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雅;林爱仙;关小丽;谭彩凤;罗盛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晚期先兆流产病人间苯三酚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100例采用间苯三酚治疗的晚期先兆流产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评估两组病人健康教育达标率、治愈率、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健康教育达标率、治愈率、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晚期先兆流产病人间苯三酚治疗中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可提高治愈率、健康教育达标率以及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作者:严燕萍;刘杏仙;朱丽辉;梁美娟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一次性婴儿吸痰器在危重病人痰培养标本采集中的应用.[方法]将156例存在肺部感染需行痰细菌培养检查不能自行咳痰的危重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8例,对照组采用一次性普通吸痰管吸痰采集痰培养标本,观察组病人采用一次性婴儿吸痰器吸痰采集痰培养标本.比较两组病人标本合格情况、致病菌检出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标本合格率、致病菌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危重病人痰培养标本采集中采用一次性婴儿吸痰器,可提高痰标本合格率及致病菌检出率,效果优于一次性普通吸痰管.
作者:文春华;张美华;肖宏利;康桂军;李树青;胡良红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重症监护病房(ICU)综合征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在22例老年ICU综合征病人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强调建立ICU特色评估体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完善术前、术后关爱访视制度,加强护患沟通;创建温馨的监护环境,提供舒适护理;制订个性化运动处方;加强人文关怀;树立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塑造护士优良形象.[结果]19例病人精神状态恢复正常,1例因经济问题强烈要求出院,2例死亡,其ICU综合征病人易感因素评分均>18分.[结论]在老年ICU综合征病人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可促进病人健康、提高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更好地夯实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胡慧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留置胃管是普外科常见的操作,固定好胃管非常重要.在临床工作中,曾多次出现胃管挪位或滑脱,影响胃肠减压效果.如需重新留置胃管,则增加病人的痛苦.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发现2种胃管固定方法比较妥当.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烃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总结其护理措施.[方法]在50例恶性肿瘤病人化疗中应用PICC,同时加强护理.[结果]本组病人PICC置管成功率100%;出现穿刺部位渗血3例,自动脱管1例,静脉炎4例;均顺利完成化疗任务,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在恶性肿瘤病人化疗中应用PICC,具有方便、安全有效、创伤小、置管时间长、并发症少的优点,而高质量的护理可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包永华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总结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行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方法]对4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行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同时加强术后心理护理、一般护理、康复训练等.[结果]46例病人切口均获一期愈合,局部疼痛减轻或消失,至术后2周拆线时膝关节活动度达到70°~100°,平均80°;随访8周至62个月,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定膝关节功能,优26例,良14例,中6例;均能弃拐自行行走,能满足基本日常生活需要.[结论]加强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行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有助于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王向阳;王磊;陈亚婷;崔少伟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总结2型糖尿病股骨颈骨折病人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38例2型糖尿病股骨颈骨折病人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同时加强围术期护理,重点是监测控制血糖、饮食指导、预防并发症、指导功能锻炼等.[结果]1例转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后死亡,1例并发严重肺部感染转内科重症监护病房(MICU)治疗;3例出现浅表皮肤伤口感染,36例病人治愈出院.[结论]加强2型糖尿病股骨颈骨折病人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有利于预后.
作者:李秀葵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儿科大专护生临床带教方法.[方法]通过分析大专护生素质特点,采用责任护士角色扮演法、专科操作技能训练、专科护理录像教学、课堂病例讨论4种带教方法,并加强对护生情商和沟通能力的培养.[结果]护生的综合技能、理论知识水平、情商修养均高于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结论]多形式临床带教方法可提高儿科大专护生综合素质和技能,提高护理带教质量.
作者:柯爱红;毛新敏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病人术后谵妄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48例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病人术后发生谵妄的情况进行分析,将诱发谵妄的原因列为研究题目,针对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进行分析、归纳,结合临床经验,有针对性的制订护理措施并实施.[结果]降低了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病人术后谵妄的发生率,提高了谵妄的预后.[结论]在预防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病人术后谵妄中应用循证护理,不仅能使护士正确有效的评估谵妄,降低谵妄的危险率,而且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对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雪梅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总结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的护理与健康教育.[方法] 对78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积极治疗的同时,从心理、呼吸、病情观察、营养、出院指导方面进行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1例病人并发心力衰竭,其他病人无并发症出院.[结论] 加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护理与健康教育,有利于预后.
作者:方伟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观察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人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60 例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病死率.[结果]观察组病人死亡2例,对照组死亡8例,观察组病人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人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死率.
作者:高文静 刊期: 2012年第19期
阐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背景及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介绍优质护理服务实践,通过充实临床护士队伍、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将时间还给护士、加强护士培训等措施,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为病人服务,贴近病人,从而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作者:张智霞 刊期: 2012年第19期
阐述护理专业大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实验的重要性及护理专业大学生创新实验的现状,分析原因,提出护理专业大学生创新实验能力培养的对策,强调应加强科研领导、科研训练、鼓励科研项目的申报并加大选题范围、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专业基础课程学习与科研活动的关系等.
作者:王琼;王晶晶;李欣宇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一对一视频指导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院外维护中的应用.[方法]将78例妇科恶性肿瘤病人携带PICC出院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一对一QQ视频指导方式进行PICC院外维护,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PICC院外维护.比较两组病人置管并发症发生情况和PICC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病人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ICC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一对一QQ视频指导方式进行PICC院外维护,可减少PICC导管并发症的发生、延长留置时间.
作者:刘友花;彭莉贞;曾嫔嫔;熊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压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也称压力性溃疡[1].卫生部等级医院评审质量检查将压疮作为护理质量的标准之一,并作为提供一个符合标准的护理行为依据.为了更有效地防治压疮,我院2010年成立了压疮管理小组,对住院病人压疮的预防与护理实施系统的跟踪、监管,效果满意.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卫旭青 刊期: 2012年第19期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肾癌伴肾静脉及下腔静脉癌栓病人不再被放弃手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献显示,此类病人接受肾癌根治并彻底清除下腔静脉中的癌栓,其5年生存率可达53.0%~72.7%[1].目前该手术已被认为是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2012年3月我院为1例高龄病人在普通插管全身麻醉下行右肾癌根治和右肾静脉及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术中病人生命体征平稳,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恢复良好.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胡爱青;朱鑫玲;王志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乳腺癌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乳腺癌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给予舒适护理.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 、症状自评量表(SCL-9O)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病人生活质量、心理改善状况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乳腺癌病人进行舒适护理,能有效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
作者:宋霞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强迫障碍病人的认知行为干预效果.[方法]将60例强迫障碍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精神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干预8周后,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SCL-90、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减轻强迫障碍病人强迫症状,促进疾病的康复.
作者:许瑞芹;李旭;胡庆秀 刊期: 2012年第19期
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结石性胆囊炎等是临床上常见疾病,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病变胆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经在多数大中型医疗机构内成熟开展并代替了传统的开放胆囊切除术.但在基层、小型医疗机构内还是以开放胆囊切除术为主.与腹腔镜手术比较,开放手术对病人创伤较大.病人术前要经历以焦虑为主的心理应激时期;术后更要经历一个漫长的体能、精神方面的恢复过程.因此,在围术期对病人实施精心、细致的护理可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疾病的恢复.2008年6月-2009年7月我院收治48例胆囊良性病变行开放胆囊切除术病人,同时加强围术期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钱世云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总结食管癌病人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治疗的护理配合.[方法]对181例中晚期食管癌病人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治疗,同时加强围术期护理.[结果]181例病人均顺利完成计划疗程,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3个月~24个月,经复查CT、核磁共振成像(MRI)、食管造影或随访共176例,癌肿完全消失45例,明显缩小或部分缩小111例,无变化9例,复发11例,吞咽困难、疼痛、咳嗽等症状改善率为94.5%.[结论]加强食管癌病人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治疗的护理配合,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作者:岑俏丹;林惠;梁喜芳;许惠明 刊期: 2012年第19期