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人并发心包压塞的护理

李清;蔡丽梅;舒玲玲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包压塞,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心包压塞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心包压塞病人的急救护理过程,总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心包压塞的护理体会.[结果]经及时有效的抢救及护理,5例病人病情由危急转为平稳,后康复出院.[结论]护士密切观察病情,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并发心包压塞有预见性,能及时发现心包压塞的征兆,积极配合医生行心包穿刺和引流,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心包压塞病人急救成功的关键.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5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人并发心包压塞的护理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心包压塞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心包压塞病人的急救护理过程,总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心包压塞的护理体会.[结果]经及时有效的抢救及护理,5例病人病情由危急转为平稳,后康复出院.[结论]护士密切观察病情,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并发心包压塞有预见性,能及时发现心包压塞的征兆,积极配合医生行心包穿刺和引流,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心包压塞病人急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清;蔡丽梅;舒玲玲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使用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选择320例慢性盆腔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进行单纯抗生素治疗,另外给予观察组病人康妇消炎栓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72%,明显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妇消炎栓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抗生素治疗,且无明显副反应.

    作者:洪小玲;张东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老年突发性耳聋急性应激反应的护理

    [目的]通过对老年突发性耳聋病人早期综合护理,减缓病人急性应激反应程度,总结早期护理干预的要点.[方法]共收集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人60例,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均采用相同治疗方法,但针对观察组采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仅采用一般常规护理措施.护理干预前及干预7 d后通过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调查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护理干预前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7 d后,两组间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综合护理干预降低急性应激反应的效果更加明显.

    作者:葛珊珊;王斌全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护理干预对精神病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探讨护理干预对精神病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对163例精神病病人进行评估,加强对急性发作期、巩固期、恢复期不同症状及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时的护理干预,有效提高精神病病人服药的依从性.

    作者:谢巧云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68例乳腺癌病人术后的临床护理

    乳腺癌术后病人除了要经历癌症病人各种不适应行为和情绪反应,还受到女性性特征破坏所带来的严重影响,导致生活质量降低,因此术后护理非常必要.对68例乳腺癌术后病人运用心理干预、饮食调理、康复指导等方式,有计划地做好生理、心理及康复功能方面的护理,提高了术后康复效果.

    作者:林琦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离断肢(指)体术前管理方法的改进及效果

    [目的]探讨离断肢(指)体的术前处置管理方法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处理方法,收集该方法存在的问题,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并改进管理方法.观察组使用改进后的断肢或断指管理方法,制定离断肢(指)体处理流程表,应用信息系统代替手工书写,改进盛装肢(指)体的保存容器,设计三联标识签等方法.[结果]两组病人护理缺陷发生率、病人及家属满意度和离断肢或指体存在再植条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进后的断肢或断指管理方法优于传统方法.

    作者:周正群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儿科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进展

    就职业倦怠的概念和起源、研究现状、测量工具、产生的原因及结果、干预方法等进行综述,并对研究中的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作者:刘萍;谌永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内训护士应用于全院护理技能培训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内训护士应用于全院护理技能培训中的效果.[方法]护理部继续教育组自2011年6月起将内训护士应用到全院临床护理技能培训中,比较培训前后各护理单元护士操作考核成绩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内训护士应用前后各护理单元的护士各项操作抽考成绩和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训护士在全院护理技能培训中起到积极作用,能促进护士技能水平提高和护理质量改进.

    作者:陶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血液透析中两种导管留置方法的比较

    深静脉穿刺留置导管建立静脉通路创伤小、速度快,是急性肾衰竭、急性中毒等病人需行急诊透析时常用的导管留置方法.常见深静脉穿刺置管的方法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和股静脉置管.股静脉留置导管是帮助血液透析病人快速、方便建立血液透析通路的较好方法,与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穿刺相比,具有操作简单、无痛苦、并发症少、成功率高等优点.但传统观念认为股静脉置管术后观察护理较困难,感染机会大[1].

    作者:冯福祥;师新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浅谈手术室物品的管理

    手术室是外科治疗的重要场所,随着医院手术室的装备不断现代化,手术范围日趋扩大,手术方法不断更新,手术质量迅速提高,手术室的各项管理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物品管理是手术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术室器械多、器械不断更新、易耗品多、各种先进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大量应用、仪器设备多、物品管理的好坏不仅影响手术的成败,也与经济效益息息相关.因此手术相关的仪器设备、器械及用物的维护和准备不到位,直接影响了护理配合的工作效率,制造了安全隐患.

    作者:秦虹春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盆底生物反馈治疗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

    盆底生物反馈治疗是治疗盆底功能性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盆底生物反馈治疗主要通过盆底生物反馈治疗仪完成.正确记录病史、治疗方案和治疗过程,既方便了治疗效果的评价和病例回访,又方便了资料的收集.由于盆底生物反馈病人病种繁杂、症状不同以及治疗师的记录书写能力参差不齐等原因存在,常导致盆底生物反馈治疗资料不完善.针对以上盆底生物反馈治疗存在的问题,笔者设计了针对盆底生物反馈仪使用的盆底生物反馈治疗记录单,经临床应用,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文瑾;张晓超;张姝;杨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乳腺癌合并心脏病病人的围术期整体护理

    [目的]探讨乳腺癌合并心脏病病人围术期中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对45例乳腺癌合并心脏病病人进行整体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结果]40例病人经及时处理均安全度过围术期.[结论]对乳腺癌合并心脏病病人实施整体护理能保证手术安全、降低病死率及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龚璐;敖莹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子宫恶性肿瘤根治术病人的护理

    [目的]探讨子宫恶性肿瘤根治术病人的护理措施,以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方法]对17例子宫恶性肿瘤根治术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术前、术后护理措施及病情观察.[结果]术后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做好术前护理、加强术后病情观察及护理对手术成功具有重大意义,可以提高病人的术后生存质量.

    作者:黄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手术室预防用抗生素中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目的]分析手术室预防用抗生素中的安全隐患,探讨防范措施.[方法]随机抽查预防用抗生素的手术病人120例.[结果]输液卡填写不完整45例次,输液卡上皮试标记未做3例次,只有电子医嘱没有纸质医嘱5例次,抗生素批号不一致5例次,拿错药1例次,皮试时间过期3例次,有同种药物过敏史1例次.[结论]应重视手术室用抗生素的管理,手术室护理人员应加强法制观念,增强责任心,做好查对及与病房护士的交接班工作,以保证手术室用抗生素的安全性.

    作者:王惠顺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腰骶段脊柱结核的前后路联合手术围术期护理

    脊柱结核是骨科常见的一种慢性特异性感染,是肺或其他部位结核的继发性病变,可因坏死、脓肿和骨质破坏而导致脊柱畸形甚至截瘫,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腰骶段结核因前方的解剖结构复杂,不便于行繁琐的手术操作.2006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方式治疗腰骶段结核取得良好疗效.现将围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杨莉;覃美青;谭鹤长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迹近错误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重要性

    迹近错误是指病人在接受医疗和护理服务过程中一个或多个环节如诊断、检查、护理、用药等出现的错误[1-3],但是错误在对病人实施之前被发现并得到纠正,使病人终没有得到错误的医疗护理服务,迹近错误又称临界差错或者接近失误.

    作者:张秀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经前会阴超低位直肠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经前会阴超低位直肠切除术(APPEAR)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采用APPEAR治疗低位直肠癌的24例病人,总结临床护理经验.[结果]24例低位结肠癌病人均按照预期完成保肛术,术后发生直肠阴道瘘3例,会阴伤口感染1例,经处理后均治愈.4例行造口还纳后于还纳初期出现轻度肛门不完全性失禁,经训练后控便能力有显著改善.[结论]APPEAR为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创造了重要条件,加强对该手术的术后护理及对并发症的预防,可提高手术疗效及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梅静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截石斜卧位的摆放方法的探讨及体会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新仪器和新技术的临床应用,病人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为了适应现代医学的要求,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总结改进.我科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配合泌尿科医生进行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手术中,在结合传统俯卧位、截石位、和平卧位基础上总结研究出一种新的手术体位-截石斜卧位,既方便医生的手术操作,又减少病人在手术中的并发症发生,还方便病人发生意外情况的急救,在临床工作中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之丽;李明芬;毛跃红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SICU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及预防

    [目的]探讨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与预防.[方法]回顾2011年8例SICU 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的相关因素与处理措施.[结果]本科总共收治病人250例,其中发生非计划性拔管8例,发生率为3.2%.发生意外拔管的原因有多方面,除了护理不当外,还与病人的意识状态、病情变化、年龄偏大、夜间时段有关.[结论]加强护士对意外拔管的风险评估、管理,选择正确有效的固定方法,提高病人的舒适度,有效镇静镇痛和肢体约束,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夜间加强巡视,是防止意外拔管的有效预防措施.

    作者:陈柏宏;詹丽群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爱婴病区护士用药安全管理

    总结爱婴病区的护士用药安全管理措施,通过制定药物保管指引、加强药物的管理监督、加强护士掌握药理学知识及正确用药等管理,确保病房药物的质量和用药的安全.

    作者:林月容 刊期: 2013年第15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