。[结果]观察组病人遵医行为高于对照组、出院后6个月临床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结核咯血病人采取个性化健康教育可提高病人治疗的依从性,促进疾病恢复,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

    作者:周春萍;许日波;李源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临床护理带教方法的现状及展望

    介绍了临床护理带教方法的现状,指出在临床护理教学中护理教育者应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取长补短,应积极将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到临床护理教学中去,以全方位培养和提高护生的能力。还指出如何将信息技术与传统临床护理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将是临床护理教学方法研究的方向。

    作者:冯琳;熊振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中专护理新生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新入校中专护生的心理卫生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对190名中专护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并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中专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是健康的,但是部分护生存在人际关系敏感、强迫、敌对、焦虑、抑郁等心理困扰,其中排在第1位的人际关系敏感因子阳性检出率占到了33.68%。[结论]新入校中专护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应该针对性地尽早开展心理健康干预措施。

    作者:王小丽;潘长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及延续性护理在非重症哮喘患儿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及延续性护理在非重症哮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0例非重症哮喘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儿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及延续性护理照护,比较两组哮喘患儿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治疗效果、家长焦虑自评、生命质量等。[结果]两组患儿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家长焦虑自评、生命质量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及延续性护理,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缓解家长焦虑心理、提高患儿生命质量。

    作者:唐利华;韦琴;李君丽;杨少丽;邹文萍;覃幼玲;覃美淑;凌凤蔓;杨春红;陈郑;宋洋洋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孕妇学校教学的研究进展

    综述了孕妇对孕妇学校的需求现状及孕妇学校教学的内容与方式,指出孕妇学校的教学目的是教会孕妇学习围产期保健知识和技巧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的应对方法和措施,故在教学内容设置和教学方式选择上应因人而异、按需施教,遵循个体化、多样化、实用性和实践性的原则,使孕妇从被动接受健康教育、治疗和护理转变为主动参与,使其能处理围产期中自身的突发状况。

    作者:植敏;毛滢瑛;黄江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气管切开术后病人的护理体会

    气管切开是一种抢救重危病人的急救手术,但手术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术后的护理与指导显得尤为重要。精心的术后护理可有效避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病人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重症医学科对8例危重病人行气管切开,经过精心护理,5例好转转出监护室,3例自动出院,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沈春风;戴丽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54例卵巢癌病人的围术期护理

    对54例卵巢癌病人进行手术,术前做好心理疏导、给予针对性训练,术后加强监测,重视疼痛护理,积极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感染等并发症,54例病人术后恢复良好,手术切口均正常愈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顺利出院。

    作者:何勤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艾灸配合金黄散贴膏外敷治疗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艾灸配合金黄散贴膏外敷治疗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60例静脉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艾灸配合金黄散贴膏外敷,对照组采用硫酸镁外敷,比较两组病人静脉炎疼痛改善时间、红肿消退时间及疗效。[结果]两组疼痛改善时间、红肿消退时间比较,观察组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配合金黄散蜂蜜贴膏外敷治疗静脉炎的效果优于硫酸镁。

    作者:谢桂珠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单孔腔镜甲状腺肿切除术病人的护理

    经腋窝入路单孔腔镜对53例病人行甲状腺肿切除术,术前做好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医生手术,术后给予饮食指导、创口通畅引流、局部观察及出院指导,取得较好的结果。

    作者:陆世翠;黄秀菊;黄卫庆;吴燕娜;余艳丽;欧梅芳;韦咏;蒲桂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人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围术期护理要点与效果。[方法]选取9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做好病人术前与术中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药物护理、并发症护理、术后体位康复训练等,并密切关注病人护理过程中的病情变化,就并发症问题及时做出有效治疗与处理。[结果]94例病人手术治疗后发生2例手足抽搐,1例切口出血,1例声音嘶哑,1例饮水呛咳,所有病人治疗顺利且康复后出院。[结论]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人行围术期系统化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莉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冠心病病人支架植入术后焦虑、抑郁与后期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冠心病病人支架植入术后焦虑、抑郁与其1个月后生活质量状况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133例在西安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行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病人,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进行调查,于支架植入术后1个月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 36)电话随访调查。[结果]133例支架植入术后的冠心病病人中焦虑、抑郁发生率分别为31.58%和27.07%;支架植入术1个月后冠心病病人中12.03%生活质量处于良好,其余均处于一般水平;焦虑、抑郁与生活质量总分和多个维度呈不同程度负相关,且有焦虑、抑郁的病人和无焦虑、抑郁的病人生活质量在多个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病人支架植入术后焦虑、抑郁状况与其1个月后的生活质量明显相关。

    作者:孔林芳;蒋文慧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的护理

    对206例肾输尿管结石病人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术前做好准备及心理护理,术后做好肾造瘘管、导尿管、双J 管护理,积极预防和防治术后并发症,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杨福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高举平台固定法在小儿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高举平台固定法在小儿静脉留置针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100例静脉留置针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高举平台固定法固定静脉留置针,对照组采用普通的固定方法,观察两组患儿3 d后更换留置针敷贴时局部皮肤情况。[结果]观察组皮肤损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留置针穿刺成功后在留置期间采用高举平台固定法可有效预防局部皮肤损伤。

    作者:陈慧真;李卿;江红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