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娟琴
从心理、营养支持、静脉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对20例肺癌术后化疗病人给予护理,有1例病人发生静脉炎,2例发生静脉外渗,积极处理后均痊愈,未发生皮肤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作者:秦晓红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结肠气囊肿症(pneumatosis cystoids intestinalis,PCI)又称囊样肠积气结肠气囊肿症,为一少见病,大多发生在横结肠脾曲以下结肠,以乙状结肠多见,可以多发[1, 2].因其病因尚不明确,临床少见且缺乏特异性表现,易误诊和漏诊.我科2011年收治1例结肠气囊肿症病人,经肠镜下抽气及高压氧等治疗后,康复出院.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郑慧红;杨丽萍 刊期: 2013年第26期
对108例缩窄性心包炎病人行心包剥脱术,术前加强心理护理、营养支持、心力衰竭控制和规范抗结核治疗,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循环功能和血电解质,加强呼吸道管理,做好引流管护理.结果术后并发低心排综合征31例,死亡2例,心律失常48例,肺部感染30例;除2例死亡外,其余106例均治愈.认为加强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病人围术期的护理可提高病人手术治愈率、降低术后病死率.
作者:曾娟琴 刊期: 2013年第26期
从健康教育、心理辅导、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等方面对103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进行护理,经过2周至3个月的护理后,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Ⅰ级(优)79例,Ⅱ级(良)19例,Ⅲ级(差)5例,护理有效率为95.15%.
作者:周桂清;钟芳萍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观察声带息肉术后病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的疗效.[方法]将102例声带息肉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全部病人实施声带息肉切除术,术后观察组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对照组雾化吸入地塞米松及庆大霉素,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结果]经1周治疗后,观察组病人治疗的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见任何副反应,对照组有3例病人在吸入过程中发生恶心反应.[结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声带息肉术后病人的喉面创伤水肿有满意的临床疗效,未见不良反应.
作者:林妙英;郭翠兰;李秋萍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使其顶端置入上腔静脉内的深静脉置管术[1].这种静脉给药途径留置时间长、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可避免长期输液者重复穿刺或药物对血管的损害,主要应用于需长期输液、肿瘤化疗及肠外营养的病人[2].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1例行PICC置管术后发现导管内有血栓形成致导管堵塞.为减轻病人痛苦,护理人员采用含肝素封管液反复抽吸,使导管内血栓溶解,实现PICC导管再通.现将护理情况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慧;叶林;陶子荣 刊期: 2013年第26期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真菌感染也日趋增多,其中呼吸系统真菌感染占首位[1],易并发其部位的真菌感染,并发阴囊真菌感染的病例鲜见报道.阴囊皮肤真菌感染因其部位特殊,不容易保持局部干燥,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我科收治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老年病人,住院期间并发了阴囊部位的真菌感染,经过精心的护理后,感染部位痊愈.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陈薇薇;李春玉 刊期: 2013年第26期
介绍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足的现状,针对现状采取合理配置护士、重视ICU护士的培训与考核、加强护理人文教育、重视ICU护士心理状况、优待ICU护士等对策,以减少ICU护士的流失,保证ICU护理队伍的稳定性.
作者:余红华 刊期: 2013年第26期
介绍人工气道固定、气囊压力、吸入气体加温与湿化、气道内吸引等问题的研究.提出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病人特点选择适合的固定方法,保证护理安全的前提下增加病人的舒适感;随时掌控导管气囊压力,必要时清除气囊与声门之间的积液,防止误入下呼吸道引发感染;选择符合人体要求的湿化方法,利用密闭式吸痰法配合改良式吸痰法有效清除气道分泌物,能够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时间延迟.
作者:李金珠 刊期: 2013年第26期
我科2012年2月开始广泛使用德国贝朗公司生产的安全型静脉留置针(直型),该型留置针有针芯自动保护装置可避免针刺伤和血液污染;无延长管,不存在因延长管相关因素导致的堵管现象,所以在临床广泛使用.实践中发现,其针座部位是固定的重点,因为针座处直接连接肝素帽或输液管,没有延长管的缓冲作用,重力牵拉很容易使针座处贴膜松动,发生导管移位、打折、脱出,导致非正常拔管.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注重细节,总结了固定技巧.现介绍如下.
作者:罗学会 刊期: 2013年第26期
随着国际医疗市场对护理人员需求的剧增,许多国内护理人员纷纷走出国门,涉外护理专业被广泛看好.现如今,中医药文化正在被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和接受,中医护理也将成为涉外护理专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作者:陈友雯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多发性创伤病人的急诊救护方法及救护流程.[方法]分析43例多发性创伤病人的救护方法及就诊流程,总结多发性创伤病人的急诊救护方法,制订优化的急诊救护流程.[结果]43例病人无一例死亡.[结论]针对多发性创伤病人,制订有条不紊的急诊救护及优化的就诊流程是病人救治成功的保证.
作者:李舒玲;李蕊 刊期: 2013年第26期
为了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质量,本研究提出应重塑临床护理带教管理模式,并积极探索临床护理带教质量监控体系在临床护理带教实践中的应用.
作者:马敏 刊期: 2013年第26期
对83例腋臭病人采用微创治疗,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及心理护理,术中创造良好的环境、给予合适的体位、密切观察病情、做好心理护理,术后给予肩关节制动及伤口护理、饮食护理,同时做好健康教育,结果所有病人疗效满意,治愈率100%.
作者:孔爱华 刊期: 2013年第26期
探索基层医院护理岗位管理的有效方法与效果,落实卫生部关于开展护士岗位管理的指示精神,改革护理工作模式,结合医院及科室护理工作现状,将护理人员分为N0~N4 5级,制定相应的岗位职责和制度,分层级培训和考核护士,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进一步深化绩效评价考核制度,使病人满意度及护士职业感不断提高,促进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稳定了护理队伍,提升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向慧;张建勋;周建芳;张钰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总结3例主动脉弓离断(IAA)患儿的术后早期监护及护理.[方法]对3例IAA患儿实施手术,术后早期重点维持和稳定心功能,防治肺高压危象的发生,加强呼吸道管理,做好引流管护理,保护脑部细胞,预防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出现,重视患儿和家属的心理护理.[结果]本组2例存活,1例因严重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死亡.[结论]对IAA患儿术后早期进行有效的监护和护理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作者:王嘉琳;钟小娟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中专护理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应付方式的水平状态.[方法]对西安市中专护理专业308名学生进行调查,采用团体施测的方式进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应付方式问卷的调查.[结果]有67.53%的中专护理学生自我效能感处于较低;中专护理学生常采用的应付方式是解决问题、幻想和求助;面对应激事件中专护理学生应付类型以成熟型(解决问题-求助)为主,占55.52%,其次是不成熟型(自责-幻想-退避),占38.96%.[结论]多数中专护理学生自我效能感处于较低水平,学校应加强对中职学生的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应付方式的类型和特点,训练学生面对问题时采取积极的应付方式.
作者:冀萌;张少茹 刊期: 2013年第26期
回顾性分析86例患儿的救治和护理措施,经糖皮质激素、抗感染等综合治疗85例患儿痊愈出院,1例Ⅲ度喉梗阻患儿严重呼吸困难行气管切开术.认为小儿急性喉炎救治的关键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和早发现、早治疗、早期足量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生素的应用,避免小儿窒息发生.
作者:刘瑞华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了解大学生保健类眼药水使用率及正确滴法的认知情况.[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60名郑州大学生保健类眼药水使用情况及正确使用认知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保健类眼药水的使用率为56%;大学生对眼药水用药前的检查认知较好、对眼药水的开启后使用期限和不良反应的掌握一般、对滴眼方法和滴眼时手卫生掌握较差、对眼药水保存的认知差.[结论]大学生对眼药水正确滴法的认知情况较差,应对其普及正确使用眼药水的知识.
作者:李萌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了解外伤性截肢病人的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及自行设计的影响睡眠质量因素调查表对200例外伤性截肢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00例病人PSQI得分为9.01分±3.74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79.00%的病人存在睡眠质量问题,影响因素有幻肢痛、肢体残缺等.[结论]外伤性截肢病人睡眠质量明显低于国内常模,应加强其睡眠护理,提高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
作者:林莉清;林影;林玉琳 刊期: 2013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