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萍
近年来随着三代头孢菌素等抗菌药物高频率应用,住院患者感染病原菌在构成和药物敏感性上发生较大变迁,本文对2002年6月至2004年10月间本组呼吸内科病房患者各类标本中分离到的革兰阴性菌进行分类鉴定及耐药监测,了解它们耐药变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菌株本组314株革兰阴性菌源自我院2002年6月至2004年10月间呼吸内科1930名患者各类细菌学送检标本,(其中痰1751例,尿27例,血17例,大便23例,胸水77例,咽试子13例,其它22例)质控菌株为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和ATCC35218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
作者:杨伟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建立肾石通胶囊中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固定相: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甲酸-水(38∶1∶61),检测波长:286 nm,流速:1.0ml/min,柱温:30oC.结果:丹酚酸B在0.438 - 2.62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4%.RSD=0.29%.结论:本法可用于肾石通胶囊中丹酚酸B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德鑫;郑亚玉;靳凤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对采用护理干预对患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观察.方法:抽取9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6例,采用临床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的SAS、SDS评分降低幅度明显大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和病情出现反复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患者.结论:采用护理干预对患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十分明显.
作者:刘小姬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与护理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与整体护理干预,经过精心的临床诊治与护理,本组122例患者,痊愈出院112例,病情好转7例,死亡3例.结论: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必须采取全面的护理措施,以促进患者的及早康复.
作者:王琳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我县窑水的卫生状况及存在问题.方法:在辖区内不同地区的窑水随机抽样,按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评价分析.结果:样品各20份,不论桔、丰水期窑水水质均属有机物污染严重,大肠菌附标率为零,说明窑水受污染程度是严重的.结论:窑水按基本要求部分项目做为生活饮用水是不符合标准的,但根据我县目前诸多条件所限,通过发酵、沉淀后部分超标项目可以降低,暂可饮用.
作者:罗云龙;罗美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6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经一般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等护理后,4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良好,收缩压、舒张压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且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治愈率.
作者:张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社区康复对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功能和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 2011年6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患者在病情、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家属态度、家庭和谐情况,参与康复情况、病程及职业方面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对患者进行社区康复护理干预.分别在社区康复护理干预前、后运用PANS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SDSS(社会功能筛选评定量表)对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进行评定.结果:康复治疗前SANS总分1- 78分,平均(25.16±19.02),治疗后SANS总分0- 72分(21.25±20.09),康复治疗前后评分经T检验,差异无显著性(t=0.71,P>0.05).康复治疗前后SDSS评定结果见表1,康复前后精神残疾经秩和检验结果差异有显著性(X2=2.08,df=1,P<0.05).结论:接受了社区康复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各项相关参考指标的评分情况明显改善,社区康复对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具有极好的效果,该法经济、安全、简便易行,可以有效地帮助治疗和恢复,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罗石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与临床控制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2010年收治的100例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以变态反应和神经系统异常反应多见.结论:氟喹诺酮类药物应合理使用,明确其发生不良反应的机制,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马秀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科学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综合治疗和护理措施并观察效果.结果:7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经综合治疗和护理后,显效60例,占76.9%;有效16例,占20.5%,总有效率为98.6%,综合护理后患者自理能力增强,生活质量有所提高.结论:综合治疗和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的肺功能和医嘱的依从性,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丽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研究患者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3月至2011年9月期间,42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精心护理,及时有效健康宣教,减少了脂肪液化的发生和发展.结论:对切口脂肪液化的护理应以预防为主,己发生切口脂肪液化者,应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通过切口处理、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使患者掌握自我保护切口的方法,了解促进切口愈合的知识,减轻痛苦,促进早日康复.
作者:李苑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中国医学检验近些年,得到了快速发展,全国各地医院的临床检验在很多检测项目上都已实现,所能测定的项目种类也比以前丰富了很多,为临床上提供了大量有意义的检测结果.可以说,医学检验已经成为我国临床医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临床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本文仅就我国医学检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作一扼要阐述.
作者:陈继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中下段食管癌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借鉴.方法:对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7月住院治疗的40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行手术治疗,并对该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患者术后病理示鳞癌32例,腺癌4例,腺鳞癌4例,上下切缘均阴性.40例患者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食管癌首选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后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本院所采用术式能提高治愈率.
作者:李志敏;杨延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头位难产的原因及干预措施,提高对头位难产的识别、处理,减少母婴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48例头位难产病例.结果:头位难产产妇中,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104例(70.3%),是发生难产的主要原因,宫缩乏力24例(16.1%),产道异常14例(9.5%),严重的胎头位置异常6例(4.1%).行剖宫产术88例(59.5%),阴道助产19例(12.8%),经处理后自然分娩41例(27.7%).新生儿娩出后Apgar评分在8分以上者115例,4~7分者26例,1~3分者7例.未发生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结论:胎头位置异常为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处理不当会严重危害母婴健康,在临产时能够做到严密监测产程,进行必要试产,慎重选择分娩方式,可明显降低头位难产对母婴危害,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于海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对1例高位截瘫并发多处压疮患者应用循证实践的方法,改善了压疮的愈后,提出通过循证实践利用真实、可靠的科学证据及护理专家的研究指导,为患者提供有效、完整的护理方案,从而改善患者愈后.
作者:胡东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对74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后采用放疗和化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10月到2011年1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24例进行术后的放疗和化疗联合治疗,B组25例进行单纯的放疗治疗,C组25例进行单纯的化疗治疗.放疗在3-6周采用15MV-X照射,DT 50Gy/25f,进行30天完成.化疗采用FP治疗方案.结果: 三组食管癌的患者在治疗后的1年、3年、访视生存率为:92.00%、56.23%、42.12%;88.11%、46.64%、35.45%.三个组别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进行术后的化疗和放疗的患者1年、3年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纯化疗或是单纯放疗的术后患者.化疗作用于全身机体组织进行抗癌细胞治疗,放疗则直接作用于患处进行局部治疗杀死癌细胞.结论:食管癌术后的患者,进行化疗和放疗的联合应用临床效果优于单纯放疗和单纯化疗治疗的术后患者,适于广泛应用于食管癌患者的术后临床治疗.
作者:吴婷婷;王利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措施.方法:对14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有效地社区护理干预.结果:126例(91.4)主动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控制血压.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有效地控制血压,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郭建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的急腹症临床治疗与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2月到2011年2月收治的急腹症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检查病因,采取相应手术治疗,总结经验.结果:60例急腹症患者全部采取手术治疗,完全缓解32例,部分缓解2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患者发病治疗后体温与治疗前相比没有显著区别,观察舒张血压(75.70±3.20)明显高于治疗前,心率(76.88±3.60)明显降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了解急腹症患者的发病特点,进行全面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选择有效的手术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急腹症患者的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晓东;李晓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胃造瘘术对晚期中上段食管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04年5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住院并用胃造瘘术治疗的晚期中上段食管癌患者85例,对患者随访0.5-3年,对比他们在术前和术后饮食、体重、活动能力、精神等生活情况的改变.结果:得到随访的胃造瘘术治疗的晚期中上段食管癌患者营养、精神状态、活动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体重也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加.结论:胃造瘘术能够很好地改善晚期中上段食管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马炳太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防止不必要的中毒事故及毒副作用,改变药物的药性.方法:认真分析中药炮制对药性的影响,要加强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心.结果:中药炮制对药性有几个方面的影响,建议医生在用药时要慎重,药师在调配处方时应按规定对处方进行严格审核.结论:医师、药师均应该发挥各自的作用,充分把握中药炮制的重要性,提高疗效,保证药品质量和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刘安全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了解解脲脲原体(UU)和与女性盆腔炎有密切联系,以便我们能够更好的治疗病人 方法:选择门诊确诊为盆腔炎的患者239例,采集盆腔炎患者的宫颈分泌物,对解脲脲原体进行分离培养,并对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39例中有156例解脉脉原体阳性,并其他病合原微生物感染者112例 结论:盆腔炎患者的解脲脲原体感染率较高,解脉脉原体感染患者合并其他病原生物感染情况相当严重.对解脲脲原体感染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病原生物检测,对于预防和有效治疗盆腔炎十分重要.
作者:虞富珍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